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一

 

  【1】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好,请放掌。

  今天是我们唯识学第一次的上课,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那么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我们在讲唯识之前,我们先把唯识学在整个佛法当中的一个定位,它的一个重要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的目的只有一个,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什么是虚妄呢?

  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生死轮回。

  为什么生死轮回是虚妄呢?

  因为它无所得,我们每一次的生命,不管你多么的努力,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所得。就好像你做梦,即便你在梦中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你这第一个梦结束以后到另外一个梦的时候,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能!你所有的梦唯识学概要境只能够在第一个梦受用,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在里面轮回,其实我们也曾经努力做过很多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无所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轮回是虚妄的,它的本质是虚妄的,你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永恒的东西出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生灭的。所以假设我们不摆脱轮回,我们就永远是一个乞丐,佛陀说的,你永远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所以消除轮回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虚妄,这第一个。

  第二个从积极的角度呢,开显真实,我们应该要成就诸佛的波罗蜜,种种的功德庄严,让我们来生能够生生世世的受用种种的依报正报的庄严,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分成两块: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下呢,佛陀的教法有三个重点:第一个是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它的思想是业感缘起,它认为所有的轮回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你看小乘佛法的目的,他所有的持戒修定修无常无我的观慧啊,都是在断有漏的业力,就断这个轮回。但是业感缘起它有缺点,因为它从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会陷入一种对立,因为善业它就不是罪业,因为有漏业它就不是无漏业,所以业感缘起所创造的人生观是一个对立的。所以当小乘的佛法把轮回消失了以后呢,它也不可能创造真实了,他进入了偏空涅槃,所以小乘佛法它只能够破除虚妄,不能够开显真实,这个是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佛陀讲完小乘以后接着讲大乘。

  那么大乘佛法它不用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从内心,从心,一切唯心造!因为心态它不是对立的,因为它也可以起善念,也可以起恶念,所以它是一个平衡中道的思想,相对于业感缘起,这个内心的缘起比较圆满。但是从内心的缘起当中,大乘佛法又分成两块:一个是圆顿的法门;一个是次第的法门。如果你看的经典是属于高端的,比方说《楞严经》,比方说《华严经》,比方说《法华经》,这种经典它的一个生命的立足点都是从清净心出发,真如缘起,你要能够直下承当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你才有资格去修《法华经》,修《华严经》,去从空出假,去修六波罗蜜,去庄严你一念心性的。

  所以圆顿法门它的好处呢,就是它在成就那种真实的功德这一块是非常直接了当,但是它破除虚妄相对不足,如果你去读《法华经》、《华严经》,佛陀很少提到断轮回这一块,他认为说你应该准备好,因为你到了法华会上、到了华严会上,他假设你已经安住真如了,所以圆顿止观它的优点是很快让一个人能够成就,随顺诸佛的功德庄严,但它的缺点呢,对于断除轮回这一块,破妄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大乘的圆顿法门它偏重在开显真实,只有唯识学它是跨越了破除虚妄,它也兼带了开显真实,因为为什么?因为它的一切唯心造,它那个心从阿赖耶识出发,染净的和合体,它没有像圆顿止观这么理想化,以清净心做基础,它是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做出发,以阿赖耶识。

  那么阿赖耶识呢它就是说你一个人,你可能变成一个好人,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人,所以它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来开显你的菩提道,所以唯识学它的一个阿赖耶识的缘起,它能够往下兼带了小乘的业感缘起,它能够破除虚妄,往上它也可以通达大乘的圆顿止观,正念真如,开显真实,所以唯识学它可以说是整个大小乘教法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你把唯识学学好了,所有的佛法你就容易融会贯通,它往下通达业感缘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作为它呢就是一个阿赖耶缘起,所以唯识学在整个大乘这一块,它扮演一个重要的桥梁的角色,所以我们的确有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谈一谈,我们如何从一个凡夫的心,而转变成一种圣人的心。好,那么这是我们开这个唯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2】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点!

