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5讲 |
 
日宗仁波切: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 第5讲
2010年4月24日 上午 首先一开始在还没有闻听正法之前,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先调整我们自己的动机,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我们都希望能早日的成就圆满的佛果,以这样的动机作为听闻佛法的前行,来听闻今天的大乘法。 今天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是宗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论》,昨天我们介绍到第30页。这个地方最主要讲到的是,一位善知识所必须要具备的德相,也就是身为一位上师,他必须要具备的条件。这个部分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上师本身所必须要具备的功德,以及利他时所必须具备的功德。而在这十种的功德当中,昨天介绍的是第一种功德,上师本身必须要藉由戒、定、慧三学当中的戒学,来调伏自己的心续。 而更进一步的,今天看到第30页的倒数第四行,二、寂:如是于诸妙行、恶行,应行、应止,由依正念与正知故,生起定学,令心寂静安住于内。之前透由戒学而让我们知道,哪一些行为是该作的,哪一些行为应该要避免的,因而在正文当中提到了,「如是于诸妙行、恶行,应行、应止」以这样的戒学作为基础,而更进一步的透由正念以及正知的力量,让内心生起定学,「令心寂静安住于内」而这时透由生起定学,让我们的心在对境的时候,不会产生散乱,而能够安住在我们所要安住的所缘境上。 为什么在定学还未生起之前,必须要先生起戒学,这是有它的原因在的。所谓的戒,它最主要遮止的,最主要调伏的是身语意三门当中比较粗的恶行。比较粗的恶行,透由戒学调伏之后,更进一步的,要调伏内心比较细致的散乱等等诸多烦恼时,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藉由定学的力量,才有办法将它调伏。因此在很多的经论当中,都有提到,透由小的对治力,能够断除粗分的所断,但是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对治细分的所断,这时候在内心就要生起更强烈的对治。所以一开始如果我们要对治的是身语意比较粗分的恶行,这时候藉由戒学的力量,就能够将它遮止。但是如果更进一步的,想要调伏的是,内心对境时所产生的散乱,这时候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修学定学。如果所要调伏的是,众多的烦恼当中,最开始的根本,也就是无明我执,就必须要更进一步的透由修学慧学,也就是生起无我的智慧,才能办法将它断除。 因此第三个部分,三、近寂:依堪能之奢摩他心,于真实义善观察故,生起慧学。以戒学跟定学作为基础,更进一步的依止,能够被我们所控制的奢摩他的心,对于真实义更进一步的来作观察,而让心续中生起慧学的功德。 接下来,如是仅以三学证德调伏相续,尚为不足,如果上师他本身,只有具备戒定慧三学的功德来调伏自身的心相续,光有这些功德是不足够的。亦须具备经教功德,故言四、教富饶,他除了藉由三学的功德来调伏自身的相续之外,更进一步的,为了要让弟子们了解佛法的内涵,他要能够精通三藏,所以在正文里面就提到了「故言教富饶」。谓于三藏等,具有多闻。这当中的三藏,指的就是经、律、论三藏。格西敦巴云:「大乘师长,若讲说时,须能令生无量领悟;一位大乘的师长,他必须要具备有什么样的讲说条件呢?在为弟子们讲说正法时,「须能令生无量领悟」不管他讲的是多、还是少,都要让在场的弟子们,对于所听闻的法类,生起很深厚的领悟。若行持时,于讲说后,则应了知能成何益、现前能有何种义利,而作开示。」而在广泛的宣说之后,等到准备要行持时,在仔细的讲说之后,要能够总摄之前广泛宣说的内涵,并且要知道藉由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利益到这些有情众生们,「则应了知能成何益?」也就是对于弟子来说,究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帮助?而现前能够产生什么样的义利?这位上师本身都必须要了解,以这样的方式为弟子们作开示。 五、通达实性:这当中的实性,指的就是空性,也就是诸法最究竟的本性。为什么一位上师,他本身必须要通达空性的内涵?这是因为上师要引领弟子们,前往解脱的大城。如果想要获得解脱,上师本身如果对于空性的内涵,没有深厚的体悟,甚至没有办法通达的话,这是没有办法引领弟子们往解脱的大城迈进。为什么获得解脱必须要证得空性?因为能否获得解脱最重要的关键,是在于一位修行人他是否能够断除烦恼障。如果想要断除烦恼障,唯有透由证得空性的法门,才有办法断除。所以为什么平时在讨论空性的课题时,空性的这个法是如此的珍贵?并不是因为它的内容相当的深奥,相当的广泛,而是因为不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成佛或者是获得解脱,它都必须要断除内心的烦恼;要断除烦恼,唯有证得无我空性的道理,才有办法获得。所以这个时候,通达空性的这一点,对于一个上师而言,就显得格外的重要。 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以殊胜慧学通达法无我,或以现证实性为主;一位上师他通达空性的方式,以殊胜慧学通达法无我,也就是透由空性的义种,透由空性的影像,来了解空性的内涵。「或以现证实性为主」,或者是能够直接的了解空性的道理,纵无此者,然说由教理通达亦成。如果没有办法现证,也没有办法透由空性的影像,来了解空性的道理,这时候至少他要能够透由教典的内涵,或者是正理,来证成空性是什么样的法类,而为弟子们作介绍。所以简单的来说,所谓通达空性的方式,最好的不外乎就是上师能够现证空性;退而求其次,如果没有办法现证空性,至少也要透由分别的认知来了解空性;如果连这一点,都没有办法达到的话,至少在为弟子们解释时,他要能够了解教典中,透由不同的正理来证成空性的内涵,而为弟子们宣说空性的法类。 接下来下一段,如是虽能具有教、证,然较弟子若劣若等,尚为不足,故须一位,六、德增上者。上师他虽然具有教跟证这两种的功德,但是他的功德,跟弟子相较之下,是比弟子更为恶劣,或者是跟弟子的功德是相等的话,这样也是不足以来调伏弟子的。所以在寻找上师的时候,需要寻找一位各方面的功德,都比我们要来得殊胜的上师。 这一点在《亲友集》当中有提到云:「诸人依劣将退失,如果我们所依止的上师,他本身的功德比我们还少的话,依止他只会让我们过去所拥有的功德,慢慢的退失。