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循化县藏传佛教景点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循化县藏传佛教景点
  文都大寺 亦称边都寺,“文都”藏语意为牛犊山下游之地而得寺名——“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文都大寺是规模较大的藏式寺院建筑群,该寺座西向东,依山而建,气势磅薄,南林北峰,一片苍翠,环境幽雅,景色美丽,闻名全国。文都大寺院位于文都乡十世班禅故居东南侧5公里山坳。据史料记载,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西藏萨迦派高僧噶希哇·巴之命来到文都地区。喇嘛噶希哇在此地创建萨迦派寺院。阿丹的两个儿子分别留居文都和中库地区,成为文都寺主要施主。《日意宝树》记载:“文都寺由噶希哇·藏哲蚌寺著名格西创立辩经院,后夏卜浪俄然巴扩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改宗为格鲁派。文都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鼎盛时期有寺僧700多人。寺院占地150亩,各殿堂佛像大小有200多尊,大小唐卡570多幅,晒佛2幅,《甘珠尔》等典籍1700余卷。主要建筑有护法院、三世宝殿、枯主佛塔、多哇金塔、弥勒殿、格仓尔勒殿、大文殊殿、观音殿小弥勒殿、小文珠殿、度母殿、大白塔、大经堂等,计153间。活佛昂钦10院1555间。另有僧舍220院4410间。有水地423亩,山地182亩,牛马骡57头(匹)。共有转世活佛四位。僧官15人、管家7人、干巴43人、从德5人、翁则8人。有属寺4座,香火地25庄,均在文都地区。设有显宗学院,共分律戒、俱舍、中观、勒血宁布(般若高级班)、般若、帕辛萨尔哇(般若初级班)、达柔(因明高级班)、堆仲(因明中级班)、红白颜(因明初级班)9个班级,共学29年(律戒5年,其余各3年)。1982年后,县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在原旧址新建经堂1座。经堂周围还建有十世班禅纪念塔殿l座9间,成为该寺的核心建筑物。吉哇院1处28间,小经堂1座23间,佛塔1座,藏医院l所 28间,护法殿l座15间,贤康1座9间,多哇赛东1座14间,三世佛殿1座12间,十世班禅行宫1院48间,班禅父母行宫1院62间,叶雄昂钦1进两院39间,尕斗合昂钦1院46间,曲麦昂钦1院68间,僧舍167院2505间,建筑占地约150亩。修复后的文都寺重现昔日风采,布局错落有序,装饰华美宏伟非凡。1990年后,有寺僧252人,活佛有5人,法台1人,翁则1人、僧官1人、干巴21人、管家16人。各殿堂佛像大小有200多尊,唐卡大小有570多幅,晒佛2幅,《甘珠尔》等典籍1700余卷。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2月春季法会;4月守斋戒会;4月为夏季法会,期间除诵经外,还有辩经活动,其中4月15日为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成道、圆寂的日子,寺院设千供,供奉诸佛,众僧诵经祈祷;6月15日至8月1日为受夏期;8月25日至 9月15日为秋季法会;10月25日至11月1日是燃灯节和供奉大法会、宗喀巴逝世纪念会,寺僧诵经;12月5日至11日,是年终食施供养会,以诵经为主。1997年被海东地委、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2月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创建十星级寺院b文都寺院是十世班禅大师幼年学经的地方,也是他回故乡视察、省亲、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大师圆寂后,广大僧俗群众为缅怀大师爱国、爱党、爱民、爱教的精神,修纪念塔殿1座。该塔在青藏地区群众中影响极大,每年来寺朝拜者和观光旅游者络绎不绝。