  请大家打开讲义,我们前面是目录,把它翻过去,我们直接看到本文

  的第一页《唯识学概要》:将述此义,大科分五:

  甲一、法脉源流。

  我们跟大家谈一谈这个唯识学的一个缘起跟它的发展,这地方包括了印度的唯识的传承,也包括中国唯识的传承,把这两个传承跟大家介绍一下。

  甲二,我们看主要教义。

  那么唯识学它是从一个凡夫的内心来开显缘起,那么它谈到这个轮回的问题,轮回是怎么生起的,它是怎么相续的,它是应该怎么去改变它,我们把整个唯识的教义做一个纲要的解释。

  第三个我们谈谈唯识的修行方法。

  那么修行方法我们分成两块,第一个唯识学它的本科当然就是圣道门,破妄显真。那么唯识学跟净土宗的一个结合,我们怎么透过唯识学来忆佛念佛,从一种心态的调整而产生一种生命的改变。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有密切关系,唯识学它的特点就是帮助你了解自己,一个学佛人你不了解自己,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盲点在哪里,你就不知道所有的法门这么多,到底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药。佛法最难的地方就是取舍问题。

  佛陀灭度以后呢,留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法门无量但是人生短暂,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找到他需要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在,医生已经不在,留下了很多药,所以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了解你自己,你需要什么法门,你怎么能够在短暂的生命当中找到你需要的法门,很快的做一些改变,所以了解自己变得很重要了,所以净土宗就是你不能够带着盲点来念佛,如果你心中有地雷,它临命终中一定会爆炸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盲点你才有办法调伏自己,所以我们也谈一谈唯识跟净土宗的一个相互关系,这一点我们在修行方法上分成两块:我们会谈从唯识的本科如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栽培出世的善根,乃至于唯识学它用在忆佛念佛,怎么样产生一种往生的信愿,这两块我们都会谈到。

  谈到修行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果地功德,从唯识的角度,从凡夫到成佛,它由浅入深有五个重要的次第,果地的修学的次第、功德,第五科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学唯识最重要就是说,唯识的相宗怎么样跟圆顿的性宗做一个结合,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从阿赖耶识的缘起,怎么样能够跟真如缘起来做一个衔接,我们说过唯识学往下通达小乘的业感缘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它跟真如缘起之间要怎么去融通,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到了最后会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好,那么这个是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点。

  【3】大乘唯识的缘起——唯识的根本传承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那么法脉源流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说明法门缘起;

  第二个诸师传承;

  第三个所依经论。

  那么我们先谈谈大乘唯识的一个缘起,这缘起分两段:

  第一个先谈印度本宗的缘起,再谈第二、中国本宗的缘起。我们先看印度的本宗缘起,这以下有六大段,我们先看第一大段,请合掌: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从本垂迹,应世说法凡四十九年,于《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之妙义。

  那么当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说法,才有祖师的传承,我们先谈谈佛陀。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般涅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么「迹」就是佛陀那个大悲愿力跟众生的因缘成熟以后,他来到世间的这种八相成道的一期应化的示现,佛陀示现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于出家、转法轮、入涅槃,这个四十九年当中,他在《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的妙义,我们看佛陀的缘起,缘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们不谈,大乘的缘起有两块:

  一个讲三界唯心,一个讲万法唯识。佛陀的整个缘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么以这个一念心性,当你是觉悟的时候,你依止一念心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叫作清净法的缘起,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说《法华经》,比方说《华严经》,所以你看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我们只能够做一件事情,就是随喜赞叹!我们看到佛陀的富贵,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但是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是你还是要学,因为你必须要为未来铺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凡夫的阶段,你现在不学你就永远没有希望,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对我们来说叫作栽培善根,为以后铺路,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的缘起。那么广泛的说明诸佛的波罗蜜功德庄严,这个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本开展出来的缘起法,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缘起法。

  第二个就是我们唯识学叫作万法唯识,这个识就带有感情,就是这个一念心性当它是一种迷惑的状态的时候,它往下堕落就变成万法唯识了,唯识学是很务实的让我们面对自己:

  你现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你会轮回?

  为什么轮回会相续?

  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来生又会得一个果报?

  为什么圣人死了以后他能够入无生,而我们一定要有生?

  这个轮回的力量是怎么来的?

  到底我们启动了哪一个开关,把轮回的力量给开启出来?

  到底我们的内心世界哪里出了差错?