依平等者住原处,如果我们所依止的这位上师,他的功德跟我们是相等的,我们依止他,是没有办法进步的。依尊胜者获最胜,相同的道理,如果依止的这位上师,他的功德是远超过我们,我们依止他,这种方式是最殊胜的。故应依止胜自者。具最胜戒律,寂止与智慧,若依此尊胜,较尊胜尤胜。」 如朴穹瓦云:「闻诸圣士传记时,我是向上仰望彼。」朴穹瓦曾经说过,当他听闻到世尊,或者是宗大师,或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师,所留下来的传记时,他会对这些圣士们生起仰望之心。又如塔息云:「我以热振寺诸位耆宿作为目标。」而塔息这位上师,他以热振寺的诸位长老们,作为他的目标,应须仰望德增上者。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以上我们所介绍三学的功德,以及精通教理的功德,以及通达空性的功德,以及德增上的这些功德,是一位上师他自身所必须具备的功德。余者,而其余的四者,是利他时所必须具备的功德,则为摄受他人之德。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佛是如何来调伏众生的呢?佛他并没有办法,以水来洗净众生的污垢;也没有办法藉由他的双手,拔除众生的痛苦;也没有办法,将他自己心相续中的功德,转移到其它的有情身上。佛利益众生的方式,唯有藉由宣说正法,而让众生们藉由闻思修的次第,获得究竟的解脱。因而提到了,摄受他者,除开示无误之道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所以上师要调伏弟子,他必须要藉由宣说正法的方式,才能够调伏弟子们。 其中四法,七、巧说,也就是善巧宣说正法:精通如何引导之次第,能将法义送入所化机之心中。他自己本身不仅要能够精通,如何来引导弟子们的种种次第,并且能够将正法的内涵送入所要教化、调伏的众生心中。 八、悲愍:示正法之动机清净,不图利养及恭敬等,而以悲愍动机开示。 之前我们有提到,上师在为弟子们宣说正法时,必须以悲愍的动机来开示正法的内涵。为什么要以悲愍的动机来开示呢?因为上师们应该要想到,如果我没有替众生们宣说佛法的内涵,众生们就不知道正法为何?因为无知的缘故,会造下种种的恶业,而让他们受到种种痛苦的逼迫。众生是在苦的状态中,因此一位上师,他想到众生为苦所逼迫时,内心应该要生起悲愍之心,以这样的动机为弟子们宣说正法。须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由于慬哦瓦的母亲叫做黎摩智光,所以博朵瓦称呼慬哦瓦为黎摩子。我任说几许法,于他人所称赞,未曾觉善,无有众生非苦恼故。」博朵瓦告诉黎摩子说,我不管说多少法,他人对我的称赞,甚至对我道谢,我都不觉得这是光荣、值得高兴的事。为什么呢?「无有众生非苦恼故」因为来听闻正法的众生,一定都是被烦恼所逼迫,被痛苦所逼迫的有情众生。 九、具勤:于他人之义利,欢喜坚固。上师在为众生宣说佛法时,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在宣说佛法的当下,应该要生起坚固的欢喜心。 十、离厌:数数宣说而无疲厌,堪忍宣说所生劳苦。并且不断为众生宣说佛法时,纵使身心感到非常的疲劳,或者是不舒服,这个时候上师也必须要能够忍耐,为众生宣说佛法时所生的劳苦。以上就是在为弟子们宣说正法时,所必须要具备的,巧说、悲愍、具勤以及离厌的四种功德。 以上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一位「上等」也就是最殊胜的一位善知识、一位上师,他所必须要具备的十种条件。而接下来提到的是,一位「中等」的上师,如果没有办法具备前面所说的这十种条件,以中等的条件来说,他必须要具备哪几种条件呢?这时候提到的是五种的条件。博朵瓦云:「三学、通达实性及悲愍心,也就是将之前十种的功德,浓缩成五种的功德,如果没有办法全然具备这十种的功德,至少要具备这十种当中的三学的功德,通达实性的功德,以及悲愍的功德,以这五者为主。我之阿阇黎响尊衮,既无多闻,复不耐劳,虽酬谢语亦不善说,然具前五德故,谁居其前皆能获益。这时候就提到一位上师,他名叫做响尊衮。博朵瓦说到:我的上师,他纵使没有广泛的听闻,也没有办法忍受说法的辛劳,就连酬谢语,他也不是很会说,但是他具有前面三学、具有实性以及悲愍心的这五种功德,任何一个人在他的面前听闻佛法,或者是亲近他,都能够获得利益。 下一段,宁敦,全无善说,虽说布施愿文,唯作是念,宁敦的这位上师,他平常不善巧为弟子们宣说正法,纵使只是为弟子们介绍布施愿文的内容,这时候他自己都会想到:『今此大众皆未解此。』虽然我为他们作了解释,但是他们也不见得了解这当中的内涵,余无所知。但是除此之外,我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的为他们作介绍。然有前五,故谁亲近皆能获益。」但是由于这位上师,具有前面我们所说的这五种功德,所以不管是谁接近他,都能够获得利益。 以上是介绍一位善知识,以最殊胜的条件而言,必须要具备有十种的功德;一位中等的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有五种的功德;如果最低的标准来看待善知识,他必须要具备有什么样的功德呢?因时所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今的时代称为五浊恶世,由于世间非常的恶劣,圆满具足如此德相,实属难得,要找到具有这么多功德的一位善知识,说真的,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然不应依过失重者及功过相等者,但是纵使一位善知识,他不具备以上我们所说的这十种,或者是这五种条件,最低的标准我们不应该依止一位,过失比功德还要来得多的人,或者是他的功过是相等的人。说须依止德增上者,也就是我们要依止一位,他的功德是多过于他的过失的善知识。 对于这一点,过去萨迦班智达也曾经说过,在五浊恶世的现今,想要找到一位断除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上师,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当我们没有办法寻找到这样的上师时,至少我们要寻找一位,是以功德面为主,也就是功德多过于过失的这样一位上师。而对于这个部分,在宗喀巴大师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引了《妙臂请问经》的原文而提到,我们在修学正法的时候,周遭的顺缘,也就是周遭的这些助伴们,他们必须要具备的是十六种的条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找到这样的同行善友,至少十六当中的八种功德,是必须要具备的;如果连八种功德都没有办法具备,也应该要具备有四种;如果连四种功德,都没有办法具备,至少要具备有两种。