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来源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来源

  何谓五蕴·蕴,初译为“阴”,新译为“蕴”,是个范畴性的术语,而不是感官、感情、想象、心行、认识那样的感官经验描述的概念。蕴表达心理功能的集群,不是个别的现象描述。但这是新的解说,古老的五蕴作“五阴”,又称阴魔,有阴影、荫蔽之义,是覆蔽心智、引起人生苦恼的魔罗!包含着价值和批判,是从作用意义角度命名的,属理性概念,显然比用集群描述性的“蕴”的概念更深。新概念是从概念上掌握对象的一种努力,“蕴”作为一个描述性概念,未出经验范围;“阴”作为一个意义性概念,超出经验,已上升为价值批判和理性批判。这是五蕴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根本不同。掌握五蕴心理学,应从其最高范畴的剖析开始。

  五蕴心理体系的来源。过去有推测说五蕴学说起源于婆罗门的禅定修习者,近代的印度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佛世的印度地区有两种文化体系,一是本土文化,属于农业文化,二是外来的雅利安文化,远源于欧洲的高加索地区,属游牧文化。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有多种说法),雅利安人通过中亚侵人南亚次大陆,至公元前9世纪左右已完全占领印度河流域,并与印度本土文化结合,产生了婆罗门文化,出现了印度现存的最早典籍《吠陀》。这种新的混合文化至公元前6世纪时已渗透到洹河中游,并持续东扩。释迦牟尼佛就出生于这个婆罗门文化东扩,而东方文化奋起抗争的时代。婆罗门是雅利安人的祭司阶层,处于文化统治地位,是一种有产有闲阶级,得以从事思考和修习禅定。婆罗门晚年进入森林修习禅定,可能与印度炎热的气候条件有关,还可能与吸收了当地原始宗教修行有关。在这种有产、有闲、回避炎热和当地文化四重背景下,婆罗门产生了被称为四行期的学生期、家住期、林栖期和遁世期的人生阶段论。由于老年婆罗门林栖、遁世、修习禅定,发现心理的层次和体系是有可能的。但近代研究揭示:林栖遁世与禅定修习,是印度本土文化的延续及其对婆罗门文化的反向渗透,东方更崇拜遁世修行。那么,五蕴学说更可能产生于印度本土文化之中。在笔者阅读过的有关《吠陀》、《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薄伽梵歌》的译本和间接文献中,尚未发现这些书中有五蕴学说的记载,却反而有刹帝利掌握着某些生命奥秘而为婆罗门所不知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婆罗门系文化中,很可能没有关于五蕴学说的系统理论乙在现存婆罗门各派哲学的范畴表中②,也没有五蕴体系。从婆罗门教回归大梵的宗教目标和流人流出的哲学思想来说,也不需要严格的客观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回归大梵的教义与解脱五蕴的教义根本不容,因此,五蕴学说源于婆罗门的推测,难以成立。

  从佛教方面的最古文献《阿含经》等有如下线索:1.《杂阿含经》卷六载,有老年婆罗门知识分子罗陀随释迦佛出家,有众多婆罗门等来问罗陀为如何于释迦门下出家修行,罗陀答以解脱色、受、想、行、识五阴之苦,遭到外道诟骂,但却得到释迦佛的再三印证。2.《中阿含经》载,释迦佛对他的朋友讲述五蕴与按心理层级修习禅定而得解脱道的程序,他的朋友回答是:前所未闻,或许如是。这表明,五蕴学说是当时人们尚不知道的全新知识。3.释迦佛出家之初修学色五色定的老师阿罗逻迦蓝、郁陀迦罗摩子,都是东方自由思想家,而不是婆罗门学者。4.一般认为,佛教理论的根本是缘起学说,而缘起理论是解说五蕴之间关系的学说。;在《阿含》中,缘起与五蕴只是解说的详略不同,五蕴是略说.,缘起是详解,缘起说明五蕴的内部过程。缘起的根柢在五蕴,若缘起是佛法的特殊理论,则从更根本的立场上应当可以认为五蕴是佛法的理论根据。5.早期大乘经和大型论典常有讨论佛陀建立五蕴的原理,特别是关于行蕴和识蕴的建立,言必称佛,表明在早期的经典制作者和论师的心目中,佛陀是五蕴体系的确立者;而在讨论心、意、识理论时,就很少引据佛陀的论述,原因可能在于心、意、识是印度社会的常识性心理概念。同时,佛教的五盖理论、结使理论、五根五力理论、菩提分法、五分法身理论;、五戒的内部结构都蕴涵着五蕴的原型,表现出了高度的系统一致性;,这一特色尚未在其他教派思想体系中发现,故应推定为释迦佛在教理体系构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底层的心理机制。这样的工作往往是范式理论确立者的思维特征。(6)在早期佛教文献中,如《增一阿含》、《长老偈长老尼偈》中,有不少通过观察五蕴而获得解脱、证阿罗汉果的实例,这是对阿罗汉果这一“道果”给予了心理学意义的解释,这也是其他教派中不存在的。据以上线索推定,五蕴心理结构是释迦佛发现的,五蕴心理学体系是释迦佛最先提出的,而且是释迦佛把五蕴解脱作为佛教的人生宗极目标,这在宗教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应该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关键的是,在印度各派哲学和各种宗教中,虽然都说解脱,但以心理解脱为教义的只此佛教一家。五阴的命名直接反映了佛教教义,这个教义就是心理蕴含着不净,需要自净其心。若非出白这个教义,不可能把心理命名为“阴”或“蕴”。后来客尘烦恼说、如来藏说、阿赖耶识说、胎藏说,都是这种思想的继续。由果知因,逻辑推论,五蕴理论必出于佛教。