  所以万法唯识是一个杂染缘起,让我们很冷静的面对自己。清净的缘起是让我们面对佛陀,杂染缘起是让我们面对自己,这两个都需要面对:

  一个是未来的你,一个是现在的你。

  所以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是看到未来的我,未来我们有一天会变这样子;你学唯识学是看到了现在的你,这两个不太一样。那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唯识学是探讨现在的你,《法华经》 《华严经》是探讨、未来的你。

  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净法的缘起,探讨诸佛的功德庄严,万法唯识是讲到凡夫的轮回的杂染缘起。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后,他讲到两种缘起当中的一个杂染缘起,就是《解深密经》所开展出来的唯识学。

  好,这是我们整个唯识的根本传承,是佛陀的出世。

  【4】大乘唯识的缘起——印度本宗的缘起

  那么佛陀灭度以后就必须由祖师来传法脉了,这以下讲到印度的五位的重要祖师,我们看佛灭度以后第一个祖师,弥勒菩萨,请合掌: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宗之正所依。

  那么我们都知道,你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印度的佛教史,佛陀灭度以后,大乘佛教是慢慢的衰微了,小乘佛教兴盛了,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众生的根机很难承担大乘佛法,我们一个人既要破妄又要显真,很多人做不到,那么第一个根机的赢弱。

  第二个国王的大力的推广,因为很多大国王都信奉小乘法,所以使令小乘的部派佛教非常兴盛,所以当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祖师无着菩萨,他本来是信奉外道婆罗门的。后来他学佛以后,他也在小乘的部派出家了,出家以后,他是学小乘的无常观,那么无常观是可以契入空性的,小乘的空观是从无常下手,看到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你前天跟昨天也不一样,所以看身心世界的变化,我们知道合理的推论,总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消失掉,我们的生命会从无到有,也会从有到无,所以无常观它这个发明空性是比较狭隘的,因为他能够证得我空,他不能证得法空,所以无着菩萨修小乘的无常观以后,他觉得有所不足,他想要了解大乘的无生观,本来清净,不必透过物质的变化。但是他那个时候找不到人请教大乘的无生观的思想,所以他就以禅定力,用他的四禅的力量飞到了兜率天,请弥勒菩萨来到中印度,在晚上的时候来到中印度这个阿踰阇国讲堂,讲《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讲唯识的法门,那么这当中主要就是《瑜伽、师地论》。

  所以这样讲的话,弥勒菩萨是初祖,因为他应无着菩萨的祈请,那么下来讲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把这个大乘的阿赖耶缘起这个法门就在这个世间重新的启动起来,这个是初祖,弥勒菩萨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说法。我们看二祖,无着菩萨: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说,造《对法论》《显扬圣教论》等,广传此、宗。

  那么当然弥勒菩萨他的本来的生命是在兜率天,他是个天人,所以他不可能长时间在人世间住世,所以他说法以后就回去了,那么他的法就交给了无着菩萨来传承,无着菩萨听完《瑜伽师地论》以后,他作了这个《对法论》《显扬圣教论》、,还有一个重要的论《摄大乘论》,这个可以说是无着菩萨的代表作,请大家把它补上去,《摄大乘论》。那么当然无着菩萨对这个唯识的一个兴起,功不可没,这是二祖。

  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那么这个祖师很重要,对整个唯识的一个发扬光大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

  次世亲菩萨,造《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及《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

  那么天亲菩萨跟无着菩萨,两个是兄弟,亲兄弟,无着菩萨先出家,出家以后他后来回小向大了,但是天亲菩萨他出家以后,他跟无着菩萨的一个不同在哪里呢?

  因为无着菩萨他是一个偏重自修的,在山中自修的一个比丘,但是天亲菩萨他有很高的领导能力,他在当时的部派佛教有很崇高的地位,可以说是当时部派佛教一个领导者,也得到当时国王的封赏,所以他那个时候在小乘的部派是非常有重要地位。他在小乘的论里面作了五百部的论来诠释小乘法,当然这当中他也跟一些大乘的论师有一些辩论,所以或多或少对大乘佛法是有所不敬的,不恭敬的,那么这个时候无着菩萨就想度化他,因为无着菩萨这个时候回小向大了,他怎么度化他呢?叫「托病弘道」。他说我今病重,汝可急来。

  派一个侍者跟天亲菩萨说我现在病得很严重,如果你想见我一面的话,你赶紧过来。那么天亲菩萨就赶紧来见他哥哥无着菩萨,见的时候,在藏经上说,无着菩萨是坐在椅子上是示现病相,然后天亲菩萨说你为什么生病呢?无着菩萨说,我今重病因汝而生,说我的病是因为你引生,因为你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我今愁苦,命将不全。说我的生病,我是为了担心你而生病的,因为你造了很多小乘的论点,毁谤大乘佛法,那么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所以我今愁苦而引起了重病,那么天亲菩萨这个时候就问无着菩萨说:那这个大乘佛法有什么好呢?无着菩萨就讲大乘的无生观,空性的道理从无常契入,它最后的结果是一种对立的空性,因为它从事相的变化,安立了空,既然事相的东西就对立了,所以它这个空里面很难容受妙有。

