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果智分第十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果智分第十一


如是已说彼果断殊胜,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

前边儿说完了果断――无住涅槃,说无住涅槃可不是小乘可比的。现在说果智――无上菩提、大菩提。菩萨之果智殊胜又表现在哪儿呢?注意:果断是从断烦恼的角度来说的,而果智是从成就圣智的角度来说的。“果断”是断除一切烦恼,从这个角度来说叫断德,“果智”成就无量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说叫智德。

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


果智的殊胜这里说了,是成就“三种佛身”。先标出来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下边儿说明。


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


啥是自性身?“自性”就是本来就有,“身”是可为一切法的依止,就象我们这个身体是器官的依止处一样。“自性身”以真如为自性,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处。成佛得大菩提的自性身是啥?“谓诸如来法身”,说,自性身就是我们常说的法身,法身这个名字的含义是啥?为什么叫法身?“法”指功德法,“身”是依止,合起来就是说:它是一切功德法的依止,所以叫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就是指无量无边的功德法,都以自性为依止、以法身为依止。当修得了无分别智的时候,自性就在一切法上生发出大自在的活动、无障碍的活动。


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


自性身可以生发出大自在的活动,受用身、变化身能不能由自性身生发?当然能!受用身、变化身本就是法身的一种作用。自性身(法身)这是成佛后的清净境界,是他自己的功德境界,而受用身、变化身则是佛的大悲心广度众生的境界,这是利他的功德。“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谓依法身”,原来这受用身是以刚才说的法身为依止,也就是说,受用身是由法身生起的,“种种诸佛众会所显”,“种种诸佛会”是说菩萨成佛之后都要说法度众,当然这里说的可不是象阿含经里释迦牟尼给某个人说法解惑一样,而是象华严法会那样,有无量无边的法身大士来参加法会,来参加这大法会的都是圣位菩萨、法身菩萨,凡夫是参加不了这法会的。参加这法会的菩萨所见到的佛身就是受用身,佛的受用身就是教导这些法身菩萨的。“种种诸佛众会所显”的“所显”,是指初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他们在大法会中所见到的佛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功德、因缘不同。同在一个屋里,所看见的同一张桌子,也是各见各的面儿,都不一样。这就是说受用身对不同的众生来说所见不同。“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法身佛为了度化众生,要用一些不同的方便,比如说他得现不同的身相,还得现出清净的佛土,还得说种种的微妙佛法等。菩萨见到这样的佛,听佛说这样的法,受到种种的法乐……这就叫“受”。菩萨在佛所现出的佛土里可以享用佛现出的一切,这就叫“用”、“受用”。也就是说,佛现出清净佛土、说大乘佛法,让菩萨来享用,也就是说,受用身是法身菩萨所见到的佛。


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覩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踰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诸苦行、证大菩提、转大*轮、入大涅槃故。


而佛的变化身呢?“亦依法身”,也是以法身为依止的。现在我们说的变化身就是示现八相成道的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就是变化身。“从覩史多天宫现没”,“覩史多天”就是兜率天,“现没”就是示现不在兜率天了,从兜率天到人间来了。这是八相成道的第一相:降兜率。“受生”,第二相:在人间降生了。“受欲”,第三相:在人间享受五欲。“踰城出家”,悉达多太子在二十九岁这一年的一天夜里,带着车匿越城跑出来出家了。“往外道所修诸苦行”,释迦牟尼刚出家的时候也是到各处参访,著名的有六师外道,释迦牟尼到他们那儿参访。而后到雪山修了六年的苦行。“证大菩提”,释迦牟尼经过六年苦行,发觉不行,因之舍弃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到菩提树下禅定,发愿说,若不成道终不起座,夜睹明星而证得无上菩提。“转大*轮”,佛陀成道之后,弘法度众。“入大涅槃”,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入灭了。这就是八相成道,各处说法稍有不同,有些地方没有参访外道这一相,而有降魔。这关系不大。这变化身是度化凡夫的。


此中说一嗢柁楠颂:


下边儿是分十种情况来解释菩萨果智的殊胜,这儿先用一个颂子来总标。


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


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


这个颂子就是十相,果智这一部分就是用这十相来显示的。这个颂子要读成“相、证得、自在、依止、及摄持、差别、德、甚深、念、业,明诸佛。”后边儿的“明诸佛”是说,就是用前边儿的相、证得、自在等十相来表明诸佛的果智殊胜的。下边儿就具体来解说大乘菩萨的果智十相。


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


第一相就是“相”。说,诸佛法身的体相什么样儿呢?说,诸佛法身的体相有五种表现。


一、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性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


先看第一种表现:转依为相。转依就是从我们现前的分别心里修止观、修六波罗密多等,渐渐地就把烦恼障、所知障等杂染分依他起性破除了。杂染分依他起性就是由内心的执著熏成的烦恼种子。现在要把他们破除。“转灭”就是把这杂染分依他起给破除。在“转灭”的同时还有一得,有一失必有一得,得了啥?得了“解脱一切障”,就是说从一切障中解脱出来,解脱后是什么样子?“于法自在转”!就是心在一切法上都是自在的。我们没有灭除执著,所以我们见到可爱的境界心里就动,看见可恨的境界心里也动,从来就没有自在过,现在你的心自在了。什么叫“自在”?就是自己愿意咋样儿就咋样儿,不受别人的影响,当然,佛教这是说的内心,指内心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受一切法的影响。现在你解脱一切障,就“于法自在转”了,没有什么能够影响你。大自在的境界现前了,没有烦恼的系缚了,那么,就是“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清净分依他起性”可以说就是就是清净法界、圆成实性,也可以说是清净依他起,就是无量无边的功德、智慧现前。法身就是这样儿的:远离无量无边的杂染,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这就是法身的转依相。


二、白法所成为相,谓六波罗蜜多圆满得十自在故。


第二种相是“白法所成为相”,“白法”就是无漏功德。无漏功德所成就的相就是白法所成相。也就是菩萨在成佛之前所修的六波罗蜜多修圆满了,这样,在成佛的时候就有十种大自在。哪十种自在呢?下边儿分着说一下。


此中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由施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一是“寿自在”,就是寿命问题,他想在这儿活多久就活多久。我们凡夫想活但就是活不了,阎王爷来抓,想活短点儿也不行,千古艰难唯一死,死是很难的。这个“寿自在”是指佛的自受用身,是无量寿!第二个是“心自在”,就是指世间一切尘劳杂染不能染污它,伤害不了他。《别译杂阿含·三一九》有象护尊者吓佛的故事,说象护当时是佛的侍者,佛夜里还经行不睡,象护太困了,但是佛教中是师父没睡,弟子不能先回屋睡,象护就想:世尊不睡,我应该想法让他睡。象护就装成一个“薄俱罗鬼”来吓佛,佛说,你可真愚痴,难道你不知道如来是没有一切畏怖吗?佛的心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自在。第三个是“众具自在”,“众具”就是财富,要多少有多少。说,这寿自在、心自在、众具自在是由修布施波罗密多而得的。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法施得寿自在,这是因为法施可以救众生慧命,所以在果上得寿自在。无畏施得心自在,这是因为无畏施是解除众生内心的恐怖的。财施得众具自在。


业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四个自在是“业自在”,就是说,成就法身时,身、语、意三业自在。第五个是“生自在”,就是说,佛想到欲界受生就到欲界受生,想到色界受生就到色界受生。凡夫可是不自在的,是随业而流转的,业力使你到哪儿你就得到哪儿,想不去是没门儿的。但佛菩萨是自在的。这业自在、生自在是“由戒波罗蜜多圆满故”,这是因为持戒波罗密多圆满的缘故。因为持戒的人在因地时三业清净,他只作善,所以成佛时得业自在,因为他不作恶,所以在果地得生自在。


胜解自在,由忍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六种自在是胜解自在。就是说你你内心里的想法特别有力,境界就随着你内心里的想法而现。比如说你内心里想水,因之你看见的就不是咱们看见的桌椅了,而成了水。也就是说,内心胜解可以转境。这个是自己的内心转自己的境,不是你的内心转我的境。在楞严上有月光童子的故事,老和尚作观小和尚看见水,这是错误的。这就是胜解自在,这是因为在因地修忍辱波罗密多而成就的。这是因为在因地修忍辱波罗密,能容忍众生的种种境界,所以感得果地的“外境”随心而转。


愿自在,由精进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七个自在是愿自在。“胜解自在”是说把已经有的境界随心地转变,而这愿自在则是说,没有的境界随心所欲给现出来、创造出来。这个愿自在是因为在因地修精进波罗密多而成就的。在因地你作一件事儿一定至始至终要作成功,所以到果地就心里想作什么事情就一定成功。


神力自在五通所摄,由静虑波罗蜜多圆满故。


这是第八种自在,是说五种神通都具足了,无障碍了。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这五通是因为在因地修禅定波罗密多而成就的。


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罗蜜多圆满故。


第九种自在是智自在,佛的大智慧是自在无碍的,通达一切法、一切众生,世、出世间的一切都通达。第十种自在是法自在,是说佛能够安立无量无边的法门而教化众生。这许多的法门都是佛陀安立的而已。这两种自在是因为因地修般若波罗密多而成就的。


这十种自在是白法所成相。


三、无二为相,谓有无无二为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空所显相是实有故。


菩萨果智十种殊胜相的第三相是无二相。“二”就是指世间法,因为世间法都是相对的,有长才有短,有大才有小,这就叫“二”。圣者的法身是超越世间的,是没有“二”的。无著论师在论文中说了三种“二”相。第一种是“谓有无无二”,就是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具体来说,就是“由一切法无所有故”,指遍计所执的一切法都是没有的。我们现在觉得这遍计所执法是十分的真实,但佛说众生遍计执的境界是一无所得的。还有一句“空所显相是实有故”,就是说空性所显现的离一切相的境界是真实的。“由一切法无所有故”,所以非有;“空所显相是实有故”,所以非无。


有为无为无二为相,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


第二种无二相就是:有为无、无为也无,有为法无、无为法也无。“有为无”就是“由业、烦恼非所为故”,我们一般说的有为法,就是指所有的因缘所生法,而现在这儿说的有为法是指业、烦恼所造的一切法。法身的境界可不是有漏的业和烦恼所造成的,法身是大自在境界,绝对没有染污的业和烦恼的情况,所以叫“有为无”。下边儿一句说,“自在示现有为相故”,就是说,他是能够广度众生的,他不同于二乘人的无为境界。二乘人弃舍了业、烦恼,入无余涅槃了,但佛能自在无碍地示现种种利益众生的事业,现出有为的身相而为说法,所以“无为无”。“由业烦恼非所为故”是不同于世间的有为相,“自在示现有为相故”是不同于二乘的无为相。二乘人入无余涅槃后就不示现有为相了。


异性一性无二为相,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无量相续现等觉故。


第三种无二相是:异性无、一性无。“异性”就是事物的彼此差别。“一性”是事物的体性不分彼此。我们觉得,这世间不是异就是一,不是一就是异,现在法身是超越了异、一的。“由一切佛所依无差别故”,这是说不异的,指的是一切佛的无分别智,根本是没有不同的。他们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依止的清净法界、圆成实性,或者说真如,都是一样的。“无量相续现等觉故”,既然佛与佛没有差别,能不能说根本就没有无量无边的佛、只有一佛呢?不能这么说!这一句“无量相续现等觉故”就是说,佛从最初发心成佛的地方来看,差别还是有的。“相续”就是众生。无量的有情,各有各的因果系统,不相混乱,他们遇上三宝,发心修行,慢慢地成佛了,“现等觉故”,等觉、妙觉是菩萨的果位,马上就成佛了,觉悟诸法实相了,要成佛了,这样来看,就有无量无边的佛,不能只是一位佛。这就是不能说是一性。下边儿还说这个道理。


此中有二颂:


这两个颂子还是说“异性一性无二相”的。


我执不有故于中无别依


随前能证别故施设有异


我执不有故”,说,凡夫是有我执的,因为有这我执,所以就在自己的这个因果系统里一直地相续轮回下去,每一个有情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系统,但佛是无我的,他没有我执,他有的是无分别智,所以佛与佛之间是无分别的、他与众生也是无分别的。所以说“于中无别依”――在清净法界里没有彼此生命的不同所依,都是无分别的,只有一个清净法身。凡夫因为我执,所以轮回,要是能够修学佛法,到佛的境界时,就没有我执,见一切都是相互融摄的。就是说,没有异性,“异性无”。“随前能证别”,“随”是随顺,“前”是以前,指成佛以前,“能证别”就是修行时各阶段的差别,初地与二地有差别,与三地、四地都是有差别的等,这一句就是说,随顺他以前从作凡夫的时候,一直到转凡成圣,再到十地菩萨等,这还是有差别的。“故施设有异”,所以就安立了各自不同的名号。这是释迦牟尼佛,那是阿弥陀佛,那是药师佛等等的不同。所以,这后两句是指佛与佛在修行时的别愿不同而成就的情况,所以给安立了不同的名号。这种种的名号其实都是施设而已。既然施设了不同的名号,所以就是“一性无”。


种姓异非虚圆满无初故


无垢依无别故非一非多


这第二个颂子其实说的给前边儿是一样的,还是说的非一非异,不过是用不同的理由来说的。这里先用四个理由来说“非一”。“种姓异”,这是第一个理由。“种姓”就是指有人是声闻种性,有人是缘觉种性,有人是菩萨种性,这不一样。有的人他就是想成佛,有的人就是想作罗汉,这就是种性不一样的缘故。种性不同,就发心不同,导致修行证果的情况不同。所以佛不是只有一位,有多佛,非一!“非虚”,这是第二个理由。就是没有徒劳的意思,指发了菩提心,培植了很多福德智慧资粮,我们在凡夫位培植资粮很不容易,到八地菩萨以后,那是大自在、无功用行的境界,培植福德、智慧就比较容易了。如果只有一佛的话,我们的辛苦不是就没有意思了吗?我们根本不能成佛,那我们还辛苦什么劲儿~~“非虚”就是说,不,我们的辛苦不会白辛苦,是会成佛的。你只要发心,都是能成佛的。“圆满”是第三个理由。“种姓异”和“非虚”是因地时候的情况,这个“圆满”是成佛以后的情况。成佛以后,佛以三乘法普度一切众生,你是声闻乘我给你说声闻乘法,你是缘觉乘我给你说缘觉法,当然,一般来说,缘觉不用佛给说,但要是能说我也是给说的,你是菩萨乘我就给说菩萨乘法。佛就是这样教化众生的,如果只有一佛,其他的都不能成佛,佛就不必要用菩萨乘来教化菩萨乘众生了,这样呢,就不是圆满的了,现在说是“圆满”,所以佛是“非一”。“无初故”,这是第四个理由。既然有这么多佛,那么,哪一位是第一个成佛的呢?说没有第一、没有最初。要是有第一的话,在第一的前边儿就该没有佛了,现在说是没有最初的。佛前还有佛,永远推不出个第一来。这四个理由来成立“非一”。下边儿说无多佛,就是“非异”。“无垢依无别”,“无垢依”就是清净法界。佛消除了所有的染污种子,得了究竟清净的无分别智,清净无分别智所依止的平等法性是没有差别的。既然无差别,你能说佛有很多吗?从清净法界上说,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等是一样的。这就是“非异”、“异性无”。


四、常住为相,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


这是说法身以“常住为相”,就是指佛的法身是常住不变的。为什么法身常住呢?下边儿有三个理由。“谓真如清净相故”,这是第一个理由。就是说佛陀无分别智所证悟的是清净真如,所谓“清净”就是没有戏论相,一切的戏论相都是染污的,离一切戏论的清净真如是常住。有为法是生灭变化的,而离一切相的无为法――真如,是没有戏论相的,是常住的,而佛的法身是以真如为体,所以佛的法身是常住而没有生灭变化的。“本愿所引故”,这是第二个理由。“本愿”的“本”,就是最初。说,佛陀最初在发愿的时候,发的就是普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愿,因为众生有很多,所以他得尽未来际度。因为他有度众生的愿,众生很多,所以他就得继续存在,这就使得他得常住。所以说“本愿所引故”。“所应作事无竟期故”,这是第三个理由。佛陀要度众生,但度众生这件事儿,是没有终结的一天的,所以他得常住。


五、不可思议为相,谓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无有世间喻能喻故,非诸寻思所行处故。


法身有不可思议相,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有三个理由。“真如清净自内证故”,佛陀无分别智证悟了清净真如,没有证悟清净真如的人,是想不出清净真如的情况的,我们凡夫总是爱揣测,用我们的分别心来思维佛陀的境界,这是思维不到的。这一个“真如清净自内证故”是说,真如不是凡夫的分别心能推测出来的,是要用无分别智才能证悟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无有世间喻能喻故”,这是第二个理由。说凭世间的比喻是没法来比真如的清净境界的,因为世间的譬喻都是思量的境界,而清净真如是超出思量的境界的,是最究竟圆满的,这是不该去思议的。“非诸寻思所行处故”,这是第三个理由。说,真如的法身境界是无分别智,不是寻思这样的心所,活动的境界,所以不可思议,不能去思惟法身的境界。


十门分别的第一门――相,到这儿就完了。


复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证得?


