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秦汉宗教史之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秦汉宗教史之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是传入我国最早的一个,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佛教与我国固有的儒学与道教彼此融合,互为消长,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教在我国影响也颇大,不仅波及政治与经济领域,而且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等。要了解中国佛教的历史特点,揭示出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必须要先了解印度佛教的渊源。

  (一)印度佛教

  1。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佛教是释迦牟尼佛所创的宗教。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Siddhartha),姓乔答摩(Cantama,旧译为瞿昙)。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详考。一般认为是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约与中国的孔子差不多同时。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 贤者.据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为当时恒河流域16个以城市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大国之外的一个小国)的王太子,父亲净饭王,母亲是天臂国王女摩耶夫人。印度古代的风俗,妇女怀孕后要回娘家产育。摩耶夫人因为产期临近,就在回天臂途中生下释迦牟尼,他出生的那一天即四月八日被佛教定为 佛诞节 或 浴佛节.释迦牟尼出生后7天,生母便去世了,由其姨母摩诃婆闍波提夫人抚养。释迦牟尼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兼习兵法与武艺,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到成年时,娶同族摩诃那摩长者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生有一子名罗睺罗。相传释迦牟尼14岁那年曾驾车出游,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毅然离开妻儿,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

  离家之后,释迦牟尼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恍然大悟,确信已经洞达了人生痛苦的本源,断除了生老病死的根本,使贪、瞋、痴等烦恼不再起于心头。这标志着他觉悟成道,成了佛。佛即佛陀,意为 觉者 、 知者.这一年释迦牟尼35岁。

  释迦牟尼成佛后,开始他的传教活动。首先在鹿野苑找到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5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自己获得彻悟的道理,佛教史上称这次说法为 初转法轮.释迦牟尼不久又旅行各地,足迹遍布恒河流域。

  所到之处,专心讲道。奠定了原始佛教基本教义,并组成了传教的僧团。弟子据说有500人,著名的有大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优婆离等 十大弟子.佛、法、僧这佛教的 三宝 已具备,佛教正式形成。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45年,已达80岁的高龄。他旅行到拘尸那国时,不幸身染恶疾,最后于拘尸那迦城附近的娑罗树林中逝世。这一天为2月15日,后来被佛教徒尊为 涅槃节.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所有舍利(灵骨)被8个国王分去,各在其本国建塔安奉。后来印度高僧到中国时也有带来佛身舍利的。

  释迦牟尼初创佛教,他的教义是从批判与继承婆罗门教而来的,用佛教特有形式,表现了印度宗教传统的 业 与 轮回 思想,其基本教义是 四圣谛 、 十二因缘 和 八正道 等等。

  四圣谛 是早期佛教理论的基本要点,它的核心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之苦海。 谛 是实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人生在世应该穷尽苦、集、灭、道的根本道理。 苦谛 ,是说世俗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苦有三苦和八苦等各种说法。三苦指苦苦,即寒热饥渴引起之苦;坏苦,即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行苦,即人世言行、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

  八苦指生、老、病、死、与亲爱的人别离、与怨恨的人相聚、有术而不得、一切身心现象都是苦。 集谛 ,是指造成痛苦的各种理由或根据, 集 是因、原因,是由 无明 和 渴爱 所引起的贪和欲,即佛教通常所谓的 业 与惑 ,导致生死轮回产生的。 灭谛 ,指断灭产生世俗的一切痛苦的原因,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无苦 涅槃 的佛教最高的理想境界。

  道谛 ,指为实现佛教理想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这些方法,概括为八种,即 八正道. 八正道 ,也称 八圣道 、 八支正道 ,主要解释道谛所须遵循的八种途径,即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维(正确的意志)、正语(正确的言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即勤修涅槃之道法)、正念(正确的思想,明记四谛等佛教真理)、正定(正确的修业禅定)。这八正道归结起来,意思是要佛教徒循规蹈矩地生活,决不作也不想任何 非分 的事,在清心寡欲和精勤不怠的修行中度过一生,求取幻想中的永恒幸福,这样,便可由凡入圣、通向涅槃,获得个人解脱。

  十二因缘 ,也称 十二缘起 ,是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解释人生痛苦的原因和论述三世轮回。缘,意为关系或条件,所谓缘起即诸法由缘而起;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佛陀常用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来说明缘起的理论。佛教的缘起说主要是针对人生问题来谈的。人生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和因果联系的环节:即无明(愚昧无知,不明佛理)、行(由无明而引起的善恶行为)、识(投胎时的心识)、名色(胎中的心、身发育状态)、六处(胎儿的眼、耳、鼻、舌、身、意)、触(胎儿出身后开始与外界接触)、受(感受苦、乐等)、爱(贪得欲望)、取(追求执取)、有(各种生存环境和条件)、生(来世之再生)、老死(有生必有老死)。

  佛教把这十二个部分看作一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部分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而配合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说,即成 三世两重因果 :过去因感现在果,现在因感未来果。因此,任何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得解脱前,都须依此因果律在 三世 和 六趣 (即 六道 :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轮回,永无终期;而人们贫富、贵贱、寿夭等差别根源也在这里,其中 无明 是一切痛苦的源头。佛教认为,只有消除 无明 ,昄依佛法,才能求得解脱,断绝轮回,达到无苦 涅槃 的理想境界。

  上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在其以后的发展中被概括为三条不能移易的根本义理,称做 三法印 :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印 就是 印玺 ,有印信、印证之义。这里借用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要用这三种标准来证明其是否为真正佛法。

  3。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外传播释迦牟尼逝世不久,其弟子迦叶召集500名比丘(男僧)在王舍城附近的七叶窟集会,共同忆诵佛说。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在会上,佛弟子阿难陀诵出 经 ,优婆离诵出 律 ,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佛教的原始经典。第一次结集后,长者们分别率领僧众各往一方行化,师徒相录,逐渐形成不同的系统,所授的教法和戒律,也互有异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导致了佛教的分裂。

  从释迦牟尼逝世后100年到400年间,佛教教团出现了分裂。最初分出七座部和大众部两大派。分裂的原因,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有不同的说法。

  南传佛教认为是由于僧众们在戒律问题上的争执,北传佛教则认为是由于对教义的理解。这两大派后来又陆续发生多次分裂,形成的派别有18部(南传说)或20部(北传说)之多。这个时期的佛教,通称部派佛教。