  十世班禅大师纪念塔 位于文都寺大经堂西北侧。纪念塔形体秀丽,气势宏伟,彩绘夺目,是佛塔中的精品瑰宝。1989年6月1日动工修建,1991年9月全面竣工。纪念塔殿堂仿照西藏扎什伦布寺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大殿而建,为石木结构的汉藏混合式四层楼房,殿高20米,建筑面积740平方米,外石内木,殿墙全部用花岗石砌成,厚1.5米,高18米。殿外墙角及墙壁上端有镏金铜狮等饰物,门庭、各窗户及围墙顶部均覆以棕黄色琉璃瓦,并饰有雄狮及龙头。殿顶上另建有宫殿式的方亭,4角飞檐±饰有4条馏金铜龙,檐下悬梁彩雕,色泽艳丽,亭顶镏金,并饰有宝瓶、法轮等的。殿堂内左右两侧设专道,另辟门户,登梯直通殿顶。纪念塔建于殿堂之中,殿堂由12根通天柱撑起,栋梁均用彩绘画,正中安放着4.5米见方,高9米的纪念塔,整个塔身用银镶饰,通体嵌满珠宝玉器,底座4面饰有银质镏金的四大天王,其下制作8狮,形似托举宝塔之状。塔内藏十世班禅大师生前的部分遗物,以及金银、珠宝、粮食、绸缎等。塔身居中安放大师的镏金铜像,左手执金钢杵,右手握法铃,安祥正视。塔两侧悬挂着高约9米的两幅巨型彩色幢幡宝盖,塔顶前罩悬有彩色八宝图。塔4面的供桌上献满宝瓶香花、金银酥油及银碗等法器。修建时特邀甘肃永靖的木匠,青海五q的凶甲,西藏的银匠精心绘制雕刻铸造,使纪念塔精美绝伦,整个装饰富丽堂皇,宏伟肃穆,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成为当代佛塔建筑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观赏研究价值。建筑纪念塔及殿堂共收捐赠款406万元,工程总投资为399万兀。用黄金10556克,白银648.5公斤,黄铜996公斤,珊瑚2358枚,宝石441颗,木材611立方米,水泥500吨,石料2200多立方米,砂子1000多立方米。199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班禅故居 第十世班禅大师故居,座落在文都乡麻日村,距县城西南20公里。民目27年(1938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师诞生在此地。大师祖籍西藏萨迦地方,元初迁来循化,明代起为世袭百户,清末升为千户,管辖“文都七族”。故居村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有小河自南向北流入黄河。穿村而过的公路,连接循化和同仁县。大师故居在一棵高耸挺拔的参天古树之下。故居一进三院,外院有停车场、杂物房、仓库等;西院为旧居,是家庭成员住房;东院三面盖有两层藏式楼房,楼北正中为佛堂,其左侧有会客室、大师卧室。梁栋门户均用油漆彩绘,显得富丽堂皇,庄重典雅。佛 9门上方挂有“河源须弥”的匾额一方,两边配以“九曲安祥爱国早传拒虏,八荒向化护教所以宁邦”的楹联,是颂扬大师爱国爱教伟大业绩的。院厨是老房子,靠柱子献哈达的地方,是当年的老火炕。这里就是十世班禅大师的诞生处。故居现已成为旅游者观光和佛教徒的朝拜之地。
  古雷寺院 全称“道帏扎仓具喜兴盛洲。”在道帏乡政府北面的虎头山下,这里地势平坦,风景优美。三十年代,喜饶嘉措大师将“古雷扎仓”更名为“道帏扎仓”。元正二十二年(1336年),同仁隆务寺三旦仁青初来此勘地建寺。后安格修行院僧众±部加入古雷寺。该寺原属萨迦派,清顺治元年(1644年),同仁隆芬寺法台罗桑噶哇主持古雷寺后,改宗格鲁派,易名为“噶丹佩吉林”,意为“具善兴旺洲”。并延请隆务寺加堪布罗桑尼玛主持古雷寺佛事,建立显宗辩经学院,采用广惠车、哲蚌寺郭莽经院教程,制定寺规,振兴学风。自此,加堪布成为该寺寺主,也成为该寺转世活佛,称“古西合嘉”。该寺院喇嘛中前后获得格西“拉然巴”学位的有五名,其中喜饶嘉措大师是闻名遐迩的“拉然巴”。循化县藏传佛教寺院中古雷寺位居第二。现有宗喀巴千座殿等,佛像688尊,唐卡大小300余幅,《甘珠尔》等经典1400余卷,寺院原占地面积110亩,有林地500亩,主要建筑有经堂l座,佛堂3座,昂欠1院。僧人有42名,僧舍33户198间,新建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一座。每年主要宗教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及晒佛节,4月干供节,9月降凡节,10月五供节11月法会等。正月16日举行跳欠活动,有天女舞,法王舞和宝帐怙主舞等,据传宝帐怙主舞渊源于西藏萨加寺,《安多政教史》记载:“这座寺院有所属寺13座,除张沙寺外,上下禅院、寺院都是它的属寺。”“寺属香火地有道帏五部落和麻巴七部落”。在中国古建筑中,古雷寺佛画鲜艳,气势恢宏,规模宏大,1999年2月被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创建为十星级寺院。并定为重点旅游景点。
