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 沈海燕
  一、引言
  二、真理之境
  三、契入真理的智慧
  【续上期】
  (四)显发五境的四教智慧“对境明智”1
  上述二十智各照每一种真理之境,说明了四教之智与四教之境一一的对应关系。以其所照境的不同,各类智的功用也得到了澄清。在这里的“对境明智”部分,智顗更进一步通过对五境来阐述各教的真理之境必须以相应之智才得以显现出来。智乃不离于境,境智实为一体。因境智之组合而形成新的五个种类的智慧,并直接以智所显之境为名,使四教各智与各境的一体关系更清晰明朗化。例如,生灭四谛境必是由生灭四谛智所显,才是相应。由此三藏七智就可总括为生灭四谛智了。由于此智与境实为一体,行者只要获得了此类智慧,由智所显,就一定契入相应的真理之境。这旨在说明真理之境虽由智慧得以显现,而智乃非境不融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
  1、对四种十二因缘境明智。这是说明四种不同的智(下智、中智、上智和上上智)是造成对十二因缘有四种理解的原因。另外,此四种智亦是四种观修,由不同的观修而导致四种不同的修行果位。各由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四种菩提作代表。
  (1)所谓三藏下智观,以声闻人为代表,其对十二因缘的理解是析法入空,谓从无明始的每一支皆是生起后一支的实有之因,并皆以无常、苦、空析之,以便逐一灭除每一支之因而达空境,由此下智观十二因缘生灭属于可思议三界内之事,得声闻菩提。
  (2)所谓通教中智观,以缘觉为代表,其对十二因缘的理解是体法入空,比声闻为胜,但又不及菩萨,故是中智。即体认每一支因缘合和即空的本质,皆由前一支作缘故。谓老死缘生,生缘有,有缘取,如此等等,倒推至缘起之根本无明支,体认无明乃由一念痴心而起。既然心是因缘合和的产物,故只有名字而无有自性。依心而起之无明亦只是空幻而已。诸支因缘既不生,也就无所谓灭。由此中智观十二因缘无生灭属于可思议三界内之理,得缘觉菩提。
  (3)别教上智观指别教佛与菩萨所观之十二因缘,以菩萨之智为代表,其智胜于声闻、缘觉二智。谓十二因缘不过是轮回三道(苦道、业道、烦恼道)。“无明即痴一念心,由心痴而派生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由业派出诸苦。”因此三道之无明,而障覆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脱)。只有破除三道,方显三德。由于三道之障有无量相,破除障碍之法门亦复无量。此上智观十二因缘生灭之无量相乃关乎菩萨大悲度生的事业,属不思议生灭界外之事,得菩萨菩提。
  (4)圆教上上智观指圆教佛与菩萨所观之十二因缘,乃俱观界外之理,为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以佛智为代表,最胜无上,故称上上智。圆教智与别教智必先破除三道方显三德的不同之点在于,圆教人直接契入诸法实相,深悟三道即是三德,二者一体,岂有所谓的破前者求后者之说。智者大师以为,这种情况犹如断三德而更求三德,这是不合逻辑的。那么,三道是如何与三德相即的呢?
  首先,烦恼道即般若。在智者大师看来,世人总是将烦恼定义为黑暗,而般若则能照破黑暗。其实,这只是一种概念的区分,以黑暗与光明相对,并将两者分别与烦恼和般若联系起来。这显然带有主观性,是人为的一种联系。当我们了知客观实相无分无别,根本没有所谓的烦恼是暗、般若是明这类的概念定义时,我们就不再被主观思想所束缚了。也就是说,当烦恼不再有“暗”的含义时,般若即烦恼,又何须断烦恼而求般若?当般若不再有“明”的含义时,烦恼即般若,又何来藉般若以破烦恼?从摆脱了概念束缚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道即般若德也。
  其次,业道即是解脱。业道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束缚身心的罪魁祸首,而解脱即意味著得大自在。然而,智者认为,若人们深识诸法一体之理,业道和解脱的对立不过是心识的作用。既然心识能将其区分开来,也能将其合为一体。只要不再将业视为缚,就无所谓求得解脱。若不再视解脱为自在,那又有什么可得呢?所以说,业道即是解脱。
