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

 

  庚二、从顺解脱分释生起次第分三:辛一、明正所为机;辛二、生能熟道之次第;辛三、生殊胜现观之次第。

  辛一、明正所为机分二:壬一、道总相;壬二、明正所化机。

  壬一、道总相

  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之六·大乘顺解脱分

  ——《般若经》卷447·12-448·1页

  第六、释大乘顺解脱分

  第四、释依身中所作顺解脱分分二:一、经说;二、论释。

  一、经说(447·12-448·1页):如《真如品》中说,菩萨摩诃萨,失坏六十有法,成为小乘阿罗汉,虽亲近承事五百佛而修行布施等,但不以般若波罗蜜多及方便善巧所摄受之余。经云:“舍利子,是菩萨乘补特伽罗,从初发心,乃至究竟,常不远离一切智智心,于一切时,大悲为上首,虽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亦修般若而不取相。”乃至“修一切相智而不取相。”“摄受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远离方便善巧。”

  二、论释分:结合与释义二种。

  (一)结合:前说功德过失性相解脱,加行性相之后,说顺解脱分的因由者,谓顺解脱分具足善法,唯在身中生起,从诸加行性相门即能了知生起,如是说故。是对顺解脱分的善根说为回复加行生起遍知,名顺解脱分。

  (二)释义分二:一、自性;二、差别。

  [一]自性分根本与解释二种。

  1、根本:就释经义门名顺解脱分。

  颂曰:无相善施等,正行而善巧,一切相品中,谓顺解脱分。

  2、解释:就词义门释,谓由所缘无相之智的行相,从施等波罗蜜多至一切相智,在自身中善巧生起者,谓现证圆满一切行相,于此许为是顺解脱分。

  壬二、明正所化机

  [二]差别分三:

  1、结合:“缘佛等净信”等二颂有法,有所为者,谓施等在自身中善巧生起,为显示彼故所说,名结合。何为善巧?为显彼故即说颂文。

  2、根本:

  颂曰:缘佛等净信,精进行施等,意乐圆满念,无分别等持,

  知一切诸法,智慧共为五,利易证菩提,许钝根难证。

  3、解释:就词义门释,“净信”与“精进”等,彼亦分体性与身中差别有二。

  (1)体性:谓:信、精进、念、定及慧的本身即具有顺解脱分如次有五种。释彼之义(经文不录)谓:“缘佛等净信,精进行施等,意乐圆满念,无分别等持,知一切诸法”。是说:信、精进、念、三摩地(定)、般若慧殊胜根,无自性。如数谓:佛、施、意乐圆满、无分别、一切法,是善巧遍知一切行相的五种境。

  (2)身中(相续)差别:信等利根或上根,易得圆满菩提,信等钝根或下根,则难得圆满菩提,以及信等中根如次有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极难信解,甚难证得。”乃至“时舍利子语善现言,由此因缘,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极难信解,甚难证得,所以者何?诸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都无自性,皆如虚空,譬如虚空不作是念,我当信解,疾证无上正等菩提。”释彼经义谓“利易证菩提,许钝根难证”。如此一切是说非得无上菩提,于信等上等利根易证无上正等菩提,说名钝根难证。若以法性力,诸中根者证独觉菩提,诸下根者证声闻菩提。

  此处论文可分:总义与论义二种。

  一、总义分四:一、资粮道之所依身;二、能依资粮道自性;三、相状;四、释名。

  (一)资粮道之所依身分:身所依与心所依二种。

  [一]身所依:大乘资粮道六道众生之所依身皆有新生之小乘资粮道者,唯三洲男女身皆有新生之所依,是毗婆沙师所许。如《俱舍论》云:“殖在人三洲”。是说顺解脱分,唯三洲人。三恶趣无,无般若故。诸天无,无厌苦故。北洲无者以无厌离心及般若故。(见《俱舍论释》)

  [二]心所依:由已得诸静虑根本定,名静虑根本定;尚未得彼名近分静虑;诸未得是依欲心生起。

  (二)能依资粮道自性:自性者谓闻思所生为主,亦有修所生。如《集论》云:“何等资粮道,谓诸异生所有尸罗,守护根门,饮食知量,初夜后夜当不睡眠,勤修止观,正知而住。复有所余,进习诸善,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修习此故,得成现观,解脱所依器性。”《俱舍论》云:“闻思成三业。”是说顺解脱分,闻思所生唯散地,故三业为体。密意是说非是修所生为主,是故,一切相智于自身中修习善巧的菩萨法现观,即是此处正说顺解脱分的定相。若分有下中上三品。

