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一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一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二十一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21

  请掀开经本,第二卷,第四十面,从第六行看起,第四段:

  世尊在前面问须菩提尊者,如来有没有无上菩提法可以证得?有没有法可说?这里面含藏的意义,前面已经报告过了。今天我们看看这一段:

  【我们若执为真有无上菩提可证,是错了,故云非法。若执为没有无上菩提,那也错了,故云非非法。如来所说的法字,是指一切法。法与非法,皆不可取。】

  佛在本经将这桩事情多次的重复,为我们开导;这就显示这个问题是佛法里面重要的问题,是我们修行证果枢纽之所在,所以不断重复为我们讲解。经上说如来,如来是从性体上说的。从性体上,前面说过,无有一法可立,哪里有无上菩提?所以不能执著真有。假如我们要执著它没有,真的没有,诸位想想,真的没有怎么也错了?真如本性里头也没有「没有」这个东西。所以你要有个没有?你本性里头又执著一个没有,那也是错。你体会这个意思。你执著有,是错了;你执著没有,也是错了,清净心那就不清净了。因此,有跟没有都不能执著。

  我们要问,到底有没有?执著是不可以,到底有没有?从事上讲,有;从理上讲,没有。正如同本经,有时候称如来,有时候称佛,这个意思完全相通。称佛,是从事上说的,从相上讲的;称如来,是从性上讲的,是从理上讲的。我们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事,为什么会有?因为事相有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我们今天是人法界,我们修行要成佛,要是没有佛,那就没有佛法界了。十法界里头有菩萨法界、有佛法界,事当然有。既然事相上有了,法有没有?法也当然有,也确确实实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真有这个法,但是不能执著,一执著就错了。由此可知,金刚般若 自始至终破执著而已,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就像前面所说的,法,我们要用它,法有用,要用它,决定不能执著。这就是前面佛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引筏喻来做比喻,说明这个事实。我们要从这个地方细心去体会。如来所说法,这个「法」字,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十法界都包括在其中,不仅是十法界,连一切非法也包含在其中;法与非法,都包含在其中。法尚应舍,法与非法统统要舍。舍,不是不要,是不可以分别执著,是这个意思。舍是舍分别、舍执著。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等,就性上说,皆是一真法界。】

  这是事实。虽然是事实,我们凡夫迷了,不知道这个事实,这个亏吃大了!不单单是迷失了自性。无量劫来,我们的迷执愈来愈严重,严重的迷执就变现出六道轮回,变现出三恶道,於是愈陷愈深,苦不堪言。这是我们现前的事实真相。那我们要问:一真法界有没有失掉?没有!实在说,一真法界就在现前,不但人天没离开,就是三恶道也没有离开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真实之体,六道是虚幻之相;幻相是依体变现出来的,离了体,假相也不可能产生。假相也依体变现出来的,这是法相家所说依他起性。所以十法界,是依一真法界而变现出来的幻相,从来没有离开一真法界。悟了,法界就一真。迷了,法界就变成无量,一变成无量;觉悟了,无量又归一。这是事实真相。怎样悟?《金刚经》上就是教我们觉悟的方法,只要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你就觉悟了;有一丝毫执著,那还是在迷,没觉悟。不可以误会:我都觉悟了,还只有这么一点点,大概没有什么关系。不行!一点点也不行。一悟一切悟,有一丝毫还没有觉悟,就完全没悟!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佛在经上为什么教我们一切放下,到最后连放下这个念头也要放下,那才是真正觉悟,自性才能现前,所谓是明心见性。说见性,说自性现前,跟此地讲一真法界,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境界。一真法界,就是性德现前。