  公元1世纪前后,是印度历史上所谓 南北朝时代 ,也即贵霜王朝和案达罗王朝对峙的时代。当时印度正由奴隶制开始向封建制过渡,佛教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大众部中的一部分在家佛教徒中流行着对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就在这一时期,陆续出现了许多阐述大乘思想的经典。由于大乘经典的不断出现,有人加以弘扬,于是就形成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兴起后,就把以前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 小乘 佛教。 乘 ,指 乘载 或 道路 的意思。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的此岸到达菩萨涅槃的彼岸。大乘佛教将释迦牟尼完全神化,它主张在小乘修 三学(戒、定、慧)、 八正道 同时,兼修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修行目标上,小乘偏重自我解脱,以证得阿罗汉果为最高目标,大乘则以普度众生、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为最高目标;在理论上,小乘主张 人空法有 ,大乘主张 人法两空.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两大系统。7世纪后,大乘佛教的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形成密教。9世纪起,佛教在印度本土渐趋衰微,10世纪以后,大乘佛教名存实亡,完全融合于密教之中。13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基本消失。后到19世纪,佛教由斯里兰卡重新传入印度。

  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教主要在恒河中上游一带传播。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治时期开始,中经迦腻色迦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印度佛教的对外传播,大致有南北两条路线。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傣族、崩龙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小乘为主,称为南传佛教,也称为 南传上座部 佛教。其教义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经典用巴利文编成。南传佛教注重原始佛教的精神或教义,崇拜佛牙、佛塔和菩提树等。传入尼泊尔以北之西域诸国,由西域继续东传,进入我国内地,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以大乘为主,是北传佛教。经典用梵文编成。而传入我国西藏、内蒙和蒙古、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的,是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二)佛教输入中国的一些传说

  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历来传说纷纭,有的甚至添加了许多神话色彩。

  魏晋以后,佛教与道教双方为了抬高各自的地位都编造了许多神话传说,佛教徒更是尽力把佛教传入的时间提前。如西晋道士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说老子西涉流沙,入天竺为佛,化导胡人,释迦牟尼实为其后世弟子。佛教徒针锋相对,制造种种说法进行反驳,说什么早在老子之前佛陀已经在世,佛教传入甚早等等。越说越离奇,加上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并未引起社会重视,只是在一部分人中悄悄流传。后来史书上所记载的佛教初传,大多只是根据传说。这样,佛教如何传入中国之事,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有的说法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也搀杂不少虚构或浮夸成份。对这种种传说虽没有加以考察的必要,但由于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在佛教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还有必要了解一些。

  1。三代以前已知佛教刘宋宗炳《明佛论》说: 伯益述《山海》:' 天毒之国,偎人而爱人。' 郭璞传:' 古谓天毒即天竺,浮屠所兴。' 偎爱之义,亦如来大慈之训矣。

  固亦既闻于三五之世也。 ①伯益是舜帝时东夷部落的首领,曾帮助大禹治水。

  所谓 三五之世 是指三皇五帝。唐代僧人道宣在所著《归正篇?佛为老师》中也说: 余寻终古三五帝皇,有事西奔,罕闻东逝,故轩辕游华胥之国,王邵云即天竺;又陟昆仑之墟,即香山也。……以事详之,并从于佛国也。 ②看来佛法并非仅 闻于 三五之世,比舜还要早的黄帝本人已至佛国,其纯属子虚乌有。

  说三代之前(即在大约三、四千年前)中国已知佛教。这时释迦牟尼尚未降生,何来佛教?然而这些记载都出于有名的文人和高僧手笔,宗炳是虔诚的佛教徒,道宣亦一代名僧,按他们的历史知识,不应出现这些离奇的差错。但虔诚的佛教徒立场促使他们非这样做不可,因为对信仰者来说,把他们的教史说得越早越好。

  2。周代已知佛教古来一些佛教僧侣为了说明佛祖释迦牟尼比道教教祖老子还老,有意歪曲史书和经籍,编造释迦牟尼的生卒年月。三国时谢承《后汉书》,记佛在周庄王九年癸丑七月十五日寄生于净住国摩耶夫人腹中,至周庄王十年甲寅四月八日生③。《魏书?释老志》说: 释迦生时,当周庄王九年。《春秋》鲁庄公七年夏四月,恒星不见,夜明,是也。 鲁庄公七年应为周庄王十年,而不是九年。隋长房《历代三宝记》、《隋书?经籍志》等均采用此说。

  ① 《弘明集》卷二。

  ② 《广弘明集》卷一。

  ③ 唐韩鄂《岁华记丽》卷三注。

  此后,因西晋道士王浮伪造《老子化胡经》,佛教徒便把释迦牟尼的生年更往前推,说释迦牟尼早在周昭王时已经出世,并且当时中国已有人知道西方有圣人 诞生。唐代僧人法琳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就太史丞傅奕上疏 请除佛法 所作《破邪论》引《周书异记》说: 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 是何祥也? 苏由对曰:' 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

  一千年外声教被于此土。' 昭王即遣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 ①周昭王为公元前10世纪左右的人物,说释迦牟尼生于此时,无异于将佛教的历史往前推了四、五百年。既然佛教在周代早期即有,而周传世800年,并不因 周世佛法久来 而使 祚短.那么没有取缔佛教的必要了。其实《周书异记》是一部伪书,经把释迦牟尼生年提到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的神话,而使佛教徒兴高采烈,其后许多书籍纷纷引用,也无论真假了。

  3。孔子已知佛教《列子》载太宰嚭问孔子: 孰为圣人? 并列举三皇五帝以询之,皆不得要领。夫子动容有问曰: 丘闻西方有圣者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人无能名焉。 (唐道宣《归正篇》引《列子?仲尼篇》)后世的佛教徒,常常据此说孔子已知有佛。②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本是儒家推崇的圣人,孔子都说 圣非丘所知.把这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圣人否定之后,把佛抬出来作为孔子眼中的唯一圣人,佛的身价自然倍增。这当是魏晋时期的佛教徒为了美化佛教而借孔子之口所编造的。《列子》毕竟是一部寓言,以此为根据说孔子已知佛教,当然是毫无根据的。

  4。战国末年佛教已传入晋王嘉《拾遗记》卷四载:战国时燕昭王即位七年(公元前305年), 沐胥之国来朝,则申毒国之一名也。有道术人名尸罗,问其年,云百三十岁。荷锡持瓶,云发其国五年乃至燕都。善衔惑之术,于其指端出浮屠十层,高三尺.《拾遗记》的记载并不是历史事实。所谓沐胥之国,印度并无此名称。据《晋书?艺术传?王嘉传》记载,王嘉是苻秦方士,所著《拾遗记》一书,原文19卷,220篇,因战乱原文多亡佚,梁朝肖绮搜拾残遗,合为10卷。《晋书》说此书有不少荒诞不经的记载。燕昭王时,佛教尚未传到印度西北地区,怎么可能已经传入中国!《史记》、《水经注》等史书记载燕昭王礼贤下士,相信方士,说燕昭王时已传入佛教大概从此事附会而来。