  大乘的空性不从事相,它从理性上直接观本来无生,本来清净,所以它能够容受一切的缘起法。

  所以小乘的无常观跟大乘的无生观是不一样,所以天亲菩萨听完这个无生观的空性以后,他大开圆解,非常欢喜,当然他也心生惭愧,他就跟无着菩萨说,我过去毁谤大乘佛法,我应该要割舌谢罪,无着菩萨说,你割舌也不能谢罪,你应该要弘扬大乘法,结果天亲菩萨他老人家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叫千部论主。你看很多的《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乃至于净土宗的《往生论》,都有天亲菩萨的著作,所以天亲菩萨在唯识这一块,造了《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跟《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广泛的来解释唯识学,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的教义之大成,这最有代表作的就是《唯识三十颂》。

  好,我们看下一个,四祖,就是护法论师:

  佛灭后千一百年顷,护法、难陀、安慧等论师,各造释论,其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

  那么我们知道天亲菩萨他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这当中对唯识学最重要的就是《三十颂》,因为唯识学,很多的经论都是比较片段的,它这个地方,印度佛教我们说过,佛灭度以后,小乘佛教兴盛,大乘佛教衰微,所以大乘佛教在当时的环境很多的论点都是为了要跟小乘辩论,要破邪显正而安立的,为了跟小乘的空观作简别,为什么无生观比无常观好?为了跟缘起作简别而安立一个论,所以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很难得有一部论是完整性的,从修行的发心、正见、修行、证果,一个很完整的一个道次第很少,大部分都是为了某一个主题,跟小乘佛法辩论,就安立一个论,所以《唯识三十颂》,它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全盘性的一个介绍,你如果要对唯识学的教义有完整的认识,《唯识三十颂》是必读的,还有一部《摄大乘论》也是必读的,那么因为《唯识三十颂》在整个唯识学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天亲菩萨往生以后,当时的印度的唯识学的十大论师,护法、难陀、安慧等十大论师,他们就前后的为《三十颂》作注解,那么后人是认为说,护法论师是最能够合乎天亲菩萨的本意,所以就以护法论师当做整个唯识的传承叫四祖。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五祖戒贤论师:

  护法论师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论师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识之宗义,总上五师乃印度本宗之师承也。好,我们看另一位祖师就是护法论师的徒弟戒贤论师。戒贤论师是谁呢?就是玄奘大师到印度去请法的,他所依止的亲教师,戒贤论师,他对这个《瑜伽师地论》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穷瑜伽唯识、因明学、声明学等蕴奥,那么在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识的宗义,总上五师是印度本宗之师承。

  这五位祖师,比较的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无着菩萨,一个是天亲菩萨,你大概学唯识学,经常碰到的祖师,你要嘛就是无着菩萨的著作,要嘛就是天亲菩萨的著作。一般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无着菩萨对实修比较重视,他的事修讲得广泛,如果你要知道六度法门,怎么修六度,你布施用什么心态修是最好的,你布施,什么样的布施能够创造最大的功德,你要学学无着菩萨的《摄大乘论》,他把每一个法门的心态讲得非常清楚,什么心态是最接近圆满法界的,什么心态你这样的布施是带有过失的布施,应该避免的。所以如果你要对这个事修有信心的,有一点了解的,要学无着菩萨的法相唯识。

  但是理观这一块呢,天亲菩萨讲得好,理观这一块,怎么修空观,怎么修无分别智,天亲菩萨讲得好,所以这两个兄弟各有特色,就是他的《三十颂》,天亲菩萨的《三十颂》,所以你如果能够把理观事修两个都具足,你《三十颂》《摄大乘论》都必须研究。那么这个是印度的传承。

  【5】大乘唯识的缘起——中国本宗的缘起

  我们看看中国本宗的缘起传承,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师: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幼年出家,初学律典,后习俱舍,成实等论,因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那么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玄奘大师,去印度参学的一个因缘,他为什么去印度参学呢?他不是为了好玩,他是真的产生了障碍,产生疑惑,说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师,他出家以后,先学比丘戒,后来学了小乘法,俱舍,成实等论,那么当然他后来也学了大乘法。他学了法华涅槃,但是他学大乘法的时候,出了一点障碍了,因叹诸师所论不一,那么祖师的一些论点,有一些矛盾,那么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隐显有异,莫可适从。我们说明一下,他当时的盲点在哪里?