  【故佛之说法,自真如本性中,自在流出。】

  这一点我们也必须要认识清楚。佛所说的一切法,是从他自己境界里面流露出来的,也就是说从一真法界、从真如本性里面流出来的。真如本性是真,那不是假的。真如本性流出来的言语是真言,文字称为经典,不是虚假的。所以经典里面所讲的道理、方法、境界,确确实实超越了时间与空间;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地区,它都是正确的,都是适当的,这就是超越时间、空间,这就是显示出它的真实性。我们要解佛所说的意思,当然就难了。难在哪里?我们没有见性。佛经是从自性流出来的,我们没见性,怎么能够懂得经典里面的道理?因此大经大论上就说了,像《华严经》、像《大智度论》,就说得很明白:「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佛的经教,一定要有人跟我们解说,如果没有人解说,世间一等聪明智慧的人都无法理解,原因在哪里?世间人用分别心、用执著心;有分别执著,这是凡夫。用分别执著来解佛的意思,无有是处,所以需要人说。什么人说?修行证果之人。所以在古代,讲经说法、给经论作注解,都是修行证果之人,翻经那就更不必说了。所谓是再来人,他行,他不会搞错,虽然他们见性还不圆满,人家真见到了。佛是圆满的心性,就像夜晚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满月;菩萨虽然不是满月,也是十一、十二的月亮,接近圆满了。纵然位次更低一点,初四、初五,那个月牙也是真的月亮,不是假的,那个月光是真的,他有能力为我们解说。这就是说明,这些人用的是真心。真心,这个意思前面都曾经说过。

  把妄心转变成真心,转妄成真,转识成智,转八识为四智,这样的人才行!在古时候,这样的人真有。不但有,还不是少数。我们在《大藏经》史传部里面看到很多,每一个宗派里面的祖师大德都是再来人。近代也有不少的大法师,身分没透露。少数的,他们的身分暴露出来,我们知道,像印光法师,现在大家都晓得,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的化身。谛闲老法师、虚云老和尚,到底是什么身分?没有暴露,我们不知道,不是普通人。要是这样的人来为我们说,决定不错了。那现前没人给我们说,怎么办?我们找不到善知识,遇不到善知识,我们想求解经义,怎么办?有一个方法,至诚恭敬的去读诵,求感应。读诵读久了就得定,心就清净、心就定了,定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就开智慧。所以因戒生定,因定开慧。智慧一开,这些经论自自然然就通达。

  这些事近代也有例子,诸位看倓虚法师的《影尘回忆录》,这一本书是倓虚法师的自传,他自己讲他一生修学的经过,由他的学生大光法师记录,所以就是倓老的自传。自传里面有一篇,记载著当年在浙江,他们道场里面有一位香灯师父,香灯师父专门管大殿上烧香、点蜡烛、添油灯,专门管这个,这个香灯师父很老实、很忠厚。寺庙里头人多,程度并不齐,有些人看他老实,捉弄他,就跟他讲:香灯师,你那些蜡烛放在那里放久了,长霉了。他说:那怎么办?拿出去晒!他也真听话,把蜡烛都搬到外面去晒,一晒都融化掉了。晚上上殿,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尤其寺院都建筑在山上,晚上上完殿点蜡烛的时候,到哪里去买蜡烛?只有把那个晒过还剩的蜡烛芯,蜡烛油都晒掉了,插著点,结果人家都笑了。住持老和尚一看到这个样子,就摇头:香灯师,明天你不要做香灯了。把他的职务撤掉了。老和尚很了不起,有眼光,老实人能成功,看到他这么老实,就叫他:你到育王寺,阿育王寺也在浙江,距离他们那个庙不太远,阿育王寺里头供养著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就教他去拜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就是老实,师父教他一天拜三千拜,他就规规矩矩每天拜三千拜,拜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拜了三年,他开悟了,老实人!他本来不认识字,经也看不懂;悟了以后,他能作诗、能作偈,以后讲经。这就是说明、证明一桩事情,真诚到极处就得定,就开智慧,必定得三宝加持。可见得佛法的修学跟世法确实不一样,真诚能够感应通达。

  【我们要证自性】

  学佛唯一的一个目标就在此地。证自性,通常讲证道、证果,就是这桩事情,就是证得自性;禅家讲明心见性,那就是证果;我们净土宗里面讲一心不乱,得一心不乱就是证自性。如果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须先离心缘相,如何可取。】

  缘,是攀缘,是希求、希望,心里面有攀缘,也就是心里面有分别、有执著,分别执著就是缘。一定要先离心缘相,心要清净,决定不可以分别执著,如何可取。法相不可取,法相是有,不能执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果相也不可取,果相是成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认为那是佛相,也不可以分别执著,分别执著就错了。这是讲要离心缘相。