  5。古阿育王寺刘宋宗炳《明佛论》说临淄、河东等地皆有阿育王寺,最后得出结论说: 由此观之,有佛事于齐鲁之地久矣哉。 ①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也说: 于(佛死)后百年,有王阿育,以神力分佛舍利,役使鬼神造八万四千塔,布于世界,皆同日而就。今洛阳、彭城、姑臧、临淄皆有阿育王寺,盖承其遗迹焉。 唐法琳在《破邪记》中明确地说佛舍利塔传世的时间: 东天竺国有阿育王收佛舍利,役使鬼神,散起八万四千宝塔,遍阎浮提。我此汉土九洲之内,并有塔焉。育王起塔之时,当此周敬王二十六年丁未岁也。塔兴周也,经十二王,至秦始王三十四年,焚烧典籍,育王塔由此沦亡。佛家经传靡知所在。 ①

  ① 《广弘明集》卷十一。

  ② 《广弘明集》卷一。

  ① 《弘明集》卷二。

  按照以上说法,在春秋末年中国已有阿育王寺纯属无稽之谈。的确,阿育王曾在印度大力修建寺塔,但在一天之内建造八万四千塔遍布于世界是不可能的,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个神话,所以在洛阳、河东等地有阿育王派 鬼兵 造寺是不可能的。

  6。秦始皇时佛教已入中国唐代法琳上书驳傅奕,引用道安、朱士行等《经录》一书,说: 始皇之时,有外国沙门释利防等一十八贤者,赉持佛经来化始皇。始皇弗从,乃囚防等。夜有金刚丈六人来,破狱出之,始皇惊怖,稽首谢焉。 ②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 前210年在位,阿育王在位时间约为公元前273年- 前232年。两人在位时间差不多同时。阿育王曾派出大量使者和传教僧到世界各国传教,远的到达埃及和希腊,但都没见有史料说当时印度已与中国发生往来。

  说秦始皇时有佛僧众到中国来,在南北朝以前也没有任何人记载这件事。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也没有引用释道安、朱士行的《经录》。如果《经录》记载有这件事,那么宋代僧佑的《出三藏记集》、北齐魏收的《魏书?释者志》当会有记述。看来,《经录》一书当为伪书。而法琳引用文献也是常常靠不住的,他曾把阿育王错误地提到周敬王(公元前519年- 前476年在位)之时,比秦始皇早出250多年。他还就佛法东来一事前后有好几种说法!

  可见,说秦始皇时有佛僧到中国来过的事是靠不住的。

  7。汉武帝时已知有佛教刘宋宗炳《明佛论》说: 东方朔对汉武劫烧之说。 ①是说东方朔已知佛教。《史记?东方朔传》说东方朔 好古传书,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 ,并没有记载说他知道佛教。而在宗炳之后的梁慧皎《高僧传?竺法兰传》却说:汉武帝时开掘昆明池时从池底得到黑灰,武帝问东方朔,东方朔回答说应该问西域人,直到东汉时才由印度僧作出解释。因此,说东方朔已知佛教根据是不够明确的。

  《魏书?魏老志》记载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时已知佛教,说: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数。 张骞出使西域,曾在大夏逗留一年多,大夏毗邻身毒,若大夏流行佛教,张骞不会不记的。《史记?大宛列传》、《汉书》的《张骞传》和《西域传》也没有一字谈到佛教。正如刘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所说: 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张骞但著地多暑湿,乘象而战。 魏收在《魏书?释老志》说张骞 始闻浮屠之教 ,则是他的推测之词。唐代的《广弘明集》卷二转引《魏书?释老志》竟将此文改成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云身毒、天竺国有浮屠之教.魏收推测之词又变成了张骞说的话,越发不可信了。

  《魏书?释老志》还肯定说汉武帝时已有佛教流行: 汉武元狩中,遣霍去病讨匈奴,至皋兰,过居延,斩首大获。昆邪王杀休屠王,将其众五万来降,获其金人,帝以为大神,列于甘泉宫。金人率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上使依其国俗祀之。此神全类于佛。岂当汉武之时,其经未行于中土,而但神明事之耶? 魏收以为这里的 金人 即佛像。《魏书?释老志》的材料当来源于此。刘孝标在注中所引的《汉武故事》,原题班固撰,《隋书?艺术志》没题班固撰,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引唐张东之《书洞冥记后》,谓《汉武故事》乃南齐王俭所造,记述多出入《史记》、《汉书》,文中不少荒诞不稽之事,当为伪书。查《史记》、《汉书》,汉得休屠祭天金人是在浑邪王投降之前,而不是如上面所说在此之后。这二书都说 祭天金人 而不说 金人.魏收不明匈奴以金人祭天的习俗,把 祭天 二字省略,则颇为可疑了。

  ① 《广弘明集》卷十一。

  ② 《广弘明集》卷十一。

  ① 《弘明集》卷二。

  其实,匈奴如同秦汉一样也是祭祀天地、日月、鬼神的。《史记?匈奴列传》说: 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后汉书?南匈奴传》说: 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 匈奴祭天之时应有神主,这个神主就是 金人.裴骃《史记集解》引三国时孟康《汉书音义》说: 匈奴祭天处本在云阳甘泉下,秦夺其地,后徙之休屠王右地,故休屠王有祭天金人像,祭天主也。 《魏书?释老志》的 金人 只不过是一个神像,匈奴祭天之时拿出来作神主,仅此而已。因此,说汉武帝之时已有佛像祭祀是不能成立的。

  8。刘向校书发现佛经刘向(约公元前77年- 前6年),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最早说他在校阅图书时发现佛经的是刘宋宗炳的《明佛论》,说: 刘向《列仙传》,七十四人在佛经。 ①其后,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也说: 刘子政《列仙传》曰:' 历观百家之中,以相检验,得仙者百四十六人,其七十四人已在佛经,故撰得七十,可以多闻博识者遐观焉。' 如此即汉成、哀之间,已有经矣。 以后的佛教徒都认为刘向校书时看到了佛经。

  但比宗炳、刘孝标稍后的颜之推(公元531年- ?年)在所著《颜氏家训?书证篇》说: 《列仙传》,刘向所造,而《赞》云七十四人出佛经。

  盖由后人所羼,非本文也。 查《汉书?艺文志》,刘歆《七略》辑其父刘向所校书目,连方技、术数等书目均有著录,却无一字道及佛经,这不是什么疏忽,而的确当时没有佛经可录。不仅当时中国没有佛经,就连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也没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说法皆用口授,僧徒背诵而已。佛教传入印度南部的斯里兰卡后,于公元前1世纪才用文字把佛典记录下来,而在印度北部直到公元后才出现成文佛经。所以刘向校书时根本不可能见到佛经。