这是第二门。第一门说佛陀的法身有五相,那么这五相是啥时候、怎么样证得的呢?


谓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五相善修,于一切地善集资粮,金刚喻定破灭微细难破障故,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


谓缘总相大乘法境”,说,无量大乘法门的总相是真如,总相这个真如境界是由“无分别智及后得智”来缘取的。无分别智缘取真如是无相的,后得智缘取真如则是带着真如的相,就是说,后得智是为一切众生说法的。要想得证法身,你必须得修行,修行一共有“五相”,论文中说,得“五相善修”,什么是五相善修?翻回五十页,第一行说,“由五相修,何等为五?谓集总修、无相修、无功用修、炽盛修、无喜足修。如是五修,令诸菩萨成办。”现在说五相善修,就是这个。如果你能五相善修的话,那么就可以证得法身,在欢喜地就证得法身,然后一步步圆满,到成佛的时候究竟圆满,所以我们是把得到圆满无上菩提时的究竟圆满法身叫最初证得(究竟)法身。“缘总相大乘法境无分别智及后得智”就是五相修里的“集总修”。这一句“于一切地善集资粮”是五修的总说、略说。“于一切地”,就是从从初发心一直到十地,从开始发心一直到十地,不断地“善集资粮”――一直积集福德、智慧资粮。“金刚喻定”是到后边儿的金刚道,在《八识规矩颂》中有一句“金刚道后异熟空”,那里说到了金刚道,金刚道是成佛前的刹那,在那时候可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金刚道定心成就了,就可以“破灭微细难破障故”,就是说到金刚道的时候,破除一切,不管你是再难破的障碍都统统被一扫而光。“金刚喻定”的“金刚”是不可破坏的意思,它可以破其它一切。得了这样的定,就可以连最微细的所知障、烦恼障的一切种子都破掉。“此定无间离一切障故得转依”,“此定”就是指金刚喻定,这种定可以破最难破的微细障。“无间”,没有间断、一直地,指一直把一切障都远离,一切障想回来一会儿,是根本没得商量的,想都别想,这个门对它已经堵死了。这样呢,就得了转依。灭除一切障之后,大智慧现前、法身真如圆满出现,这就是转依。刚才你问法身啥时候、怎么样出现,现在就说,在金刚道的时候,破除一切障,真如圆满出现,这时候就证得圆满法身。


复次,法身由几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种:


这是第三门。法身有几种自在呢?简单来说有五种自在。前边儿说过十自在,那是由六波罗密多圆满而得的十自在,那是偏重于因地说的(也就是一般说的转识成智),现在说的五自在,则偏重于果上来说,偏重于果上说就是转五蕴为自在。


一、由佛土、自身相好、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由转色蕴依故。


第一个是佛土自在。佛土是清净微妙的。“自身相好”,首先是佛自身的相好,庄严无比,这是大自在的境界。“自身相好”一般是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在《中阿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相经》(见《大正藏》1册493页上栏-494页中栏),在《大般若经》三百八十一卷中有“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随好”(见《大正藏》6册967页中栏-969页上栏)。《瑜伽师地论》四十九卷也有,都讲到三十二相以及八十随形好。无著论师在这儿举了一个自身相好的例子,他说的这两种相给一般说的三十二相里不一样。“无边音声、无见顶相自在”,“无边音声”是说佛的音声不可限量,不管你与佛距离多远,只要与佛有缘,佛只要是度化你,不管你在哪儿,佛说的话你都能听到。也就是说,你参加佛陀的法会,你坐在前边儿、坐在后边儿,都听得一样清楚。要是在我们这个地方,远了就听不见了,在佛土里是不会的。《阿含经》里有目犍连尊者试佛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的故事,目犍连尊者一直跑到了奇光如来那里,还照样听见释迦牟尼佛的音声。“无见顶相”,就是看不见头顶,为什么看不见头顶,因为他太高大,你得仰视。这佛土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色蕴依故”,这是因为佛把有漏的色蕴转依成了无漏圆满的了。


二、由无罪无量广大乐住自在,由转受蕴依故。


第二个自在是乐住自在,这乐住自在是“无罪无量广大”的,“无罪”是说我们凡夫的三受,或者说五受,就是苦、乐、舍、喜、忧,都是有漏的、染污的,成佛时所得的受是无漏的、清净的。而且这“受”是无量广大的。佛有无量的甚深三昧,所以是广大的乐住,没有什么能够破坏。这乐住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受蕴依故”,是因为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把有漏的受蕴转依了的缘故。


三、由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转想蕴依故。


第三个自在是“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名身、句身、文身是《百法明门论》中的内容。一个一个的名字,由名词组成一个一个句子,由句子组成一篇文章。“身”就是由众多聚集起来的意思。“辩说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就是说佛的法身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时候,也能用名身、句身、文身进行辩说,也能假借名句文来表达佛法。这种自在是怎么成就的呢?“由转想蕴依故”,凡夫的想蕴是有漏的,佛陀的想蕴是无漏的,有漏的想漏转成无漏的了,这就成就了这种自在。


四、由现化、变易、引摄大众、引摄白法自在,由转行蕴依故。


刚才说过了色蕴、受蕴、想蕴转依后的自在,这是行蕴转依后得的自在。行蕴转依的自在有这么一些:现化自在、变易自在、引摄大众自在、引摄白法自在等。“现化自在”是指佛因为内心的自在而显现出种种的神变,无障无碍。“变易自在”是指能转变一切境界,能把水变成火,能把砖瓦变成宝贝,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佛有无量变化。“引摄大众自在”是指佛陀能善巧说法,引导众生趣向无上菩提。“引摄白法自在”指佛能引摄出无量无边的清净功德。这现化自在、变易自在、引摄大众自在、引摄白法自在,都是因为把转变了有漏行蕴的关系。


五、由圆镜、平等、观察、成所作智自在,由转识蕴依故。


第五种自在是四智自在。就是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转末那识成平等性智,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翻到世亲释267页看第一行,“此中大圆镜智者,谓无忘失法,所知境界虽不现前,亦能记了,如善习诵书论光明。”再翻到无性释524页看第三行,“当知此中,转阿赖耶识故得大圆镜智,虽所识境不现在前,而能不忘,不限时处,于一切境,常不愚迷……”这两种解释差不多是一样的,就是说大圆镜智是不忘失法,我们现在干什么都老忘记,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但佛不会。大圆镜智是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的依止处,要是没有大圆镜智,其他三智就没有。我们凡夫的根身器界是由第八识现的,成佛时就由大圆镜智现出来根身器界。在凡夫的时候,由阿赖耶识摄持一切惑业苦的种子,成佛了以后,一切无漏的闻熏习的种子都摄持在大圆镜智里了。然后看“平等性智”。说,末那识在因位的时候执著自我、四烦恼常俱,所以不平等,到成佛的时候,(其实是到登初地的时候)出现平等性智。觉知一切众生心性平等、一切菩萨心性平等。第三是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就是成佛的时候,能够随心的作意现出种种三昧、种种智慧,为一切众生宣说佛法。第四是“成所作智”,就是说佛陀一切都圆满了,所愿皆成,成就了所应该作的一切事情,教化一切众生。


复次,法身由几种处应知依止?略由三处: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四门,依止门。“法身”就是法的依止处,法身可以作什么的所依呢?就是说,有多少境界得依止法身呢? 简单来说,有三种境界依止法身。


一、由种种佛住依止,


说,种种的佛住要依止法身才行。“佛住”就是说成佛以后,他因为要度化众生而不入无余涅槃,他既然不入无余涅槃,那么他就得有可住之处,他就得依法身而住。在世亲释267页说,“由种种佛住依止者,谓佛安住圣住、天住、及与梵住,故言种种,法身为此诸住所依,是故说名佛住所依。”525页无性释中说,“由种种佛住依止者,由诸如来所得法身,与所安住种种天住、圣住、梵住为所依止。诸天住中,如来多住第四静虑;诸圣住中,如来多住空解脱门;诸梵住中,多住其悲。如是种种如来所住。”无著的论文说得不很清楚,但世亲、无性的解释就清楚得多了。天住是指色界四静虑,佛心就住在四静虑里。梵住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心住在悲无量心里,这样他才度众生,没有悲怎么度众生?圣住就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佛心住在空解脱门这里,这样离一切相。这圣住的空住其实就是无相的大涅槃,而天住的第四静虑和梵住的悲无量心则是有相的,这是度众生的,这样呢,佛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是无住涅槃的境界。这三种住都以法身为依止。


此中有二颂:


这儿有两个颂子。这两个颂子是说佛住的无住涅槃与声闻、缘觉的涅槃不一样的地方。世亲释中说是“为显诸佛解脱殊胜,说二伽陀”。


诸佛证得五性喜皆由等证自界故


离喜都由不证此故求喜者应等证


第一句说,“诸佛证得五性喜”,就是说诸佛成就了五种不同的欢喜,为什么有这五种喜呢?“皆由等证自界故”,就是因为诸佛证悟了一真法界了。“自界”的“自”是遍于一切、特别广大的,什么东西遍于一切呢?当然是清净法界。因为佛证悟了一真法界,所以成就了五种欢喜。“离喜都由不证此”,“离喜”就是没有这五种欢喜,就是指声闻、缘觉,他们没有这五种欢喜。为什么他们没有这五种欢喜呢?“都由不证此”,完全是因为他们没有证悟清净法界。“故求喜者应等证”,所以说,要是想成就这五种喜,你就得努力去修证无上菩提、证悟一真法界。


由能无量及事成法味义德俱圆满


得喜最胜无过失诸佛见常无尽故


五种喜到底是哪五种喜?能无量、事成、法味、义、德,就是这五喜。“能无量”是指一真法界的功能是无量无边的,证悟了一真法界的佛,觉察到有这么多的能,有大欢喜,所以这是一喜。“事成”的“事”,就是所作的事情;“事成”就是说他所作的事情――度化众生,一定能成功,虽然有情无量无边,佛菩萨誓度之,佛菩萨知道这件事一定能成功,有大欢喜,所以这是第二喜。“法味”的“法”,就是佛教化众生所说的十二分教,这语言文字所表述的佛法,是最清净法界的正等流。佛菩萨证悟一真法界,觉得法味特别殊胜。这“法味”是以语言文字的佛法为缘而修行达到离文字第一义谛时,有大欢喜,这是第三喜。“义”是指经典所诠之义,经典有无量的义,佛菩萨随心想要某个法门某个法门就现出,所以有大欢喜,这是第四喜。在无性释中还有一句话,“复有说言,义谓涅槃”,要是指涅槃当然这也是一喜了。“德”,指证悟了一真法界,成就无量的功德,有大欢喜,这是第五喜。把“能无量、事成、法味、义、德”作为五喜,是无性释中的说法。世亲释中稍微有点儿不一样,世亲释中是把“义”和“德”合起来算成一种喜,而把下一句颂子“得喜最胜无过失”说成第五喜。“得喜最胜无过失”就是指成就了前边儿的“喜”(按无性说是已经五种了,按世亲说则是四种),这喜是最殊胜的,不是世间以及二乘所能及。“无过失”就是说这喜不会引起烦恼障、所知障的污染,是最极清净的喜。按世亲的说法,这是第五喜――因为前四喜而喜。我们现在要是有喜的话,会因喜而造业,就是咱们说的得意忘形。球迷因为打球输了而闹事,打球赢了也闹事儿。最后一句是“诸佛见常无尽故”,就是说,佛大悲心不入无余涅槃,他见到的这五种喜是一直地相续下去没有穷尽的。


二、由种种受用身依止,但为成熟诸菩萨故。


刚才说的是种种佛住依止法身,这是说“种种受用身依止”法身。“受用身”是法身大土所见到的佛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受用有两种受用,一种是自受用,就是法身,第二种受用是他受用。他受用就是被法身大士所受用,也就是度化法身大士。受用身有很多种的不同,十地菩萨所见皆不相同。初地所见的与二地所见的就不一样,与三地所见的也不一样。观音菩萨所见的与文殊菩萨所见的也不一样,别看他们都是早已成佛的,这就象咱们同坐在一个屋里,也都是凡夫众生,但所看见的这张桌子也不一样,你看见的是那个边儿,我看见的是这个角。这受用身也得依止法身而有,他是法身示现出来的。法身显示受用身出来是干吗的?“但为成熟诸菩萨故”,说,显示受用身出来只是为了度化诸菩萨的。地上菩萨虽然也得了法身,但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依靠佛的教导,这时就由受用身佛来给说法,来成熟地上菩萨的修行。


三、由种种变化身依止,多为成熟声闻等故。


第三,种种的变化身也要依止法身。变化身也是各式各样的,变化身是凡夫见到的佛。法身佛示现变化身佛出来干吗的?“多为成熟声闻等故”,说,变化身大多是为了度化二乘人的,就是说,为凡夫培植声闻、辟支佛的善根,当然,也可以给有的众生培植成佛的善根。佛为了成熟这些人所以示现变化身。无著论师在论文中用了一个“多为”成熟声闻等故,就是指还有一少部分是成佛的。这样就说了三种依法身的情况:种种住、受用身、变化身。


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略由六种: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五门:摄持门。法身容含多少佛法?“摄持”就是容含、含摄等意思,也就是说,有多少佛法组成法身?由多少功德聚成法身?法身就是由功德聚在一块儿成就的。法身不是只有平等法性,还有很多功德。这里说了六种佛法功德。


