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6讲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6讲
2010年4月24日 下午 己二、随念深恩应起恭敬(37页) 今天早上的这一堂课,我们最主要上到的内容,是透由意乐来依止善知识的这个道理。而这个科判里面,最主要提到的是第一个部分「根本修信」,以及第二个部分「随念深恩应起恭敬」。而第一个部分当中,所谓的根本修信,就是我们在依止上师的同时,我们必须要对于上师生起视师如佛的胜解信。这样的一种信,除了对于平常教导我们佛法的上师之外,比方说我们从一开始,从小教我们语言的老师,或者是教我们读经的老师,甚至说以出家众而言,帮我们剃度的这位师父,教我们善、恶、好、坏,应该如何区分的这些老师们,其实从某种的程度而言,他们都可以称之为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上师。所以我们在看待他们的时候,也应该一视同仁,以相同的方式来看待他们。 但是现今大部分的人,我们在观修视师如佛的这个内涵时,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比较有名,或者是高高坐在法座上的这些上师,比较容易生起信心,也比较容易观修所谓的视师如佛的内涵。但是对于一开始指导我们学习语言的,甚至平常就跟我们相处在一起的老师们,我们要对他们生起视师如佛的这种信心,其实这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这位善知识,这位上师,他跟我们之间,已经有法缘上的关系,其实不管是有名、没有名,只要跟他之间有法缘的关系,我们都应该要尽可能的来练习,对他作视师如佛的这种观想,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视师如佛的这种信心,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觉得要生起这样的一种感受,是相当困难的。但不管怎么说,由于它是一种心法,只要它是属于心法,就表示我们透由不断的串习之后,它到最后会从不熟悉,慢慢变成熟悉,而且能够任运生起,甚至到最后可以完全的坚固。甚至当我们在探讨视师如佛的这个问题时,其实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在我们眼前当中,所显现的这些影像,其实不见得如同我们所看到般,是那个样子。一切的有情,在还未成佛前,他心中的认知,都有错乱的一种成份在。比方我们会将痛苦的本质,看成是快乐的本质;我们会将无常的法,当作是常法来执着;甚至我们会将毫无意义的事情,把它看成是格外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的想法,不仅是颠倒的,而且在此同时,我们不曾想过正法为何?甚至我们明明就知道,死是没有定期的,而且我们一定会死。甚至每一天在我们的四周围,在我们的眼前,都有相识的人离我们而去。但是在面对这些境界的当下,我们内心当中所生起的执着,却是常执。我们都还是认为今天可以活得下去,明天我们还是可以照样的活下去。虽然我们知道我们的死是没有定期,我们一定会死,但是我们心中所执着、所显现的,却是不死的现状。既然我们对于周遭的事物,我们在看待它的当下,都会显现出错乱的一种感觉的话,那更何况是面对我们的上师。凭什么说我们所看到上师的过失,就一定是他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过失?这有可能是我们看待的角度出了问题,有可能是我们的心,产生了一种错乱。 佛在他的佛经当中,亲口告诉我们,不只我们要对于上师练习视师如佛的这种心,我们对于周遭的一切有情众生,也应该如此的来作观修。如果我们能够将周遭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来看待,对我们而言,不会有任何的损失,甚至我们能够这样的看待有情,我们内心当中的瞋念会降低,我们也不会去毁谤他人,我们也不会去嫉妒他人,也不会在内心当中生起我慢。为什么我们要将有情看成是佛呢?因为一切的有情,他都具佛性,他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成佛,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能够将周遭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真佛来看待,其实对于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平常我们都会认为,在我们面前所显现的境界,就犹如同是我们看到般,它是如此的真实,所以我们会觉得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对的。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周遭的有情,他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萨所现化的一个有情众生呢?我们很难判断我们周遭是不是有佛,跟菩萨所化现的有情。因此佛在佛经当中,亲口就提到说:我跟相似我的这一类补特伽罗,是有资格来评判其它的,到底是不是佛?这当中的「我」,就是导师释迦世尊他本人,我跟「相似我」,也就是其它的诸佛,由于他们拥有一切遍智的缘故,所以他们知道其它的人到底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萨,或者是一般的凡夫。