  再其次,苦道即法身。智者曰,当苦与生死、法身与乐联系起来时,两者就是对立的事物了。只要不再将一体之现实一分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可忧?法身非乐,又何所可喜?实相犹如虚空,无得亦无失。故苦道与法身相即。智者强调三道之所以与三德不异,乃在于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则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从因来,故因果相即一体。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2
  2.对四种四谛境明智。智顗强调,佛所说的四谛境虽然只是一种真理,但由于众生根缘利钝的关系,而有四种不同的理解,分别属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内、界外之事和理。三藏声闻人根钝,只从三界内之事相上来理解四谛:知有苦谛而思维集谛,观修之道谛能灭苦因,而证得之灭谛为苦灭之果。故是生灭四谛智。通教缘觉根利,从界内之理契入四谛之境:先体认集谛之苦因当体是空幻的本质,既然苦因是幻即无,苦就不存在。苦既不生,亦无苦灭。是为无生四谛智。别教菩萨之中道智浅,故只见四谛有无量相。此种对四谛的认识属三界外之事,即无量四谛智。圆教佛中道智深,契入界外之理,深知诸法实相,如虚空之不增不减,所谓苦、集,实无苦、集,所谓灭、道,实无灭、道。如此体认四谛之理乃为非苦、非集、非灭、非道,即无作四谛智也。
  3.对二谛境明智。智者大师将契入俗谛和真谛的智慧归类为权、实二智。照俗谛之智是权,照真谛之智是实。相应于七种二谛境,而成七番二智(析法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智)。3智顗七番二智的理论,使契入七种二谛境的方法得以明朗化了。另外,七种二谛中的通教与别、圆教的交叉关系、别教与圆教的交互关系亦得以具体化了。也就是说,通教之俗谛所体现的仍然是通教之法,但有一类真谛接入了别教的教义,而有一类则接入了圆教的教义。别教之俗谛所体现的则是别教之法,但有一类别教真谛则接入了圆教的教义。
  (1)“析法权实二智”契入三藏教之“实有二谛”。权智即分析世间森罗万象,而契入俗谛;实智则将万法之差别归于空,而契入真谛。
  (2)“体法二智”契入通教之“幻有空二谛”。权智即体认诸法之有虚幻,契入俗谛;实智指解幻有即空,契入真谛。
  (3)“体法含中二智”契入通教接别教教义之“幻有空不空二谛”。权智之俗谛即是体解诸法幻有;实智之真谛指诸法幻有既是空又是不空:因其幻有而论空,因其短暂存在而论不空。此种对空与不空的认知显然含有别教中道的思想。
  (4)“体法显中二智”契入通教接圆教教义之“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是解诸法幻有;实智之真谛的含义是,幻有的世界同时是空和不空。扩而大之,一切法皆趣空不空。这里,通教人已经能自觉地用空不空的中道观去看待一切法了,故是显中二智。
  (5)“别二智”契入“幻有无、不有不无二谛”。权智之俗谛解诸法幻有即是空无;实智之真谛即诸法非有非无。此种中道观乃属别教的观点。
  (6)“别含圆二智”契入圆入别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指诸法幻有即空;实智之真谛加入了圆教的中道观,既看到幻有之存在同时是空和不空,更进一步将此不落两边的中道思想扩展为一切法之实相。
  (7)“圆二智”契入圆教二谛。权智之俗谛亦指诸法幻有即空;实智之真谛则能圆融地观诸法实相,俱见一切法同时是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
  七番二智与二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七番二智 七种二谛
  1.析法权实二智???????藏教二谛
  2.体法二智?????????通教二谛
  3.体法含中二智???????别入通二谛
  4.体法显中二智???????圆入通二谛
  5.别二智??????????别教二谛
  6.别含圆二智????????圆入通二谛
  7.圆二智??????????圆教二谛
  4.对三谛境明智。
  智顗对此三谛境以有漏、无漏、非有漏非无漏来表达。有漏是有烦恼之法,用来表达俗谛之有;无漏是离烦恼之法,用来表达真谛之空;非有漏非无漏之双重否定则代表中道。三法相入而成五境,相应的就有五种三智的建立。在这里,三智分别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来代表。在智顗的体系里,声闻、缘觉二乘人修空观即得一切智,别教菩萨修假观即得道种智,圆教菩萨修中道观即得一切种智。在这里,智者揭示了每一种三智中各智的含义以及围绕著中道智所展开的三智间的相互关系。这使得五种三智中的中道智之优劣在四教义的体系下得到了判释。
