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二大愿:称赞如来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二大愿:称赞如来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赞叹一个人,可能因为他能力卓著,可能因为他道德高尚,可能因为他为人善良……总之,有过人之处才值得赞叹。我们称赞如来,也是因为认识到如来的功德。前面讲过,如来具有圆满的智慧和慈悲。我们通过赞叹如来而忆念其功德,从而生起见贤思齐、高山仰止之心,当心完全融入这些功德时,凡夫心也将随之消融。时时赞叹并忆念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并以此作为观修所缘境,还能帮助我们强化修行目标。所以,称赞如来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内容,诸佛之间也时常互相赞叹。

  称赞有两种,一是恰如其分地赞叹他人长处,一是以有所得之心谄曲奉承。前者是清净的,能令众生欢喜;后者是染污的,且会妨碍修行。以善心赞叹他人,不仅能带来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能使我们充分认识他人长处,从善如流。若能时时发现他人优点,会觉得世界充满阳光,因为我们看到、想到的都是好人。

  赞叹他人,还能帮助我们有效克服我慢、我执和嫉妒。一个我慢或嫉妒心特别重的人,是不会称赞别人长处的。自古文人相轻,原因就在于自视甚高,故将所有好话留给自己而不愿赠予他人。更有甚者,总是拿着放大镜检查他人缺点,似乎所有人都不如自己,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结果使内心充满嗔恨,终是害人害己。其实,即使再恶的人也总有其长处。按佛教的观点来说,以好人或坏人来定义是不合适的,区别只在于健康或不健康。以这个标准来看,佛陀就是绝对健康的人,因为他已彻底去除生命中的不健康因素。

  我们来看一看,《普贤行愿品》是如何称赞如来功德的: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称赞如来,是以如来功德为所缘境,且不是称赞一佛、二佛,而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如来。首先,要观想在宇宙中,在无量无边的佛国中,有微尘数那么多的佛菩萨聚会一处,其德之深与数之多,犹如大海。如《华严玄疏》云:“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不仅要如是观想,更要于所缘境决定印可而不移转,深信所见一切皆为佛身和功德的显现。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面对海会云集的佛菩萨,我们怎样才能一一称扬赞叹呢?同样要借助观想的力量,将自己观想为辩才天女。辩才天女出现于《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品》,拥有五百条舌头,每一舌皆能说多种语言。我们可以观想自己像辩才天女那样,以无量舌头发出各种音声,每一音声皆在赞叹如来功德。我们还可将自己观想为播音员,在说话时,整个世界有百万、亿万的声音同时响起。我们还可以将听到的山河大地间的所有声音,包括风声、雨声、琴声、歌声、鸟鸣声、流水声、读书声都观想为称叹如来的美妙赞歌。当我们至心称赞如来大悲周遍、智慧无边时,心就会消融在如来无所不在的慈悲和智慧中。因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皆是如来功德和赞叹如来功德的音声,无我亦无我所。

  “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从今往后,我们要时时刻刻、持续不断地赞叹如来功德,并使这种赞叹充满法界,遍及一切。如果虚空会有尽头,众生及众生的业力、烦恼会有尽头,那么我们发出的赞叹才会停止。而虚空乃至众生烦恼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我们对如来的赞叹也是永无止境的,更不会对此感到疲倦。

  我们赞叹佛陀的大慈大悲,赞叹佛陀的的智慧无量,因赞叹而心向往之,以身口意三业模拟佛陀的心行。这种忆念的过程,本身就是修行。事实上,凡夫心也是通过忆念成长的。贪心,是因为我们不断贪著而形成;嗔心,也是因为我们不断嗔恨而造成。这些正是心行训练的成功典范,遗憾的是,它们是本该断除而非巩固加强的。如果我们能以培养贪心和嗔心的那份努力来忆念佛菩萨功德,就是在念念增长佛菩萨那样的慈悲和智慧,何愁不能成就?

 
 
 
前五篇文章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一大愿:礼敬诸佛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三大愿:广修供养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五大愿:随喜功德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四大愿:忏悔业障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第六大愿:请转*轮

 

后五篇文章

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普贤行愿品》观修原理 导论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圣者贤行愿王释义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普贤菩萨·讲记释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宣化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