但是佛以外的其它众生,包括菩萨,只要是在还未成佛的有情,他的认知当中,都有错乱的成份产生的缘故,所以并没有资格来评判自己以外的有情,到底是佛?还是菩萨?还是凡夫?我们不能够因为,我看到了他的过失,所以他不是菩萨,不能够以这样的理由来否定他人。我们怎么知道,我们周遭的哪一个有情是菩萨的示现, 哪一个不是?如果哪一天,不小心你旁边的这个人,万一他就是菩萨的示现,而你毁谤他,对他生起瞋念的话,这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吗?所以佛在佛经当中就提到了,其实这样的一种状况,就犹如同是火坑上面布满了灰尘,这时候从外表看上去,你并不知道它是一个火坑,但实际上它里面却是烧着熊熊的大火。相同的,如果我们刻意的去评判,去批评他人,要是今天我们所批评的这个对象刚好是佛,或者是菩萨的示现,其实对我们自己本身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我们都知道佛跟菩萨,会藉由各式各样的不同面貌来利益有情,有时候他会示现成凡夫,有时候甚至他会示现成魔。我们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样的时间点,在什么样的地方,示现出什么样的一种面貌,因此对于周遭的有情众生,如果我们能够修学之前所介绍的,把一切的有情众生都当成是佛,一视同仁来看待的话,其实对我们自己而言,是最安全、而且最有帮助的。 我们一开始生下来的时候,其实我们跟一只虫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我们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我们也没有办法分辨是非、善恶,是法、非法,但是透由父母亲,透由老师,透由上师持续不断的教导我们,让我们从基本的文字,基本的知识,更进一步的了解,何谓法?何谓非法?何谓善?何谓恶?这一切的功德,都是透由师长们,透由善知识们,教导我们之后,我们才有办法了解的。所以不管是从过去、现今、未来,任何的角度我们来思惟,我们都会知道,其实我们周遭的善知识,他都不断的在利益我们,他对我们的恩都是非常深重的。因此在这个科判里面提到的,随念深恩应起恭敬。 《十法经》云:「我于长时流转轮回,寻觅我者;我们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会来找寻我们的,是我们的上师。于长时中为痴所覆,从睡眠中醒觉我者;并且在流转的当下,我被愚痴所蒙蔽,而不断的在这样的束缚下,处在一种睡眠的状态,这时候会来叫醒我们,让我们从愚痴的状态当中醒过来的人,也是我们的上师。沈溺有海,拔济我者;当我们堕入三有的苦海当中,会愿意来救拔我们的,也是我们的上师。我入恶道,示善道者;而当我步入歧途,走向错误的方向时,会来告诉我们正确方向的人,也是我们的上师。束缚于三界牢狱中,解放我者;长时为病所苦,作良医者;我为贪等猛火所烧,作为云雨而息灭者,应起是想。」我们被贪心、瞋心、我慢等熊熊的烦恼大火所燃烧的同时,我们的身心都会感到相当的炽热,这时候作为云、作为雨,而让我们暂时从炽热的状态当中解脱出来,获得一丝清凉的也是我们的上师,我们应该藉由这样的方式,来思惟善知识、上师的恩德。 《华严经》中亦云:「我之善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萨威仪道,专心思惟而来此。这个地方最主要提到的是,善财童子他如何的依止善知识的一段经文。这当中提到了「我之善识说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我的善知识,会为我宣说正法的内涵,并且告诉我正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并且他也会宣说菩萨道真实的道理,我就是因为思惟到这一点,所以我来到上师的面前闻法。 彼等能生如我母,并且在依止了善知识之后,他能够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就犹如同是我的母亲。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获得人身,并且在获得人身之后,有机会值遇正法,这是谁的恩德?这是因为我们在过去生,有机会依止某一位善知识,透由善知识告诉我们正法的道理,希望我们能够如实的去行善、断恶之后,所获得的一种果报。所以我们今天有机会获得人身,有机会听闻到佛法,这也是善知识、上师他的一种恩德。 哺功德乳犹乳母,不仅他能够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而且他能够哺育我功德的乳水,令我的功德不断的增长。能令遍修菩提分,并且他能够告诉我,如何成办佛果位的种种善妙之道。此诸善识遮损恼,并且我在如理依止他的当下,他能够阻档会伤害我们的种种烦恼。解脱老死如医王,如帝释天降甘霖,当我们被烦恼,这种炽热的感受逼迫时,他就犹如同是帝释天王会降下大雨。增广白法如满月,而我们心续当中的白法,也就是善业,它会如同满月般不断的增长。犹日光明示静品,并且他能够清楚的告诉我们,通往寂静解脱大城的方法。 于诸怨亲如山王,我们平常在面对怨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容易生起瞋;在面对亲人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容易生起贪;在面对非亲、非敌的其它有情时,我们内心很自然的会忽略掉他们。所以这时候我们的内心,是被贪瞋以及忽略的这种心态所动摇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依止一位善知识,如理的思惟法义之后,我们在面对敌人的当下,我的内心就不会起瞋,在面对亲人时,我们的内心就不会生贪,在面对非亲非敌的有情时,我们的内心自然的不会去忽略掉他们。