  以上诸说,多为佛教徒的穿凿附会,不足为信,佛教传入中国的可靠年代,当在两汉之际。

  ① 《弘明集》卷二。

  (三)两汉之际佛教的传入

  在公元1世纪前后两汉之际,印度佛教开始通过西域逐渐传入中国内地。在佛教向北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汉对西域交通的开辟起了促进作用。

  1。西域与内地的往来

  西汉时所指的 西域 ,狭义上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今帕米尔是它的一部分)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即汉代西域都护府的辖地,包括今我国新疆地区、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及吉尔吉斯斯坦的伏龙芝一带。广义上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南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个别地方,是中国当时就地理知识所及对 西方地区的泛称。葱岭以东的西域,西汉时城邑小国星罗棋布,原有36个,后来分裂为50多个小国。在张骞通西域前,匈奴的势力伸展到西域,在那里设 僮仆都尉 ,对西域各国征收各种赋税,统治着西域各族人民。

  汉武帝为了联合匈奴的世敌大月氏共同夹攻匈奴,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前后历经13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达10年之久,虽然没有达到联络大月氏的目的,但是却了解到有关西域的许多情况,对于密切汉朝与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中西交通起了重要作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到达乌孙后,又分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以加强汉朝和中西地区的联系。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来,乌孙派出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等地。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了。

  自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国与汉内地的政治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一直十分频繁。汉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冶铁、凿井术等,相继在西域得到推广。汉朝精美的手工业品,如丝绸和漆器,也传入西域各地。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以及汗血马,也陆续传到中国。西域的音乐、舞台在内地传播,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这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在西汉末至东汉初年一直进行着,正是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佛教从印度向西北邻国传播,通过西域传到了中国内地。

  2。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佛经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是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传入的具体时间,说法虽然很多,但公认的说法: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佛经,当为佛教传入汉地之始。

  大月氏原居我国敦煌、祁连山一带地方,汉文帝初年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西迁至塞种地区(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遭乌孙攻击,又西迁大夏(今阿姆河上游)。约在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张骞出使曾到过这里。进入大夏的大月氏人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个部分,称为 五部翕侯.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翕侯兼并其他四部,建立贵霜王国。经阎膏珍(约公元1世纪后半期)至迦腻色迦(约2世纪初叶),不断扩张,建成一北起花刺子模,南达文迪亚山,横跨中亚细亚和印度半岛西北部的大国。

  从公元前3世纪以后,由于印度阿育王的支持和帮助,佛教开始在印度以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缅甸、斯里兰卡以及中亚、西域一带得到传播。在公元前2世纪,大夏入侵印度西北所建立的舍竭国已流行佛教,大月氏于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至迟在公元前1世纪时,大月氏由于受大夏佛教文化的影响,已开始信仰佛教。在贵霜王国建立并占领印度广大领土以后,佛教便在大月氏所占领的地方广为传播,迦腻色迦王更是大力倡导佛教,佛教取得很大发展。

  西域各国如大月氏等信仰佛教后,在他们派往汉朝的外交使节、侍子,以及商人中就可能有一些佛教信徒。但在西汉末年时,他们的宗教信仰往往被认作异地民族风俗,并没有特别去注意。日长月久,人们对这种特殊信仰看得多了,才逐渐开始感兴趣。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篇末的注中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说: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问、比丘、晨门,皆弟子号。浮屠 ,就是 佛陀 的早期译语,即人们平常所说的 佛 , 《浮屠经》 实际上就是《佛经》。这部经主要是讲述释迦牟尼的故事,如释迦牟尼是哪里人,父母叫什么名字。经中说,释迦牟尼的母亲因梦见白象而怀孕,释迦牟尼是从他母亲的右胁出生的,一生下来就会走路,向东南西北四方各走了七步等等。如前所述,大月氏迁入大夏地区后接受了佛教信仰,在公元前1世纪末盛行佛教并由其到汉使臣口授佛经,应该说是有可能的。由于在公元前1世纪以前,尚没有成文佛教经典,佛教的传播是通过口授佛经进行的,直到东汉时我国早期的佛经,也多从口授。所以口授佛经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虽然伊存口授佛经确有其事,但由于当时人们对佛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相信的人极少,也没有传播开来。尽管如此,佛教已正式传入中国,中国人也正式接触到佛教了。

  3。楚王英——中国最早的佛教信仰者佛教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还不是公开的,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在上层社会,信仰佛教的人只局限于统治阶级的某些上层人物。而楚王刘英,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仰佛教的上层人物。

  据《后汉书?楚王英传》记载,楚王刘英是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明帝刘庄的异母弟弟。刘英年轻时好游侠,结交宾客,在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为楚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由于母亲许氏得不到光武帝的宠爱,所以刘英的封国最为贫小。明帝刘庄还是太子的时候,刘英经常与他在一起,两人关系特别好。刘庄即位后,经常赏赐刘英。刘英在晚年的时候, 更喜黄学,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刘英可能在封国内的某些做法、行为有违人臣之礼,就派郎中令奉黄缣白纨30匹送到朝廷赎罪,说: 托在藩辅,过恶累积,欢喜天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明帝不计过失,下诏安慰说: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不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黄老 ,西汉文、景之世曾为显学,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后,它逐渐与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到东汉时,黄老之学已演变成为黄老道术。佛教刚刚传入之时,人们往往将佛教与黄老并举,将黄老与浮屠并行祭祀,说明佛陀在东汉时已被认为是一种能庇佑人们的神祗,通过祭祀可以向佛陀祈求福祥。所以刘英信奉佛教,不但要受 斋戒 ,而且要行 祭祀.明帝的退赎诏文下达之后,刘英遂又 大交通方士 , 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在他所招的方士中,其中就有不少信奉佛教的沙门和居士。明帝对刘英 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 不但不进行惩罚,反将此诏书传示各封国中傅,明显含有表彰和推广的意思。这说明佛教在当时已有一定的流传,并在上层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男子燕广告发刘英 与渔阳王平、颜忠等造作图书,有逆谋,事下案验,有司奏英招聚奸猾,造作图谶,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帝以亲亲不忍,乃废英,徙丹阳泾县,赐汤沐邑五百户。……明年,英至丹阳,自杀。立国三十年,国除 ①。

  楚王英谋反……所连及死、徙者数千人 ②。刘英的 更喜黄老,学为浮屠 ,原指望求得神佛的庇佑,而结果却招来杀身之祸。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

  4。明帝感梦遣使求法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中,后汉明帝 夜梦金人,遣使求法 的说法最为著名。此说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序》和《牟子理惑论》。《牟子理惑论》说: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中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寿陵曰显节,亦示其上作佛图像。