  【又要离言说相,如何可说。】

  一真法界,真如本性里面,没有言说。佛说法度众生,对我们有言说,某一类高级的众生,不要言说。在我们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大家都晓得有三界六道,三界里面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我想这些同修们都很熟悉。色界四禅,初禅梵天,二禅光音天,三禅净天,四禅福天,福报最大。你们想想,二禅天人,为什么叫光音?光是放光,音是音声。给你说清楚、说明白了,光音天以上,佛说法不用言语;言语说法受很大的限制,表达的意思相当有限,没有放光来的圆满。光音天以上,佛讲经说法都是放光,佛一放光,大家一看,统统清楚明白了。那多省事!不要以为我们这个地方天天讲经说法,忙得一塌糊涂,以为别的世界也是这个样子,那你就错了,你把人家估计得太低了。光说法,其实我们也能相信,我们走到外面十字路口,那不就是放光?红的光一放,你就不走了,你就站在那个地方。他要是给你讲话:不能走,停止!你看多罗嗦,说多少遍你还未必能听清楚。你看这个多简单,绿光一放,你就可以通行了。你才晓得这种方法,诸佛菩萨到处都在使用。他这个光在某一个部位放出来,表的意思不相同。光的大小、强弱、色彩,那个色彩也是无量无边。我们看到佛讲经,佛在讲经之前,许多经典上佛都放光现瑞,你要懂得这个意思。佛一放光,这一部经讲完了。够程度的人,他都明白了。然后再讲,我们这些人,放光怎么放我们也不懂,没有法子,佛只好再用言说。他一放光,我们就懂了,何必还说?这不必说了,离言说相。既离言说相,哪有法可说?无有法可说。末后这一段说:

  【离言说相,正是言语道断。】

  这个道当作方法讲,用言语来表达,的确是非常有限,它有范围的、有界限的,而且这个范围界限是很有限,有许许多多的意思确实言语表达不出来的,无法表达出来。我相信这些我们同修当中都有这个体验,可能就在自己本身上,说不出来。譬如我们接触外面境界,我们看到风景、看到很美的东西,没有办法形容得出来,没有办法表达得出来;这就说明你这个言语能力是有限的,文字能力也有限的,比不上光。连光线在摄影机、电视机一照,都照得清清楚楚,那都表达出来了,我们怎么讲、怎么形容都形容不出来,他那里一照都出来了,这是光比言说要强多了。所以,言语道断。何况如来所证的究竟圆满的境界,怎么能说得出来?

  【离心缘相,正是心行处灭。】

  行是动,心在那里动。灭了,那就不动,心就定了,清净寂灭。前面一句说明,何以佛无有法可说;后面心行处灭,说明佛哪有法可以证得?如果你心里面还有起心动念,那就有说也有证;到心行处灭的时候,不但是无法可说,也无法可证。这是把这桩事情交代清楚,说明白了。我们看底下这一段经文,世尊再以一切贤圣来给我们做一个证明。

  经【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解里面讲:

  【所以者何,即指出为何两边皆要非之所以然。】

  非之就是离开,空有两边都要离开。法与非法都不可以执著;法就是有,非法就是空。这是用证果的人,来为我们作证。

  【一切贤圣皆用此双非之法】

  一切圣贤是从小乘初果,他证了果,这就不是凡人,一直到大乘圆教等觉菩萨。我们经上常讲三贤十圣,三贤十圣是说的大乘法身大士,这是说的三贤十圣。前面都没有算进去,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从这个地位开始,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位次叫三贤。从初地到等觉,称为十圣。十地菩萨十个位次,加上等觉,一共十一个位次,我们称为十地。有些经论里面,说得详细一点,叫十一地。诸位要记住,十一地跟十地是一个意思,十地里面包括等觉菩萨,那个十一零头省掉了。中国人喜欢说整数,零头就不算了,其实包括在里头。就像我们在佛经里面常常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常随众,经上记载一千二百五十人,这是个整数;实际上还有五个,要细说的话,应该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所以翻经的法师,零头他都省略掉了;实际上,里头包含了。这个必须要明了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层次?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也就是说两边都舍了,他们统统都是两边都舍,两边都不执著,但是不执著的程度有差别,有浅深差别不同,所以才有五十一个阶级。如果没有差别的话,这五十一个阶级从哪来的?有些两边离的,离得浅;有些两边离的,离得很深,真的没有了。像这个初学的,为什么三贤十圣里头不包括十信位的菩萨?十信位菩萨也舍掉了,可是有的时候他又现行,或有或无,有时候他真的放下,可是有的时候他又执著了,他又起来了。我们想想,我们岂不亦是如此吗?十信菩萨或有或无,不像登了初住,登到初住位的时候,他就位不退;不但是位不退,三不退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从这个地方,他有进有退,我们就想到,他两边舍,舍得还不够究竟,这样才有差别。