所以这时候不管是瞋、忽略了这颗心都没有办法动摇我们,所以提到到「于诸怨亲如山王」。心无扰乱如大海,并且在依师之后,就如同微风他没有办法推得动大海,小小的外境也没有办法憾动我们的心。等同船夫遍救护,而且如果我们想要度脱苦海当中,这时候善知识,他会驾着一艘船,而这艘船刚好就是在渡脱彼岸的一艘船,这时候他会连同我们一起救度。善财是思而来此,而善财童子他就是思惟到,上师有如此多的殊胜特别,而来上师的面前听闻正法。 菩萨令我发大心,佛子令生大菩提,我诸善识佛所赞,我所依止的这位善知识,也是诸佛菩萨所赞叹的对象,由是善心而来此。救护世间如勇士,佛菩萨善知识们,他会救护我们,因为我们被烦恼的敌人所伤害,因为当他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会勇于伸出他的双手,希望能够救度我们,让我们远离烦恼敌的伤害。是大商主及依怙,此等予我乐眼目,并且他会给我一双清楚的双眼,让我能够很轻易的分辨出,法与非法,善以及恶,以此心侍善知识。应咏其颂而忆念之,易其善财而诵自名。当我们在读诵的这个偈颂的时候,其实这个偈颂本身,它的加持力是非常强大的。而当我们读到「善财」这两个字,我们应该是把我们的名字,跟善财的这两个字作对调,用这样的方式,来思惟我们的上师,我们的善知识对于我们的恩。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这个部分当中,第一个部分,以实际的行动来作依止,就如同马鸣论师所造的,如《上师五十颂》云:「此何须繁说,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于彼彼励观。其实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依止上师,这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作解释,我们要作的就是希望上师,能够因此而感到欢喜的行为。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上师会不欢喜的这种态度。所以「应作师所喜,不喜应尽遮,于彼彼励观」,对于上师到底喜欢我们作什么事情?我们应要努力的去观察。之所以要这样作的原因是什么呢?金刚持自说,成就随轨范,因为金刚持,他本身在经中就有亲口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成就,这一切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善知识。知已以一切,令上师遍喜。」当我们知道了这一点之后,我们要尽可能的让上师感到欢喜。宗大师在这个地方,作了一个总结。总之,应当励力修师所喜,断除不喜。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以简单的方式说明令上师欢喜的三种方法,作师所喜共有三门:一、供养财物。二、身语承事。三、如教修行。此复如《经庄严论》云:「由诸利敬及承事,修行而依善知识。」我们应该藉由这三种的方式,来让我们的上师感到欢喜。 接下来广泛的宣说这三者的差别。其中初者,《上师五十颂》云:「恒以诸难施,妻儿与己命,依己誓言师,况诸动资财?」我们要长时间的,以很难布施的这些东西,比方说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儿子,甚至自己的生命,来供养给跟我们有法缘关系的这位上师。如果就连这么难布施的这些东西,都应该要布施出去的话,更何况是我们平常所拥有的金钱以及食衣等等物品。又如云:「供养此即成,恒供一切佛,如果我们能够诚心的供养上师,这就等于是供养十方一切的诸佛。供此福资粮,从粮得成就。」藉由供养上师所获得的福德资粮,我们就能够藉由这样的一种资粮,快速的获得成佛的成就。 这个部分我们有提到供养财物,或者是供养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给跟我们有法缘关系的这位上师。但实际上,我们是否能够很直接的,当面的,将我们所拥有的,不管是身体、资财,或者是种种的善根,所有拥有的这一切都直接的供养出去呢?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但是纵使我们没有办法直接的将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供养给上师,我们也应该打从内心底,希望我把这一切东西都供养给您,其实这样的供养方式就足够了,你并不用把你所拥有的一切拿到上师的面前供养给他。这一点,就有点像是我们在供养曼达的时候,我们都会说我将十方最好的东西,都供养给您,包括我的身体,我的资财,我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等等,我都希望能够供养给您。只要打从内心里作这样的观想,其实这样的供养就已经是足够的。但是如果我们打从内心里,作这样的观想供养的话,既然你已经把你所拥有的这一切,供养给上师,某种层面而言,这些东西它是属于上师的。因为你已经打从内心里,把它布施,把它供养出去。如果你把它布施供养出去之后,你在使用它的当下,你没有作以下的这种思惟,这时候有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过失。就比方说我们将这个东西,打从内心供养我们的上师,既然供养出去,就表示这是属于他的,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格外的谨慎,格外的小心。