  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兹。 这部《牟子理惑论》所说的明帝求法传说,是由《四十二章经序》继承下来,所记大同小异,但都没有标明明帝求法的具体年月。东晋袁宏的《后汉纪?孝明皇帝纪》、刘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等正史所记与此大体相同。《后汉纪?孝明皇帝纪》首先记叙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发生的楚王英谋反事件,然后便记述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的情景: 初,帝梦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大,而问其道术,遂于中国而图其形象焉。 《后汉书?西域传》说: 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 这个 世传 记录表明,范晔不是将明帝求法的故事作为史实传承下来,而是作为一种佛教传入的故事流传于世。 感梦 本身就是神话的意味。一些人据此认为明帝求法是纯属虚构。

  从以上四个引文看,汉明帝求法说虽有虚构成分,但从其基本情节来说是可信的,都包含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法,此后佛教正式流传于中国等方面的内容。而范晔还引用史料,谓 楚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奉其道者 ,说明佛教在中国初传的情形。而明帝与楚王英是同父异母兄弟,年纪大体相当,两人关系甚为密切。当楚王英 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而畏罪以缣自赎时,明帝不仅不进行惩罚反而加以褒奖,说明当时人们信仰佛教并不是奇怪罕见的现象。我们还从明帝所下的诏书中提到 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 ,说明他早已知道佛教的存在,而且对佛教已相当了解、好感,所以他派人到西域求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① 《后汉书?楚王英传》。

  ② 《后汉书?明帝纪》。

  (四)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

  两汉之际到东汉末年,是佛教最初传入并逐渐开始流行的时期。佛教的传入和流行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1。东汉末年佛教流行的社会条件西汉政权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高度的发展。汉武帝出于抗击匈奴的需要,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密切了西域及至更远地区之间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西域文化向东土传播。随之而来的便是以西域为桥梁的印度佛教。因此,张骞通西域客观上为佛教的东传创造了条件。

  汉末是社会危机大爆发的时期,是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尖锐复杂和农民起义进入高潮的时期。靠豪强地主势力的支持和对农民起义成果的篡夺而当上皇帝的刘秀所建立的东汉政权,对豪强地主的发展采取了放任态度。

  东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广大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迫沦为豪强地主的依附农民或沦为流民。自汉和帝(公元69- 105年)以后,宦官、外戚夺取最高统治权的斗争十分激烈,对土地财富的疯狂掠夺更加肆无忌惮。统治集团的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使广大人民纷纷破产,处境悲惨,生活极为贫困。与此同时,水旱虫蝗风雹等灾荒相继不断,日趋腐朽的东汉王朝也进一步加重了对农民的压迫与掠夺。广大农民陷于死亡境地。桓帝末年,司隶及豫州一带, 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因此,从和帝以来,农民的起义斗争接连不断,规模越来越大。黄巾起义爆发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董卓之乱,东汉政权更是名存实亡,军阀混战,战火连绵,社会一片混乱。正是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动荡时代,为佛教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以后,儒家经学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烦琐粗俗。东汉时期,谶纬流行,今文经学与谶纬合流,经学的谶纬迷信化,在严重的社会危机面前降低了束缚人民的力量。汉桓帝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是对儒术丧失信心的体现,农民也唾弃官颁的《五经》不用,如黄巾起义是以《太平经》为经典,张鲁的五斗米道是用《老子五千文》作经典。经学已完全失去了作为统治工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酝酿和流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先秦诸子学说再次兴起,玄学也处于胎动之中。由于儒术统治地位的动摇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气氛,十分有利于佛教的流行。

  此外,两汉对社会上与图谶方术同时兴盛的精灵鬼神、巫祝妖妄等迷信思想的泛滥,以及东汉末年道教的创立,为佛教的流传开辟了道路。佛教正是在上述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两汉之际传入到东汉末年开始流行起来的。

  2。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概况及其特点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东汉末年的近200年时间内,其发展是极为缓慢的。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它是被当作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而得以在上层社会中扩散,广大平民百姓极少接触。屈指可数的佛寺,也主要是供西域来华的僧侣和商人参拜使用的。从现存的有关资料来看,在东汉末年以前,除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楚王英奉佛、明帝感梦遣使求法的记载外,没有其他的佛教活动了。到了东汉末年,佛教开始从上层走向下层,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东汉末年,中国的佛事活动以佛经的翻译为主,当时的洛阳是翻译中心,译者大都为古印度和西域的僧人学者。汉末桓帝、灵帝时代最早到洛阳提供汉译佛经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此外还有安玄、竺佛朔等人。在汉灵帝、献帝之间又有支曜、康巨、康孟洋等到洛阳从事佛经的翻译。当时的翻译基本上是传来什么就译什么。合译也好,单译也好,都是以外来僧为主,汉地僧人或居士只是做些辅助工作。在众多的译师中,最有影响的是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安世高主要翻译小乘上座部一系的经典,重点放在 禅数 (禅定理论),支娄迦谶主要翻译大乘中观学派的理论,重点放在 般若.佛经在翻译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得到汉族地主阶级和文人学士的支持。

  东汉末的译经事业还没有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而大量佛教典籍的译出,如果没有民间地主阶级和文人学士的资助是不可能的。当时的洛阳孟福(字元士)、南阳张莲(字少安)等人就直接参与佛经的翻译工作,而孙和、周提立等人则是译经的资助者。出家为僧的汉地僧人严佛调更是与安玄一起合译佛经了。这些都说明佛教在汉末已有相当的社会影响了。

  汉末的译经事业几乎都是在洛阳进行,洛阳最先成了佛教中心。后传到丹阳、彭城、广陵等地,即江淮流域。楚王英的领地是以彭城为中心。丹阳人笮融督管广陵、彭城、下邳运漕,利用手中掌握的粮食,建造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教,足见江南佛教已经流行。汉灵帝末年,洛阳,关中一带百姓,由于受董卓等军阀集团的掠夺和屠杀,许多人逃难到江南,佛教也跟着传到淮河和长江流域。之后,又传到豫章、会稽,直到广州、交州,呈自北向南发展的形势。桓帝祀佛时是把黄老浮屠并祠的,而笮融奉佛突出的是 课读佛经 和 浴佛 等佛教仪式,汉末还出现了汉人由信佛而出家修道的僧人——严佛调,从交州来的牟子写出了《理惑论》一书。可见,在东汉末年,以洛阳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佛教已经有了广泛的传播,人们对佛教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随着佛教的广泛流传,东汉末年在洛阳、徐州、豫州等地区先后兴建了一些佛教寺塔,并开始塑造佛像。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汳水》说: 汳水又东径梁国睢阳县(今河南睢县)故城北,而东历襄乡坞南。《续述征记》曰:西去夏侯坞二十里,东一里,即襄乡浮图也。汳水径其南。汉熹平(公元172- 178年)中,某君所立,死因葬之。其弟刻石树碑,以旌厥德。隧道有狮子、天鹿,累砖作百达柱八所,荒芜颓毁,雕落略尽矣。 史载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祠,但没有说有佛像。汉桓帝在宫中祠黄老、浮屠时有没有祭佛像不得而知。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 ,这是史籍中关于建寺祠佛像的最早记载。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在东汉的墓室石刻里也有佛像。