因此宗喀巴大师,透由这部经的原文告诉我们,如果修学正法的同行善友,他是以这种角度来作分析的话;相同的道理,我们所依止的这位善知识,纵使他没有办法具备有十种的功德,最低的标准,他也必须要具备有两种的功德。至于是哪两种?宗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原文当中,并没有告诉我们。 但是以过去的传承袓师们,他们所说的内涵,我们来作探讨,一位上师他至少要具备有哪两种功德呢?第一种、他必须要能够对众生生起悲愍,第二、他必须要以法跟世间这两者当中,以法为主。如果我们要求上师一定要弃舍世间,其实这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纵使上师他没有办法弃舍世间的这一切,但是至少他本身要有一种认知,认知到法跟世间这两者当中,应该以修学正法为主。而世间的这一切,它只不过是附带的价值,一位上师至少必须要具备有这样的功德。而至于悲愍的部分,他所提到的,一位上师从自利以及利他,这两方面来作探讨的话,他必须要以利他为主。为什么要以利他为主呢?因为以自利的角度而言,这位上师他必须要想到,我只不过是单一的一个人,而他人是一切的有情众生,所以放弃自己的利益,努力的成办他人所想要成办的利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在自利以及利他这两方面,要以利他作为出发点。因此纵使没有种种殊胜圆满的十种功德,或者是五种的功德,但是最低的标准,一位善知识,在法跟世间这两者当中,要以法为主;在自利以及利他这两者当中,要以利他为主。 最后这一段所提到的是,应该具备以上所说的这些条件,如是成办解脱之师,乃究竟希愿之根本。一位能够带领我们,让我们到最后获得究竟解脱的一位上师,是究竟希愿的根本。故诸欲求依上师者,应当了知彼等,励力寻求具德相者,所以如果想要依止一位上师,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位上师所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为何?而努力的去寻找具有这些条件的上师,更进一步的,如理的来依止这位上师。诸欲作为弟子所依,亦应励力具足彼等德相。相同的道理,如果将来我们想要作为别人的上师,也应该努力具备以上所说的这些条件。 丁二、能依弟子之相(33页) 接下来第二段,「能依弟子之相」这个部分简单的来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具不具有五个条件的优缺点,在《四百论》云:当中提到了「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非于闻者。」之前提到善知识所必须要具备的德相,我们引的经论是《经庄严论》。而在这个地方提到,一位弟子所必须要具备的是哪几种条件的时候,所引的是《四百论》的原文。所以当一位上师,在为弟子们介绍正法时,他所必须要依据的,都是过去的传承袓师们,所留下来的这些经论的内涵,才有办法为弟子们宣说正法。所以《四百论》的原文里面提到了,一位弟子他必须要具备的是:正住、具慧以及希求这三种的条件。 此说具足三法堪为闻器。在《四百论》当中提到了,如果能够具备以上的这三种条件,这样的一位弟子,他能够称之为是能够听闻正法的容器。若具此三,则于说法者之功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非仅如此,彼补特伽罗于闻者诸德,亦能见为功德,非见过失。如果具备以上的这三种条件,这样的一位弟子在面对说法者,也就是自己的上师时,对于上师的功德,他能够见为功德,而不会见为过失。不仅如此,具备这三种的功德,对于这样的弟子而言,他在看到其它跟他一起听闻佛法的闻法者的功德时,他也能够见到这些功德,而不是见到其它人的过失。 若不具足器之诸相,如果不具足以上的这些条件,说法之善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失力故,执为有过;纵使善知识他本身非常的清净,没有任何的过失,但是由于弟子本身的条件不具足的缘故,所以有可能将没有过失的上师,看为是有过失的。于说法者之过,反执为德,相反的,他也有可能将说法者的过失,当成是功德来看待,此为《四百论释》所说。 接下来这个科判的第二个部分,各别说明这些条件的差别。此中分三: 戊一、正住 戊二、具慧 戊三、希求 戊一、正住(34页) 正住:不堕宗派。若堕宗派,为彼遮蔽,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永不证寂灭。」堕党类者,贪着自宗,瞋恚他宗。应观自心,舍如是执。这当中的「正住」,指的就是我们对于自己本身,或者是自己本身的宗派,不能够生起过度的贪着;或者对于他人,或者是其它的宗派,不可以生起瞋恚心。所以当我们在观察自己是否具备这个条件的时候,应该要反观自心,如果我们有以上所说的问题,应该要弃舍这样的想法。其实不要说是以佛法的角度来探讨这样的事情,以世间的角度我们做任何的事情,我们的心都应该要「正直」。如果我们的心不正直,有可能对方真的是有某一种的功德,但是因为我们偏坦自方的缘故,会将他人的功德完全的抹灭掉。相反的,如果我们的心不正直,这个时候纵使自己有过失,我们也会认为它是一种功德,这是第一个部分「正住」。 戊二、具慧 若念:「唯此,足耶?」虽能正住,若无分辨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之慧力,仍非其器,故须具有了解彼二之慧。如果仅仅只有正直的心,这样就足够了吗?其实这样还不足够,更进一步的,我们需要有什么样的智慧呢?能够分辨善说正道,以及恶说似道的智慧。也就是在听闻上师宣说佛法的当下,我们要能够分辨什么样的法是「正法」?什么样的法是「非法」? 戊三、希求 若念:「仅具此二,足耶?」如果只有前面的这两个条件,是足够的吗?这也是不足够的。纵有此二,然若如同画中听闻法者,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释中加入恭敬法及说法者、专注其意二者,共说为五。并且在《释论》当中提到了,除了以上的这三个条件之外,在《释论》当中加入了恭敬法,以及说法者,并且在听闻的当下,要能够专心听闻的这两个条件。 在之前希求的这一段作一个补充,如果只有具备了「正直」以及「分辨善恶法的智慧」,这两个条件就足以作为听闻正法的弟子吗?这样是不足够的,因而提到了,「纵有此二,然若如同画中听闻法者,」如果只有具备以上的这两种条件,就如同在画当中,有时候我们在画唐卡的时候,会将里面的听法者,画得非常的专注,也就是他是在专心的听上师讲法的样貌。