  (1)第一种“别入通”三谛境指非漏非无漏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由别入通三智契入此境。具体指中道智入空智,对道种智为三。此种中道智但异空而已,是针对声闻人执著于空来说的。也就是说,空谛本身亦是空,必须去除对空的执著。通教人原以空智为指导,但由于加入了别教的中道观,而能破除执著空谛的边见。
  (2)第二种“圆入通”三谛境指一切法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由圆入通三智契入。具体指如来藏智入空智,对道种智为三。这里的中道智指的是假有之不空,如来藏智即代表不空。由于通教中加入了圆教之中道观,体现了菩萨积极入世的精神,这使通教菩萨见空,更见假有之不空,故智者称此中道具一切法。
  (3)第三种“别教”三谛境指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为三法,为别教三智所照。即由中智对空和假两智而成三智。此中道智与中道之理相关,也就是以双重否定的思维方式来破除或执著于空或执著于有的偏颇,观诸法非空非假。由非空非假而了达的中道理乃是为了破一切法,挣脱空或有的偏见束缚,超越两边,非关菩萨入世济众的情怀,故智者判之为,但理而已,不具诸法。
  (4)第四种“圆入别”三谛境是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乃为圆入别三智所照。具体指如来藏智入中道智,对空和假两智为三智。显然,此中道智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加以肯定的思维模式上的,为的是建立一切法。观诸法即空即假,以空观为根本,以假观为入世的动力,俾使菩萨在救度众生的同时,不至于被假有迷惑。故此中道智的根本主旨乃在于以如来藏的不空智而实践菩萨道,欲令众生皆得解脱。智者称扬此中道智具足佛法。
  (5)第五种“圆教”三谛境指一切法趣漏、趣无漏、趣非漏非无漏为三法,是圆教三智契入之境。所谓圆三智,指三智中的任何一智都能圆融地含摄空、假、中三谛境。如用假智契入有漏之境(有漏之有指因缘合和所生万法),既然是因缘所生,故空,既然是暂时存在,故假,即空即假观,此便是中道观。故有漏法即空即假即中,具足佛法。若用空智契入无漏境,空谛亦空,即是假。亦空亦假,即是中。故无漏法同时亦是即假即中,具足佛法。若用中道智契入非漏非无漏境,则诸法实相即空即假。非漏非无漏法即空即假,具足佛法。智者强调圆三智的特性是,每一法即包含三法,而三法其实只是一实相。相应的,每一智即包含三智,而三智即是一如实智。
  由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三法相入所形成的五种三谛境列表如下:
  世谛 真谛 中谛
  1.别入通三谛境???漏 无漏 非漏非无漏入无漏
  2.圆入通三谛境???漏 无漏 一切法入无漏
  3.别教三谛境????漏 无漏 非漏非无漏
  4.圆入别三谛境???漏 无漏 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
  5.圆教三谛境??一切法趣漏 一切法趣无漏 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
  相应于这五种三谛境的五种三智之表解如下:
  空智(声闻智) 假智(菩萨智) 中智(佛智)
  1.别入通三智:一切智道种智 一切种智--中智入空智(但异空而已)
  2.圆入通三智:一切智道种智 一切种智--如来藏智入空智(不空,具一切法)
  3.别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 一切种智--中智对空智、道种智(非空非假,但理而已)
  4.圆入别三智:一切智道种智 一切种智--如来藏智入中智(即空即假,具足佛法)
  5.圆三智: 空智 假智 中智 ? ? ?
  即假即中 即空即假即中 即空即假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具足佛法
  5.最后,大师指出,对一谛境明智乃指一实谛境为如实智所照。智者云:如实智纯照一实相境,故为最究竟圆满之智,总摄一切智也。
  如果说,通过“智照境”的论述,划分为四组的二十智被赋予了具体的内容,分别与四教相应,那么,大师又通过上述的“对境明智”,进一步将四组智分别赋予了与其所照境相符的名字,使各智之名实相符,见各智之名而知其所契之境,这使境与智之间不可分离的逻辑关系得到了彰显。也就是说,