  (三)相状:总则,何时若已生起真实希求解脱之心,即安立为顺解脱分,是得大乘顺解脱分的相状者,谓缘生死过患,闻说无我及涅槃功德教诫,身毛皆竖,涕泪悲泣,应知有顺解脱分的善根,如见夏季芽生,便知有种。大乘资粮道殊胜者,谓后当说(法身品)二十一聚无漏智所摄的现观一切正理,由闻思断除增益,随后修习一切现观,若生起殊胜受用,为大乘资粮道殊胜,及是三无数劫成佛道之初,即是大乘顺解脱分,是此处正说安立得大乘顺解脱分。于彼无尽甚深义,不惊不怖,无有恐惧等,亦是得大乘资粮道的相状。如《二万颂光明论》云:“谁能作证顺解脱分,此的相状有三种,谓心不退不怖的性相;不恐不惧的性相;意不悔不惊的性相。”

  (四)释名:为各自获得菩提故,若从无始积集资粮之道,即名资粮道;由于是与得解脱随顺之道,即名顺解脱分。

  二、论义是说:菩萨资粮道利根身中的智(有法),是此处正说大乘顺解脱分,一切相智于自身中修行善巧是菩萨的法现观故。

  菩萨资粮道利根(有法),善巧修习信等五境,是:1缘正法的信心;2修习一切善法的精进;3意乐圆满的大乘发心;4无分别三摩地;5善巧修习缘如所有尽所有诸般若慧故。大乘顺解脱分就体性门分有五种,是以信等五根所摄有五种故。1以大乘不共皈依为缘,是善巧道的根本信心;2总以学行为缘是善巧精进;3以行的所依发心为缘,是善巧意乐圆满;4学最后定慧二波罗蜜为缘,是善巧定慧故。庄严所为的所化众生(有法),于汝有二种者,谓于汝利根钝根二种故。

  辛二、生能熟道之次第

  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之七·大乘顺抉择分

  ——《般若经》卷448·1-448·7

  第七、释大乘顺抉择分

  第二、释殊胜加行在身中生起的修行次第分三:一、殊胜加行生起之时;二、已生起殊胜加行所依的补特伽罗;三、彼补特伽罗修行次第。

  一、殊胜加行生起之时分二:一、正说;二、断重复过。

  (一)正说分三:一、结合;二、根本;三、解释。

  [一]结合:论身建立谓“顺解脱抉择”是说顺解脱分后,说顺抉择分的因由者,谓顺解脱已在身中生起,欢喜利他,当出生顺抉择分,作如是说故。是说已生起顺解脱分之欢喜心,当出生顺抉择分。

  [二]根本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1、经说(448·1-448·7页):“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疾成办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疾成办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

  2、论释:释彼经义

  颂曰:此暖等所缘,赞一切有情,缘彼心平等,说有十种相,

  自灭除诸恶,安住布施等,亦令他住彼,赞同法为顶,

  如是当知忍,自他住圣谛,如是第一法,成熟有情等。

  [三]解释:就词义门释,谓通达一切行相现前圆满。此中亦分:一、各各解释;二、略义。

  1、各各解释分:暖、顶、忍、世第一法。

  (1)暖:暖分下中上三品,如其次第有三种。经云:“若菩萨摩诃萨,欲疾成办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等。释彼经义谓“此暖等所缘,赞一切有情,缘彼心平等,说有十种相”。谓通达一切行相现前圆满,有:1平等心;2大慈心;3饶益心;4无瞋恚心;5无恼害心五种。又其余五种:当于一切有情:1起父母心;2如兄弟姊妹心;3如子女心;4如亲朋心;5如亲族心。如是缘一切有情者许为暖。初二心是下品暖行相者,谓欲此生成办利他故。其次三心为中品暖行相者,谓欲此生后生饶益他故。其次五心是上品暖行相者,谓欲此生后生俱成办利他故。

  (2)顶:顶分下中上三品,如其次第有三种:经云:“应自离害生命;亦劝他离害生命;恒正称扬离害生命法。”“应自圆满六波罗蜜多;亦劝他圆满六波罗蜜多;恒正称扬圆满六波罗蜜多法。”“应自住十八空;亦劝他住十八空;恒正称扬住十八空法。”释彼之义谓“自灭除诸恶,安住布施等,亦令他住彼,赞同法为顶”经义是说,善不善如数断除及受持门,遮止及趣入之自体;就彼之门亦令他离罪业,住善法清净加行有二种;自他趣入真如称扬赞叹二种同法,名为无边,以彼等缘诸有情者即名为顶。

  (3)忍:忍分下中上三品所缘,如其次第有三种:经云:“应自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劝他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恒正称扬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法。”“应自起证预流果智,而不证实际得预流果。”“应自入菩萨正性离生位”等。释彼之经义谓“如是当知忍,自他住圣谛”。是说顶位以自他所依之差别,如是所缘与行相清净,如是以加行与称扬同法诸行相,缘自他所依苦等谛者是名为忍。