  【无为者,指自性清净心,原来具足,无造作相。经云无修无证,即指此而言。】

  这是解释无为法。无为法是指真如本性,这是无为的。为就是造作,就是有生有灭。有生有灭,就叫做有为。我们现在的心,心里头念头,前面念头灭了,后头念头又生了,所以我们现在用的心是生灭心。生灭心是什么法?有为法,有为法都不是真的。《金刚经》后头偈子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假的,不是真的,无为是真的。无为是什么?不生不灭,永远保持那个样子,不会改变的,那叫做无为法。法相宗用这个标准来解释,就是用生灭这个标准来解释。它给我们分析,八识是有为法,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跟第八阿赖耶识,都是念头的生灭,有些念头很粗、很明显,我们容易觉察;有些念头很细,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相宗有个比喻说,好像这个水,我们从水面上看,它很平静,底下流动得很快速;那就形容说,微细的念头我们看不出来。佛告诉我们,阿赖耶里面的念头,我们一般人能够观察得到的是什么?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可以能够觉察得到,我念头生了、念头灭了;可是阿赖耶里面的念头就没有办法,不但我们没有办法,佛说过了,阿罗汉、权教菩萨都没有办法。阿赖耶里面的细念,世尊在经上举个比喻说,弹指。弹指,不像我们弹得这么慢,他是说古时候的武士,体力非常强壮的,那个弹指有力量也弹得快。一弹指有六十刹那,一刹那的时间多长?一弹指的六十分之一,那叫一刹那,一刹那里面有九百生灭。我们怎么能够发现?怎么会知道?以我们的能力弹指,一秒钟大概可以弹四次,四乘六十,再乘九百,就这么算法,这是最保守的算法,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这样微细的生灭念头,所以权教菩萨、阿罗汉、辟支佛都不知道,也就是说他们的心很清净,还不够,那个清净还不够发现微细的念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八地菩萨,八地是不动地,那个心清净几乎跟佛很接近、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发现了,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微细念头;粗的念头断掉了,还有这样细的念头,才发现!发现了,再舍,再把它离开。所以八地以上,九地、十地、等觉,断极微细的念头。所以两边都要离,离这些东西。

  相宗用这个标准,告诉我们心法是有为的,心所有法是有为的,心所有法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心理作用,称之为心所有法。与心法相对的,就是物质,物质称为色法。色法有生有灭。动物,人是动物的一种,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矿物,乃至於星球,有成住坏空。换句话说,统统是属於生灭法。还有一类法,不属於这两类的,既不属於心,也不属於色,色法就是物质,但是它有这些东西,有这些事,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但是这些事也是假的,也是生灭法,叫不相应行法,一共有二十四类。不相应行法,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抽象的观念。譬如我们讲时间,我们讲空间,东南西北、上下四维,这不属於心,也不属於色,是我们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真的有,但是它也是个生灭法。我们有念,它就有生,我没有这个念,它就不存在,这也是有为法。合起来总共是九十四个,九十四类,这叫有为。觉察不出生灭的,那就归纳到无为法里面去了,不生不灭的。虚空,虚空好像没有生灭,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虚空是这个样子,三千年后虚空还是这个样子,虚空没有改变,所以虚空属於无为。定中的境界,是无为法。这些无为法,都还不是真实的,相似的,因为它没有生灭的相,有为里头不能包括它,我们可以说它是相似无为,不是真的。真正的无为法只有一个,真如。百法到最后一条,真如无为,那一条才真的是无为法,真的不生不灭。