  东汉末年是佛教刚刚开始流行的时期,但人们仍然还没有把佛教与黄老方术完全区别开来,而外来僧侣在翻译佛典时也往往借助某些方术来吸引信徒,扩大影响。佛教就是这样逐渐在中国土地扎根、发展的。

  3。桓帝祠佛从历史文献上来看,桓帝(公元147年- 167年在位)是后汉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

  汉桓帝名刘志,是蠡吾侯刘翼的儿子。外戚梁冀毒杀年仅9岁的小儿皇帝汉质帝(刘赞)后,立年仅15岁的刘志入继帝位,由梁太后临朝,梁冀把持朝政,皇帝不过是个傀儡。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太后死去,汉桓帝在宦官单超、徐璜等人的合谋下诛杀了梁冀,朝政又转到宦官手里。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世家豪族与太学生联合反对宦官专政,桓帝命令逮捕李膺等200余人,后称 党锢之祸.这个昏庸、凶残的桓帝为了延年祈福,十分迷信宗教。据《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延熹九年春,桓帝派中常侍左睢到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祭祀老子。同年冬天,又派中常寺管霸到苦县祀老子。《后汉书集解》引《孔氏谱》说: 桓帝位老子庙于苦县之赖乡,画孔子像于壁。 此外,桓帝还在宫中祭祠黄老。《后汉书?桓帝纪》记载,延熹九年七月,桓帝 祠黄老于濯龙宫 ,《后汉书?祭祠志》也说桓帝 亲祠老子于濯龙,文罽为坛饰,浮金银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即是说,桓帝祭祠黄老用的是祭天的仪式,其隆重可见一斑。

  桓帝受炽烈的成仙欲望所驱使,在祭祠黄老的同时而祭祀浮屠。《后汉书?桓帝纪》: 前史(指《东观汉纪》)称,桓帝好音乐善琴笙,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斯将所谓听于神乎。 《后汉书?西域传》也说: 汉自楚王英始盛斋戒之祀,桓帝又修华盖之饰。 《后汉书?襄楷传》也说到大臣襄楷于延熹九年到洛阳上疏桓帝,说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佛、者并祠,表明在桓帝之时,佛教仍被看作是黄老道术一种,佛陀是被当作有攘灾招福、长生不老之灵力的神祇来信仰。襄楷在奏议里说: 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

  今陛下嗜欲不去,杀罚过理,既乖其道、岂获其祚哉? ① 此道清虚,贵尚无为 ,表明当时,尽管佛教已传入很久,但在人们心目中,佛、道是一样的。桓帝佛、老并祠,无非是要 听于神 而求得神佛的福祥。

  4。笮融事佛公元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统治集团内部开始了封建割据势力的混战。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散在青州、兖州、冀州、豫州、并州的黄巾军余部,再次发动起义。这些起义在地方军阀的联合镇压下遭到失败。徐州刺史陶谦在镇压境内的黄巾军后,任徐州牧,据有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

  笮融(?- 公元195年),丹阳(治所在今安徽宣城)人,与陶谦是同乡,聚众数百人投靠陶谦,受任督管广陵(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下邳(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彭城(治所在今江苏徐州)三郡粮运,并任下邳相。

  笮融本人崇信佛教,他擅断三郡钱粮,大造佛寺。《后汉书?陶谦传》说: 初,同郡人笮融,聚众数百,往依谦,谦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遂断三郡委输,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 《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记载笮融 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重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许人,悉课读佛经.并且告示天下,举凡愿意信仰佛教的,一律免去其徭役。当时,由于北方的洛阳、关中一带连年军阀混战,战乱连年,人民纷纷逃亡来到这里,笮融用信佛免役的方法前后招来远近民户五千多。他还举行盛大的浴佛会, 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率兵攻打陶谦至彭城,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复攻陶谦,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残灭。不久,陶谦病死于丹阳。这时,笮融 将男女万口、马三千匹走广陵,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三国志?吴书?刘繇传》)笮融却见利忘义,恩将仇报,将太守赵昱杀死,放兵掠抢。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又南逃长江,杀死豫章太守朱皓。笮融终因作恶多端,最后被扬州刺史刘繇打败,笮融 走入山中,为人所杀 ①。

  ① 《后汉书?襄楷列传》。

  在中国历史上,笮融可以说是早期信奉佛教的官僚 居士.在笮融的信佛事业中,与楚王英、桓帝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那就是出现了诵读佛经、铸造佛像、建立寺院、举行浴佛会和实行施食等。特别是笮融所建造的佛寺,规模宏大,能容纳三千人,佛像涂上黄金,极为辉煌,信佛诵经还可免除徭役,实已开启了以后为了逃避徭役而入寺为僧尼的风气之先。

  每浴佛,多设酒饭 说明当时已有纪念 佛诞 之类的佛教节日的风气。

  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 的记载,可知当时已经流传着汉译佛教经典,佛教在当时已相当流传并普及到民间了。

  5。严佛调出家为僧严佛调,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人,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汉人出家僧侣。

  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安玄传》中所附载: 佛调,临淮人也。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通译经典,见重于时。 梁慧皎《高僧传?支楼迦谶传》也附载有严佛调出家为僧的事情。汉灵帝末年,安息商人安玄来洛阳经商,渐谙汉语,常与沙门讲论佛教,因为有功被封为 骑都尉 ,世称 都尉玄.安玄与严佛调是好朋友,他俩共同合作,共同翻译过不少佛经。翻译时,由安玄口译,严佛调记述,有名的《法镜经》就是他们共同翻译的, 玄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经》。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理得、音正,尽经微旨,郢匠之义,见述后代 ①。《法镜经》是一部大乘佛经,与《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属同本异译,其主要内容是劝告人们信仰大乘佛教,其中还谈到大乘出家,即戒律的问题。