  在藏经上说,玄奘大师他当时学大乘法的时候,现常跟当常这两个观念产生了矛盾,就是这个清净心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现常,你现在就清净,比方说《楞严经》《楞严经》的思想就,是这样子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认为虚妄的本来就没有,你只要直下承担就够了,妄想本来就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你当下清净,这个是经典上,佛陀有宣说的。《金刚经》《楞严经》都讲当下清净,但是有的经典说,你现在不清净,但是你未来会清净,是当来清净,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是现在就清净呢,还是以后会慢慢清净,这两个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说。

  所以这个时候,玄奘大师,其实这等于就是性相二宗的差别,圆顿止观当然讲的是直下清净嘛,那么唯识学是讲慢慢清净,所以他对这个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游天竺,去找这个最原始的经论,看看佛陀当初是怎么说的,所以依止这样的一个疑惑,就到印度去了。这个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学习的一个缘起。

  接着我们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后,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看第二段:师于贞观三年西行,历经艰难,越过新疆进入印度,于那烂陀寺戒贤论师门下,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俱舍论,及因明学等凡经五年,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小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么玄奘大师是在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经历了这个帕米尔高原这个大沙漠,越过新疆,最后进入印度,到了印度以后,他主要的学习的地方在那烂陀寺,跟戒贤论师主要的是学《瑜伽师地论》,还有《显扬圣教论》等等唯识的教义,当然也兼学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论典,那么他在那烂陀寺待了五年,这五年对玄奘大师的唯识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他这个时候打下了唯识的基础,对于整个赖耶缘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础。

  那么五年以后他就离开那烂陀寺到处参学,他有十二年的参学,就遍游整个印度,也拜访很多的大善知识,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实我们看玄奘大师,就中国的传承,你如果看唯识学,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论师的,早期的我们很难看到性相圆融的这个痕迹,很难,一般唯识学的,讲赖耶缘起的避谈真如,不谈真如,讲真如缘起的也不谈阿赖耶,这两个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时候是区分的很清楚,当然佛陀在世的时候的经典是讲得很圆融,但是佛灭度以后的祖师,这个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国的唯识传承,到了玄奘大师,就有那么一点性相圆融的味道,这阿赖耶识里面带有真如的影子,真如当中也带有阿赖耶识的影子,中国祖师尤其是到明末的时候,就有性相圆融的味道,就是理观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据阿赖耶识的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据唯识学,但是你生命的一个目标的理观的安住点以真如为住,以这个真如为理观。

  那么这种思想某种程度受了玄奘大师的影响,因为他那个时候,亲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种程度他也把它融会贯通,好,我们看第三段,那么玄奘大师在印度学完以后,他回国以后,做了些什么事,看第三段:

  其后归国,为太宗及高宗所钦重,赐号三藏法师,太宗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于长安建译经院,诏译经论,凡十九年,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为本宗东土初祖。

  那么这个玄奘大师在印度总共参学了十七年,回来以后得到当时皇帝太宗跟下一个皇帝高宗的重视,赐号三藏法师,那么玄奘大师他回来以后,几乎唐太宗跟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经常在一起,唐太宗对他非常尊重,什么事都请教他,因为他博学多闻,甚至于唐太宗希望他还俗,你还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么玄奘大师说,他说这个鱼它从小在水里面游惯了,跑到陆地不习惯,就像马一样,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错,丢到海里面去,它也不习惯,那么玄奘大师说什么呢?

  他说我从小出家,我对佛法的教义,我是通达的,但是跑到世间这一块呢,我就没办法施展开来,所以说愿守戒缁门,这个缁门就是出家众,出家穿的衣服叫缁,缁门,所以我希望在出家众里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扬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请,唐太宗只好顺从他的弘法志向,在长安盖了一个译经院。

  当时召集了五百个很有名的法师,经过十道手续从翻译到校对到润饰十道手续,经过十九年的时间,翻译了七十五部的论典,七十五部的经论,那么这当中当然以唯识为主,所以就被尊为唯识宗的中国的初祖,当然玄奘大师在翻译当中唯识这块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识论》《成唯识论》就是,解释《唯识三十颂》。好,我们看玄奘大师以后的传承:

  玄师弟子窥基法师,从师学法相唯识之玄义,尽得其传,著有《成唯识论述记》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缘起也。