一、由清净,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


六种佛法的第一种是清净佛法,这里说的清净佛法是指啥?“谓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说,就是弃舍了阿赖耶识里的有漏种子,得到无分别智,证悟清净真如,就有了无量功德庄严的法身。一般说是转识成智,但这里说是转识得法身,法身通常是指平等法性说的,这就是说平等法性和大圆镜智是一回事儿,从真常不变的理性上说,叫它平等法性,从其大智慧光明来说,叫它大圆镜智。注意,平等法性是每一位佛都平等,都无差别。窥基法师说,当来下生弥勒佛就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我昔曾于彼时彼分,即名胜观正等觉者”――我释迦牟尼就是过去的毗婆尸佛。就是这个意思。


二、由异熟,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


第二种佛法是异熟。异熟有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由异熟”是指法身是纯净无漏的,不是世间有漏的境界。虽然在世间修行时是有漏的,但到成佛时是无漏的,这是发生了变异,这主要是说异熟的变异而熟这个意思。“谓转色根得异熟智故”,“色根”就是前五根。在我们成佛时,就“转”色根――把色根给舍弃了,而后就“得异熟智”,成就了异熟的智慧。我们凡夫这个身体是由五根组成的,是物质性的,到成佛时弃舍色根,得异熟智,就是说,佛是以智为身!这样咱们就知道了,法身佛是没有色相的、没有形相的。所知相那儿说十一识,里边儿就说到,身也是识的所现。


三、由安住,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故。


第三种佛法是安住。“安住”是啥意思?论文中说了,“谓转欲行等住得无量智住”,其中这个“欲行等住”的“欲”是欲界,“行”就是活动,主要是指心的活动,“欲行”就是心在欲界活动,因为心在欲界活动,所以你就在欲界受报,你就是欲界众生。因为心里有欲望,所以你造业,所以你受苦,这是一连串儿的。“欲行等住”就是欲行住、色行住、无色行住,心在欲界活动就是欲行住,心在色界活动就是色行住,心在无色界活动就是无色行住。那个“等”字儿就是色行、无色行。众生在“欲行等住”就是在三界里流转,就有很多的烦恼,因而不能出离。好,现在好了,成佛了,就“转欲行等住”而成“无量智住”了,那个“转”是舍弃,以前我说过,“转”是生起,但在这儿是舍弃的意思。“转欲行等住”就是舍弃了三界的情况,得到的那个“无量智住”是咋回事儿呢?“无量智”就是不可思议的大智慧境界,各种各样的智慧都有了。


四、由自在,谓转种种摄受业自在,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故。


第四种佛法是“自在”。说,“转种种摄受业自在”,“摄受业”的“摄受”就是积聚,比如说积聚财富来享受,现在是“摄受业”,就是积聚了些业来受报。这个“摄受业自在”的“自在”可不是得大自在的那个自在,而是存在、生存的意思,比如说你要是不能积聚一定的资财,你就没法子生活,不能生存下去,比如说你是一个律师,你要是业务不好,你就没有生意,你律师就当不成了,所以,这个自在应该是“业务熟练”、过得舒服的意思。现在成佛了,就不是这样了,不在这上面自在了,要“转种种摄受业自在”,而“得一切世界无碍神通智自在”,就是说,成佛之后,成就无碍的神通,大自在的神通,到一切地方去救度众生都没有关系。佛陀的这“自在”才是真的自在。


五、由言说,谓转一切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故。


第五种佛法是“言说”,就是语言、思维。我们的言说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从一切的见闻觉知而来的,从见闻觉知而来的言说,都是虚妄的,实际上根本就是戏论,在凡夫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成佛了,就要把这样的戏论给舍弃,只要舍弃了这个,就可以“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辩说智自在”,什么意思?就是说,佛有无障碍的微妙辩才,佛有自在地演说这微妙佛法的智慧,他能在没有三宝的地方建立三宝、成立佛教、教化众生,能令众生离苦得乐了。因为众生有见闻觉知的言说,佛菩萨就也善巧地设立这样的言说。


六、由拔济,谓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故。


第六种佛法是“拔济”,这是佛的慈悲境界。论文说,“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说,我们虽然是凡夫,我们生在娑婆世界,有言,“业不重不生娑婆”,但我们也不是连一点儿的好事也不作,我们有时候也是会作一点儿的好事的,那么,这就是“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现在成佛了,就把在凡夫时候作好事儿的不净心舍弃,就是说,在我们凡夫作好事儿时,会想,这是我在作好事儿,现在成佛了,这心就要舍弃,不要想这是我在作好事儿,你要把这当成一种自然的反应而已。“转拔济一切灾横过失”的“转”是舍弃,舍弃这个之后会怎么样呢?说,你会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这是一种智慧。王恩洋的解释更通俗,说我们的不如意有很多,这不如意就是“灾横过失”,比如说,你冷、你热等,现在你有智慧,你可以作出棉衣、造出空调,这就叫“拔济一切灾横过失”。比如说有病了,你可以给治好,这也是“拔济一切灾横过失”。但是,我们凡夫在作这些事儿的时候心不清净,所以要“转”,就是舍弃不清净心。成佛后就得“拔济一切有情一切灾横过失智”,就是把心念调清净了。


应知法身由此所说六种佛法之所摄持。


这是一句总结。说,法身就是这六种佛法组成的、成就的。


诸佛法身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接着这是十门分别的第六门:差别门。就是说,诸佛的法身是有异还是无异呢?


依止、意乐、业无别故,当言无异。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


说,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说了,要是按依止、意乐、业这些方面来说,就是无差别的,要是按无量依身这方面来说的话,那就是有异。论文中是“依止、意乐、业无别”,意思就是依止无差别、意乐无差别、业无差别。所谓“依止”就是指真如,因为一切佛都是以真如为依止处,所以,从真如这一方面来看,一切佛是无差别的。“意乐”,最通俗的说,意乐就是心里高兴。这是指佛的意愿都是清净无漏的,都是要利益一切有情的,从这点儿上来说,佛与佛之间没有差别。“业”就是所作的事儿(以及其影响),佛作的都是利益众生的事儿,从这点儿来说,佛与佛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从这三方面来说,“当言无异”,佛的法身是无差别。“无量依身现等觉故,当言有异”,这是换了角度了。说,每一位佛,最初都是凡夫,他们在凡夫时发了菩提心,每一位凡夫都是一个完整的因果系统、生死系统,各有各的生命。论文中的“依身”就是指所依的身体,身体各不相同,无量无边,经过修习,逐渐地成功了,“现等觉”――得无上菩提了。要是从这一方面来说,还是有差别的,所以不能说无异,“当言有异”。


如说佛法身,受用身亦尔,


对于佛的法身这样说了,对于受用身,也这样说。


意乐及业无差别故当言无异;


受用身也是度化众生的,当然其意乐、业也都是无差别的,“当言无异”,不能说有差别。


不由依止无差别故,


在说法身的时候,有三个无差别:依止、意乐、业,而说受用身的时候,只说了意乐、业,而没有说依止。这一句就说了,“不由依止无差别”,就是说,不能从依止这一方面来说佛与佛的受用身无差别,因为法身佛皆是依真如的,而受用身不是,每位佛的受用身,其依止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无差别。


无量依止差别转故。


诸佛的受用身是各不相同的,是有差别的。


应知变化身如受用身说。


诸佛的变化身有无差别呢?这应该按受用身的情况来说,不能按法身的情况来说。也就是说,变化身,从意乐、业的角度来说无差别,从无量依身的角度来说,是有差别的。


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


这是十门分别的第七门:德门,要说法身的功德了。就是说,成佛之后,有多少种功德相应呢?应该来说,要成佛当然得无量的功德了,但这里主要是说大乘与二乘比起来有多少殊胜的,所以就有数了。下边儿就举了一些。长行中说这些功德是“最清净”的,这是表示大乘胜过二乘,二乘也有很多功德,也是清净的,不过要是给大乘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下边儿的“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种好,四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畏,三不护,三念住,拔除习气,无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就是具体的功德名字,下边儿用颂子来一个一个地说。


此中有多颂:


下边儿有好多颂子,来解释长行中所举出来的功德。


怜愍诸有情起和合远离


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


这个颂子是说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怜愍诸有情”,这一句通于慈悲喜舍四功德,说四无量心都是佛的怜愍心发起的,佛陀怜愍众生的苦恼。“起和合”是说慈无量心的。后边儿这三句颂子“起和合远离,常不舍利乐,四意乐归礼”其实应该是“起和合意乐、远离意乐、常不舍意乐、利乐意乐”,“起和合意乐”是慈无量心。众生有三种,一种是没有安乐的,对于这些众生,佛陀对于这样的众生起和合意乐。“和合”就是相应,意思就是说,对于没有安乐的众生,佛陀善巧地让他与安乐相应。这咱们也经常说,什么是慈?就是予乐、给他快乐,这就叫慈。这个起和合意乐就是这个意思。“远离意乐”,这是对第二类众生:这些众生苦恼很多,佛陀对于这些众生呢,就善巧地让他远离苦恼。这是说的悲无量心。咱们常说:悲就是拔苦。“常不舍意乐”,这是对第三类众生说的。前面说过两种众生了,一种是没有安乐,一种是有苦的众生,这第三类是有乐的众生,对于有乐的众生呢,佛就希望安乐永远与他在一起。佛陀看众生安乐也很欢喜,这是喜无量心。“利乐意乐”,利乐意乐就是希望众生能成就利益安乐的事情。这是舍无量心。舍无量心的“舍”,是弃舍的意思,就是让众生舍弃心里的贪、嗔、痴。有安乐了我们一般会贪,有苦恼了我们一般会瞋,不苦不乐则我们就痴。“舍”就是希望众生弃舍贪、瞋、痴,这样就可以得到利益安乐。颂子的第四句是“四意乐归礼”,“四意乐”就是刚才说的,最后的这个“归礼”就是说要归敬具足四意乐的法身佛。


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


智周遍所知心解脱归礼


前边儿论文中已经说到了,德有“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这个颂子的第一句“解脱一切障”就是说的第二种功德,解脱。第二句“牟尼胜世间”说的是第三种功德,胜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说的是第四种功德,遍处。一句一句来说。“解脱一切障”说的是解脱,小乘中有八解脱:(一)内有色想外观色,(二)内无色想外观色,(三)净背舍身作证,(四)空无边处,(五)识无边处,(六)无所有处,(七)非想非非想处,(八)灭受想处。这八解脱其实就是九次第定,这是小乘三果罗汉以上的圣者的境界。小乘修这八解脱,即使修成了,也还有障。第一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指为除内心的色想而修不净观,因为内心要是有色想,就会引起贪心,所以要修不净观来使贪心不生)和第二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色”(内心的色想虽然除了,但欲界之贪欲太难断,所以还要进一步巩固,继续修不净观)是得色界初禅、二禅了进一步修不净观。对于这个“内有色想”、“内无色想”也有人这样说,“内有色想”是指得了色界定,“内无色想”则是指得了无色界定。第三解脱“净背舍身作证”又叫“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前二种解脱是修不净观,这第三解脱不是了,是修净色观(净色观主要是观色为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也不起贪心,可见这境界要比前二种高,前二种是不净观,这一个是净观。当然,起先是不清净的,随着修行功夫的增长,慢慢地就清净了。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种是依四无色定而起的,在定中观苦、空、无常、无我而得解脱。第八种其实就是灭尽定。小乘是这样,而大乘呢,则是解脱一切障,“牟尼胜世间”这一句颂子说的是胜处、八胜处。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成就的是胜过其余一切人的胜处。小乘八胜处是:(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五)内无色相外观色青,(六)外观色黄,(七)外观色赤,(八)外观色白。第一胜处是指,因为内心有色想,我在修行的时候,我先观一丁点儿的色,观它是不净的,我不能多观,因为我的心力不足,观多了的话,就观不起来了。第二胜处则是说,我的观力增长了,功夫纯熟了,我就多观,我观好多色都是不净的。第三胜处则是虽观色相不净但内心不存色想。功夫更加纯熟,我一下子观好多色相不净,都不存色想就是第四胜处。第五胜处是观外之青色,转变自在,对于所见的青色,没有法爱。第六胜处是指观黄色不起法执,第七、第八是给前边儿的五、六一样的。而大乘呢,成佛了,观一切都是随心自在的。颂子的第三句“智周遍所知”说的是第四种功德:遍处。小乘有十遍处,(一)青,(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十)识。就是说青、黄、赤、白等这十法周遍一切处,大乘则更是殊胜,是说智慧周遍一切处。第四句颂子说,“心解脱归礼”,我要归敬解脱、胜处、遍处的法身佛。


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


害烦恼有染常哀愍归礼


这个颂子说的第五种功德:无诤。有诤就有烦恼,无诤就没有烦恼。“能灭诸有情,一切惑无余”,说,佛不但不会让众生生起烦恼,而且是能灭除众生的烦恼的。“无余”是指把所有的烦恼都灭掉。“害烦恼”就是把烦恼给害掉、灭掉。妙老说《大毗婆沙论》中记了一个事儿,有一次须菩提要出门,就先在定中观察,说我今天要从什么地方路过,会遇见什么人,这个人看见和尚会不高兴,于是须菩提就避开这条路,走另外一条路。不过我不记得《大毗婆沙论》中有这样一件事儿,我想翻翻书,书有二百卷,太多了,不好翻,就算了。有功夫你就自己找一下。现在佛可不是这样,要是有人见到佛会生起烦恼的话,那么佛会给他一个克制烦恼的方法,这就叫“害烦恼”。“有染常哀愍”说,对于有污染烦恼的众生,佛常常哀愍他们,要度化他们。“归礼”,归敬佛陀。


无功用无著无碍常寂定


于一切问难能解释归礼


这是说第六种功德,愿智。佛的愿智与小乘罗汉不一样,比如说罗汉想知道一个事儿,他就先拿起架子来入定,在定中一观察就知道了,但佛的愿智给这不一样。具体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呢?颂子里说了五个地方。“无功用”,就是说,佛的愿智是任运的,不需要象罗汉一样先拿起架子入定。“无著”,佛断除了一切的知障,最极清净,对一切境界心里没有执著,阿罗汉在个别时候还有执著。“无碍”佛对一切事情都通达无碍,阿罗汉个别时候还有点儿碍。“常寂定”,佛是永远在禅定之中,而阿罗汉则入定是入定、出定是出定。“于一切问难能解释”,一切众生的一切问题佛都能解答,但阿罗汉个别问题还不能解答。最后的“归礼”这两个字儿,还是归敬佛陀的意思。


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


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


这是说第七种功德:四无碍解。其实四无碍解就是应机说法,这有所说、能说两部分。先看所说的,我们知道,所说的就是法!说法度众。这个颂子咱们要这样读,“于所依、能依,所说;言及智,能说。无碍慧常善说。归礼。”就是说,“所说的是能依及所依;能说的是言及智。因为有无障碍的智慧,所以佛陀一直说法,而且是善巧地说。”佛菩萨所说的是法!四无碍解的第一无碍就是法无碍,就是颂子中的“所依”,有了法无碍,法所诠表的义呢?就是义无碍解,义无碍解就是“能依”。“义”就是义理,就是法所表示的意义。有法、有法所诠表的义。经典的文句就是法、经典所诠的义理就是义。佛都能通达无碍,这就是法无碍解、义无碍解。再看能说的,就是“言及智”,“言”就是指词无碍解,“智”是辩说无碍解。“言”就是能够把思想、义理给表达出来,“智”是善于表达的智慧、能力,智慧更重要。这就是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言词无碍解、辩说无碍解。“无碍慧常善说”,佛有大智慧,一直在善巧地说法度众。“归礼”,我们要归敬佛陀。