  此地讲的无为,就是讲真如无为。自性清净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原来具足,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无造作相,生灭这种现象它没有,所以它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永远是这个样子。《楞严经》上讲的常住真心。常住两个字意思好;与常住反面就是无常,无常就是生灭,念念不住。它没有造作相,没有造作相当然就谈不上修证;修是造作,证也是造作,修、证都是造作,这个我们要知道。修证虽然都是造作,我们现在要不要造作?要造!我们要不造修行证果,我们就造三恶道,更不得了!天天都在造,念念都在造。所以现在造的时候,我们要选择方向,要选择目标。佛教给我们,不但恶业不能造,善业也不要,要什么?要净业。善恶两边我都不要。你造恶业,果报在三恶道;你造善业,果报在三善道,出不了轮回。造净业,净业怎么造?《金刚经》上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净业。净业是两边不住,空有两边不住,那就清净了。

  前面江居士跟我们讲过,念佛是净业,念佛就是两边不住。你心里面,念念有佛号,念念有阿弥陀佛,你不落空,念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不著有;空有两边都不执著。念佛这个法子,与《金刚经》上讲的理论方法完全相应。金刚般若 是高度的智慧,念佛跟它完全相应,那念佛这个法子岂不也是属於高度的智慧吗?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可以小看念佛。我们是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来修金刚般若 ,其成就不可思议,决不是其他的修金刚般若 能够相比的,成就不可思议。

  经云无修无证,即指此而言。无修无证,是指自性清净心说的。我们自性清净心没有现前,要修!修的是什么?把自性清净心那些障碍除掉而已。证什么?自性清净心又恢复了,那就叫证。其实这个证,不是新得来的,是旧有的。所以楞严会上,佛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因为你所得到的,是你自己本来有的;并不是本来没有,而你现在得到了,不是这个意思。本来有的,所以叫无修无证。

  【必须生灭心灭,自性清净心即现前。】

  自性清净心现前,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怎样才能见性?要把生灭心断掉。生灭心,我们从很粗的地方去看、去观察,就是念头,我们心里生灭的念头;把这个念头断掉,真如本性才能够显现出来。念头不好断!果然你这个生灭的念头没有了,你真的断掉了,它又生一个东西出来,生个什么东西?生个没有念头,这个麻烦不麻烦?那个比这个更难断!世尊在楞严会上跟我们讲解六结三空,修行的关口六个关口。这个地方讲生灭心,这是动,第一关。动离掉了,静就现前;那个静还不行,静还要离掉。一层一层到第六个关口,叫灭;灭也要离开,心性才大放光明。可见得修行到见性这个目标,真不是容易事情。

  【至於修行下手功夫,即是非法非非法,两边不取。】

  非法是空,非非法是有,空有两边都要离。世尊在本经上讲的法相非法相,意思都相同。凡夫修行,为什么不能够放下?原因是没有了解事实的真相,也就是我们常讲没有看破,放下当然就难了。要想真正放下,先得看破。世尊为我们讲经说法,目的帮助我们明了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明白了,就看破了,放下就不难。没有看破,叫你放下,你感觉得非常非常困难。为什么要我放下?我放下有什么好处?我不放下有什么不好?问题一大堆,这才麻烦释迦牟尼佛这样详细为我们说明。

  【世尊所说法,无浅非深,无深非浅。】

  前面说过,佛所说的法,都是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如本性,有没有浅深?如果有浅深,它就是生灭法,它就是有为法。它要有浅深、有大小,那不就是变成有为法了吗?没有!真如本性没有大小、没有浅深,也没有真妄、也没有善恶、也没有是非,什么都没有。乃至於也没有自他,我的真如本性,你的真如本性,也没有!真如本性里头,没有你的、我的,没有凡夫的、佛的,没有。「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真如本性是一个。这种现象我们也非常难以理解,所以佛在经上用比喻来说,把真如本性比作大海,把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我们的自性,比喻大海里头的水泡一样。大海里起个水泡,这水泡起来的时候,好像每一个水泡都不一样,我有我的真如本性,你有你的真如本性,你有分别、有执著、有界限,那个是什么?你执著,你有分别执著的时候。分别执著都无了,那个水泡破了,破了怎么样?整个大海,你还哪里有界限?所以才晓得,自他不二。

