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八章 常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cí),为天下溪(xī)。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荣,守其辱(rǔ),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变更),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

  这章是讲要把自己修练成呆若木鸡。今天中午,我听中央十台在讲庄子的逍遥游,就有呆若木鸡的故事,也就是说的大智若愚。木鸡是你的行为和那颗波动心、六根六识像木鸡一样,不再去计划有为法的东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从字面上讲,知其雄,守其雌。是告诉我们要知彼知己,要知道别人的雄壮,要守住的自己的雌,雌为柔。雄为壮,你要知道别人的强大,然后还要知道自己的弱处,守住自己的弱处,以柔克刚,要像水一样的心性,可以消融一切钢的东西,又可以容纳一切。

  从自性上讲, 知道宇宙的能量为阳,是雄厚的,守着自身的能量,自身能量为阴为雌,阴阳和合后在天下溪(海底轮),这溪水就是阴阳和合后的能量,我们要把这个能量完全储存在海底轮。我们修行练功就是把中脉打开,吸纳宇宙的能量,不断的储存在海底轮。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阴阳和合后的能量不断积聚在海底轮,它和宇宙是一体的,与大道是一体的,能量具足就结成仙胎,于是逐日温养以成婴儿,这是必然的。这个婴儿就是我们的大灵或真我。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从修行上讲,白为能量为光明。黑为玄,为中脉,八卦图中的那个玄就是这个黑,就是中脉。我们不断的聚集能量守住这个中脉,才可以打开自己的天地大通道。天下式的密意讲:天下拦不住你了,身体就为我们大灵的天,外面的天是整个宇宙虚空。你出入自己的天地和外面的天地很随便很自在。这个天下式又包括一个功法,只有用功法才可以打通。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只有打开了天地大动脉的时候,自己的性德就恒常不变了。打不通的时候我们还是受有为法的控制。一旦性德具备恒古不变时候,又回归于宇宙宙心了,回归于佛国了,回归于自然大道了。

  这本《道德经》大家用心看明白的时候,会越看越兴奋,兴奋到极点的时候,就像打陀螺用鞭子一抽,滴溜溜的转,它转到极点的时候是静止不动的。我们兴奋到极点的时候也是不动的,复归于无极,无极就是不动了,但它在自转,你看不出来了。我们地球也在自转,但是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它在转,这就叫动到极点的时候回归于静。回归于静的时候,我们的心跨擦一下子从兴奋的最高处一下子跌落到低谷的时候,这就是回归于本来面目自然。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这个时候心达到无知无识、无牵无挂、浑然忘我的境界,甘愿把自己放在卑贱的最低谷,就是有侮辱来临,也是无知无识、无牵无挂、浑然忘我。为天下谷,心中空无一物,具有大的容量,海纳百川。达到这样的境界,心非常柔和,让别人非常欢喜,自己又没有夸耀自己,也没有自以为是,非常平淡,符合自然法则。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既然你能包容一切,那么恒古不变的性德这时候你就已经完全具足了,不增不减。既然不增不减了,这个时候就完全回归于道——无余涅磐境界,返朴归宗了。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从文学上讲,朴散就是质朴的东西或纯朴的东西,把它割开之后作为器皿。

  从修行上讲,我们只有回归于自然的时候才能成为一个最好的器皿,把那些散乱的后天的精气神归于一点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成为一个器皿。

  圣人用之。我们的大灵(无位真人)要吸收它,吸收它之后大灵就成为官长,官长成为九五之尊。成为九五之尊的时候,它的智慧再不可分割了。不可分割就是不需要分割了,也没必要分割了,不增不减,圆满具足了。所以说这个时候大灵或圣人集中了我们后天的精气神变为九五之尊,它的大智慧在我们的天目穴能体现出来,日月合明,阳光照。这个时候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舍利子呀,诸法相皆空。

  我们要修到呆若木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进入了入定,大定不死的时候,也就是荣观,燕处超然了,息宁一切妄想杂念,我们的智慧也就大放光明了。

  《道德经》很多是隐藏起来的语言,它并不是完全给你说的那么明白,你只能凭着自己的本能,本能就是先天的本来面目或者大灵透露给我们一点信息,我们的灵感或预感就是大灵给的,然后自个去琢磨。

-----------------------------------------------------------------------------------------------------------------

更多法界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九章 去

天台宗·经注论疏:1928 十不二门指要钞指要钞序(宋

天台宗·经注论疏:S43-1 法华统略(隋.吉藏撰)

天台宗·经注论疏:S43-2 法华大意(唐.湛然述)

天台宗·经注论疏:S43-3 法华三大部读教记(宋.法

 

后五篇文章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七章 常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六章 重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五章 道

天台宗·经注论疏:1927 十不二门(唐.湛然述)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 第二十四章 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