这时候当我们在使用,比方我们的身体,我们的金钱,我们所拥有的这一切的时候,我们就要想到:这些是属于上师的,所以当下我要使用的时候,我应该藉由这样的东西,来成办上师他想要成办的事情。上师想要成办的事情是什么?是希望我们能够学法,我们能够修持正法的内涵。既然是如此的话,我们就应该要提醒自己,我当下的这个行为,应该要按照上师所告诫我们的内涵,如实的来修学正法的道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使用你已经打从内心里供养出去的这种东西,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思惟,你很随便、任意的去使用你已经供养出去的这些东西的话,其实它是有某一种的危险性会发生。 二者,洗浴、按摩、擦拭与侍病等,及赞扬上师之功德等。这是属于身语承事的部分。第三个部分,如法的修行,这是三种的供养当中最殊胜,而且最主要的一种供养。不管你能不能够供养钱财,不管你有没有机会来作身语的承事,但是其实最主要的供养,就是我们应该如同上师对我们所作的教诫,如理的行持。因此在正文当中提到,三者,如所教授遵行无违。对于上师所告诫我们的佛法内涵,我们应该要好好的去行持,不要轻易的去违背他。此是主要,《本生论》云:「为报恩故作供养,如所教诫勤修持。」对于上师所付出来的恩,我们要如何的报答他呢?这时候就是如理的去实践教授的内涵,尽可能的行善、断恶,这一点相当的重要。 丁四、依止之胜利(40页) 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有近佛果位等胜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它能够带来什么样殊胜的特点呢?说能近佛果位;在经中有提到,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我们会越来越接近成佛的这个殊胜的果位。从一开始依止善知识,在善知识的面前听闻正法,这时候我们过去所不了解的内涵,在此同时我们就会生起,心生了解的智慧。所以我们去除了内心当中某一种的无知,而在内心当中生起了某一种之前未生的智慧,光是听闻正法,就能够让我们越来越接近佛果位。如果我们在了知正法之后,能够更进一步的去实践佛法的内涵,断除恶行,尽可能的去行善。比方说,我们断除十种的恶业,而去行十善业的话 这时候我们内心中就会去除十种的过失,生起十种的功德。因此在实践佛法要义时,我们也是越来越接近佛果位。我们平常所谓的佛果位,并不是指一个地方,或者是一栋房子,所谓的佛果位,就是指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状态。所以只要我们的内心当中,去除了一分的过失,生起了一分的功德,就表示我们已经在往成佛的路上迈进,所以第一点提到了「近佛果位」。 诸佛欢喜;如果能够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十方的诸佛会因此而感到欢喜。终不匮乏大善知识;而且生生世世我们并不会缺乏善知识来引领我们。在今生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人他要见上师,或者是他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能够如理的依止,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他有如理依止善知识所感得的等流果。有些人他可能没有办法见到上师,或者见到之后,也不知道该如何的来作依止,这也就代表过去生,他并没有好好的依止他的上师。所以他在今生中,很难值遇上师,纵使他遇到了跟他有缘的上师,他也没办法如理的来作依止。所以在今生中如理依止善知识,他能够带来的等流果,是让我们来生能够被其它众多的善知识所摄受,因此提到了「终不匮乏大善知识」。 不堕恶趣;在依师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依止,按照上师的指示,尽可能的断除我们之前所容易犯下的恶行,好好的去行善,我们来生就不会堕入恶趣。难为恶业、烦恼所伤;并且按照善知识的教授以及教诫,去除内心当中的烦恼,以及新生的恶业,这时候我们并不会被恶业以及烦恼所伤害。 终不违越菩萨行仪,而且透由善知识的教导,我们当下的行为并不会违背菩萨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次增长;由于我们对于菩萨行,能够心心念念的生起正念的缘故,所以我们心续当中的功德,能够渐次的增长。成办现前、究竟一切义利。藉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识,我们能够成办现前的增上果位,以及究竟的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种种义利,这是属于第一个部分。在这个地方我们简单的介绍了,如理依止善知识的七种殊胜特点。 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部分,除了以上的这七种殊胜之外,它还能够尽除恶业,胜过供养诸佛。复次,承事善知识者,将于恶趣所受诸业,于现世身心上,仅生少分病恼;或于梦中承受,亦能引彼令尽无余;这个地方提到的是,如果能够如理的承事善知识,来生我们将在恶趣所受的种种痛苦,也就是我们当下所造的这样的业,他在今生我们的身体上,或者是我们的内心上,他会生起少少病苦,或者是忧恼,也就是内心当中不愉快的这种感受。甚至连这些痛苦都不需要承受,他能够在梦中就让这些业完全的净化掉。亦能引彼令尽无余;又能胜过供养无量诸佛之善根等,说有极大胜利。 