  这里面显示出一个道理。我们凡夫起心动念,为什么真正有功夫的人他知道?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的,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人都知道,你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什么道理?同一个自性。所以只要见了性的人,你虽然没有见性,你起心动念,他见性了,他都见到了,他都晓得了。我们一般俗人不明白这个,某人有神通,他有他心通,别人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他心通。通是通达无碍,没有障碍了,十方世界所有一切众生起心动念统统知道,原因就是性体是一个,一是真。从一个里面,变现出许许多多;就像大海里面,大海变出许许多多的水泡。如果从大海本体来观察,所有水泡情形他怎么不知道?如果说你是当中一个水泡,坚固执著你那个水泡是你,那你就不了解外面的状况。你执著以外的这些事实真相,你是一无所知。放下你的执著,就统统都知道,都明白了,就这么个道理。因此佛所说的一切法,「无浅非深,无深非浅」,这两句话合起来讲,没有浅深,这个与自性才相应。所以佛经,浅人看得很浅,程度深的人看得很深,道理就是真如本性本来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你知道之后,你再研究经教,你就会产生信心;不会认为佛法好深,我的程度太低,恐怕我不行。你还没有接触,先就生起自卑感,先就不敢当,那有什么法子?佛法跟世间学术决定不一样,它是自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如自性,都有清净心,哪有不能接受的道理!

  【故教大心初学者】

  大心,前面也讲得很详细,都必须要好好的记住。当然更重要的,我们自己要发大心,发大心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圆成佛道。今天要讲圆满成佛,实在说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除了求生净土之外,没有第二个路子你在一生当中能够成佛。所以破迷开悟,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样真的是自度度他,这是真正发的大心。我们的大心没发出来,大心发出来之后,相不一样了,就是你所表现的不相同了,那叫真大,没有自己了。起心动念都为一切众生著想,不会再为自己著想了;所作所为也为一切众生著想,不会为自己做了,都为一切众生,他这个气象完全不相同,这是大心真正发出来了。发大心必定得诸佛护念,必定得一切善神拥护,这是一定道理。尤其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迷的人多,觉悟的人少,发大心的人更少。所以一下发了大心,诸佛菩萨感觉到希有,就把你当宝贝看待了。在中国隋唐时候,发大心的人太多太多了,不希奇,太多了,祖师大德、善知识出现得太多太多了,到处都是。现在没有,走遍全世界看不到;你要是发了,那还得了,你变成所有一切诸佛如来的独生子,那不得了!那个就不一样。所以得到诸佛护念,这些菩萨、善神的加持非常显著。我们在这个时代,知道事实状况,更要认真努力发大心。不要以为我的根性很劣、业障很重,这都是小事情。大心一发,再重的业障消掉了,愚痴会变成聪明。你为什么会愚痴?业障重,你才愚痴;业障消掉了,你自己本性里头的般若 智慧光明,它就往外放光,自然就聪明了。只要如理如法的修学,没有难事。如理,一定要依照经典上所讲的道理,不可以违背这个道理。依照经典上讲的方法,你去做,那个效果很快就能收到。这是教发大心, 《金刚经》上讲得好:

  【即从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上用功。】

  法与非法,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前面我们举过很多的例子,穿衣吃饭、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法相、非法相两边都离。所以要把《金刚经》的教训,到哪里去修?生活上去修。每天穿衣吃饭,不著非法相,不取非法相,非法相是空,我天天穿衣吃饭,我没有著空;虽然穿衣吃饭,心里面干干净净,对於你穿衣吃饭没有一点分别执著,不著法相。你们看到经上,不著法相、不著非法相,法相、非法相在哪里?在哪里没找到,那你的功夫在哪里用?就在生活上。你今天去做工,你很认真努力的去做工,不著非法相;虽然认真努力在做工,自己心地很清净,确实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著法相。不著法相,你的工作再烦,你会应付得很圆满,你没有感觉到烦,再多也没有感觉得多;别人做得很累,你做得很轻松,为什么?你不著法相。