  严佛调除与安玄共同翻译佛教经典外,自己还撰写有《沙弥十慧章句》(一卷),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僧佛教名著。这是一部宣传小乘佛教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的 禅数 著作。其序说: 昔在佛也,经法未记,言出尊口,弟子诵习。辞约而义博,记鲜而妙深。……有菩萨者,出自安息,字世高,韬弘稽古,摩经不综,愍俗意朦,示以桥梁;于是汉邦敷宣佛法,凡厥所出,数百万言,或以口解,或以文传,唯《沙弥十慧》,未闻深说。夫' 十' 者数之终,' 慧' 者道之本也。物非数不定,行非道不度,其文郁郁,其用亹亹,广弘三界,近观诸身。调以不敏,得充贤次,学未浃闻,行未中四,夙罗■咎,遘和上忧,长无过庭善诱之教,悲究自潜天所系心。于是发愤忘食,因闲历思,遂作《十慧章句》。不敢自专,事喻众经,上以达道德,下以慰己志。创奥博尚之贤,不足留意,未升堂室者,可以启蒙焉。 ②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严佛调不仅是一个佛经译师,而且是一位兼通梵、汉语文的汉僧学者。

  据《晋书?佛图澄传》载 著作郎王度 上石虎奏章中称, 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汉代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得出家。魏承汉制,亦■前轨.梁慧皎《高僧传?佛图澄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可以看出,汉时似乎已经有汉人出家,然后才有此项禁令。而汉人出家为沙门是从严佛调开始的。但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和梁慧皎《高僧传》虽然记有严佛调出家修道,但严佛调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跟从什么人出家都没有记载。可能严佛调没有 具足戒 ——比丘戒,只是剃除须发,披著袈裟而已,即《牟子理惑论》所说的 今沙门披赤布,日一食 的 僧相.再从他的姓来说,还是一个在俗之姓。所以,严佛调充其量只算是一位具 僧相 的僧人。

  ① 《后汉书?陶谦传》。

  ① 《出三藏记集?安玄传》。

  ② 《出三藏记集?沙弥十慧章句序》。

  (五)《牟子理惑论》的主要思想

  东汉末年,随着佛教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反映当时人们对佛理的理解的著作也产生了,这就是著名的《牟子理惑论》。

  1。牟子和《牟子理惑论》简介《牟子理惑论》一书,通称《牟子》,或叫《理惑论》,最早见于南北朝时宋明帝(公元465年- 471年在位)敕中书侍郎陆澄所撰的《法论》,陆澄因这本书记载了汉明帝遣使求法的故事,所以将此书著录在《法论》第十四帙 缘序 集中,并注曰: 一云苍悟太守牟子博传.从《牟子理惑论》所叙自传来看,牟子是东汉末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梧州市)人。名不详。牟子本人原是一个儒者,博读经传,也读神仙家之书,但认为虚诞不可信。所以在他的头脑里,儒家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有道家思想。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后,董卓废少帝,另立9岁的刘协为帝,就是汉献帝。董卓把持东汉政权,迁都长安,把洛阳洗劫一空。各地军阀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北方一片混乱。牟子乃随母亲一起到交趾(今越南北部)避乱。约26岁时回苍梧(今广西梧州市)娶妻。太守史璜因他有才学,请辟为佐吏,但牟子看到世道动乱,无意于仕途,辞不就。交州刺史朱符辟他任州吏,当他准备赴任时,正遇上母亲亡故,又只好推辞。他认为 方世扰扰,非显己之秋 ,于是致志于佛教,兼习五千言的《老子》,因他信奉佛教, 世俗之徒,多非之者,以为背《五经》而向异道 ,所以撰《牟子理惑论》以自辩。

  《牟子理惑论》全书共39章,首章一般称为 序传 ,最后一章称为 跋.正文共37章。 序传 部分介绍牟子的经历和著书的缘由,所述史事多可与史实相印证,其中一些记述可以补史料之不足,其所言当时社会动乱状况、交州地区思想学术界之动态,以及作者为什么作此书,经学者考察,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全书均采用自设客主进行问答的形式展开,所假设的 问者 是个来自北方的儒者,他 昔在京师,入东观,游太学,视俊士之所规,听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 ①,对佛教提出种种疑问;而设置的答者是牟子,根据对方提的不同问题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给以解释,对佛教教义学说加以发挥阐述,以图论证佛、道、儒观点一致。

  实际上,《牟子理惑论》一书从两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看法和理解程度。

  ① 《牟子理惑论》第 27 章。

  2。《牟子理惑论》的佛陀思想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被他的弟子和信徒尊称为圣人,说他生下来就与众不同,有 三十二相 (指佛两足平正、手足有轮纹、面颊如狮子、牙床有40颗牙等)、 八十种小相 (指佛眉如月、耳轮垂埵、鼻不现孔等),并有 如来 、 至真 等十大名号,具有超凡的本事,神通广大,能飞天入地,威力无穷。佛成了至上神。而牟子则是用中国传统的观念来理解佛陀的。《牟子理惑论》在解答何谓之 佛 的问题时,说: 佛者,谥号也。

  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 ① 谥号 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牟子说 佛 就与中国三皇五帝的称号一样,也是谥号。

  牟子又说: 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大能小,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汗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 ②牟子不仅把佛说成是神灵世界的主宰,人间道德的体现者,并且给他穿上了道家的服装,像庄子描绘的那样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四海之外③, 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水火不热 ④,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 ⑤等等。佛完全成了道教所宣扬的 羽化登仙 、 白日升天 之类的 真人 、 神仙.对佛教徒所夸耀的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有人表示怀疑时,牟子以中国古代原有的 圣贤 相貌的各种神话传说来解释佛所具有的众多 相 、 好 ,说: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皋陶乌喙,文王四乳,禹耳三漏,周公背偻,伏■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胘,鼻有双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佛之' 相' 、' 好' ,奚足疑哉。 ①3。《牟子理惑论》的佛法思想当有人问:何谓之道?道何类也? 牟子用的全是道家语言来解释: 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宛延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 这里的 无为 应是当时对 涅槃 或 解脱 的一种译法,与道家所说的 无为 根本不同。佛教的 无为 (即 涅槃 )是指通过修持,灭尽一切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进入一种神秘的精神境界。道家讲的 无为 是指顺应自然的变化。牟子是以道家之 道 来理解佛教之 道 了,例如《老子》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②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③。把上面《牟子理惑论》的引文与老子的话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基本是没有区别的。牟子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他所说的道是道家之 道 ,根本不是佛教之 道.

