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4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href="/wumin/2013/04/152748231094.html">
<

 

 

 

洪州不得珠体【原文】

洪州者。马大师也。圭峰叙如来传法迦叶而至曹溪。曹溪之道。惟荷泽为正传。诸宗皆属旁出。如摩尼珠。唯荷泽独得珠体。其说析理极精。而品人不当。夫马祖亲承南岳。南岳亲承曹溪。自后百丈。黄檗(bò,同柏)。临济。南泉。赵州。不可胜数诸大尊宿。皆从马祖而出。而独推荷泽。何以服天下。圭峰以荷泽表出“知”之一字为心。而诸宗于作用处指示。遂谓是徒得珠中之影。然古人为人解黏去缚。随时逐机。原无定法。其言知者。正说也。其言作用处者。巧说也。巧者何。欲人因影而知现影者谁也。如执知之一字。则世尊拈花。曾无知字。将世尊不及荷泽耶。况诸宗直出知字处亦不少。岂专说作用耶。圭峰平日见地极高。予所深服。独此不满人意。

洪州不得珠体【译文】

这里说的洪州,就是马祖道一大师(道一,是中国唐代著名的禅师,今四川什邡县人,俗家姓马,后人尊为马祖。道一在洪州弘传怀让大师的宗旨,当时称为洪州宗)。圭峰禅师(圭峰大师,号宗密(780~841),我国华严宗第五祖。唐代果州人,俗姓何。住于陕西圭峰,世称圭峰禅师、圭山大师,谥号定慧禅师。)讲述说:“释迦如来传法给迦叶尊者,一直传到曹溪(禅宗六祖惠能,在广东韶州府曹溪说法渡生,后人遂把曹溪代表六祖)。六祖慧能大师道法传承下来,只有荷泽神会禅师(唐代著名禅僧,菏泽宗之祖。襄阳(湖北襄阳)人,俗姓高。安史之乱平後,肃宗诏入宫内供养,并建造禅宇于荷泽寺中,诏请住之,故世称荷泽大师。师在荷泽寺仍阐扬六祖之宗风。上元元年入寂,世寿九十三,贞元十二年(796)皇太子集诸禅师,楷定禅门之宗旨,遂以师为禅宗第七祖,敕碑置神龙寺。其法流称荷泽宗。〕是正统的传承,其他宗派、派别都是非正统传承来的。就好像摩尼宝珠(又称如意宝珠,指能如自己意愿,而变现出种种珍宝之宝珠。此宝珠尚有除病、去苦等功德。一般用以譬喻法与佛德,及表征经典之功德。)一样,只有荷泽一个人得到了真正的珠子”。圭峰大师一直以来分析道理都非常得精密、准确,然而评论人物却不合适、不恰当。马祖是直接得到南岳怀让禅师(677~744,今陕西安康市人。25岁往参六祖慧能获悟,亲侍慧能15年。六祖对禅师说:「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曾预言:『在你门下将出一匹马驹,这马驹一出世,便会踏杀天下人。』)传承,怀让禅师又是在六祖处得到六祖亲自传的法。自马祖大师以后有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南泉普愿、赵州从谂(都是马祖的弟子或传承人)等等,数量多得数不清的大德、有重望的前辈,都是出自于马祖的门下,然而只单单推崇荷泽神会禅师一个人,怎么能让天下所人有相信、服气。圭峰禅师的根据是荷泽神会禅师表达出“知”字就是心,而其他宗师只是在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方面指点迷津,所以就认为这些宗脉只得了珠的影子。可是古人为他人解除心里的粘着和束缚时,都是根据众生信受佛法的根机和因缘来不断变化的,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神会大师说“知”为心是从正面说的,其他的前辈高僧在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方面说,是巧妙的、侧面地讲述。巧在什么地方呢?就好像要使人通过影子而知道能出现影子的是谁一样的道理。如果执着于“知”这个字,那么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释迦牟尼佛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可并没有“知”字,难道世尊还不如荷泽神会吗?况且各位宗师中直接指出“知”字的也不少啊,哪里是全部都只是在“作用处”说啊?圭峰大师其它的见解非常高妙,我是深为佩服的,唯独这一点不能让人感到满意。

一心顶礼云栖袾宏莲池大师

 

 

 

 
 
 
前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5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6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7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8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9

 

后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3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2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1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0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9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