  (1)契入四种十二因缘境的智慧分别是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智、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智以及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智。
  (2)契入四种四谛境的智慧一定是生灭四谛智、无生灭四谛智、无量四谛智以及无作四谛智。
  (3)契入七种二谛境的智慧必是析法权实二智(藏教二谛境)、体法二智(通教二谛境)、体法含中二智(别入通二谛境)、体法显中二智(圆入通二谛境)、别二智(别教二谛境)、别含圆二智(圆入通二谛境)以及圆二智(圆教二谛境)。
  (4)契入五种三谛境的必然是别入通三智、圆入通三智、别三智、圆入别三智以及圆三智。
  (5)契入一实谛境的则必是如实智无疑。
  概而言之,智顗首先举出二十类智慧,代表著对真理的认知的不同程度,这些种类的智慧乃是由不同的实践导致的,故其所彰显的真理之境亦有深浅。显然,智慧介于真理与实践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真理和智慧的关系是,真理非智慧不显,智慧非真理不融。智慧和实践的关系在于,实践之行必靠智慧指导,智慧由实践获得。作为宗教修行的一个环节,智慧之重要性以及其与真理、实践之不可或离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此二十类智可划分为四组,分别代表藏、通、别、圆四教契入真理的四种智慧。世智、五停心四念处智、四善根智、四果智、支佛智、六度智以及三藏佛智等七智为藏教智。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通教(体法)支佛智、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通教出假菩萨智以及通教佛智等五智属通教智。别教十信智、别教三十心智、十地智以及别教佛智等四智是别教智。圆教五品弟子智、六根清净智、初住至等觉智以及妙觉佛智等四智乃属圆教智。
  从这个归属体系里,智者大师的判教体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明。
  (1)就三藏教而言,其智的特色是析法入空。尽管三乘人共秉一种教法,但从七种智中仍可看到各乘之智的不同。除了世智乃人天乘智,执著假有为实有外,五停心四念处智、四善根智和四果智乃是声闻乘之智,通过修四谛观去析法入空。支佛智是缘觉乘之智,通过修十二因缘观去析法入空。而六度智则是菩萨乘之智,通过修六度万行去析法入空。
  (2)就通教而言,其智的特色是体法入空。通教方便(体法)声闻智属声闻乘,通教(体法)支佛智属缘觉乘,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和通教出假菩萨智则属菩萨乘。通教三乘智的区别体现在,体法入空对声闻乘来说是方便智,对缘觉乘来说是正智,而对菩萨乘来说亦是方便智。然而,在属于菩萨乘之智中,又有不同。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是在通教中加入了别教的教义,在证空的基础上观不空。通教出假菩萨智则接入了圆教之法,以不空观为出假利生的契机。
  (3)就别教而言,别教智的特色是修历别之中道观,分别破除对有和空的执著。别教十信智属别教的初级入门法,修从假入空观而初获中道智,即以空观破除凡夫之假有。在别教三十心智中,十住智修从假入空而证空谛,此中道智以空破有。十行智修从空入假观,此中道智以不空观破对空谛之执著。十回向智修中道观,证诸法非空非假之中道理,此类中道智超越两边,以破除对空或有的执著,纯属别教教法。十地智则是圆入别之智,能将中道之理付诸济世利生的实践。此中道智乃在十地的每一个阶位上各断一品无明。
  (4)圆教智则是最上之智,居高临下,非其他三教之智所可比拟,其特色为中道之圆融三谛观。别教和圆教虽都以中道为教义,但别教中道空、假、中三谛隔历,行者须逐级修观,始达中道之理。圆教的优越性表现在其三谛三观之圆融。五品弟子智虽属圆教初阶,但已能一心而观诸法即空、即假、即中,并开始自利利他。六根清净智则不仅圆解三谛,力修圆行,且证入圆位。也就是说,六根清净即是圆教铁轮十信位,其果位相当于别教三十心:十住、十行、十回向。而初住至等觉智则在四十个阶位上以中道智各破一品无明。其断无明的程度显然要比别教智更为彻底。
  所以,在智顗的判教体系里,属于藏、通、别三教所证的真理之境为权为粗,而圆教之境则是实是妙。相应的,前三教之智亦相对是权,圆教佛智最胜无上。这从四教佛智之代表四教四佛就已见端倪,从三藏佛智至圆教佛智是一个逐级递升的关系,故四佛所现之身亦逐渐优胜,其所居之佛土亦渐至完美。三藏佛所现乃佛之劣应身,住四佛土中的最初一级“凡圣同居土”。通教佛示现带劣胜应身,住于四佛土中的第二级“方便有余土”。别教佛所示现的乃圆满报身,住于四佛土中的第三级“实报无障碍土”。圆教佛示现了最圆满之法身,住于最优胜之佛土“常寂光土”。4为了使智顗这一逐级递升的智慧体系一目了然,兹总表解如下:
  三藏佛(现劣应身,住凡圣同居土)
  三藏佛智
  凡夫所执著之有智
  世智
  三藏声闻乘析法入空智
  五停心四念处智
  四善根智
  四果智
  三藏缘觉乘析法入空智
  支佛智
  三藏菩萨乘析法入空智
  六度智
  通教佛(现带劣胜应身,住方便有余土)
  通教佛智
  通教声闻
  通教方便(体法)
  缘觉二乘体法入空智
  声闻智通教(体法)
  支佛智通教菩萨入真方便智通教出假菩萨智
  通接别之不空智通接圆之不空出假智
  别教佛(现圆满报身,住实报无障碍土)
  别教佛智
  从假入空观
  别教十信智
  从假入空而证空谛(破有执)
  十住
  别教三十心智
  从空入假观(破空执)
  十行
  别教三十心智
  中道观非空非假(离两边证中道理)(破无明)
  十回向
  别教三十心智
  中道智
  十地智
  圆教佛(现圆满法身,住常寂光土)
  妙觉佛智
  修一心三观之圆融中道
  圆教五品弟子智
  实践中道,证入圆位
  六根清净智
  中道智,破无明
  初住至等觉智
  为了要证明智慧的作用是彰显真理之境,大师在总结出了佛教修行证果的二十类智慧后,又进一步从“智照境”的角度来具体阐明二十类智慧是如何照了诸境的。这就使各类智慧有了具体的内容。基于此,大师更“对境明智”,说明四教之不同的境界是由于众生四种不同的智慧所致。若联系四种四谛来说,下根器者所具之智为生灭四谛智,故证入三藏生灭四谛境。中根器者具无生灭四谛智,其所证入之境即为通教之无生灭四谛。上根器者具无量四谛智,而其所证乃是别教之无量四谛境。上上根器者所具为无作四谛智,故其证入的境界即为圆教的无作四谛境。通过如此之对境论智,各类智慧即被赋予了与其所证入之境相符的名字,何智证入何境一目了然。计有四种十二因缘智、四种四谛智、七番二智、五种三智以及一实智。如此融会贯通的智慧体系,实乃智者大师对一代佛教精心领会,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全盘消化吸收的结果,是大师对来自印度的佛教创造性的发展。【未完待续】
  【注释】
  1五境指四种十二因缘境、四种四谛境、七种二谛境、五种三谛境以及一谛境。有关智顗“对五境明智”的论述,参见《法华玄义》,《大正藏》册33,页710下-714下。
  2参见同上,页711中。
  3按照大师的理论,此权实二智共有三种,皆是佛陀为适应众生的不同根器而运用的智慧,所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而说此七种二谛则有三种方法:随情、随情智、随智。这三种方法正是三种权实二智的注脚。(1)“化他二智”是随情之说,只为适应众生之性情,种种善巧方便,而佛陀教化之真实意图未显,故可归结为权智。(2)“自行二智”是随智之说,乃是佛陀直接宣说自证之一佛乘境,故可判为实智。(3)“自行化他二智”是随情智之说,是随顺众生的情性与宣说如来自悟之谛理两者的结合。如来说教的三种方法和三种权实二智两者合而为一,正可用来判释七种二谛,为七种二谛皆是佛说建立了合理性。细分起来,每一种二谛皆有三种情况,合成二十一种二谛。相应的,每一种二谛亦皆具三种权实二智,合而成二十一种权实二智。有关七种权实二智的进一步的讨论,参见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册下,页665至671。
  4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曾详述十法界众生所居之不同国土,谓“十种所居通称国土世间者。地狱依赤铁住。畜生依地水空住。修罗依海畔海底住。人依地住。天依宫殿住。六度菩萨同人依地住。通教菩萨惑未尽同人天依住。断惑尽者依方便土住。别圆菩萨惑未尽者。同人天方便等住。断惑尽者依实报土住。如来依常寂光土住。”见《摩诃止观》,卷46,页53上。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的重点与精神

中国禅寺

《禅茶》茶艺的来龙去脉

禅林法语的智慧境界——“茶禅一味”与禅茶表演阐释

禅林职位

 

后五篇文章

禅宗在江西

王维“闲”“空”意趣的禅学再确认

灵山一笑 ——读《江西禅宗文化》

试论江西禅宗对茶文化的贡献—为中韩茶文化交流会而作

开发江西禅宗文化旅游 拓展江西朝阳产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