  ① 《牟子理惑论》第 2章。

  ② 《牟子理惑论》第 2章。

  ③ 《庄子?逍遥游》。

  ④ 《庄子?大宗师》。

  ⑤ 《庄子?齐物论》。

  ① 《牟子理惑论》第 8章。

  ② 《老子?第三十五章》。

  ③ 《老子?第十四章》。

  正因为如此,所以《牟子理惑论》的 问者 也不满意,继续质疑: 孔子以《五经》为道教,可拱而诵,履而行。今子说道,虚无恍惚,不见其意,不指其事,何与圣人言异乎? ④牟子回答说: 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老子》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之为物,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履而行之,充乎之地,废而不用,消而不离。子不解之,何异之有乎? ① 五常 是儒家的道德教条,牟子把它同道家观点混在一起,把佛的教化既加以道化,又加以儒化。这说明牟子是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角度出发去理解佛教的。

  4。《牟子理惑论》的僧侣修行思想关于佛教的居士戒有五戒,沙门戒有二百五十戒,牟子认为这些戒律与中国古代的典礼没有什么差别,如果能按照佛经和戒律修行, 亦得无为,福流后世.当有人问: 《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曾子临没:' 启予手,启予足' (按:《论语?秦伯篇》原文为:'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是说曾子一生爱护自己的手足,不敢毁伤,临终前叫弟子看着自己的手足完美无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吾子常好论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②牟子认为,看一个人孝与不孝,不能只看形式上是否 违于身体发肤之义 ,重要的要看实质。他引古例说: 昔齐人乘船渡江,其父堕水,其子■臂捽头颠倒,使水从口出,而父命得苏。夫捽头颠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之常,父命绝于水矣。 ③又如周祖先古公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季历。古公为了传位给周文王,要立季历为嗣,太伯、虞仲知道这件事后,逃到吴越,服从当地民俗,身上刺花纹,剪去头发,以便让位于季历。

  而纹身断发是违反了《孝经》的 身体发肤 之义,但孔子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顺从父命让王位,应加以赞扬。所以,牟子说: 由是观之,苟有大德,不拘于小。沙门捐家财,弃妻子,不听音,不视色,可谓让之至也。何违圣语,不合孝乎?豫让吞炭漆身,聂政皮面自刑,伯姬蹈火,高行截容。

  君子为勇而有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沙门剃除须发,而比之于四人,不已远乎?①关于沙门不娶妻的问题,牟子解释说:妻子财物是过世俗生活的人所需要的,沙门离开妻子家庭,放弃世俗生活,就像伯夷叔齐为 义不食周粟 而逃到首阳山饿死一样,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修行佛道的人,重视的是生命而不是财富。

  ④ 《牟子理惑论》第 4章。

  ① 《牟子理惑论》第 4章。

  ② 《牟子理惑论》第 9章。

  ③ 《牟子理惑论》第 9章。

  ① 《牟子理惑论》第 9章。

  关于沙门过禁欲生活问题,牟子用儒家、道家的观点为沙门辩护,说: 富与贵,是人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此言岂虚哉? ②沙门 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 是完全符合儒家、道家所说的 道 的。

  5。牟子对道教思想的批判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道教刚创立的时代。《牟子理惑论》一书引用了大量的道家著作,但牟子对道教的神仙、长生之说却持否定态度。这一情况表明,佛、道两教一开始就存在着矛盾,牟子对道教持批判态度,标志着佛道之争的开始。

  当有人问: 王乔、赤松、八仙之篆,《神书》百七十卷,长生之事,与佛经岂同乎? 牟子回答说: 比其类,犹五霸之与五帝,阳货之与仲尼;比其形,犹丘垤之与华、恒,涓渎之与江海;比其文,犹虎鞹之与羊皮,斑紵之与锦绣也。道有九十六种,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无为之所不贵,焉得同哉! ①牟子用五霸比不上五帝,阳货比不上孔子,释迦牟尼创教时印度的九十六种外道比不上佛教来说明中国的道教就是比不上佛教。道教所讲的那一套神仙、长生之术,全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同佛教所宣讲的 无为 、 大道 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焉得同哉 ?

  牟子还现身说法,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揭露道教 辟谷 可以使人长生、成仙的骗局。牟子说,他在了解佛教之前,曾经学过神仙不老之术,当弄清 辟谷之法,数千百术,行之无效,为之无徵 时,就废而不学了。牟子又说,他曾拜过三个师傅,一个自称七百岁,一个自称五百岁,一个自称三百岁,跟他们不到三年,他们都先后死去了。他们 绝谷不食,而啖百果,享肉则重盘,饮酒则倾罇,精乱神昏,谷气不充,耳目迷惑,邪婬不禁 ,问他们这是为什么,他们回答说 《老子》曰:'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徒当日损耳。 结果他们不仅没能长寿,反而加速了死亡。最后,牟子得出结论说: 且尧、舜、周、孔,各不能百载,而末世愚惑,欲服食辟谷,求无穷之寿,哀哉! ②当有人问: 为道者,或辟谷不食,而饮酒啖肉,亦云老氏之术也。然佛道以酒肉为上戒,而反食谷,何其乖异乎? 牟子回答说:《老子》一书和 圣人制七典之文 都没有 辟谷 、 止粮 的记载。道教和神仙家假托 老氏之术 是不足为信的。牟子引用圣人的话说: 食谷者智,食草者痴,食肉者悍,食气者寿。世人不达其事,见六禽闭气不息,秋冬不食,欲效而为之。不知物类各自有性,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 (《牟子理惑论》第30章)。 神仙之术,秋冬不食,或入室累旬而不出 ,就像不吃东西的蝉和冬眠的蟒,没有听说蝉和蟒特别高尚,人秋冬不食,入室累旬不出 的修炼,是违背圣人教导的,没有什么高尚之处。①

  ② 《牟子理惑论》第 19 章。

  ① 《牟子理惑论》第 29 章。

  ② 《牟子理惑论》第 31 章。

  ① 《牟子理惑论》第 36 章。

  《牟子理惑论》一书,是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由中国文人学士所写的一本宣扬佛教思想的著作。作者用问答形式论述佛教的过程中,大量引用儒家、道家经典,广取譬喻,而极少引用佛经,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一开始便深深地影响着佛教。东汉末年,佛教刚开始流行,对于这个外来的宗教,人们对它还很生疏,很不了解,他们只能用中国固有的观念来看待它、理解它,牟子对佛陀及其教义的理解,正是这种时代的反映。牟子一方面引证《老子》讲解佛教,又引述佛教教义附会《老子》;另一方面以儒者面孔去问,又以儒家思想去解答。这说明在牟子身上,已明显地表现出了融会儒、道、佛三家的倾向。牟子对佛教这种理解,与印度佛教教义难免有许多不符合之处,这也说明佛教从传入中国开始,便同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思想发生了密切的关系。《牟子理惑论》一书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是研究佛教传入中国初期历史有参考价值的重要资料。

 
 
 
前五篇文章

秦汉艺术史之秦汉艺术概述

秦汉艺术史之绘画

秦汉艺术史之雕塑

浅议北石窟寺北朝石窟造像艺术

浅谈美岱召的建筑及壁画

 

后五篇文章

秦汉宗教史之汉代传译的主要佛学思想

秦汉宗教史之汉代译经

秦汉宗教史之秦汉宗教概述

青瓷奇葩——元龙泉窑观音像

清朝绘画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