  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 喜饶喜措大师干1884年4月8日出生于道帏乡贺庄村,5岁出家,在该寺拜师学习佛教经文,16岁到拉卜楞寺学经,21岁进入西藏拜师求学,获“拉然巴”学位,任十三世达赖经典侍讲(承学),主持整理校勘大藏经《甘珠尔》、《布敦全集》、《第悉·桑结嘉措全集》等宏篇巨著,经过十几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空前绝后的浩瀚工程,曾任蒙藏副委员会委员长,在国立五所大学讲授佛学哲理。1941年喜饶嘉措大师在古雷寺创办“青海喇嘛教义国文讲习所”,招收僧俗学员。讲授佛学理论和文化知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解放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青海省副省长等职。他博学多才,在爱国和平事业中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贡献,在宗教事业上是位造诣极深的佛门高僧,毛主席夸他是“藏族中有学问的人,是爱国老人”。周总理曾赐他明代隆庆大铜钟。青海省政府拨专款修建了钟楼一座,“文革”中迫害致死,享年85岁,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1987年僧谷群众捐资在古雷寺修建了纪念堂。是现今古雷寺主体建筑。1980年11月、1983年10月、1987年10月,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先后三次专访该寺,主持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仪式,题馆名为“格西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并讲经、灌顶。纪念堂背依虎头山,殿门东向,为两层阁楼式建筑。殿堂正中供有大师灵塔,左边为宗喀巴和弥勒佛药泥像,右边是阿底峡和文殊菩萨药泥像,左右两侧分别是千手佛和六臂怙主、时轮金刚等。有石碑一座,上面书写著大师牛平简介-整个建筑富丽堂皇,布置庄严肃穆,纪念堂南北各有偏房1座,一为会客室,一为护法殿,如今朝拜者和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
  丹斗寺院 藏语全称“丹斗谢吉央贡”,地处循化县城北15公里的积石山一小沟之中。寺周悬崖陡立,石峰高耸,8处佛殿或建于峭壁之上,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建。据史料记载,该寺建于唐末宋初,9世纪中叶,赞普朗达玛灭佛,逼迫佛教徒改信苯教或逃往外地。当时在今西藏曲水县曲卧日山静修的藏·饶赛、姚郡、玛3人,为了不使佛教在吐蕃彻底泯灭,驮载部分藏佛经出逃,辗转到达今丹斗寺,凿岩洞为室,诵经坐静,招徒宏法,史称“三贤者”。循化加入村藏族青年穆苏赛拔投拜3位大师出家为僧,并受比丘戒。他苦心钻研佛理,学业日深,终于成为深明佛教理义的大师,后在丹斗寺建立道场,讲经宏法,收卫藏鲁梅·10位弟子在丹斗寺学佛法经典,这批弟子学成后进藏,开办寺院、传播佛教、广招信徒、弘扬佛法,使西藏佛教再度复兴,因此丹斗寺为西藏佛教后弘做出重大贡献,穆苏赛拔被尊称为“喇钦”,意为“意明大师”。由于上述原因,丹斗寺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是各派信徒向往朝拜的佛教圣地,前来朝圣者络驿不绝。明万历年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从拉萨来青海时,特意到丹斗寺静修。该寺属青海省民和县才旦寺系统,清末以来主要受才旦夏茸活佛的管辖。第五世才·旦夏茸·晋美柔贝罗哲为循化积石镇东街人,是当代最著名的藏学专家,于1985年农历5月13日圆寂。1980年重新开放后,国家先后拨款整修经堂、佛殿,彩绘壁画,塑立佛像,添制刺绣佛像、经卷,全寺焕然一新,有阿尼鲁迦佛殿、热扎帕殿堂、“三贤者”大师及喇钦大师修行殿、弥勒殿、阿柔格西修行殿、释迦牟尼佛殿、大经堂、才旦堪布昂钦、才旦夏茸昂钦、如意佛塔。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寺僧64人,内有藏文大专文化程度的20人。宗教管理方面仍设“格贵”、“干巴”等职务。重要佛事活动有正月祈愿会。3月学经期会。4月供养会,众僧举行法会、诵经、晒佛,化隆、循化等地藏族信教群众到寺转果拉(转经)、磕头、祈祷。赛康巴所创的5月修供法会。6月15日起为期48天的夏季学经期会。8月胜乐供养法会以及10月25日纪念宗喀巴大师圆寂的法会活动等。

 
 
 
前五篇文章

古塔之美:西夏时代的藏传佛塔

藏传佛教佛塔文化艺术

关于藏传《中论》八不颂的意义

白话藏传法句经

青海掠影探访藏传佛教之光

 

后五篇文章

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之地——丹斗寺

论藏传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

明清时期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商品货币经济新成份的生产和

藏传佛教瑰宝:神奇的藏式壁画

中国藏传佛教传入俄国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