相同的,如果我们只是外貌表现出来很专心的在听课,但是内心没有什么样的希求心的话,「仍非其器」如果内心没有对于正法,生起一种强烈的希求,纵使你的外表,表现出来你相当的专心在听课,其实这也是不足够的,这个地方作一个补充。 接下来「共说为五」,也就是加上了此中的这两个条件,所以总共有五种的条件。而下面的这一段,成办具有四种条件之顺缘,以及去除违缘。如是可分为四,将之前所说的这五种条件,简单的来区分,我们可以总摄在四者当中:一、于法具大希求。二、听闻之时专注其意。三、于法及说法者起大恭敬。四、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之顺缘为具慧,除其违缘即是正住。我们可以将上面的这五种,浓缩为四种的条件。而要成办这四种条件的顺缘,就提到了「具慧」;如果是要去除生起这四种条件的违缘,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正住」。(校稿中) 接下来这一段当中第四个部分,要努力具备这些条件。正文提到,应当观察堪为上师引领之法是否具足。如果想要成为一位,能够被上师所带领的弟子的话,就必须要观察,我们是否具足以上所说的这些条件。若具足者,应修欢喜;若不具者,其后应于能具之因励力而修。 丁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这个段落当中,重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要依止一位具有德相的上师。如是自身具足器相,应当如前所说,观察上师是否具相。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具备了以上,弟子所应该具备的这些条件的话,就如同之前所提到的内容,我们应该也要观察上师,是否具备一位上师所必须要具备的这些条件。应于具相者前,受取法恩。第二个部分,依止具德相的上师的方式。如是总受法恩;特于以圆满教授善妙导心之善知识,依止之理分二。如果在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到,这样的一位善知识,他具备有以下种种功德的话,对于这样的一位善知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作依止呢?下面提到了两种的依止方式。 接下来要藉由两种的方式来作依止,这两种方式分别是: 戊一、意乐依止之理(分二) 己一、根本修信 己二、随念深恩应起恭敬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己一、根本修信(36页) 这个部分最主要的内容,可以分为五个段落。第一个段落,说明信为一切功德的基础。在佛陀所宣说的《宝炬陀罗尼经》云:提到了「信为前行犹如母,生护增长一切德。」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谓信能令功德未生者生,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生起信心,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能够新生。已生令其安住,之前已生起的功德,它不会退失,能够保持住。渐次向上增长,并且能够不断的向上增长。《十法经》中亦云:「由何生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信依止。藉由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引导我们,让我们进入佛地,获得等同导师释迦世尊的功德呢?「信为最胜乘」信是众多的方法当中,最殊胜的一种方法。所以一位具有智慧的人,应该要追随信的脚步来依止上师。诸不信之人,不生众白法,如火烧种子,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功德之本。「进退门」,指的就是如果有信,它就能够生起功德。相反的,如果没有信,一切的功德皆没有办法生起,就犹如同是种子,被火烧过之后,怎么能够生出青色的苗芽呢?相同的,如果我们的内心不具有信,这时候种种殊胜的善法功德,是没有办法生起的。 在第一个部分说明了,信心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既然信是一切功德的基础,更进一步介绍信的内涵。其中总说虽有深信三宝、业果、四谛多种,然于此中,为信上师。一般而言,「信」可以分为深信三宝、深信业果,或者是深信四谛的法则,多种的信心。但是在这个地方所要为各位介绍的「信」,是信上师。这个科判的第三个段落,既然我们要对上师生信,我们要对上师生起什么样的信心呢?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对上师生起「视师如佛」的信心,也就是我们要将上师观想成是如同佛一般,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 此复于师,应如何观?我们要用什么的方式,来看待所要依止的这一位上师呢?《金刚手灌顶续》云,在佛所说的密续当中:「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也就是我们是如何的看待佛,就应该以相同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上师。大乘经藏及《律经》中亦如是说。此等之义:这当中的意思是什么呢?若知是佛,则于彼不起寻过之心,而生思惟功德之心;如果我们知道对方是断除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佛,这时候我们对于他人就不会生起,想要寻求他到底有什么过失的心,反而能够思惟对方的功德。相同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上师,如是于师亦应于一切种,在遇到任何的状况下,特须弃舍寻过之心。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特须」的这两个字,也就是当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我们一定或多或少会看到上师的过失。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上师的过失?因为今天上师为了要调伏我们,他必须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既然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我们就一定会看到凡夫所具有的过失。