为彼诸有情故现知言行


往来及出离善教者归礼


这是说第八种功德:六神通。“为彼诸有情”,佛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而现起六神通的。六神通的第一个是“现”,是指神足通,也叫如意通,有了神足通,就能有各种情况,在天上飞,无有障碍。第二个是“知言”,是指天耳通,知道各类众生的语言。天耳通可不是只听见,而且要听懂。传说孔子的侄女婿公冶长能听懂鸟的话。第三个是知“行”,是指他心通,知道对方内心里的活动。第四个是知“往”,是指宿命通,知道过去无量劫来的事。第五个是知“来”,这是天眼通,能看见(即知道)未来的事情。第六个是“出离”,是指漏尽通,就是你知道众生的烦恼,因为知道,所以可以帮他断烦恼。最后一句说“善教者,归礼”,就是说,佛陀有这六种神通,善于教化众生,所以我要归礼佛陀。


诸众生见尊皆审知善士


暂见便深信开导者归礼


这是说第九种功德: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诸众生见尊”,众生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审知善士”,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善知识,他就给人一个这样的印象,“暂见便深信”,一看见他就对他生起甚深的信心、清净的信心。“开导者,归礼”,看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没等他说话,我们就对他生起了净信,他要是再开导我们佛法,一定可以使我们得正知见,我们归敬这佛陀。


摄受住持舍现化及变易


等持智自在随证得归礼


这是说第十种功德:四一切相清净。四一切相清净就是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心清净、智清净。“摄受住持舍”就是说的所依清净,所依清净又叫身清净。“摄受”就是含摄、成就,成就了什么呢?成就了住持、弃舍。“住持”是身体,说,他成就的这个身体能继续住持下去、生存下去。就是说,他只要愿意,他就可以一直住持下去。“舍”是弃舍。就是说,他要是不愿意住持下去,他随时可以舍弃这个身体。我们凡夫不想死也不行,想死也死不了。佛菩萨则是很自在的。这是所依清净、身清净。“现化及变易”是所缘清净。就是说,所缘境很自在。“现化”就是指本来这儿没有房子,需要就化现出来一座房子来。“变易”是指本来已经有了,但是不如意,就把它给改变一下。“现化”是没有就变出一个,很自在的就化现出一个,这“变易”是有了但不满意,很自在的就给改成令其满意的。这是所缘清净。“等持”是指心自在、禅定自在。在禅定里边儿心自在。这是心清净。“智自在”是通达一切事理。就是智清净。“随证得,归礼”,我们要随顺佛陀证得四一切相清净: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心清净、智清净,佛陀已经具足了这样的功德,我归礼佛陀。


方便归依净及大乘出离


于此诳众生摧魔者归礼


这是第十一种功德:十力。“力”就是破烦恼,指智慧,十力就是十种智慧,这十种智慧有破烦恼的能力,所以叫十力。十力是:处非处智力、自业智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颂子中是用四类来解释十力的:方便、归依、净、大乘出离。


方便”是因的意思,比如说善方便就是善果的因,恶方便就是恶果的因。善就不是恶果的因,恶就不是善果的因,这叫“方便”。最后一句有个“摧魔”,魔与佛不一样,佛说善方便是善果之因,魔则欺诳众生,把善的说成恶,把恶说成善,颠倒说来欺骗众生。十力的第一个就是处非处智力,佛就是用这个处非处智力来摧破魔王的。“处、非处”就是善处、恶处,佛就说了,善处自然是善,恶处自然是恶,恶处没有善报的。“处”也是因的意思。佛为众生宣说处非处智力,让众生转恶为善。


归依”指的是第二力“自业智力”。世间一切的果报都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创造的,不是别人给我们的。别人作善、作恶你是不会受报的,你作了业只能你自己受报,这就是自作自受的原则。魔王告诉我们,一切的果报都是梵天在掌控。佛为了摧破魔王,就说了“自业智力”,说,你要是归依的话,就归依自己的业力(自性),也就是为自己的所为负责,自己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这是“归依”。


净”是指第三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就是说,我们相信善恶果报,我们作善事,不去造恶业,这终究还是不能得清净解脱的,我们一定要发出离心,修学圣道。魔王说:修四禅八定就能断烦恼,就能解脱。佛为了摧破魔王,就说了“禅解脱三昧智力”来破除魔王的欺诳,告诉我们只有修出世道才可以解脱,修世间的三昧只是暂时地降伏烦恼而已,那不是解脱。


大乘出离”是说的后七力。魔王的谎言被摧破了,于是众生发出离心修学佛法,这时候魔王又来了,说,你就修这个好了,什么大乘佛法,根本就是谎言。佛了为摧破魔王,就说,小乘也不错,不过大乘比小乘殊胜多了,说了“根胜劣智力、种种胜解智力、种种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随念智力、死生智力、漏尽智力”,令他们回小向大。“根胜劣智力”就是佛来观察你过去世在佛法里培植的善根是胜还是劣,是有力还是无力。“根”是善根、根机。“种种胜解智力”是佛来观察你内心里好乐什么,对什么能产生胜解,然后用相应的方法来度化你。“种种界智力”是佛来观察你心中的烦恼种子,看你是贪烦恼重?还是瞋烦恼重?还是痴烦恼重?还是疑惑心烦恼重?还是我慢心重?还是我见烦恼重?等等,然后相应地来度化你。“界”就是烦恼种子。“遍趣行智力”是佛为众生说法,不管说的是什么法门,都是让你普遍地趣入圣道的,说六波罗密多也好,说三十七道品也好,别看好象有大乘法门有小乘法门,实际上目的都是让你成佛的。“死生智力”是让你解脱生死的。“宿住随念智力”是让你宿世的烦恼通通破除。“漏尽智力”是把有漏的一切都转成无漏的。“于此诳众生,摧魔者,归礼”,佛来为众生说法,魔就来欺骗众生。佛就说这十力,一方面摧破魔王,一方面开导众生。佛有这样功德,我归礼佛陀。


能说智及断出离能障碍


自他利非余外道伏归礼


这是说第十二种功德:四无畏。四无畏的第一个是“智”,佛陀通达一切智,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有些书中干脆就是写作“正等觉无畏”。这是说,佛说:我成佛了!说得理直气壮,连一点儿畏惧之心也没有。我们要是说什么,心里有点儿含糊,那就不行。第二个是“断”,就是烦恼习气完全断除,又叫“漏尽无畏”。佛说:我完全断除了烦恼,说得理直气壮,连一点儿畏惧之心也没有。第三个是“出离”,又叫“尽苦道无畏”。这是说佛能说一切灭苦的法门、断烦恼的法门,开导众生。第四个是“能障碍”,又叫障道无畏、障法无畏。佛教导人们修行的法门,还能教导人们哪些是修道的障碍。“自他利”,四无畏就是自利、利他,没有别的东西。智、断是自利,出离、能障碍是利他。“非余外道”,佛陀能够自利利他,不是其他的外道可比的。“伏”是指佛陀可以降伏一切外道、“归礼”,我归敬佛陀。


处众能伏说远离二杂染


无护无忘失摄御众归礼


这是说第十三种功德“三不护”和第十四种功德“三念住”。“处众能伏说”,佛处在大众之中,能够降伏别人对佛的讥嫌,“说”就是讥嫌。有一个故事,说佛在说法,有一个女人装成个孕妇,说是怀了佛的孩子,佛也是有人讥嫌的,但讥嫌不了佛的,为什么?因为佛的身、口、意三业清净,没有什么可讥嫌的。我们凡夫就不一样了,我们有许多毛病,所以我们要谨慎些,时时提醒自己。“三不护”的“三”是身、口、意,佛的身、口、意是清净的。“不护”就是咱们通常说的不设防、不用刻意保护。“远离二杂染”,佛在大众中说法,听法的人有的很恭敬,佛也不会因为他很恭敬而产生欢喜心。有的在听法时不那么恭敬,不那么认真,佛也不会因之而起嗔恨心,这叫“远离二杂染”。佛一直是保持正念,对恭敬的人、不恭敬的人、说不上恭敬不恭敬的人都是正念,这就是“三念住”――对三类众生都保持正念,有三类众生,但佛的心念一直是正念。“无护无忘失”,“无护”指三不护,不需要刻意保护、隐藏;“无忘失”指三念住,佛不忘正念,“摄御众”,佛可以善巧地摄受、调御一切众生。“归礼”,佛有这样的功德,我归敬佛陀。


遍一切行住无非圆智事


一切时遍知实义者归礼


这是第十五种功德:拔除习气。“遍一切行住”,佛在行、住、坐、卧时,“无非圆智事”,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住、坐、卧等,没有不是大智慧的表现,一直是正念在支配,一直都很威仪。“圆智”就是圆满智慧。“一切时遍知,实义者,归礼”,不论什么时候,佛的智慧都是通达真实义的,我归敬有这样功德的佛陀。这一个是说佛拔除了一切的习气,没有一丁点儿失常的地方,一切时都是正念正知。


诸有情利乐所作不过时


所作常无虚无忘失归礼


这是第十六种功德:无忘失法。“诸有情利乐,所作不过时”,佛要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他要作的这件事情,永远都不过时,他永远也不会忘失。比如说他见张三,到将来什么时候就可以去度化了,他不会说到时候把这个事儿给忘了。度众生可不是乱度的,你不能提前去,也不能拖后,要把握好机缘。“所作不过时”就是指在众生机缘成熟该度的时候去度。“所作常无虚”是说,佛想要做什么事情时,那件事就一定能作成的,绝对不会成徒劳的了,佛不会作劳而无功的事儿。“无忘失,归礼”,佛有无忘失法的功德,我要归敬佛陀。


昼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间


与大悲相应利乐意归礼


这是第十七种功德:大悲。第一种功德就是四无量心,里边儿就有大悲心,但这里又特别提出来说一下。“昼夜常六返,观一切世间”,在当时是把昼夜各分为三时,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在昼夜的每个时候,佛都要观察世间一切众生的善根情形,看谁该得度了,那就去度他,该用什么法子就用该用的法子去度他。“与大悲相应”,佛陀是用悲心观察众生而后去度众生的。“利乐意,归礼”,佛陀的心里总是利乐众生的,我要归敬佛陀。


由行及由证由智及由业


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


这是第十八种功德:十八不共佛法。就是佛有十八种功德是比二乘圣人殊胜的。这十八不共佛法分成行、证、智、业四类。十八不共法就是啥?有好多种,咱们现在按无性释中的说法来说,翻到531页。“十八不共佛法者,谓不同义是不共义,即诸如来无有误失”,这是第一种,“无有误失”。第二种在第八行:“又诸如来无卒暴音”,这是第二种,“无卒暴音”。第三种在十二行:“又诸如来无忘失念”。第四种在十四行:“又诸如来无种种想”。第五种在倒数第四行:“又诸如来无不定心”。第六种在倒数第三行:“又诸如来无不择捨”。以上这六种不共佛法是对应本颂的“行”,“行”是说佛所行的一切事儿。第一种不共的“无误失”就是没有错误、过失,指佛的身业都是对的。第二种不共的“无卒暴音”是指佛的口业说的。要是阿罗汉呢,比如说他一个人到旷野等地方,忽然间高兴了,他就会发出大笑、大叫等不威仪的声音,但佛绝对不会。第三种不共的“无忘失念”是指佛不会有忘记这样的情况。第四种不共的“无种种想”,是说佛没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佛只有度众生的念头,没有其他的想法。第五种不共是“无不定心”,是说佛一直在定中。第六种不共法是“无不择捨”,是说佛不会干出舍弃众生的事儿,要是阿罗汉,有时候会在没有细心观察所度化众生的心念就舍弃他的事儿。“证”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中的六个不共。在无性释531页倒数第一行中说,“又诸如来无有欲等六种退失”,六种退失是指啥的?在532页第二行上说,“欲退、精进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脱退”,接着无性释说,“如是六退,诸佛皆无”。所以说,颂子中的“证”对应的就是六不退――欲不退、精进不退、念不退、定不退、慧不退、解脱不退。说,阿罗汉对于无上菩提不感兴趣,他不要,他不想去得无上菩提,这叫欲退,佛菩萨没有这样的事儿。佛法中的“退”有两种:一种是你已经得到了后来再失掉了,这叫已得退。另一种退是你没有得到,你根本就不想要,这叫未得退。这六种退都是这意思。现在这里阿罗汉没得无上菩提,他也不想得无上菩提了,所以这六种都是这样意思,就是退了。佛没有这六种退。再看“智”,“智”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知过去世无碍”、“知现在世无碍”、“知未来世无碍”。在无性释中是532页第七行,“又诸如来於三世境若知若见无著无碍”。说,阿罗汉要想知道一件事,不管是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他不能一举心就知道,但佛是一举心就知道了,或者说,阿罗汉想知道一件事儿,还多少有点儿障碍,佛是没有障碍的。最后是“业”,业有身、口、意三业,三业都是随智而行的。关于“业”,对应的是十八不共法里的身业随智慧行、口业随智慧行、意业随智慧行。佛的三业一定是清净的。“于一切二乘最胜者,归礼”,佛与二乘比起来,这十八种功德最殊胜,这是佛的十八不共法,是比二乘殊胜的地方,我要归敬佛陀。


由三身至得具相大菩提


一切处他疑皆能断归礼


这是说第十九种功德:一切相妙智。这个一切相妙智我们一般叫成一切种智,或者叫成一切智智。“由三身至得”,佛的三身已经成就了,圆满成就了,“至得”就是圆满成就。“具相大菩提”,成就了具足一切功德的大菩提,这就得到了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一切处他疑皆能断”,“他”指众生,说,一切处、一切众生,有任何的疑问,佛都能够决断。“归礼”,我归敬佛陀。


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是故应知诸佛法身无上功德。


前面说了佛有十九德,有些地方是说成二十德,关系不大。下边儿呢,又说了六种德。这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的。“诸佛法身与如是等功德相应”,一切佛成就了圆满的法身,与前面说的四无量心,乃至到十八不共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应,“复与所余自性、因、果、业、相应、转功德相应”其实还可以说法身与自性功德、因功德、果功德、业功德、相应功德、转功德等六种功德相应。所以,我们要赞同佛陀的无上功德。


此中有二颂:


这儿再用两个颂子把这六种功德说一下。


尊成实胜义一切地皆出


至诸众生上解脱诸有情



尊成实胜义”说的是自性功德。“尊”指佛陀,他为一切众生所尊敬。“成”是指本来成就,可不是后来造作的。“实”是真实,指佛陀所成就的功德是真实的。“胜义”是殊胜的义理、胜义谛、一真法界、真如等。说,佛以什么为体性?以一真法界为体性、为自性。“一切地皆出”,“一切地”是指修行时的地,就是从修行到十地,“皆出”是指法身的功德超出所有十地菩萨的功德。这一句是说的因功德。“至诸众生上”,这是说果功德的,在因地的修行,到了果地的时候,就在一切众生之上了,是一切众生所不能及的。“解脱诸有情”,这是业功德。说,成佛之后,佛要作什么事业呢?帮助一切的有情解脱、度众生,这就是佛干的事儿。


无尽无等德相应现世间


及众会可见非见人天等


无尽无等德相应”是说的相应功德,“无尽”是指佛的功德无量无边,“无等”是指没有谁的功德能够与佛相等、与佛一样多。“现世间及众会可见,非见人天等”,这是说转功德的。“转”是生起、现起的意思。就是说,从自性的法身现出变化身来,再现出受用身来。“现世间”是指由法身现出变化身到世间来度化众生。“及众会”是指法身现出受用身在大法会中度化菩萨。“可见”是指现世间可见、众会可见,现世间可见就是指世间众生可见,众会可见是指法身菩萨可见。“非见人天等”是说,受用身可不是世间的人、天人以及二乘能够见到的。


下边儿该十门分别的第八门:甚深门。


复次,诸佛法身,甚深最甚深,此甚深相云何可见?