  这个学会了,要马上就用上才行!用在起心动念上,念头生灭那也是法,法尘。你看六尘里头,色声香味触法,眼见是色,耳听的是声,心里的念头是法尘。所以你就是坐在那里不动,用什么功夫?要用这个功。我们看到有许多学禅的人,每天在打坐,身体是坐在那里,不错!像个泥塑木雕的佛像一样,里面还胡思乱想。以前黄念祖老居士说,他那个禅像个绳子一样缠住,他说是那个缠,他说得很有趣味。他坐的是那个缠,坐下去不晓得多少烦恼在那里缠住他,妄想在缠住他,不会用功。会用功的人怎么样?静坐是在法尘上用功;法尘也有相,打个妄想它都有相,要在这个地方把相与非相都离开,所以他打坐也用功。诸位晓得,我刚才先给你讲的是,穿衣吃饭上用功、工作上用功、处事待人接物上用功,那个静坐上也是用功,哪有差别?你们想想看,是不是一定要去打坐?不一定!只要是用功,什么叫用功?两边不住就叫用功。住到一边,那都不是功夫,那是错用了功。

  这你才明了,真正会用功的人,行住坐卧,一切处、一切时、一切境缘当中都是,哪有差别?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在这上用功。《金刚经》就是教给我们这个方法,教给我们两边不住。两边都不分别、不执著,这样你的心永远保持清净,你的身确确实实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这才是世尊教给我们发大心大愿,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在我们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就做到了、都做到了,圆圆满满的做到了,不必说一句话。佛做给我们看,我们懂了没有?菩萨做给我们看,我们懂了没有,会了没有?禅宗的善知识常讲「会么」,你会吗?会了,你就入了,你就得门路,你就入了。换句话说,会了,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都会了。从今而后,你过的生活是金刚般若 波罗蜜。再想想从前不会的时候,你过的是三途六道的生活,这一会了之后,马上过的就是佛菩萨的生活。转凡成圣,就在这一念之间。你要会转,要快转!今天听了,是有一点道理,现在还不行,我过几年再转。过几年,你能保证还能活几年吗?须知人命在呼吸之间,所以要快。以前不知道,没法子,无可奈何,迷!今天觉悟了、明白了,马上就干,立刻就转过来。给诸位说,一转过来你就得大自在,这是真的,你得大快乐。你身心许许多多的烦恼,乃至於痛苦、疾病、病痛都没有了,一下就转掉了。为什么不转?这方法教给我们,我们要知道。

  【到感果时,功候极深,亦是此法。】

  感果,果是果位。十信菩萨果位、十住菩萨果位,到十地菩萨果位,你证果了。证果不能停,还是这个方法,没有改变。实在说,这个方法你要用不上,《金刚经》讲的真是很透彻。江味农居士四十年功夫,没有白费。确确实实,我们看看自古以来《金刚经》这个注解,没有他讲得这么透彻。我们听他讲的时候一下就明白了,而且马上在生活上统统做到,可以能做得到的。看看古人这个注解谈玄说妙,看完之后不晓得从哪儿下手,得不到利益;他这个讲法,我们真得利益。证了果,还是老办法。证果,不执著证果的相;继续努力用功,不执著非法相;还是法相、非法相两边不著,一直到究竟圆满成佛。这在般若 里头称为金刚般若 。没有别的,就是两边不著;两边不著那个态度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消极的著在空,取了非法相。所以他非常积极,他不取非法相;他不取法相,他心清净,一尘不染,而工作的的时候,认真努力在那里做。那也许问:他既然心清净一尘不染,何必还要认真努力去工作?认真努力去工作,是要令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他这个功德才圆满。所以自度跟度他是一桩事情,只自度不度他,落到空,小乘人。只利他不自度,是凡夫,凡夫里头的善人,出不了六道轮回。必须自度度他,这才是佛菩萨的作法,我们要向佛菩萨学习。功候极深,这个功候极深当然是讲地上菩萨,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到极深了,还是这个方法,继续不断的去用,才能够圆满菩提,证到如来究竟的果位。