所以当我们看到了这些过失,不应该把我们的心专注在「过」的这个层面上面,而应该多去思惟对方的功德,因此这个地方特别的提到了,特须弃舍寻过之心,修习观察功德之心。反而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的,不断的去思惟上师,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功德,而生起观察功德的心。 在之前有提到,必须要对上师生起视师如佛的信心。而这个地方特别的强调「视师如佛」,也就是要看待我们的上师,就如同是跟佛一样。而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样的一位上师?平常我们在观修资粮田的时候,在资粮田的某一个角落,我们应该要观想自己的上师。这时候如果我们的上师,他呈现出的是有病痛,或者是他的双眼没有办法看清楚等等的一些身体上的问题时,我们在观想资粮田时,不应该观想这个部分,而应该把它观想是完整无缺的。但是这个地方,我们在观想视师如佛的部分时,纵使我们的上师有种种的过失,我们也都应该将他如实的观想出来。 比方说我们依止的上师,他也会有生老病死,其实生老病死,它就算是轮回当中的一种过失。甚至有一些上师他会生病,有一些上师他有某一种的过失,比方说他可能很容易生病,或者是他不善于宣说佛法,或者他有某一种的行为是不如法的。但是当一位弟子,跟随着这位上师之后,他要观想视师如佛的这个部分,他的上师具有什么样的过失?他都应该如实的观想出来。而在观想之后,虽然我们所依止的上师,他有种种的过失,但是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心往上师的功德面,专注的去作思惟,而不是将我们的心专注在「上师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失」上面。如果我们将心专注在上师的功德面上,而能够对于上师生起强大的信心,信心的力量越强,我们会去看到上师的过失的心,它的力量相较之下就会慢慢的减弱。 有一些人,对于这个问题,也就是视师如佛的部分,或许会产生许多的疑惑。会觉得所谓的佛,就是断一切过失,圆满一切功德的圣者,既然我的上师他呈现出这么多的过失,就表示他不是一尊佛,为什么我要把他等同是佛来看待呢?所以更进一步的我们就提到了,需要视师如佛的原因。所以在这个地方有提到了,这个科判当中的第四个部分,如果我们去观察上师的过失,它会产生什么样的过患? 彼续又云:「应取轨范德,永不执其过,取德获成就,执众过不成。」应如续中所说而行。如是上师功德虽大,然若从其少许过失之面而作观察,则必障碍自身成就;续中的这段话,宗喀巴大师作了以下的解释,提到说:如果我们的上师,虽然他具有种种殊胜的功德,但是弟子们,如果在看待这位上师的当下,是以看他过失面为主,而且不断的去观察上师,他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失的话,「则必障碍自身成就」这对于我们自己本身而言,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想要获得成就,就是必须要依赖上师,但是在依止他时,如果我们不断的去观察上师有什么过失的话,这对于我们想要获得成就而言,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产生另外一种的阻碍。 过失虽大,倘若不观过失之面,从功德面而修信心,则为生起成就之因。相反的,纵使我们的上师他有许多的过失,但是我们在依止他的当下,我们所着重的重点,并不是去观察他的过失,而是从他的功德面来作思惟,培养内心对于上师的信心的话,「则为生起成就之因」这样的一种观修方式,它反而是让我们获得成就的一种助缘。所以我们将这段的内容总摄,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视师如佛?纵使我们的上师,他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想要获得成就,想要生起功德的缘故,如果想要视师如佛的话,我们能够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这些殊胜的成就。相反的,纵使我们的上师是一尊佛,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把他当成佛来看待,这时我们想要获得的成就,是没有办法成办的。因此在论典当中有提到,我们之所以要视师如佛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利益,我们都不想要有所损失。因此对于一位佛教徒而言,他想要获得的利益是什么?他想要获得的利益,就是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获得种种殊胜的成就,甚至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果位。既然是如此,我们看待我们上师的同时,如果观察他的过失,对我们自己本身一点好处都没有,因此这是需要视师如佛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是想要获得好处,想要获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损失,这是第一个部分。 第二个部分提到的是,有些人他会觉得说,上师既然不是佛,为什么我要把他当成佛来看?把他当成佛来看,对于上师他本身是不是有一些差别呢?其实这不能从上师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们把上师当成佛来看,他也不会变成一尊真佛,我们不把他当成佛来看,对他而言他一点损失都没有。因此,以弟子的角度,不管我们是否能够视师如佛,其实上师他本身一点差别都没有。既然上师他本身没有任何的差别,就表示我们要视师如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要获得好处;想要获得好处,想要获得成就,我们就必须这样的来作练习。因此如果我们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观察,并且对上师生起强烈的信心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想要获得的成就,就能够透由「信」的力量,快速的成办。