丁五、未依之过患(40页) 未依止善知识,跟依止之后不如理依止,也就是「邪依」,这两者其实它是不一样的。所谓的不依止,就是你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依止善知识,这我们称之为是不依止。而「邪依」是你在跟上师建立了法缘关系之后,没有办法如理的依止,甚至更进一步的去毁谤他,观察他的过失的话,我们称之为是邪依。如果是没有依止善知识,它会带来什么样的过失呢?之前我们提到了如理的依止善知识,它能够带来前面的七种胜利,以及后面另外附加上的两种胜利。相反的,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依止善知识的话,之前所说的这九种胜利,我们都没有办法得到。比方说以「近佛果位」而言,如果不依止善知识,我们会离佛果位越来越遥远,甚至诸佛看到我们当下的行为,他会感到不欢喜等等。所以这个时候,所提到的是,没有依止善知识所带来的过患。而如果你跟善知识,已经建立了法缘的关系,你们之间是所谓的师徒,这时候如果没有办法按照论中所说的依师轨理来作依止,反而你去毁谤他的话,其实它的过患是远超过未依的过患。 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已成善知识者,若邪依止,于现世中,遭受诸多病苦及非人损恼;由于「境」是非常的胜利的一个境,所以对于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境,如果我们造业的话,这样的一种业,它的力量非常的强大,有可能在今生就会直接成熟,而现出它的果报,所以于现世中遭受诸多病苦及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将受恶趣无量众苦。《上师五十颂》云:「永不应恼乱,诸阿阇黎心,若由愚而为,定于狱中烧。所说无间等,可畏之地狱,谤阿阇黎者,佛说住其中。」所以如果我们在依止善知识时,没有办法如理的来作依止的话,这时候佛在佛经当中,清楚的告诉我们,我们来生一定会投生在地狱当中,而且被熊熊的烈火所燃烧。《大黑阎魔敌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若仅闻一偈,不执为上师,百世生犬中,后生于贱族。」如果我们在听闻一个偈颂之后,我们没有把对方当成是我们的上师来看待的话,这时候我们来生,一百生当中,我们都会投生在畜生道;并且跳脱畜生道之后,会生在贱族里面。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个部分是,他不仅有这样的一种过失「不新生功德」,之前的功德也会慢慢的退失。所以提到了,又诸功德,未生不生;诸已生者亦将退失。这些都是未依或者是邪依的过患。 接下来的这个部分,依恶知识及恶友的过患,倘若依止不善知识及罪恶友,亦令功德减少、过失增长、生非所爱,故说于一切种皆应断除。如果我们依止的,是一位恶知识,或者是一位恶友的话,透由跟他相处在一起,我们的功德会逐渐的减少,过失会不断的增长。甚至我们当下会面临到,许多我们不想要面对的这些境界,因此在一切的状态下,我们都应该要避免亲近不善知识,或者是罪恶友。 丁六、摄彼等之义(41页) 这个科判当中,最主要的内涵分为三点,第一点上师为究竟希愿之根本,所以如理的来作依止是很重要的。正文当中提到:如是众所共许「上师瑜伽」之教授,亦应知是如前所说。平常我们耳熟能详的「上师瑜伽」的这种教授,其实在藏传佛教的四大教派里,这样的一种教授是非常殊胜,而且是很多的人,平常都有在作修习的一种教授。但是所谓的修习上师瑜伽,并不是我们念诵上师瑜伽的仪轨,甚至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观修本尊,这样就是所谓上师瑜伽的教授,并不是。如果我们想要如实的修学上师瑜伽的这种殊胜的教授,我们应该思惟的是,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为各位介绍,我们应该思惟依师的胜利,未依以及邪依的过患,并且在依止的同时,透由意乐以及加行,要如何的来依止上师的这些内容。以这样的方式来作念诵,来作观想,它才能够称之为是上师瑜伽。所以如是众所共许上师瑜伽之教授,亦应知是如前所说。 修此所缘,仅一、二次,尚为不足。并且我们所修学的时间,不是只有修一次、两次,这就代表我们已经生起了一种的证量,我们是必须要长时的,不间断的来作修学。若是由衷欲学法者,须恒依止无误引导之善知识。尔时亦如切喀瓦云,这个时候切喀瓦他就有提到:「依师之理恶故,恐将弃舍上师。」如果我们在依师的同时,我们依止善知识的这种方式,非常恶劣的话,到最后有可能会弃舍我们自己的上师,我们会觉得他的过失实在是太多,我并没有必要依止这样的一个人,所以到最后你可能会弃舍你自己的上师。倘若不知依止之理,无利反亏。如果我们并不知道要如何依止善知识的这个道理的话,对于我们而言,没有任何的利益,反而会有损害。故此依止善知识之法类,现见较余一切尤为重要,乃究竟希愿之根本。所以依师的这个法类,其实相较于其它的法类,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我们将来,是否能够获得究竟希愿的根本。 下一段,这个科判当中的第二个内涵,如果无法如理依止会有很大的过失,所以我们要忏悔防护。我等烦恼粗重,多不了知依师之理;我们的烦恼相当的多,而且都相当的炽盛,所以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了解依师的这个道理,知亦不行。纵使知道了,也不想要去作。诸闻法者,反起诸多依师之罪,因此很多听闻佛法的人,在依师的同时,反而会生起很多不如理依止,而生的这种罪。于此亦难生起忏悔、防护之心,如果生起了罪,你懂得该如何忏悔的话,这也还好,但是我们偏偏就不懂得如何来忏悔、如何的防护。