这是说佛的法身是甚深的,很不容易理解,论文中说,“甚深最甚深”,这是我们思维不到的境界,只能凭圣者给我们说了。这甚深相表现在哪儿呢?


此中有多颂:


为了说清甚深,无著论师给了十二个表现,就是从十二个方面来表现法身的甚深之处。十二种表现就用了十二个颂子。


佛无生为生亦无住为住


诸事无功用第四食为食


第一个颂子说的是“生住业住甚深”。这里边儿又分四条。“佛无生为生”,我们在生死中流转,因为造业,而得业报,这就是生生死死。佛的法身是没有这样的生死的,没有这样的生死我们就叫“无生”,没有这样的生死,就没有烦恼,是极清净庄严的,这不是世间相,但可以来世间现身说法,佛的法身是以这个为“生”,这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受生是因为有烦恼,佛虽然没有烦恼,但也会表现出生死相,象释迦牟尼,不是也只活了八十岁吗?这个道理是“甚深最甚深”的。我们根本没法说清,只能理解为佛是由大悲心而在世间现生死相,不是象我们这样因烦恼而有生死。这是“生甚深”――法身的生死很难理解。“亦无住为住”,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了,就安住于涅槃,他在有余涅槃的时候,他有色受想行识,一入无余涅槃,前一剎那的色受想行识灭了,后一剎那不生,也就没有色受想行识相了,这就是“住于寂灭相”。我们是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相上,这叫“住于有为相”,而佛是没有这样的住的,既不住有为相上,也不住无为相上,这不是“无住”吗?他就是住在“无住”上。“无住”就是佛的住,这是甚深最甚深的的境界。这是“住甚深”。“诸事无功用”,二乘人住于无余涅槃里,没有业,心也不动。我们凡夫则做这个做那个的。但佛不是这样的,他是心不动,但还在造业――他造利益众生的业。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诸事无功用”就是不用动心就利益众生了。这是“业甚深”。“第四食为食”,我们的生命得靠营养来维持,在佛教中有四种食:不清净依止住食、净不净依止住食、一向净依止住食、唯示现依止住食。这个“不清净依止住食”,就是我们欲界的众的果报。“依止”就是身体,欲界众生的果报身都是不清净的,都有烦恼,这样的生命需要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有这四种饮食来资养生命的存在,就叫“不清净依止住食”。第二种是“净不净依止住食”,这是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没有欲界的烦恼,所以叫净;但他本身还有烦恼,所以又叫不净。这又是净又是不净的生命体,也要饮食,他们没有段食,只有触食、思食、识食,这叫“净不净依止住食”。第三个是“一向净依止住食”,这是罗汉、辟支佛的境界,他们没有烦恼了,所以身体清净、心也清净。阿罗汉、辟支佛也得有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但他们一直清净,所以叫“一向净依止住食”。第四个是“唯示现依止住食”,这是指佛,比如释迦牟尼,看起来他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但那只是示现而已,佛的法身根本不需要饮食,他是为了给众生做福田,所以表现出需要饮食而已,这叫“唯示现依止住食”。佛是以这四种食的“第四食为食”的。


无异亦无量无数量一业


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


第二个颂子是“安立数业甚深”。这里边儿有三条。“无异亦无量”,这是“安立甚深”。“无异”是说一切佛都依止于清净法界,都以清净法界为自性,这是一样的。桌子以木为体性,粉笔以石膏为体性,佛以真如为体性,没有真如就没有佛了。“无异”就指一切佛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亦无量”是说,真如、清净法界是没有数量之别的,是不可以拿数量来修饰、限制。但是我们在这无差别之中安立了很多佛名,这是甚深最甚深的道理。“无数量一业”,这是“数甚深”。说,有无量无边的佛,佛的数量是不可计量的,太多了。不过这么多的佛作的是同样的一件事儿,就是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无数量”是指佛有很多,“一业”是说这么多的佛作的是同一件事儿。“不坚业坚业,诸佛具三身”,这是业甚深。“不坚业”是指不坚固的业,就是有开始有结束的业,有生灭的业。“坚业”则是指没有生灭、不可破坏的业。在276页世亲释中说,“诸如来三身相应,其受用身事业坚住,其变化身业不坚住”。在545页无性释中说,“自性身业是其坚住,余二身业是不坚住”。就是说世亲与无性稍微有点儿不一样,咱们知道一下,不给作决断。


现等觉非有一切觉非无


一一念无量有非有所显


第三个颂子是说的“现等觉甚深”。“现等觉非有”,就是一切相妙智、一切智智成就了,觉悟了我是不可得的,法也是不可得,这叫“非有”,也就是遍计执无所有、毕竟空。“一切觉非无”,但也不是没有所觉,“非无”就是说在假立名相的道理上,还是得说有释迦佛、弥勒佛等。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一念无量”,在每一刹那都有菩萨在无量无边的世界里成佛。就是说,从第一义谛上来说,无佛道可成,但从俗谛上来说,还是有成佛这回事儿的。“有非有所显”,“有”是指从圆成实这一方面来说,一切佛的自性清净法界是有的,“非有”是指没有一切障碍,烦恼障、所知障都没有。


非染非离染由欲得出离


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


第四个颂子说的是“离欲甚深”。“非染非离染”,“非染”就是贪、嗔、痴等一切的染污,这是用四寻思观、四如实智把那些染污都给灭除了;“非离染”是说染污的种子还没有断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由欲得出离”,正因为菩萨有染污种子,所以菩萨才能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这是在菩萨位的情况,还没到佛地。“了知欲无欲,悟入欲法性”,菩萨是先断烦恼的现行,到金刚道时断烦恼种子,怎么断?“了知欲无欲”,就是说,他知道遍计所执的欲其实是根本就没有的,连一点儿的影子也没有。他知道遍计所执的境界(即所遍计)从本质上说,根本就是依他起,这样呢,能遍计、所遍计其实都是依他起,遍计所执是没有的,遍计所执的欲当然也是没有的。所遍计毕竟空,能遍计也毕竟空,在毕竟空里根本就没有欲可得。知道了这些,就是“悟入欲法性”了,就是证悟了佛的根本无分别智,证悟了一真法界。从烦恼法上也能证悟法性,这道理是甚深的。


诸佛过诸蕴安住诸蕴中


与彼非一异不舍而善寂


第五个颂子是“断蕴甚深”。“诸佛过诸蕴”,诸佛成就了无分别智,超越了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境界,这是因为根本无分别智而证悟了遍计执是毕竟空的,这样,佛的心就不住于色受想行识五蕴上了,就与清净法界相应。“安住诸蕴中”,说,虽然诸佛已经超越了五蕴的境界,但因为大悲心,他不弃舍一切众生,他就还住在五蕴里,不过他的住给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住在有漏五蕴上,诸佛是住在无漏五蕴上,他住于五蕴而不受五蕴之苦,为什么呢?其实就是说,他的住于五蕴是化现而已。“与彼非一异”,别看佛住在五蕴上,其实佛是超越了五蕴的。也就是说,佛实际上是住于清净法界,他所表现出来的住于五蕴的五蕴是清净法界化现出来的,你可以说它是五蕴,也可以说它根本就不是五蕴。也就是说,超越诸蕴的清净法界,和幻化的诸蕴是“非一异”的,为什么不是一?因为超越诸蕴的清净法界是无为法,而诸蕴是有为法,当然不能说是一!那又为什么是非异呢?因为离开了诸蕴,根本就没有清净法界可得,谁也不能离开诸蕴去证悟清净法界。这就叫“与彼非一异”。“不舍而善寂”,说,佛的大悲心是不弃舍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因为众生就是五蕴和合的,舍弃了五蕴就是舍弃了众生。所以“不舍”。“善寂”是指佛陀能够在有为的五蕴之上离一切相,证悟寂灭法性、清净法界。


诸佛事相杂犹如大海水


我已现当作他利无是思


第六个颂子是“成熟甚深”。“现等觉甚深”是成就一切种智,离欲甚深、断蕴甚深,是弃舍杂染的因果。这个成熟甚深,是说诸佛度化一切众生。“诸佛事相杂”,诸佛要作的事儿都是利益一切众生,这尊佛与那尊佛没有区别,所以说,一切佛所作的事儿放在一起是可以的。这其实是因为诸佛的自性都是真如,是一样的缘故,是不分彼此的,再说了,一切佛都是没有我执的,所以诸佛是可以和而为一的。其实这就是咱们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杂”就是和而为一、不分彼此、揉在一起。“犹如大海水”,这是一个比喻,很多江河里的水,流到大海里以后,就融汇到一起了,不分彼此了。“我已现当作”是说,我过去就在作利益众生的事情、现在也还在作利益众生的事情,未来还是要作利益众生的事情。“已”是过去,“现”是现在,“当”是未来。“他利无是思”的“他利”就是利益众生;“无是思”是说,诸佛是没有这种分别心的。我们知道,诸佛的境界是合而为一的,没有你我的区别。


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


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


第七个颂子是说“显现甚深”。诸佛一直在作度众生的事儿,可是我们从来就没有看见过,为什么我们看不见呢?“众生罪不现”,原来呀,是因为我们众生有太深的罪业。“如月于破器”是一个比喻。有一完好的罐,装满水,放在外边儿,就可以在水罐里显现出一个月亮,千江有水千江月。可是现在呢,你这个罐子破了,水漏了,这样呢,水罐还在,可是里边儿就现不出月亮来。我们就象一个破器,装不了水,自然显现不出佛。虽然罐破了,罐里显不出月亮,但月亮仍然在天上呀。我们是个破器,见不着佛,佛也还是照样在度众生。“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诸佛是遍满一切世间的,在世间任何地方都说法度众生,就像太阳一样,遍照一切大地,可你要是一个盲人,太阳照着大地你连一点儿也看不见。“法光如日”,佛陀的教法就象太阳一样,遍满一切世间。佛陀的教法就是光明。


或现等正觉或涅槃如火


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


第八个颂子是“示现等觉涅槃甚深”。“或现等正觉”,就是说,诸佛为了度化众生就来到人间示现八相成道,示现一个化身佛,其实是佛早就成佛了,不过是在这儿再显现一次而已。“或涅槃”,佛陀示现一下,成佛了,又离开人间了,这都是示现而已。示现成佛,是因为这儿有可度化的众生,要是没有可度化的众生,他就不在这儿示现了,把可度化的众生度完了,他也不需要长住世间,于是就示现涅槃,这就叫“或现等正觉,或涅槃”。“涅槃”本来是不生不灭的意思,但这儿要说成离开世间。“如火”,这是一个比喻,就象世间的火一样,有缘就烧起来了,烧完就灭了。佛的示现等正觉、示现涅槃也是这样子的。“此未曾非有”,说,佛在世间示现,我们觉得世上有佛了,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老和尚叫佛,真正的佛是无形无相的,有形相的就不是真的。佛示现涅槃了,我们觉得世间没有佛了,其实根本就不是没有佛了。未曾没有佛,也未曾非有。示现成佛来到人间,我们叫“来”;示现涅槃,我们叫“走”,其实根本是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叫“此未曾非有”。“诸佛身常故”,我们觉得示现成佛是生,示现涅槃是灭,实际上佛根本是没有生灭的,示现的生灭根本不是真实的。这是“示现等觉涅槃甚深”。


佛于非圣法人趣及恶趣


非梵行法中最胜自体住


第九个颂子是“住甚深”。“佛于非圣法”,佛来到世间度化众生,世间的境界是非圣法的,因为非圣法,所以有很多的过失,即使说有点儿善法,也是不圆满的善、是有漏的善。可佛是最胜的境界,佛的自体是安住在清净法界里的,这于凡夫是不一样的。佛虽然来到世间,但他绝对不会退到非圣的境界来,他是不被世法所染的,“最胜自体住”,他还安住在圣法境界里。“人趣及恶趣”,说,佛来到人间度众生,或者到三恶道去度众生,“人趣”是人间,还包括天人,指三善道,“恶趣”是三恶道。这些众生佛都度,佛在度这些众生的时候,他的内心里还是“最胜自体住”,佛还是安住于最胜处,不被六道所染。“非梵行法中”,“梵行”就是清净行,这里就是指慈悲喜舍,说,佛所度化的众生几乎都没有慈悲喜舍,佛在度化他们的时候,绝对不会被他们染污,佛还是“最胜自体住”,住于慈悲喜舍的清净光明里。在清海无上师的说法里,说我们本来是佛,我们来度众生,度久了之后我们变成了众生,我们现在就是尽力地回到我们的来处。净土法门法师说:十法界里佛还不行,还会退,只有到了法身大士的地步才不会退转。这都是邪说。


佛一切处行亦不行一处


于一切身现非六根所行


第十个颂子是说的“显示自体甚深”。佛的自体就是真如。“佛一切处行”,佛到处行化去度众生,到各界去。佛本身有自己的境界,为了度众生,他就到一切境界去化现。“亦不行一处”,佛虽然到各处去度众生,其实他哪儿都没去。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佛是无分别智,到哪儿都是佛的境界,哪儿都是清净的真如境界,所以说,他是一直在清净真如境界里哪儿也没有去。这就是到一切处与不行一处的高度统一,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于一切身现,非六根所行”,说,佛不但心念一直安住于清净法界里,而且身相也很奇特。“于一切身现”是说佛有大悲心度化众生,能够到一切处去现身,现各种身度化众生。这正因为法身无相所以佛才能现各种身。“非六根所行”是指佛虽然现各种身,被各种众生见到,但佛的本身境界,凭众生的六根还是见不到的,就是说,佛是方便示现一切众生所能见到的身相,但佛的境界众生还是不能知道的。也就是说,佛可以方便示现,但佛的境界一直没变。


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


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


第十一个颂子说的是“断烦恼甚深”。“烦恼伏不灭”,烦恼令人不愉快,菩萨可以调伏烦恼,可以令它不活动,但是还没有把它们消灭,没有把它们的种子给断掉。“如毒咒所害”这是一个比喻,有一条毒蛇,它要咬人,所以要用咒术把它降伏,这样它就害不了人了,但是,你也用不着把它杀了呀~~它咬人是它的业力所使,它已经够苦了。到它业力尽了的时候,它自然就咬不了人了。“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到金刚道以后,成佛了,自然就把烦恼种子给断尽了,到成佛的时候,就是清净法界。凭大神通、大智慧就可以度众生了。在天台中有一个伏惑润生,就是还要保留烦恼种子,说要是没有它的话,就不能在生死中来了,那就没法度众生了。这是因为神通还不够、智慧还不够的缘故。到成佛的时候,智慧够了,就不用烦恼种子了,凭神通、智慧就可以到生死中现身度众了。


烦恼成觉分生死为涅槃


具大方便故诸佛不思议


第十二个颂子说的是“不可思议甚深”。“烦恼成觉分”,“烦恼”是流转生死的动力。“觉”是令人安乐的原因,“分”,妙老说是原因。烦恼是染污的,可是它能够成为无上菩提的因,这是不可思议的。“生死为涅槃”,生死是令人不如意的,而涅槃是大安乐、大解脱的境界,现在说生死就是涅槃,这是不可思议的说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具大方便故”,因为佛菩萨有方便善巧的智慧。佛的生死其实只是示现而已,他根本就安住在最胜境界上,佛陀的烦恼也是示现而已,它其实根本就没有烦恼。“诸佛不思议”,这是诸佛的不思议境界,不是凡夫所能了知的。


应知如是所说甚深有十二种:


这样,我们就知道甚深有十二种甚深,具体是哪十二种呢?下边儿给说一下,因为前边儿没有说名字,只是解释,下儿给出名字。


谓生住业住甚深,安立数业甚深,现等觉甚深,离欲甚深,断蕴甚深,成熟甚深,显现甚深,示现等觉涅槃甚深,住甚深,显示自体甚深,断烦恼甚深,不可思议甚深。


第一颂是“生住业住甚深”。第二颂说的是“安立数业甚深”。第三颂说的是“现等觉甚深”。第四颂说的是“离欲甚深”。第五颂说的是“断蕴甚深”。第六颂说的是“成熟甚深”。第七颂说的是“显现甚深”。第八颂说的是“示现等觉涅槃甚深”。第九颂说的是“住甚深”。第十颂说的是“显示自体甚深”。第十一颂说的是“断烦恼甚深”。第十二颂说的是“不可思议甚深”。


若诸菩萨念佛法身,由几种念应修此念?