我们想要透由正理来证成「一切的上师都是佛」,说真的,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没有任何的一种正理,能够来证成「只要是上师他就是佛」,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由于弟子们,他想要快速获得成就的缘故,所以从弟子的角度,把上师当成是佛来看待,对于弟子而言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比方说现今各位都可以看到我身后有一幅资粮田的唐卡,这资粮田中有很多诸佛菩萨的圣像,说真的,他们是真佛吗?并不是。他们只不过是一块布上面,所画的一个图案,所以你说它是真佛吗?它并不是。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的因缘具足了,比方我们已经获得了大乘的资粮道的话,面前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唐卡的圣众,就能够呈现出真佛的影像。所以纵使境界本身它不是一尊真佛,但是由于我们自己本身的信念,甚至由于我们自己本身的条件具足了之后,我们将没有办法见到诸佛的业障净化了,这时候纵使境本身它不是佛,但是它也能呈现出如同佛的这种功效。我们之所以没有办法看到诸佛,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续中,有一种没有办法见到诸佛的业障。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种业障,纵使今天佛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也没有办法看到他,因为这样的业障没有办法完全的净除。但是如果在业障净除的情况下,各种因缘都具备时,我们都知道佛的事业,他的功德、他的加持是遍于十方的,所以只要种种的因缘和合的当下,纵使这个对境之前并不是一尊真佛,但是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够看到佛的面貌。 再举一个例子,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以上师的角度来谈论这件事情。比方以我自己而言,我是一位上师,我也有很多的弟子,因此我能够称之为一位善知识,或者是称之为一位上师。但是我是不是佛的这件事情,其实这个扪心自问,我就可以知道,我自己是不是佛。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要证成「一切的上师都是佛」,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很多的人,会从这样的一个观点,来看待视师如佛的这件事。他会认为,我既是上师,又不是佛,所以一切的上师,都不应该是佛才对,这样的话,反而会造成他修学佛法上的一种障碍。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作思惟。如果你从这样的角度,也就是我虽然是上师,但是我并不是佛的这个角度,来推论其它的上师也是如此的话,这时候,想要生起视师如佛的信心,想要生起视师如佛的证量,这是绝无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够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反而是当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不管他是不是佛,其实这并不是我们探讨的重点,他是佛也好,他不是佛也好,但是以弟子的角度,如果能够将上师看成佛,对我们只要好处,没有坏处,既然是如此,为什么你不把上师当成佛来作依止呢? 对于这一点,现今的法王,在说法的时候,也曾经提到:由于我们有业障的缘故,所以我们并没有办法亲眼见到诸佛,纵使诸佛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也没有办法看到他。如果真佛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都没有办法亲眼见到真佛的话,更何况是一尊本身就不是佛的人,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如何的把他看成是佛呢?我们当然没有办法透由我们的肉眼把他看成是佛。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有业障的缘故,所以我们自然会看到有过失的这种影像。但是当我们看到有过失的这个影像的时候,我们应该要知道,这只不过是上师他所示现的一种面貌,而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佛他是遍于十方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佛的存在。但是由于我们有业障的缘故,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感觉到,我们没有办法亲眼见到,诸佛就在我们的四周。所以我们之所以要视师如佛的原因,并不是说我们把上师看成是佛,对于上师而言,他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其实对于上师来说,我们把他看成佛,他也没有办法成为一尊佛;我们纵使没有把他当成佛来看待,对他来说,他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视师如佛的观点,我们就知道,之所以要视师如佛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修学的弟子本身,想要成从视师如佛的过程当中,快速的生起功德,快速的生起证量,而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观察。甚至我们也知道资粮道的菩萨,以及加行道的菩萨们,他们也都会为众生们宣说佛法,所以从众生的角度而言,这位资粮道的菩萨,加行道的菩萨,他都能够称为是上师。但他是不是一尊真佛呢?并不是。他只不过是一位菩萨。所以从各种的角度我们来作分析,我们都知道,宣说正法的上师,是没有办法跟真佛画上等号的。但是从弟子们的角度,他如果能够把上师当成是佛来作依止,他想要获得的成就,就能够快速的生起,所以我们必须要从这样的角度来作思惟。 而我们在视师如佛的当下,以显教的角度来说,显教的角度我们在看待上师为佛的同时,他是不是需要具备有三十二相,八十种的随形好呢?并不用。只要我们将上师的本质,等同是佛来作看待,并且更进一步的来依止他就足够了。但是以密教的角度而言,修学密法的人,不要说是上师,就连自己本身都应该观想成是与本尊无二无别,更何况是他所要依止的上师。