  那么玄奘大师之后就有窥基大师,那么他做了《成唯识论述记》,等于是解释《成唯识论》,因为《成唯识论》其实不是玄奘大师作的,它是护法等十大论师作的,但是玄奘大师把它集合起来,把它做一个汇总,那么窥基大师再把《成唯识论》加以解释,叫《成唯识论述记》。

  那么这个是整个中国本宗的缘起。

  好,我们把这个诸师传承,简单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灭度以后的祖师,就是弥勒菩萨、无着菩萨、天亲菩萨、护法论师跟戒贤论师,那么中国就是玄奘大师、窥基大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那么本宗唐时宗风大盛,晚唐以后渐衰,至明末四大师,复加提倡。中国佛教,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有一个缺点,就是畏繁乐简,讨厌繁琐的喜欢简单的,最好是有一个法门能够总持的,所以中国佛教一般来说,喜欢圆融而不喜欢次第,这一点是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差别。

  所以藏传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么修皈依,怎么忏悔,它有一个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视唯识的人,他才能够看清楚次第,因为你这个唯识学,你不学,你直接正念真如,因为真如它没有什么次第,它要你直下承当就够了。

  所以说玄奘大师的唯识学,唐朝以后到了宋朝以后,全部都比较不兴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师,尤其是憨山大师、蕅益大师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师很强调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理观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碍理观。

  蕅益大师举个例子,他说画龙点睛,你不能够说只要点睛,这个龙没有画出来,你眼睛要点在哪里?

  中国唐朝以后,深受禅宗的影响,直接,直指人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办,但是从清净心的角度,我们的确有如梦如幻的烦恼,有如梦如幻的业力,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要了,你还是要忏悔,皈依,发愿,从事修当中来慢慢调伏。所以,这个最好你能够把真如的理观跟唯识的事修结合起来,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是到了后来,憨山大师,蕅益大师所强调的理观事修,理事圆融。

  【6】唯识学所依的经论

  好,我们简单的把这个所依经论念一遍,所依的经论,总共有两种:

  第一个是六经十一论;

  第二个是一本十支。

  我们看看六经,先看六经的地方:

  六经:

  一《大方广佛华严经》

  二《解深密经》

  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四《阿毘达磨经》

  五《楞伽经》

  六《厚严经》

  当然这六经当中,主要的就是《解深密经》。

  看十一论:

  一《瑜伽师地论》

  二《显扬圣教论》

  三《大乘庄严论》

  四《集量论》

  五《摄大乘论》

  六《十地经论》

  七《分别瑜伽论》

  八《辩中边论》

  九《二十唯识论》

  十《观所缘缘论》

  十一《阿毘达磨杂集论》

  那么经当然是佛说的,那祖师的论典当中,唯识主要有《瑜伽师地论》跟《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是比较广一点,它有一百卷,所以我们如,果时间不够的人,可以直接看《摄大乘论》也可以,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本的《瑜伽师地论》,浓缩版的《瑜伽师地论》。

  好,我们看一本十支:

  一本《瑜伽师地论》

  十支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大乘百法明门论》

  二《大乘五蕴论》

  三《显扬圣教论》

  四《摄大乘论》

  五《阿毘达磨杂集论》

  六《辩中边论》

  七《二十唯识论》

  八《三十唯识论》

  九《大乘庄严论》

  十《分别瑜伽论》

  那么一本当然是《瑜伽师地论》,那在十支当中有几个重要的,《百法明门论》重要,《摄大乘论》重要,《三十唯识论》重要,一般来说唯识的基本功有三个课程,基本功,《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第三个《唯识三十颂》,这基本功。

  当然如果你把我们这个唯识学概要的课程学完以后再去学会更好,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是把整个唯识的整个纲要先描绘出来,那么《百法明门论》它的重点在心所法,五十一个心所,这个善恶心所的活动;《八识规矩颂》,它强调八识心王的活动和它的相互关系;《三十颂》就是整个唯识学的一个实际修观的方法,修这个无分别智的方法,那么三个基本功,如果你要增上,当然就《摄大乘论》了,怎么把它落实到修行上,落实到六度上,就是《摄大乘论》了。

  好,那么我们这堂课,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的一些师承。我们休息十分钟,我们下一堂课就开始讲它的教义。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二

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讲记 卷三

明贤法师:戒律,最具生命力的佛陀教导

净界法师:我们如何真正的念好佛?

宗萨仁波切:如何面对无法控制的情绪风暴

 

后五篇文章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上师瑜伽统摄大圆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四章 善巧运用

普巴扎西活佛: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 第三章 认识智慧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