十门差别的第九门是“念”。“若诸菩萨念佛法身”,要是有菩萨欢喜修学念佛法身这个法门的话,“由几种念应修此念”?有多少种方法来修这念佛法门呢?也就是说,这个念佛法门怎么修行呢?


略说菩萨念佛法身,由七种念应修此念:


念佛法门广大甚深,现在说不了那么多,只能简单地说,最简单地说,有七个念佛的方法。


一者、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转,应修此念,于一切世界得无碍通故。


第一,我们要念“诸佛于一切法得自在转”――佛有自在转变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威力,这需要我们在禅定中观察。佛为什么有样的威力呢?一切法怎么搞的,难道本身都不能决定,佛想怎么改变就怎么改变?为什么会这样?“于一切世界得无碍通故”,原来,是因为佛有无障碍的大神通,能够入一切法界的缘故,“得无碍通故”就是说佛有无障碍的大神通。


此中有颂


无著论师说了一个颂子。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诸佛无自在


佛在一切世界都能自在地往来、自在示现。真的这样吗?我看未必。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想,佛既然可以自在地到各处度众生,他无始以来就在度众生,那么众生不是早就该被度化了吗?我们不是早就该成佛道了吗?或者我们早就该成罗汉、成辟支佛了,可我们直到现在还在生死中流转,这就说明了佛并没有来度我们吗?我有这样的疑问,无著论师就用了这个颂子来回答我。“有情界周遍”,说,有情很多很多,佛确实是要度一切众生的,可是“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我们到现在还在生死中流转。“具障而阙因,二种决定转”这二句颂子说了四个原因,因为这四个原因,所以佛到现在还没有度得了我们,我们到现在还在生死中流转。第一个原因是“具障”,我们有烦恼障、业障、报障,所以佛要度化我们是非常的困难。现在有一个电影,好象是《青蛇的故事》,王祖贤演白蛇,张曼玉演青蛇。那里边儿法海有一句台词:人太难驯服了,比妖还难!就因为我们有这些障,所以还在生死中流转。烦恼障是我们情绪方面的。一种情况是我们因为三毒而不接受佛陀教化;另一种是接受佛陀的说法但作不到。这样的人只能在生死里流转。业障是指造了极重的恶业,比如造了五逆重罪,这些罪障碍了我们,所以我们在生死中流转。报障就是果报的问题。比如说你又聋又哑还是个瞎子,你又生在人间,你接受佛法的障碍就特别大。第二个原因是“阙因”,就是没有善根,这是因为无始以来你就没有对佛法的熏习,让你一下子接受佛法,这不现实。“二种决定转”这一句包含了二个原因,一个是业决定转,一个是报决定转。“业决定”是说你非要造这种罪,诸佛虽有大神通,他不让你造,可你偏要造,那么佛也就不干涉你了,佛有的是时间,他耐心大得很,他等着,到机缘成熟了再说。这是造业。下一个是“报决定”,这是说业你既然已经造下了,有了这罪业,你必须为你的所作负责任,你就得去受果报。佛也不能使你不受报。就因为这原因――具障、阙因、业决定、报决定,所以我们现在还在生死中流转而不得出离。“诸佛无自在”是说,诸佛也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情况。


二者、如来其身常住,应修此念,真如无间解脱垢故。


这第二种念佛法儿,其实就是实相念佛,刚才说的第一种念佛法是观想念佛。“如来其身常住”,这很简单,因为佛法身其实就是清净法界、就是真如,自然是常住的。“应修此念”,那么,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要这么念佛,在禅定中这样观察,观察什么呢?“真如无间解脱垢故”,说,众生的身体是无常的,为什么佛身常住呢?因为佛以真如为身。“无间”在论文中是指成佛以后连一刻不清净的时候也没有了,在还没成佛的时候,他所成就的境界还是有个别间隔的。论文中的“垢”,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的垢,它可以搅局,但成了佛以后,它就搅不了局了。


三者、如来最胜无罪,应修此念,一切烦恼及所知障并离系故。


这是说,佛是最殊胜的,连一点儿的过失也都没有了。所以我们要这样念佛:佛没有了烦恼障、所知障,我现在学习佛法,也要象佛一样,也不能有烦恼障、所知障。要时时观想自己就象佛一样慈悲、智慧等等。


四者、如来无有功用,应修此念,不作功用一切佛事无休息故。


说,佛在度化众生时,“如来无有功用”,佛并没有刻意举心动念去度众生。我们应该这样念佛,“不作功用一切佛事无休息”,佛没有刻意努力去度众生,度化众生的事业是任运的、自然的,而且是永久的,佛不会说我这会儿不度了,没有这样的事儿。


五者、如来受大富乐,应修此念,清净佛土大富乐故。


这是说成佛以后,有无穷的富乐,主要是“清净佛土大富乐”。咱们看《阿弥陀经》,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到处是七宝。佛的世界确实是大富乐。这是因为佛在因地的时候广修福慧的缘故,可不是无因缘的。这说的是佛的受用土。佛的富乐不是只自己享用,是可以与别人一起享用的。


六者、如来离诸染污,应修此念,生在世间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这一个是说佛的变化土。“如来离诸染污”,佛来到凡夫世界度众生,凡夫世界是染污的,但佛离诸染污。“生在世间一切世法不能染”生在污染世界,但这世界无法污染他。


七者、如来能成大事,应修此念,示现等觉般涅槃等,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故。


佛来到世间能够成就大事,就是广度众生。“示现等觉般涅槃等”,就是示现八相成道,示现在这儿成佛。“一切有情未成熟者能令成熟,”让一切众生培植善根,没有成熟善根的让他成熟善根,“已成熟者令解脱”,已经成熟善根的让他解脱。“成熟”就是得到,“成熟善根”就是得到善根。


此中有二颂:


这七念,无著论师用二个颂子给说一下,这样好记。


圆满属自心具常住清净无功用能施有情大法乐


遍行无依止平等利多生一切佛智者应修一切念


圆满”,指前边儿的七条都是圆满的,是圆满的大自在境界。“属自心”,指第一条“于一切法得自在转”,一切法都随心。“属”就是随顺,随心所欲,想怎么着都能成就。“具常住”是指第二条“其身常住”。“清净”是第三条“如来最胜无罪”。“无功用”是第四条,“如来无功用”。“能施有情大法乐”是第五条,“如来受大富乐”。“遍行无依止”是第六条“如来离诸染污”。如来入一切法界,皆不受染污。“平等利多生”是第七条,“如来能成大事”。佛的悲心平等地度一切众生,能饶益一切众生。这七条都是圆满的。颂子中说“一切佛”,就是说一切佛都具足这七种圆满。“智者应修一切念”,有智慧的人就应该修学这个念佛法门。


复次,诸佛清净佛土相,云何应知?


佛的法身圆满,那么其依报如何清净呢?也得说说。


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


先引用经文,这是圣言量。《菩萨藏百千契经》,印顺法师说是《华严经》,但你翻一下,下边儿的一段其实是《解深密经·序品》中的。我把《解深密经》也带来了,下边儿的一段文字在《解深密经》的第一、第二到第三页。在这部《菩萨藏百千契经》的“序品”里有这样的话。


谓:簿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


簿伽梵”就是佛。“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佛住的是有殊胜的光明照耀的七宝庄严的宫殿里。这个宫殿放出大光明来照耀一切世界。这是说佛的净土显色圆满。显色就是青、黄、赤、白等颜色。这里说的佛应该是受用身佛。


无量方所妙饰间列,


这是说佛土形色圆满,形色是一个偏正词组,重点在“形”上,形色本是形象颜色,一偏正就成了着重于形了,所谓形色就指长、短、方、圆等。“无量方所”就是指这个大宫殿(这大宫殿是一个建筑群,当然,这是瞎说)的各处,“妙饰间列”,这宫殿装修得都可好了。“饰”是装饰,“间列”是布局合理。佛的世界是自在的境界,想怎么变都可以。


周圆无际其量难测,


周圆”,你划一个平面图形,要求面积相等,那么圆形的周长最大。是不是这样,我有没有说错?平面几何的内容也忘了。这个“周圆”就表示最大,说的是宫殿最大。大到什么程度?“无际”,无限大。“其量难测”,没法测量、没法思维。这是说佛土的大小,俗话叫占地面积。这一句说的是佛土的分量圆满。


超过三界所行之处,


佛土超过了凡夫的世界。比我们的世界圆满。我们的世界是有漏业成就的,佛土是无漏业成就的。这是说的佛土的方所圆满。


胜出世间善根所起,


佛土是怎么成就的呢?“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是这样成就的。善根有世间的、有出世间,我好心作了一点儿善事儿,这是世间善根,“胜出世间善根”则是成就道业的善根,成就道业还有成就二乘道业和成就菩萨道业的不同,这里指的是成就菩萨乘的道业。有人说还兼顾成就二乘道业,比如说极乐世界就有许多的大菩萨,还有大阿罗汉等。这也是一种说法吧。这是佛土的因圆满。


最极自在净识为相,


这是佛土的果圆满。这佛土就是由胜出世间的因所创造、所成就的。佛土是“最极自在”的,“最极自在”就是达到自在境界的极致,大自在!“净识”就是无垢识。这句论文说,成了佛之后,是以无垢识为清净世界的体相。也就是说,佛土是“胜出世间善根”为因而有的,但它也是佛的清净心所现的,要是没有佛的无垢识,也就没有那个“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的大宫殿。总之,就是说,佛土也是以识为体性。唯识无义。


如来所都,


这是主圆满。佛土是由如来所“都”的,“都”就是首领、头目的意思,这个我是查过字典的。就是说,在佛土里如来是头领。


诸大菩萨众所云集,


这是辅翼圆满。说,在佛土里可不是只佛住在那里,还有很多的菩萨也在那里住,他们在那里帮助如来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这里我想还包括阿罗汉之类的,因为比如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很多阿罗汉之类的。反正这里指的是圣者。


无量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常所翼从,


这是眷属圆满。这是因为佛摄化一切众生的缘故。佛土里也有很多的天人;龙,龙是水族;还有药叉,药叉用汉语说就是暴恶鬼;还有健达缚,健达缚用汉语说是寻香,他是管音乐的神;阿素洛,用汉语说就是不端正。还有揭路荼,就是咱们说的大鹏金翅鸟;还有紧捺洛,这也是管音乐的,头上有角,但又象个人样子;还有莫呼洛伽,就是大蟒蛇;还有人与非人等。这就是咱们常说的天龙八部。这个咱们注意一下。虽然说这里说了有天龙八部,但这不是真的。你翻到无性释554页,倒数第四行,“此化非实”。什么意思?就是说,能到佛那儿去的,都得是大菩萨,大菩萨们都带惯了眷属,到这儿来参加法会,他习惯性地就化现出眷属来了,并不是真的天龙八部也来了。这就象冬天里我们戴帽子,到了春天天暖和了,因为戴了一冬的帽子,所以刚不戴帽子的时候还觉得头上戴着帽子一样。菩萨一直带眷属,现在一下子不带,也有还带着眷属的感觉,因为菩萨心力太强,所以在经典上也列出来(被见到)。


广大法味喜乐所持,


这是任持圆满。生活在佛土里的人也是要吃东西的,他们吃什么呢?“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原来呀,是佛为他们说法,他们听佛说法,听众心里就有了喜乐的滋味。有了这喜乐,结果这儿的菩萨们就能够生活下去了,生命就可以存在了。这确实是不错的。


作诸众生一切义利,


这一句是事业圆满。你不能吃过饭不干事儿吧,他们作什么事儿呢?就作利益众生的事儿,利益众生的事儿他们都干。


蠲除一切烦恼灾横,


这是摄益圆满。“蠲除一切烦恼灾横”是说,在佛土里是没有一切的灾祸的,烦恼也没有,灾祸也没有。天灾人祸都没有,是一个清净的世界、安乐的世界。


远离众魔,


这是无畏圆满。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的魔,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魔等等,他们来恼乱我们的身心,我们要修行,他们偏来捣乱,但佛国净土里没有魔。因为没魔,所以我们无畏。


过诸庄严如来庄严之所依处,


这是住处圆满。这是说佛的世界的庄严是最庄严的,“过诸庄严”,超过了所有的庄严,比二乘的庄严庄严多了,凡夫世界的装修给佛土根本就没法比。“如来庄严之所依处”,佛土是佛的无量功德所庄严的地方,是最圆满的。


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这是路圆满。“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念”是闻慧,“慧”是指思慧,“行”是修慧。就是说,在佛土里是以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为路的。我们凡夫要到什么地方去,要走公路、铁路,而菩萨要到佛地去,得走闻路、思路、修路。就是说,是以闻思修三慧为路的,沿着这条路就可以成佛。


大止妙观以为所乘,


我们在路上也不是步行的,在公路上就坐汽车,在铁路上就坐火车,现在在闻思修三慧的路上,是坐什么呢?坐的是无漏止观,也就是奢摩他、毘钵舍那。这个是乘圆满。


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


到了佛这儿了,还有一个门,你得进去,这个门是什么呢?是“空、无相、无愿”,这个咱们一般叫三解脱门。过了这个门就登堂入室了,就到常寂光净土了。


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


这是依持圆满。依持就是依靠、靠山,经上说我每这个世界是以风轮为依持,要是没有风轮,我们这个世界就完蛋了。你看,现在环境污染,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这就是咱们这个世界的风轮出问题了,再不注意,问题就大了。咱们人以大地为依持,在地上生活,可以偶尔坐坐飞机,但不能永远离开大地。现在说佛土,则是以“无量功德众所庄严”的“大宝华王”为依持,就是说,佛土是建立在大宝华王上。注意,大宝华王就是我们的清净心。十八种圆满就说完了。