故应了知如前所说之胜利、过患。所以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要了解如理依止的胜利,以及不依的过患。如果你发现你之前并没有如理的来作依止,你应该要赶快的作忏悔,并且内心当中生起防护之心,希望在未来我不要再生起同样的一种过失。不仅是我在还没有睡觉前,也就是日常生活当中,我不希望生起这种不好的念头,就连在睡梦中,我希望不要生起观察上师过失的这种心念。不仅仅是我,我也希望一切的有情,他在依师的同时,以不要生起这种错误的念头,以这样的方式来作思惟。 接下来第三个部分,如果我们能够如理的来作依止的话,依师的证量,不久之后就会在我们的心续当中生起。未能如实依止之处,应当由衷忏悔,多起防护之心。若如是者,不久将如常啼佛子,及求善知识不知餍足之善财童子。(校稿中) 丙二、总摄而示修持之理(分二) 丁一、正修之理(分二) 戊一、于座上时应如何行(分三) 己一、加行 已二、正行 己三、于完结时应如何行 戊二、于座间时应如何行 丁二、须以二种修习之理修习之原因 己一、加行 从依止善知识,一直到最后的止观,都可以分为座上以及座间这两个部分。而在座上的时候,又可以分为加行、正行、于完结时,应如何行的这三个部分,这个部分的内涵是相同的,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加行」。 加行之法有六,此为金洲大师之行仪:这个部分,我们提到的「加行」,简单的来分,分为六项。这一点是阿底峡尊者的根本上师,也就是金洲大师他日常生活的行仪。一、洒扫住处,安置身、语、意像。我们要将自己观修的地点打扫干净,并且恭敬的摆设身语意像。二、端严陈设无谄供品。并且要供上比如,供水、供花等等。三、于舒适垫端正其身,我们要在舒适的垫,后高前低的这种垫子上面,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不管是双盘或者是半盘,随宜威仪而安住已,皈依发心定与相续结合。 第四、观想资粮田,而观想资粮田的内涵是什么呢?思惟广行派及深见派之传承上师、无量诸佛、菩萨圣众、声闻、独觉及诸护法安住于前方虚空中。 之前我们在提到第二点,也就是「端严陈设无谄供品」的时候,这当中的「无谄」,指的就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它的来源是清净的,第二种我们在供养时的动机是清净的。如果我们要作供养,这时候供物它的来源必须要是清净的,我们不能去抢、不能去偷,也就是说这样的一种供物,它的来源不是跟恶业相混合的,如果我们拿偷或者是抢来的东西,拿来供养三宝,其实不会有任何供养的利益。不仅它的来源是清净的,而且在供养的当下,我们的动机也要是清净的。所以这当中的无谄,必须要具备来源是清净,以及动机也是清净的这两种条件。 在第三点有提到,「于舒适垫端正其身,结跏趺坐,或半跏趺」我们坐在打坐的垫的时候,我们端正的坐在垫子上面。为什么我们要端正的坐在垫子上面呢?因为如果我们能够端正的坐在上面的话,我们身体里面里面的脉才会直,脉如果能够直,这当中的气才会通;如果气能够通,我们的心就比较能够专注,所以打坐的时候,我们要能够端正的坐在这个坐垫上面。 既然在这个地方有提到打坐的这一点,平常袓师们他们会说到,如果我们打坐能够具备有毗卢遮那的七法,这时候我们打坐的状况,会比一般的状况要来得好。这当中的七法有提到的是,以脚而言,脚单盘或者是双盘这都是可以的。而我们的手要结的是襌定印。接下来我们的背要能够挺直,我们的肩膀要能够自然的放下,我们的头要稍稍的往下。接下来我们的眼,应该不是注视着虚空,而是注视我们鼻端的这个位置。接下来我们的嘴唇,不要过度的紧闭,也不要过度的张开,而这当中的舌以及齿,舌是舌头,齿是牙齿,都是自然的呈现出,跟我们平常自然的这种状况。 第八种提到的是呼气,如果没有加入呼气的这一点,前面的七法,我们称之为是毗卢遮那佛的七法;如果加入了呼气的话,就变成是八法。为什么要加入呼气的这一点,呼气这当中包含的是「呼」跟「吸」这两个动作。为什么要加入这一点呢?因为有一些人,他的分别特别的重,如果他的分别特别重的话,他在打坐时,就要特别的去观修呼吸气的这个内涵。透由观修气,能够让他心中的分别减低,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特别的将呼气以及吸气的这一点,加在毗卢遮那佛的七法里面。但是如果你的分别,并没有如此炽盛的话,就不需要特别加入这一点。 「皈依发心定与相续结合」,这个部分有特别的提到皈依,其实在这个部分,按照过去的道次第的教授,这个部分我们应该观想皈依境。所以观想皈依境,也有皈依境的资粮田,现今你们所看到的这幅唐卡,跟皈依境的资粮田稍微的有些不同。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这幅唐卡,它的主尊是宗喀巴大师,但是皈依境的资粮田,它的主尊是导师释迦能仁。而宗大师的这幅唐卡,他是坐在莲花的宝座上面,但是皈依境的资粮田,导师释迦世尊是坐在狮子所顶载的法座上,并且在他的前方,以及后方、右方、左方各有一个法座。前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直接的传承上师,也就是跟我们有法缘这些上师们;而后方的法座所安住的,是金刚持佛,而左右两边分别是广行以及深见派的传承袓师们。并且在它的下方也有本尊、诸佛、菩萨、声闻、独觉、护法等诸多的圣众,这时候我们将皈依境的资粮田观想出来,而在他们的面前诚心的生起皈依以及发心。 在之前我们有提到观想资粮田的这个部分,比方我们面前所看的这幅资粮田的唐卡,在这当中莲花是在法座上面呈现出来的。所以在每一个花瓣上面,都有诸佛或者是菩萨他们安住着。也就是在本尊的下方,分别是有无上瑜伽部的本尊,瑜伽部的本尊,行部的本尊,事部的本尊,跟显教的诸佛,以及菩萨、独觉、声闻、空行以及护法。