  【如来依此法成如来】

  如来是达到究竟圆满的果位。如来怎么成如来的?佛是怎么成佛的?用这个方法。

  【一切贤圣皆依此法而成】

  贤圣里面有大小乘,小乘四果四向,用这个方法成就的;辟支佛、权教菩萨,也用这个方法成就的;法身大士还是用这个方法成就的,这叫一切贤圣。我们看到佛、看到大小圣,都没有离开这个方法,没有离开这个原理原则。

  【则知我等非如此生净信心,以此为实不可也。】

  我们要想成就,诸佛如来、声闻、缘觉、菩萨走的这个道路,我们看清楚了、看明白了。我们要想成就,认定它这一条道路,在这个道路要生信心。古圣先贤都是走这一条路成功的,我们不走这一条路,以为还有别的路可走,那就错了。

  这个地方给我们讲的是原理原则,是讲的根本法。前面跟诸位报告过,无论你修学哪一个法门,这个原理原则决定不能变,你守著这个原理原则就不错了。你在方法上,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持咒也好、读经也好,无论你用什么方法,你要是懂得两边不取,你就高明。前面说过,不但你的成就快,而且你的成就高。懂得两边不取,用最现实的话来说,你的生活会过得非常快乐、幸福、美满,最现实的。你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样作法,你的日子过得很苦,过得很辛苦,没有快乐!世间人所谓的快乐,就是我前面讲的,那是麻醉,他哪里懂得快乐?五欲六尘的刺激,那跟麻醉一样,有什么两样?真正快乐从清净心里头生的,法喜充满;喜悦是从自性里面,像泉水一样往外涌,那叫真快乐。这种快乐,心不得清净是决定没有的,你没有办法想像得到。

  所以我们对於这个法,就是对於《金刚经》,对於《金刚经》要生净信心。信心上加一个净,决定没有怀疑,完全肯定的相信它,这个信叫净信。净信里面还有一个很深的意思,非照这个方法做不可,这个才叫真的信。信是信了,我还不想做,这个信不是真信。信了之后马上就照做,这个两边不住就是观照。所以,工作为什么要认真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前面一再跟诸位说明过了,佛菩萨就是一切众生的模范。我们样样做得好,样样做得尽善尽美,是给大家做一个好样子,那叫佛菩萨;你不认真努力做,那怎么行?这一个好的榜样、好样子,就是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念念为众生,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可以不要做,为众生。实在讲,如果为自己要证得圆满的菩提涅槃,那还非做不可;你不做的话,没有办法证得圆满的自性。由此可知,不管是为自为人,都非照这个方法做不可。以此为实,要以这个为实实在在的,这是真实之理、真实的方法。

  【此节经文,亦是大乘修行之总纲领。】

  这个意思,诸位听了这两个小时所讲的,我相信多少能够领略到一些。大乘法无量无边,像四弘誓愿里头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的法门都是这一个原则:两边不取、两边不住;离开这个原则,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成就。无量法门当中,净土法门古大德称为门余大道。门是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一个特别法门,叫门余;法门剩下来的这一条路,门余大道。也不能够离开这个原则,也是要两边都舍。像前面所说的,心里头念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取非法相;放下身心世界,不取法相,与《金刚经》的道理相应。你对於这个世间还有留恋、还有牵挂、还有丝毫放不下,你著了法相;你著了法相,念佛不能往生。可见得念佛法门都不能够例外,其他法门更不必说了。由此可知,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什么道理?著相,执著,分别执著没能放下。他的佛也没有白念,跟阿弥陀佛结了一个缘而已,结了一个缘,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这种情形实在说,就像我们过去生中,我们过去生中也念佛,不晓得念了多少生,不知道修了多少世,都没能去得成,什么原因?对这个世间总有那么一点点牵挂,还没放下,就是这个障碍。丝毫的牵挂都不能往生,这是诸位同修不可以不知道的。你要想在这一生当中往生,往生就是成佛,那个功德利益之殊胜,诸佛菩萨都说不尽。往生就是成佛,往生就是大圆满,但是丝毫牵挂、丝毫忧虑,都成了大障碍。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前五篇文章

达照法师: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二集

达照法师:金刚礼一本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自序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二十集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八集

金刚经专集:《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十九集

达照法师: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八·入禅定之门

达照法师: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七·禅定方便法——行五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