如是显示清净佛土显色圆满,形色圆满,分量圆满,方所圆满,因圆满,果圆满,主圆满,辅翼圆满,眷属圆满,住持圆满,事业圆满,摄益圆满,无畏圆满,住处圆满,路圆满,乘圆满,门圆满,依持圆满。


前边儿用论文说了一下清净佛土的十八种圆满,但没有说名字,当然,我说的时候给说了,人家原文上是没有说的,这儿无著论师给说了一下子。


复次,受用如是清净佛土,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


这是把清净佛土又用四种净德给说了一下。“受用如是清净佛土”,要是受用这清净佛土的话,也就是说,在这清净佛土生活的话,那会有什么好处呢?有四种好处:一向净妙,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一向”就是一直。“净妙”就是清净微妙,没有不清净的事儿。一直是安乐的,从来不会有苦恼。一直是没有罪障的,一直是大自在的。


复次,应知如诸佛法界,于一切时能作五业:


十门分别的最后一门是业――诸佛法身(法身即清净法界)所作的事业。这里说佛所作的事业有五种,当然,五种都是利益有情的。


一者、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于暂见时便能救济盲聋狂等诸灾横故。


法身佛所作的第一件事儿,是“救济一切有情灾横为业”,救济一切众生的灾横,水灾、火灾之类的他都救,这是他的事业,他要不干那他就不是佛了。“于暂见时便能救济”,他一看见他就要救,一下子也不停。无著论师还举了几个他救济的灾横例子,“盲聋狂等”,佛有法子使盲者得明,聋者得闻,“狂”就是魔症、精神病,让这些都恢复健康。“等”表示其他的衣食困难、水火盗贼之类的各种苦难。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法身佛苦恼众生能见到吗?见不到!要知道这里说的法身佛包括受用身、变化身,这就见到了。这里就要说到广义的佛法了,五明都是佛法。


二者、救济恶趣为业,拔诸有情出不善处置善处故。


第二种是救济恶趣众生。刚才说的“盲聋狂”是指人道的苦难,现在说三恶道的苦难。对于恶道众生的苦难怎么办呢?“拔诸有情出不善处置善处”,佛可以令这些众生远离不善处而到善处去。怎么救法?你还没有落入恶道,他就劝你行善,使你不落恶道,你已经落入恶道的,他来打你、罚你(就是地狱狱卒)这样消你的业,让你赶快把业消完,快些出离恶道。


三者、救济非方便为业,令诸外道舍非方便求解脱行,置于如来圣教中故。


论文中的“非方便为业”是指外道的修行境界。“方便”就是解脱的方法,“非方便”则是指不正当的解脱方法,你想解脱,可是因为方法不对,修了半天也解脱不了,这就是“非方便”。有些外道修行是很努力的,但怎么也解脱不了。“令诸外道舍非方便求解脱行”,佛有办法使这些外道舍弃那些并不能使他解脱的修行方法,“置于如来圣教中”把他们安置到能够让他们解脱的如来圣教中,让他们照如来圣教而行就可以解脱了。


四者、救济萨迦耶见为业,授与能超三界道故。


第四、第五是说的佛教徒,第四是说小乘人有的有萨迦耶见,佛以“救济萨迦耶见为业”,“萨迦耶见”就是身见(执四大、五蕴和合的我恒常),你要是有身见,你就有苦恼,佛对这样的人也救度。“授与能超三界道”,对这些人,佛就教给他们能够超越三界的无我之道,给他们讲解四大、五蕴皆不可得,这空的道理可以令之得大解脱。


五者、救济乘为业,拯拔欲趣余乘菩萨,及不定种姓诸声闻等,安处令修大乘行故。


这一个是劝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救度众生。在第四条中佛陀已经教给你超出三界的方法了,让你不再在生死中流转,但是你还没有发菩提心,所以大乘佛法很重要。“救济乘为业”,就是佛是广度众生,让人皆发菩提心,这就是他的事业。让人都成佛。“拯拔欲趣余乘菩萨”,“拯拔”就是救度,“欲趣余乘菩萨”是说,菩萨本来是发心救度众生的,可是众生难调难化,众生不上法船,这位菩萨就有些退心了,想着说:我不管别的众生了。还有“不定种姓诸声闻等”,在五种姓中有一类是不定种姓,就是说,要是遇到好的因缘,他就可以成佛,不然他就可以成二乘了,这就叫“不定种姓诸声闻”,有些是定姓的声闻、缘觉,现在只说这不定种姓诸声闻、缘觉。对于这些人,佛就来救度他,你是不定姓的声闻,佛劝你努力成佛,你是菩萨现在退心不想度众生了,佛就鼓励你。反正是让能够成佛的都成佛,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决不放弃。


佛做是就这五种事儿,前三种是接引众生来到佛法里,第四、第五两种是以真正的佛法来广度众生。这五种事儿,实际上只是一件事儿,度众生。


于此五业,应知诸佛业用平等。


一切佛作的都是这五种事儿,这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


此中有颂:


诸佛无差别,可我们有差别,因为我们不是佛。我们的差别从哪儿来呢?下边儿用了一个颂子来说明。


因依事性行别故许业异


世间此力别无故非导师


这个颂子说了我们的差别的五个理由。“因、依、事、性、行”。什么是“因”差别?就是原因的不同。有的人做十恶业,那就到三恶道去,而有的人做五戒十善,那就到人、天善道来,这就是因不同,因为因不同而使得业不同。第二个是“依”,就是身体,我们做事儿,要以身体为依止,不然的话就作不了事儿。这个依是各种各样的,人的身体都不一样的,有的人健康一些,有的人身体差一些等等。这样他的业就不一样。“事”就是做的事。有人作工人,有人作农民,有人作商人,有人作医生等等,这就是事不同。“性”则指个性、心,或者说是兴趣,有的人他的兴趣就在机械方面,那他就作工程师,有的人的兴趣就在表演上,那他就作演员等,这样也就表现出不同。“行”是采取行动作同样的事儿,有的人笨一点儿,就用一些笨方法,笨鸟先飞,而有的人聪明,用另外的法子,一下就搞定了。因不同、依不同、事不同、性不同、行不同,所以“许业异”,就导致了他的业不一样。“世间此力别”,世间众生在因力、依力、事力、性力、行力上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所以他的业力不一样。十方诸佛,都是因修六度万行而成就的,这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而且作的都是利益众生的事儿,这也是一样的,可不象我们凡夫,各式各样。“无故非导师”,“无故”是指佛陀没有各种各样的差别,“非导师”是指各种的差别不是导师(佛陀)所有的,而是因为众生有,所以佛就随顺众生而显出差别。


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


以下是解释问难的。因为有人对佛的法身还有疑问,所以这儿回答一下。下边儿一共提了八项疑问。“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就是说,诸佛的这些功德所成就的圆满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诸佛的法身与声闻乘、独觉乘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知道,《法华经》上说“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这是怎么回事儿呢?佛到底是以何意趣而这么说的呢?


此中有二颂:


这儿用了两个颂子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


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


为引摄一类”,为了引摄一类众生。“摄”是摄持,就是照顾,照看着这一类众生,若他有不往成佛路上走的倾向,赶紧把他引过来。“及任持所余”,不单是照顾那一类众生,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类众生。就是有主有次。“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说,“引摄一类”是引摄哪一类呢?原来是引摄的“不定声闻、独觉”,因为这些人,佛要是引导了、鼓励了,他就可能成佛,要是不给多费点儿心思的话,他们就成罗汉或者辟支佛了。“任持所余”也是不定性,有些菩萨也心不定,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困难他就灰心了,也有这样的菩萨,这叫不定性菩萨,佛在引摄不定性声闻的同时,还兼顾不定性菩萨。那些不定性声闻,从表面上看,他是二乘人,但他的内心里有大乘善根,佛引导他回小向大;这些不定性菩萨,表面上是菩萨,但他的内心里有动摇的因素,所以佛要断了他的杂念,所以说只有一佛乘,你没有别的路可以走,这样让他不退转。


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


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


上一个颂子是说的佛说一佛乘的目的,这一个颂子是说佛说一佛乘的根据是什么。就是佛说一佛乘的理由是什么。“法无我解脱等”,意思是“法等、无我等、解脱等”(“等”是平等的意思)。的“法”,是指清净法界,清净法界呢,佛菩萨以及阿罗汉、辟支佛所证悟的都是一个,《华严经》卷第三十八·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中有说“法性真常离心念,二乘于此亦能得,不以此故为世尊,但以甚深无碍智”,这是佛对八地菩萨说的,意思就是说,你现在是证悟了真常法性的道理,你证悟的这个道理,二乘也能证得这真常法性。翻到世亲释288页第一行,“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再翻到无性释558页倒数第三行,“法谓真如,诸声闻等乘虽差别,同趣真如,所趣真如无有差别,故说一乘。”世亲释和无性释的意思是一样的:声闻、独觉、菩萨所悟的清净法界、真如是一样的、平等的。“无我”,这是说菩萨所证得的无我与声闻、独觉所证得的无我是一样的。声闻、缘觉证悟的是补特伽罗无我,菩萨所证悟的补特伽罗无我与声闻、缘觉是一样的。当然,他们还有不一样的,菩萨证得法无我了,声闻、缘觉是没有的。现在只说一样这一方面。“解脱”,这是说声闻、缘觉解脱了烦恼障,佛菩萨也解脱了烦恼障,这是一样的。“姓不同”指种姓不同,他是辟支佛种姓,他是声闻种姓,他是一佛乘种姓,这不一样。给前一句连起来是说,虽然种姓有不同,但所证悟的法、无我、解脱都没有差别,所以,从这一方面说呢,只有一佛乘。当然,这是说的不定姓声闻、不定姓缘觉、不定姓菩萨。“得二意乐”,“二意乐”就是说,从人来说,你给佛的平等的,佛能成佛,我就也能成佛,所以是一佛乘;再从法上来说,一切法性平等,所以是一佛乘。“化”,佛陀化现成声闻、缘觉,就是说,佛在以前世也曾化现成声闻、缘觉,就是要告诉那些不定性的声闻乘人,声闻乘也是可以成佛的。“究竟说一乘”的“究竟”是指现在从究竟上来说一乘,因为刚才从法平等上说了一乘,从无我平等上说了一乘,从解脱平等上说了一乘,现在从究竟上说,也是一乘。从“究竟”上说,就是指佛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没有超过佛乘的了。这样总结一下,就是说,佛说一佛乘的理由有八:法、无我、解脱、姓不同、二种意乐(人和法性)、化、究竟。这就是说,佛在经典里也说了一佛乘,就是因为这个所以说一佛乘的。


如是诸佛同一法身,而佛有多,何缘可见?


这是第二个疑问。“如是诸佛同一法身”,无量的诸佛都是以清净法界为法身。“而佛有多”,就是说,既然只有一个佛身,就只能有一位佛,可是却有很多佛,而且这么多佛还能同时存在,这是为什么?


此中有颂:


用个颂子来解答。


一界中无二同时无量圆


次第转非理故成有多佛


一界中无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尊佛。“同时无量圆”,同一个时候有许多人修行都圆满了。“次第转非理”,人家修行已经圆满了,你能不让人家成佛?这就必须有很多佛存在。修行可不是排座次要一个一个来,是可以同时修行的,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修行可以这样,当然成佛也是这样,可以同时成。不过化身佛度众生,那是另一回事儿,因为那是化现,你不能我来化现了你还来,这给众生添乱,所以是有次序的。


云何应知于法身中佛非毕竟入于涅槃,亦非毕竟不入涅槃?


下边儿是解释法身是不是涅槃的疑问。在小乘中说佛也入涅槃,在大乘中说法身既入涅槃,又不入涅槃。


此中有颂:


这儿用颂子回答。


一切障脱故所作无竟故


佛毕竟涅槃毕竟不涅槃


一切障脱故”,成了佛就把烦恼障、所知障统统解脱了,这就是究竟证悟一切法寂灭。这就是佛入涅槃了。“所作无竟故”,成了佛也要一直度众生,要尽未来际度众生,所以就不能入涅槃。就是说,一证悟就是入了涅槃,已经入涅槃了,还要朝哪儿入,它本身就是涅槃,涅槃还怎么入涅槃?也就是说,涅槃没有入涅槃,既然没有入涅槃,那就是不入涅槃。这个颂子咱们要这样来,“一切障脱故,佛毕竟涅槃,所作无竟故,毕竟不涅槃”。


何故受用身非即自性身?由六因故:


受用身不是自性身。为什么呢?有六个原因。


一、色身可见故,


受用身是有色相的,而自性身是无色相的,可见受用身与自性身不一回事儿。


二、无量佛众会差别可见故,


有无量佛参加的大法会中,那些大菩萨所见的每一尊佛都各不相同,也就是有差别,要是自性身的话,则不会有这差别。可见受用身与自性身不一样。


三、随胜解见自性不定可见故,


在法会中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所见的受用身都不一样。刚才说的是有很多佛,每一尊佛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这第三说的是只有一尊佛,每一位菩萨所见到的都不一样。


四、别别而见自性变动可见故,


这一个是指你现在是初地,看见的佛是一个样儿,你登二地了,所见的佛又不一样,你登三地了,看见的佛又是一个样,你登十地了,看见的佛又是一个样儿。这是说你自见一个人。


五、菩萨声闻及诸天等种种众会间杂可见故,


在法会上,有菩萨、有声闻,还有缘觉,还有其他的众生,既然有这么多的众生来参加法会,所以这一定不是自性身,只能是受用身,这样才能各有所见。


六、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非理可见故。


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转依”,转阿赖耶识是成自性身的,转诸转识成受用身。要是自性身就是受用身的话,就不该有阿赖耶识和诸转识的转依转成身的不同了,经上说“转阿赖耶识是成自性身的,转诸转识成受用身”,既然有这不同,就说明了自性身给受用身不一样,不然不是释迦牟尼吃饱了撑得胡说八道了吗?既然释迦牟尼是对的,当然就是我们错了。


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


所以说,受用身不是自性身,它们是两回事儿。


何因变化身非即自性身?由八因故,


这是说为什么变化身不是自性身。就是说,老比丘不是佛的真面目。这有八个理由。


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得不退定,于睹史多及人中生,不应道理。


谓诸菩萨从久远来,得不退定”,菩萨从久远劫来就在修行,要三大阿僧祗劫才成佛的,在没有成佛之前,他早就得了不退转定。得了不退转定,一定是圣者了。从大乘说,最少是忍位才能得不退定,按小乘说,至少得是三果罗汉。他到这儿不是不修了,还是再修行着、上进着。现在好了,说“于睹史多及人中生”,到成佛之前的这一生,他从欲界睹史多天(即兜率天)没了后再来到人间受生~~这根本不合道理呀~~我再说一下,就是说,他早就得了不退转定,怎么会重退到人间来受生呢?所以这只能是示现身、变化身。要是真身(法身)绝对不会这样的。这是八因的第一、第二原因。能分清不能?第一个原因是:早就得了不退转定,怎么能从天上退下来呢?第二个原因是:早就得了不退转定,怎么能再到人间受生呢?所以只能是变化身。这是从八相成道的方面来说的。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书算数印工巧论中及于受用欲尘行中不能正知,不应道理。