  释迦佛怎样发现五蕴心理结构的呢?第一,从《中阿含经·分别六界经》等记载中可见,释迦佛借鉴了当时医学的观点和成就,富有客观精神。第二,释迦佛是禅定实践者,有丰富的反省经验。第三,释迦佛是彻悟者,有出于三界之外的心理观察能力,能够以超然的立场观察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心理活动。第四,释迦佛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并且曾广泛向自由思想家参学,文化素质高,理性明敏,有归纳心理现象并总结成理论的能力。释迦佛的这种学术素养,在他创立的二道(世出世)、三学、四谛、五蕴、七菩提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中都随时体现出来了。释迦佛的这种学术素养,在宗教创立者中是独一无二的。纯从实践角度来说,禅定有助于提高心理内省能力,若得五蕴解脱,内省能力更是远远高于普通禅定修习者。有解脱五蕴心理经历的人,对心理有超过常人的观察能力,如解脱者能够较清晰地观察到一般不易了解的与作意水平、动机意志相关的能动系统的活动现象和规律,大多数人无法反省得出的综合判断和理解过程,也可以得到有控制的观察。只要有一定理论素养,就可以利用这种“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能力,获得一些重要的客观发现和理论创见。释迦佛心理经历和学识素养,决定了他完全具有发现心理结构并创立五蕴学说的条件。

  释迦佛发现心理的结构,并创立五蕴心理学理论,主要得力于他在修道实践中对心理现象的反省观察和悟道后对心理现象的超纬透视。通常,人群的心理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以五蕴体系观察,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农民、工人、一般职员,主体心理平台仅在欲界即受蕴主导的水平;一流重点大学学生、研究生、知识分子中,约半数人的主体心理平台在色界即想蕴主导的水平;只有少数人达到五色界即行蕴主导的水平。在较低水平上的人,高级智能尚未发生,也就不能实现对高级实体的思维重构,因此对高度抽象实体必然认知缺如,对高级心理水平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也是无法了解到的。任何反省活动都会受到自身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一旦打破五蕴,就会突破心理层级的限制,具有对心理的超纬反省能力。释迦佛在经过日食一麻一粟的六载苦行后,于菩提树下大悟,就是解脱五蕴。从而他获得了对心理活动的超纬观察能力,加上他的现象归纳能力和理论创造能力,于是提出了五蕴体系,并作为心慧解脱的根本纲领。可见,五蕴心理学就来源于释迦佛悟道后的心理观察和总结。后世得道圣者们,又继续观察,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五蕴体系。这个活动已持续了近二千六百年,这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心理学研究运动。

  “蕴”的概念创立与对象属性。释迦佛创立“阴”或“蕴”这个心理学范畴,放在人类自心认识史中去理解,会得出一种历史的、哲学的评价。人类最初,以形身为我,连自心也未能自觉到,与畜牲的认识水平差不多。第二阶段感觉到心理活动,又觉得是独立于身体的另一种生命,形成“灵魂”观念。第三阶段,觉得“灵魂”观念把自心实体化是不妥的,就产生了“心灵”观念。心灵观念在地中海沿岸持续了约三千年,至今余音未绝。文艺复兴后,科学精神光大,对人心也视之为客观现象之一进行研究,提出了“心理”概念。“心理”这个概念是冷静的客观观照,以得对象之真为目标,只是冷冰冰的客观“真实”,但不是人性的,更高的视角是从意义、价值来认识人心,那么意义之心的概念应该是评价的、可转化的概括。释迦佛以“阴”或“蕴”来命名心理,正是这样一个概念。“阴”蕴含不净、覆蔽自心,给人生带来无穷的无明和烦恼,但可以通过打破蕴结,转化为净,变为白净的五蕴。“阴”是这样一种观念的概括,可见,五阴或五蕴的命名是一种意义心理学的命名。这样心理现象在五蕴心理学中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价值事物;一切心理现象也就成为人生的意义事物,而非冷冰冰的科学对象。可以这样说,五蕴心理学代表着人生价值的回归,而不是纯粹客观科学的道路,这是它成为人生心理学而非“心理科学”的不同之处。这也决定了在五蕴心理学研究中,科学的求真必须从属于人生之善这个伦理日标。佛教对被称为大乘菩萨的在家居士一般“不分别五蕴”,就是执行这种原则的实例。

  摘自:惟海法师著《五蕴心理学》

 
 
 
前五篇文章

圣地的微笑

闲游古寺静参禅——走访滁州龙蟠寺

金阁寺 银阁寺

绝美玉佛成就百年古刹 上海玉佛寺的由来

合龙寺中寻龙泉

 

后五篇文章

五蕴心理学的性质和评价

五蕴心理学的基本文献

佛史略览与佛法概观

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及论文简述

佛教圣地——多灵山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