不同的本尊,以及菩萨,或者是有学、无学的这些圣者们,他们依次的安住在莲花的花瓣上面。并且在主尊的左右两方,都会有传承袓师们,而这些传承袓师们当中,也包含了噶当派里面,教典派,道次第派,以及口诀派的这些诸多传承袓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作观想。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观想资粮田的部分,思惟广行派以及深见派之承传上师,无量诸佛、菩萨圣众、声闻、独觉及诸护法安住于前方虚空中。 接下来加行六法当中的第五法,第五法分三,第一、需要集资净罪的原因。五、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集聚资粮,及除违缘──净除障碍二者,极难生道,是故须以总摄集净要义之七支,净化相续。如果我们的心续当中,没有生起道的顺缘,也就集聚资粮,以及净除生起道的违缘,净除障碍这两者的话,想要生起道的功德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具备总摄净罪、集资这两部分最主要的内涵,也就是七支的道理,来净化我们的相续。 接下来第二个部分,各别说明集资净罪,这个部分又分为各别说明,以及思惟文义这两段。各别说明当中分七,第一个部分是提到了「礼敬支」。其礼敬支中,三门合礼:「所有十方」等一颂。也就是身语意三门一同作礼敬的,这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有提到,「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而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了,谓非缘一方世界及一时之佛,我们在礼敬的时候,我们所缘的对境,并不是单一个世界,或者是某一个时间点的佛,应缘住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我们所缘的对境,应该是安住在十方,以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佛,以至诚心三门敬礼。以至诚恳切的心,藉由身语意的三门,恭敬的来作顶礼。 三门别礼中,身之礼敬:「普贤行愿」等一颂。在《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威神力,普遍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剎尘身,一一遍礼剎尘佛」。而这个偈颂它的解释,正文提到,谓以方、时所摄一切诸佛,「方」指的就是方位,在这个地方指的是十方,「时」指的是时间,在这个地方指的是三世。所以在十方以及三世所摄的一切诸佛,以意缘境,如现于前。这个时候透由我们的意念,缘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作为对境,「如现于前」如同清楚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变化自身,量等极微尘数,而且当我们在作思惟的时候,我们的身不是单一的身,这时候我们要观想变现我们的自身,它的数量就等同是极微尘数这么多,而行礼拜。此复是于诸境所有普贤妙行生起信心,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动机,是什么样的一种动机呢?对于境它所行的种种善行,生起强大的信心,由此发起而作。以这样的信心,作为礼敬的动机,而来作身的礼敬。 接下来,意之礼敬:「于一尘中」等一颂。《普贤行愿品》当中第三个偈颂,「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这个偈颂的意思,谓于一一极微尘上,皆有量等一切尘数之佛,住于菩萨围绕之中。在每一颗极小的极微尘上,皆有一尊佛安住在这当中,并且四周有众多的菩萨围绕着,随念彼等功德,发起胜解。透由思惟「佛」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而对于佛生起仰望以及希求。我们之前所说的功德,也就是「于一一极微尘上,皆有量等一切尘数之佛」,这样的功德,是佛所不共的一种功德。不管是功德再殊胜的菩萨,他都没有办法变现出这样的一种现象,所以这是只有属于佛才拥有的一种功德。所以平常有很多的人他都会说,佛并没有佛没有办法到达的地方。也就是佛在当他成佛的时候,他的身语意三门的体性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他的心所遍之处,他的身跟语都能够遍及,所以这是佛的不共功德。我们应该思惟佛的功德,而来意门来作礼敬。 刚刚我们所为各位介绍的这样的功德,比方说我们在摄影的时候,小小的一个镜头当中,或者是这样的一个画面当中,它能够包含的事物是相当多的。甚至我们用一个小小的镜子往外照,外面的东西虽然非常的大,但是它也能够投射在镜中,这时候外面的东西并没有变小,而镜子也没有变大。相同的道理,佛他能够安住在一切的微尘之上也是如此。安住的同时,微尘并没有变大,佛他也没有变小,也就是佛将他的影像,投射在每一个微尘之上,因此这样的一种投射方式,我们称佛,他是能够安住在一切的极微尘上。 讲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说,密续当中所谓双运的这个内涵。虽然在显教里面,并没有直接的告诉我们双运的道理,但是其实他也有影射出双运的内容,也就是他不得不承认有双运的这个部分。