第三个原因说的是受学、受欲。“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常忆宿住”,菩萨有宿命通,能忆念宿世情况,“书算数印工巧论”,他知道自己过去世已经学过这些,“书”是读过的书,“算数”就是算命、术数之类的,“印”是印刻等,“工巧论”就是工巧明这些,这些都是五明的情况,菩萨以五明成就,就是说,菩萨知道他过去世是修行过的,“于受用欲尘”他还知道自己过去世作错的事儿。这些他都知道。可是现在到人间了,他“不能正知”,就是都忘了,还得重新再学,“书算数印工巧论”还要重新再学,这算什么宿命通?根本就不是宿命通!这就矛盾了。以前有宿命通、有圣道,还知道受用欲尘的错误,可现在在人间又受用欲尘,这矛盾是怎么回事儿?这只能说他根本就不是佛的真身,这只是佛的方便示现,是变化身,示现的要去修学,去受用欲尘的。这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方便示现,示现出凡夫的情况,告诉我们凡夫,修行就能成道,我们凡夫这样就增加了信心:他是凡夫,他能修行成道,我也是凡夫,我也能成道!如果说他本来就是佛,我们会想:你本来就是佛,可我们不是呀~~我能行吗?。所以那根本就是变化身。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知恶说、善说法教,往外道所不应道理。


诸菩萨久远劫来就通达佛法了,他已经明了了“恶说法教”和“善说法教”,哪是恶说,哪是善说,他清楚得很。但在这一生中,他还要去向六师外道请教,这不是胡涂吗?可见他并不是久远劫来就知道了。这根本就不合道理。所以,从他出家并向外道求教这一方面来看,他不是真佛,只是化身佛。这是第四条原因。


又诸菩萨从久远来,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应道理。


第五条原因是从修苦行来说。说,菩萨久远劫来就知道三乘正道,既然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还会有六年时间的邪修苦行?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这是咋回事儿?所以,他只能是变化身。


又诸菩萨舍百拘胝诸赡部洲,但于一处成等正觉,转正*轮,不应道理。


第六、第七两条原因并在一起了。“又诸菩萨舍百拘胝诸赡部洲”,这是说,菩萨在修行的时候,是在各地行菩萨道的,成佛就应该到各地度化众生,因为他在各地都有有缘众生呀~~“百拘胝诸赡部洲”就是数百个南赡部洲那么大。菩萨他成佛了,为什么舍弃了其他洲而只在这一个地方说法度众呢?为什么只在这一个地方转*轮呢?这根本不合道理!就是说,佛是度一切众生的,可是你只在这儿成佛度众生,其他地方你不管了,这是不对的。所以说,只能说他是变化身佛而不是真佛、自性身佛。


若离示现成等正觉,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即应但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何不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


如果说我们这儿的老比丘是真佛、是自性身的话,其他洲的会怎么说?人家也会说人家那儿的才是真身。“若离示现成等正觉,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这一句话是说,只有我们这儿的佛是真身,其他地方的佛都是化身。对方也会这么说的。“离示现”就是不是示现,意思就是说这是真身、自性身,不是变化身。“唯以化身于所余处施作佛事”,在别的地方教化众生的是变化身。这样争论起来怎么办?佛是慈悲的,不是调斗人们来争吵的。“即应但于睹史多天成等正觉”,就应该只在兜率天成佛,这样不是更好吗?“何不施设遍于一切赡部洲中同时佛出”为什么他不在兜率天成佛,在其他的地方都是化身,这不是很公平吗?就是说,只有睹史多的是真佛,其余“百拘胝南赡部洲”的都是化身佛,同时都有佛,这是最好的了。


既不施设,无教无理。


无著说:可你小乘一直说这老比丘是真佛,其他地方的是化身佛。你这说法是既没有圣教依据,也不合理。完全是你的私心。这只是你自己在这儿安排,佛经中可没有这样说,没有圣教量的依据可是不行的。


虽有多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


又有一个问题:很多的变化身佛,他们会不会打架?佛曾经说过,在一个世界只能有一尊化身佛,绝对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这样会给众生造成麻烦。无著论师在论文中就说了,“虽有多化,而不违彼无二如来出现世言”,虽然有, 很多的化身佛,这与“一个世界不能有两佛”的话不矛盾。为什么不矛盾呢?


由一四洲摄世界故,如二轮王不同出世。


因为佛说的一个世界里没有两位佛出现,就指的是一个四大部洲,一个四大部洲叫做一个世界,不是指很多的四大部洲叫一个世界。就象一个四大部洲没有两个转轮圣王出现世间,佛也是这样,没有二佛出现在一个四大部洲的情况。在一个四大部洲只有一位佛,所以这是可以的。从这儿也可以知道,在人间成就的只是变化身佛,不是自性佛。


此中有颂:


用颂子把这个道理再说一下。


佛微细化身多处胎平等


为显一切种成等觉而转


佛微细化身”,佛有这微细的化身,可以到南阎浮提去入胎,这微细的化身,可以“多处胎平等”,可以到遍于三千大千世界去入胎,但每个地方的都是平等的变化身,没有说这儿是自性身,到另一个地方的是变化身,没有这样的事儿,都是变化身。“为显一切种,成等觉而转”,这是为了显示佛的自在境界,所以他到各个地方化现成佛。“一切种”就是一切种智,这是佛智。“而转”的“转”,是化现、显现,显现出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样,八相成道的佛我们就知道了是化身佛,不是真佛。


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发愿修行证大菩提,毕竟涅槃不应道理,愿行无果成过失故。


这是第八个理由。说佛当时在修行时发愿说要利益一切的众生,“为欲利乐一切有情”,后来等他成佛以后,没多久他就要涅槃了,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众生在流浪生死,他能不管吗?他要是不管的话,他以前发的愿不就成空愿了吗?你最初发的愿岂不根本是谎话!所以说“不应道理”。“愿行无果成过失故”,成佛前你发愿,要度化一切有情,结果你没有做这件事,这是不对的。所以,入涅槃的只是化身佛。


这是用八个理由来说变化身不是自性身。


佛受用身及变化身,既是无常,云何经说如来身常?


受用身、变化身是无常的,而自性身是常的,可是佛经上说佛身常住,这是怎么回事儿?明明受用身、变化身无常呀~~


此二所依法身常故。


我们之所以说佛身常住,是因为受用身、变化身所依的自性身是常住的,所以我们就说受用身、变化身是常住的。它们是自性身变现出来的,根本就是一个假相,所以你不能说受用身、变化身是无常的,根本就没有,哪儿有它的无常?既然不能说是无常的,那就说常好了,这常,也是自性身常!记住,我们说法身常住的原因,是自性身常住。


又等流身及变化身,以恒受用无休废故,数数现化不永绝故;


上一句是从法身常住因而说受用身、变化身常住。而这一句则是说受用身、变化身本身也有常的意义。论文中的“等流身”就是受用身,因为受用身是从自性身里流出来的,受用身比变化身殊胜得多,虽然受用身不是自性身,但和自性身是相等的。从自性身中等流出来,就是说受用身是等流身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现在说,受用身“恒受用无休废故”,就是说,受用身长期受用大法乐,没有停止的时候,一直在大富乐清净境界中受大法乐。从这个角度我们说它“常”。变化身呢,“数数现化不永绝故”,说,变化身有生灭怎么也说常呢?原来,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变化身,有因缘就出现一次,这一次的因缘尽了他就涅槃,后来又有因缘了,他就再出现一次,这样没有穷尽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说他“常”。


如常受乐,如常施食,如来身常应知亦尔。


这是一个比喻。“如常受乐”,我们快乐,是因为有智慧,而不是有钱没钱,要是有智慧的话自然会有一切,智慧是关键。有智慧就一直快乐,所以说,有智慧的人常受乐,其实这也是有间断,但有间断也是常受乐。“如常施食”,比如说一个人经常布施,我们说他常行布施,可不是说他一生就作这一件事,就站在街上布施,其实他也是有间断的,比如这一会儿他得回去吃饭,他得有别的事儿,他也得作,不过有间断我们也说他常布施。受用身、变化身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变化身,是有间断的,但有间断我们也说它“常”。


由六因故,诸佛世尊所现化身非毕竟住:


这是说化身一定得有涅槃,他不能不涅槃,不能毕竟住,有六个原因。


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脱故;


说,佛来到这个世间示现成佛,他所应该做的事情已经作完了。这一次的因缘已经尽了,该度化的都度化了,《佛遗教经》上说,“所应度者皆已度讫”,既然“度讫”了,就该走了、涅槃了。现在你已经没事儿了,下一次有因缘了,那就再示现。


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


这是说我们有的人口是心非,说着是求涅槃的,可他说说只是说说,他实际上他不欢喜涅槃。“不乐涅槃”,只是嘴上讲讲涅槃,但实际上对涅槃没有好要心,“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佛为了让你舍弃这个“对涅槃没有好要心”的心,所以他给你作一个榜样。“为求如来常住身故”,众生喜欢的是什么?喜欢的就是佛身常住,你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身形我看见就欢喜,佛现在示现涅槃就是要告诉你,这么好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靠不住的,你要求如来常住,只有清净法身才能常住。入圣道的圣者不是不乐涅槃,而是乐涅槃了。


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


佛必须入涅槃的第三个理由,说,佛要是不入涅槃,你会讨厌他的。他不让我作这,不让我作那,今天说我,明天说我,你说一次、两次我听着,你老说我我受得了吗?在家里妈妈要老说我我还嫌她烦人呢~~“为令舍离轻毁诸佛”,这句话就是说为了不让你讨厌佛,佛涅槃了,人都有一个毛病,不珍惜已有的,老追求还没有到手的。佛是为了我们好,难道妈妈不是为了我好,难道妈妈还是想害我,我该讨厌还是讨厌。佛要入涅槃,就是省得你讨厌他。师父必须得管徒弟,戒律上说,师父收了徒弟而不教导是有罪的,你说你自己不守戒怨师父吗?不怨,但师父有罪!“令悟甚深正法教故”,说,佛要是不入涅槃,你就会想,反正佛还在,我以后再请教他好了,现在佛涅槃了,你就着急了,一有机会马上要精进:佛要是入涅槃了,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呢?他就会觉得趁佛还在赶紧努力,一定要争取在佛涅槃之前成道,这样就不懈怠了。


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怠故;


这个原因简单,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珍惜已有的,失去的才知可贵,所以佛要入涅槃。“为令于佛深生渴仰”,佛入涅槃了,你才知道遇佛是多么的不容易。“恐数见者生厌怠故”,你一直能见到佛,你就没有珍重想了。佛不入涅槃,你一讨厌他,反而增加你的罪过,佛入涅槃了,你生起渴仰之心,反倒能增加你的善根,既然这样有好处,能利益众生的事儿佛都愿意作,所以佛就涅槃了。有讨厌佛的吗?有,《大般涅槃经》上说,佛入涅槃了,迦叶尊者要赶过去,在路上遇见一个比丘,他就说:“佛入涅槃可就太好了,再没有人管我们了”,这样的事儿是有的。


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


令于自身发勤精进”,这是真的修行人,很有道心的人,他说:佛在世的时候,我们还有个依靠,指望佛教导,现在佛要涅槃了,他要一涅槃,我就只能依靠自己了,所以我要趁现在更加努力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要知道能说圆满正法的佛是很不容易遇到的,现在他要涅槃了,我要抓紧最后的机会,赶快精进成道。我们现在也能感到求法的艰难,有时候一个问题,想问个人实在找不到,问些老和尚,只能给说些正确的废话,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现在说这些人幸运,有佛,佛入涅槃,就是催促这些有懈怠心的人要警觉。


六、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令自精进不舍轭(e)故。


这一个是说,有一些佛教徒,他自己已经能够令善根成熟了,他有这个能力了,就不需要佛教导了。“为诸有情极速成熟”,“为”是因为;“诸有情”是有一部分有情;“极速成熟”,就是他有能力自己令自己精进、成就,“极速”是精进。“令自精进不舍轭故”,他可以让自己精进努力,这样的人不需要佛来教导了。“轭”是马车用的工具,要用马拉车,马就得带上这个,可以引申为管束。“不舍轭”就是自己就可以给自己鼓劲,就象马带上了轭一样,一直往前走。这是自己把自己给约束在正法里。印顺法师举的例子很好:就像病人已经快要痊愈了,医生守在旁边已经没有必要了,所以佛就入涅槃了。


这就是化身佛要入涅槃的六个原因。


此中有二颂:


再用二个颂子把这个意思说一下。


由所作究竟舍不乐涅槃离轻毁诸佛深生于渴仰


内自发正勤为极速成熟故许佛化身而非毕竟住


这还是化身佛要入涅槃的原因。由所作究竟、舍不乐涅槃、离轻毁诸佛、深生于渴仰、内自发正勤、为极速成熟,有这六个原因,“故许佛化身,而非毕竟住”,所以化身佛不能久住世间,一定要涅槃。


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不应为得更作功用?


这是说你要想成佛你必须得自己努力修行。“诸佛法身”,一切佛的清净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无始以来无量无边的佛,他们的法身都是没有差别的,是不能用数量来修饰、来形容的。一佛就是一切佛,一佛就能利乐一切众生。既然这样,我们“不应为得更作功用”?就是说,我们要是想成佛,佛就应该能够把这件事给我们做好,我们就不需要努力修行了吧?这种说法当然是不对的。


此中有颂:


这儿用一个颂子来解释。


佛得无别无量因有情若舍勤功用


证得恒时不成因断如是因不应理


佛得无别无量因”,一切佛所证悟的清净法界是无别无量的,他能作一切众生精进修行的因缘(即是众生成佛的增上缘),佛的清净法界境界,其实一切众生也都是有的,就是性具呀~~天台宗就这么说的。“有情若舍勤功用”,说,佛确实是有不可思议的威力,可以作我们精进修行的增上缘,世亲释中叫“精进因”,无性释中叫“正勤因”,但是如果众生自己本身不修行,不努力,你还是不能成佛。其实这个咱们知道的,四缘成就,佛只能作增上缘,只有增上缘是不能成就的。“证得恒时不成因”,说,你自己要是不努力,诸佛所证得的清净法界长时间不能够与你本具的产生感应,这增上缘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等于没有,这就是颂子中说的“不成因”――还不能成为助缘(指增上缘)。“断如是因不应理”,你要是断掉了你精进修行的力量,还想成佛,这就是不合理的。


阿毘达磨大乘经中摄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释究竟。


这部《阿毘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到这儿我无著就给简单地说完了。“阿僧伽”就是无著论师。印度人写文章是把作者名写在后边儿的。所以无著论师也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后边儿。

---------------------------------------------------------------------------------------------------------

更多刚晓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本焕法师:禅七 第一天

本焕法师:禅七 第二天

本焕法师:禅七 第三天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八届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净慧法师)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八届生活禅是大法门(净慧法师)

 

后五篇文章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果断分第十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增上慧学分第九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增上心学分第八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增上戒学分第七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修差别分第六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