所以纵使他的上师所呈现出来的面貌有种种的不圆满,但是对于弟子而言,他在观察的时候,他在观想的时候,也应该要把上师他的本质,以及他所呈现出来的面貌,观想成是跟诸佛没有任何的差别。这样的一种观想方式,他能够生起强大的信心,透由强大的信心,修学密法就能够快速的生起密法的这种证量。所以为什么修学密法,会比修学显教的法,从某一种的程度面来说,它的力量会比较强胜,其实视师如佛是一个最主要的关键。 故凡自之上师,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所以只要是我们的上师,不管他的过失是大或者是小,这时候我们在依止的同时,都必须要去思惟,我们刻意去寻求上师过失之后,所会带来的种种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当我们了知,我们刻意的去探索上师具备有什么样的过失时,会带来的过患,这时候我们就应该生起断除这颗心,而希望能够将它彻底的根除的这种念头。 下面第五个部分,防护观察过失。若由放逸或烦恼炽盛等,生起寻过失之心时,亦应励力忏悔、防护。如果说由于放逸,或者是我们内心烦恼非常的炽盛,而不小心在内心中生起寻求上师的过失的这种心,这时候我们应当要努力的去忏悔,并且去防护他。 而接下来下一段,之前我们所提到的是我们需要视师如佛,而这个部分他所提到的是我们能够视师如佛。有些人他可能会认为,我们确实需要把上师看成是佛来看待,但是我到底能不能够把上师当成佛来看待呢?他的内心会产生以下的这种疑惑。但是我们不仅需要把上师看成是佛,而且我们也能够把上师当成是佛来看。所以在正文当中提到了:倘若如是串习,纵见少许过失,然心执取功德品故,亦定不能障碍信心。如果我们不断的串习,纵使我们会看到上师具有些少许的过失,但是由于我们的心,是专注在上师的功德面上,所以纵使我们看到了他的过失,也不会障碍我们对于上师所生起的信心。 并且在这个地方就举了一个例子,譬如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实相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比方说金洲大师,他虽然是阿底峡尊者的上师,但是以见的角度而言,阿底峡尊者他所持的是中观最清净的正见,而他的上师金洲大师所持的见,只不过是唯识实相派的正见。所以以见的角度来说,上师金洲大师所持的见,是比他弟子阿底峡尊者的中观正见还差的正见,所以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总大乘道次及菩提心,是依于彼方能获得,故执金洲大师为诸上师中无能匹敌者。但是阿底峡尊者,他所想要学的,以总相来说的整个大乘的道次第,尤其是这当中的核心,也就是菩提心教授,是透由依止金洲大师才能够获得的缘故,所以金洲大师,是阿底峡尊者诸多上师当中,他所认为其它上师所没有办法匹敌,也就是最珍贵、最殊胜的一位上师。 所以平常,我们都知道,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但是却不容易看到别人具有什么优点,他有什么样的功德。之所以会看到别人的过失,是因为我们的双眼,都不停的在观察别人,而不会反观我们自己。所以当我们不停的在观察别人的行为时,我们就很容易的,很自然的会看到别人的行为当中,是带有过失的。但是当我们在反观自己的时候,我们容易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功德,因为我们很少会去探索,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过失?我们很容易的会认为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我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对自己的这个部分生起了慢心,而对于他人,我们会看不起对方。甚至不仅我们会容易看到自己的功德,我们也容易看到周遭跟我们的关系比较密切,比较好的这些亲友,或者是朋友们,他们的优点。我们会觉得我有哪一个朋友,我有哪一个亲人,他真的是相当的好,他有很多的功德,所以在你赞叹他的当下,纵使他有一些过失,他也会觉得这没有什么,因为他有很多的优点是值得赞叹的。相反的,当我们在看到我们的敌人,或者是跟我们的关系比较远的这些人,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因为他全身从头到脚都是过失。所以对方纵使有许多的功德,有许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也都完全的看不到。这个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当中,我们仔细的想,我们就会知道,其实我们会有这样的一种毛病。 所以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对方的优点,或者是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对方的缺点,最主要的关键,并不是在于对方他是否真的有这种功德,或者是他是否有这样的一种过失,而是我们看待的人,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对方的。如果说对方他真的是具备有功德,但是由于我们仇视对方,我们忽略了他,这时候纵使他有功德,我们也看不到。相反的,如果对方不具有功德,但是由于我们偏坦他,由于我们爱护他的缘故,纵使他有许多的过失,我们甚至会把它当成是功德来看待。所以之所以会看到过失,或者是功德,并不是从境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而是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我们是怎么样来看待对方的。所以这个时候,面对我们的上师也是如此,既然我们要依止这位上师,并且从依止的过程中,能够希望快速的生起种种的功德。这个时候观察上师的功德,不去刻意的观察他的过失,对我们才能够产生直接的有帮助。 现今的上师,为什么我们在依止他的当下,会看到他的过失,是因为上师他呈现出凡夫的这种面貌。为什么上师在教化弟子,摄受弟子的时候,要呈现出凡夫的面貌?为什么他不呈现出真佛的面貌,这不是更好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惑,我们这下面就会为你作解答。如果佛,他呈现他的真实面貌,这时要不呈现出的就是法身的面貌,要不就是呈现出色身的面貌。以法身的面貌而言,佛的法身,是只有佛彼此之间才能够亲眼看到的一种佛身。而以佛的色身而言,佛的色身可以分为佛的报身,以及佛的化身。以佛的报身来说,佛的报身是只有登地的菩萨,才能够亲眼看到的佛身。