所以在经论里面都会提到,显教没有说明密教当中双运的这种法类,并不是它完全没有说,而是他有说,他只是用隐密的方式宣说,所以他也是有提到双运的这个内涵。所以唯有认识双运的这种法类,我们才能够解释,佛他拥有如此殊胜的功德。 所以提到这个部分,就如同我们之前所提到「视师如佛」的这个观念,他是有类似之处。由于佛是遍于十方,甚至由佛的加持力,也是遍于十方的。因此纵使他的对境,只是一颗狗牙,但是由于佛的智慧没有任何的阻碍,他能够遍于一切的万法之上,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这样的境,生起如同佛牙般的这种信心的话,自然而然的,就能够获得佛的加持力。相同的道理,对于一位凡夫,虽然他是呈现出凡夫的面貌,甚至他本身确实就是凡夫,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视师如佛」的这个角度来看待他的话,由于佛的加持遍于十方,再加上佛的事业也是遍于十方的,只要我们心中的这种因缘、业,它慢慢的成熟之后,自然而然的我们就能够看到,跟我们相顺的这一尊佛。 语之礼敬,「各以一切」等一颂。而这个偈颂就是「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这个偈颂当中的意思,在正文当中提到,谓于一一身中,化无量首;一一首中,亦化有无量舌,以妙音声赞美诸境不可穷尽之功德称誉。此中「音」者,即是赞辞;也就是美妙的赞叹对方的这种言辞,这当中的「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提到了音声海。其「支」为因,即是舌根。(此与汉文稍有出入)这个部分藏文的原文,跟我们平常所熟悉中文当中的《普贤行愿品》当中的这个文,稍稍的有不同。我们平常是念「各以一切音声海」,但是在藏文的原文当中,它表达的意思,是「各以一切音支海」,所以我们平常念的是「音声海」,藏文所呈现的是「音之海」,所以宗大师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他用藏文的方式来作解释,这当中的「音」指的就是赞辞,而「支」就是赞美的这个言辞,它的因,也就是我们的舌根,而「海」是繁多辞。 七支当中的第二支,供养支中,有上供养:「以诸最胜」等两颂。「以诸最胜妙花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及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而这个偈颂当中,「最胜妙花」,指的是人、天所有稀有散花;「鬘」,搭配贯穿种种妙花。此二种中,皆含一切或实或假。不管是真的,或者是假的,我们都可以拿来作供养。「伎乐」,具弦乐器等声;这当中包括了海螺所发出来的这种声音。「涂香」即妙香泥;「胜伞盖」即诸伞中最胜妙者;「灯烛」即香油等气香光明,以及珍宝有光明者;「烧香」即配众香,或是一种;这当中的烧香,就是平常我们在供养的这种香,他有可能是很多种药物,配合起来,搭配起来所形成的一种供香,也有可能是单一种,比方说檀香。「最胜衣服」,衣中最胜妙者;比方说出家人所穿的法衣,或者是菩萨们他们所穿的这些华丽的这些衣服。「最胜香」,香气能遍三千世界之香水等;「末香」,香末可撒可烧,或积为堆,或画坛城,调配颜色,高广等同须弥。 而这当中有提到「一一皆如妙高聚」,这个字它是什么意思呢?「聚」加于前文一切之后,不管是加在前面不管是最胜妙花,或者是鬘,或者是伎乐,它都可以加在这个后面。有众多,而这个字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众多」,而众多就是数量多的意思。装饰,以殊胜的供品来作为装饰。及各种义,这当中的「各种」,它不仅数量相当的多,而且它的种类是各式各样。 无上供养:「我以广大」等一颂。中文当中,「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有上供养即世间供,我们之前所提到的是有上的供养,「有上的供养」指的就是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作的这种供养,我们称之为是有上的供养。是故此中乃是诸佛菩萨等,以大神力所变一切善妙供物。而这个部分提到的是无上的供养。「无上的供养」就是诸佛菩萨,藉由愿力所变现出来的,这一切善妙的供物,我们称之为是无上的供养。最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皆应加之,是说礼敬及供养之动机及其境界。(此与汉文稍有出入)。 在汉文当中后面这两句是提到了,「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但是藏文当中,后面的这两句他是提到了,「于善妙行深信力,礼敬供养诸如来。」所以这边宗大师所作的解释,他提到的是「最后二句,于前一切不具此二句者」,也就是在之前的「礼敬支」以及「供养支」当中,不具备有这两句的部分,都应该要加上去。而这两句它所说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说礼敬及供养的「动机」以及它的「对境」。所以第一句话,「于善妙行深信力」也就是对于诸佛菩萨,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善妙行为,在内心当中生起强大的信心,所以这是供养的「动机」。而供养的「对境」,也就是对象为何呢?「礼敬供养诸如来」,十方的诸佛是我们在这个地方,透由信作为动机,而礼敬供养的对象。所以这个部分,它与汉文是有出入的。 七支当中我们今天为各位介绍的是第一支的「礼敬支」,以及第二支的「供养支」,而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