而佛的化身,比方导师释迦世尊他所呈现出来的这种佛身,就称之为是佛的化身。而这样的一种佛化身,也只有业清净的众生,才有办法清楚的看见。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佛他要是呈现出真佛的面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没有办法看见的。因为我们既没有办法看到佛的法身,也没有办法看到佛的报身,也没有办法看到佛的化身,这是因为我们的业没有清净的缘故。但是佛又要来利益我们,又要来摄受我们的话,他唯有示现出具有过失的这样的一位凡夫的面貌,才有办法摄受我们。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在依止这位上师的时候,会看到他具有种种的过失,这当中就包含了生老病死等种种的过失。但是当我们看到这种过失时,我们应该想到,其实上师之所以会示现出有过失的这种面貌,这是因为我自己本身条件不具足的缘故。由于我的条件不具足,没有办法看到真佛,所以当佛要来帮忙我,利益我的时候,他不得不示现出凡夫的面貌来利益我们。所以在这个同时,如果你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作思惟,在思惟的当下,纵使你看到上师的过失,你也会觉得这是上师的一种功德。你会觉得上师,之所以要呈现出过失的面貌,是因为他要来摄受我的缘故,所以才示现出来的。所以这样的一种思惟方式,反而能够将上师的过失,当成是功德来看待。再加上,佛在他所宣说的佛经里面也清楚的提到,我们在依止善知识,在依止上师的同时,我们要将上师当成是佛来作依止。更进一步的,我们之所以会认识这个上师,是因为我们过去生跟他有法缘的关系,并且能够有他的座前听闻佛法的内涵,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有直接、间接的帮助,所以上师对我们来说是有恩的。 甚至法王,他在作一个偈颂,是来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偈颂时,在偈颂里面他有提到,如果我自己说我自己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其实这是不恰当的。但是如果以弟子,也就是你们的角度,来看待我的时候,如果你们可以把一个凡夫当成是一位菩萨,或者是当成是一尊佛来看待,并且来依止的话,确实你们是可以得到菩萨以及佛的加持力的。所以法王,他也是这样来告诫他的弟子。 甚至在过去,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公案。这个公案当中有提到一个老母亲,他很希望能够得到佛陀的舍利。他有一个儿子,时常需要到印度去作买卖,所以这个母亲他就告诉他的儿子说:你这次去印度的时候,记得帮我买一颗佛陀的舍利回来。但是由于他的儿子非常的忙碌,所以时常忘记这件事情。最后一次当这个老母亲,在告诉他儿子,请你拿一个舍利回来的时候,她就告诉他说:如果这次你再忘记,我就死在你面前。所以这个儿子,他这一次到印度,心心念念就有想到这件事情。但是他怎么找就是找不到,甚至到最后,他要回家之前,他又忘了要带舍利的这件事情。所以当他在回家的路上,他心里面就开始担心,我这次又没有把母亲所交待的这件事情作好,所以这时候,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就拿到了一颗狗牙,并且拿到这颗狗牙之后,他把这颗狗带回家洗干净,然后包在一个非常漂亮的布里面,拿给他的母亲说:这就是佛的舍利,而且他是佛牙的舍利。他母亲看到这个狗牙的时候,他的母亲就以为,这真的是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牙舍利,且且每天的瞻仰他,并且每天的对他作顶礼。而且对于面前的这一颗,她不了解的狗牙,生起了强大的信心,他就认为说这真的就是佛牙的舍利。而确实在她生起强烈信心时,这颗狗牙也散发出了,非常强烈的光芒,而这位母亲,她也得到了诸佛的加持。 相反的,在佛的身边,导师释迦世尊的身边,有提婆达多跟众多的外道弟子们,这些人虽然可以每一天都见到导师释迦牟尼佛,但是由于他们对导师释迦牟尼佛,没有办法生起信心的缘故,所以他们看了释迦牟尼佛一辈子,也没有生起任何的功德。所以从这两个公案里面,我们就可以知道,纵使对方他不是佛,如果我们能够从把他当成是佛的角度来看待他,去依止他的话,其实最后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本身。但是相反的,纵使对方是一尊真佛,我们每一天都能够亲近他,但是我们没有办法从中看到他的功德,对我们而言,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 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弥勒菩萨,跟无著菩萨的这个公案。无著菩萨一开始他在闭关的时候,他就希望能够亲见弥勒菩萨。虽然无著菩萨,他当时的证量已经到达了一个程度,但是他闭关许久,也没有办法亲见弥勒菩萨。甚至他在放弃的那一刻,他看到的弥勒菩萨既然是一条老母狗,而且这只母狗,牠的下半身是完全腐烂的。所以透由这样的一个公案,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所看到的境,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这都是业因缘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果报。 甚至过去在印度有很多的大成就者,或者是班智达,他们在依师的同时,所看到的师长,有时候呈现出来的面貌,也不过是乞丐,或者是一般普通人的这种面貌。所以他们一开始也没有办法见到真佛,但是由于他们对于他们的善知识,不断的练习信心,不断的去作如实的依止,到最后他们的业障,慢慢、慢慢的净化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看到了一尊真佛。其实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应该多花一些时间来作思惟。 我们的这堂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校稿中)
----------------------------------------------------------------------------------------------------------------- 更多日宗仁波切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