  (4)世第一法:世第一法亦分下中上三品所缘如其次第,经云:“应自严净佛土成熟有情。”“应自起菩萨神通”“应自起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乃至“说是菩萨所住法时,二千菩萨得无生忍。”释彼经义谓“如是第一法,成熟有情等”。如前所说,唯自他所依,以能成熟能解脱等清净行相,所缘有情者即是世第一法。

  2、略义:如是即是顺抉择分。

  论义是说:大乘加行道(有法),是所缘一切有情者,就见一切有情心平等门所缘故。此中亦有以大乘加行道暖,于一切有情心平等十门所缘者,谓下品暖于一切有情贪瞋品类未断平等心;以欲成办现在利义慈心行相所缘,以中品暖欲成办未来利益心所缘;以破憍慢于他安乐无瞋心所缘;以无恼害心所缘,上品暖以男女老年如父母心所缘;等辈如兄弟姐妹心所缘;少年如子女心所缘;饶益亲友心所缘;坚意朋友心所缘;及亲属心所缘故。

  大乘加行道顶于一切有情心有三种所缘,自离不善处,于他所化众生离不善加行;自住施等善法,劝勉他所化众生住善法加行为一种;劝勉他所化众生自能行善恶取舍、自语称扬赞叹;由心欢喜见同法行时亦称扬赞叹,二者由三门所缘。

  下品顶处自离害生命,亦安他所化众生;并加称扬离害生命法,未待劝勉能作称扬欲乐欢喜。中品时自住六波罗蜜,乃至亦劝他安住,安立彼如前;上品时自住内空,乃至修顺逆十二缘起,亦安立他住如前故。

  大乘加行道忍时于一切有情心有三种所缘,下品自住知四谛乃至安立他住四谛三种。中品时虽自知预流果智而不作证实际得预流果,乃至安立他等三种。上品时自住菩萨见道的因,亦安立他等所缘故。

  世第一法,于一切有情心有三种所缘,谓下品时自住成熟有情等;乃至令他安住,不待劝勉以语称扬;以欢喜心作同法者赞扬三种所缘。中品时自起菩萨神通,亦安立他等三种所缘。上品时自起一切相智,断除贪等习气结生烦恼,安立他等有三种故。

  若略摄此处义,正说大乘顺抉择分(有法),主要是后得智之体性,意乐加行圆满以十九种所缘有情,是故主要以方便分为殊胜,是此处正说的菩萨义现观,是此处正说大乘顺抉择分的性相。

  (二)断重复过:由于修习一切行相、道和体的种种差别,如其次第,于一切相智等现观三种中,以通达世间顺抉择分为先导,是通达出世间的见道和修道,圆满现证一切行相等有三种者,令修习辗转向上分位差别,由一切行相殊胜道所摄的无漏智,由令下中上三品渐次生起,同时为生起所破故,应知顺抉择分等是就名言中所说。(恐文繁不录)

  辛三、生殊胜现观之次第分二:壬一、不退无上菩提之相;壬二、引发三身之殊胜道。

  圆满一切相加行十一法之八·有学不退僧

  ——《般若经》卷448·7-450·18页

  壬一、不退无上菩提之相分二:癸一、略标;癸二、广释

  第八、释有学不退转相

  二、释已生起殊胜加行所依的补特伽罗分:经说与论释二种。

  (一)、经说(448·7-450·18页):“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我等当以何行状相,知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异生地,诸声闻地,诸独觉地,诸菩萨地,诸如来地。如是诸地,有说有异而于诸法真如理中,无变异,无分别,皆无二无分。”乃至“知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这是总显不退转相,乃至各各分别解说。

  (二)、论释分:结合与释义二种。

  [一]结合:论身建立谓“抉择,有学不退众。”是说顺抉择分后,说不退转相的因由者,谓从如前所说顺抉择分,当出生不退转相,如是说故。不退转菩萨僧由顺抉择分所生,是不退转菩萨的定相。

  [二]释义分三:一、就相状有门略示;二、广释有法相状体性;三、略摄相状与有相状义。

  1就相状有门略示分:根本与解释二种。

  (1)根本:就略示经义门释

  颂曰:从顺抉择分,见修诸道中,所住诸菩萨,是此不退众。

  (2)解释:就词义门释,从四顺抉择分,及见道与修道解说,通

  达彼彼(加、见、修)以为方便所安住,彼等即是有学不退转菩萨僧。

  论义是说:得不退转相的菩萨有三种者,谓有得不退转相加行道利根菩萨;见道中根菩萨;住清净地的钝根菩萨故。

  总义分五:一、不退转补特伽罗的体性;二、差别;三、不退转义;四、不退转相;五、由彼相以表不退转规则。

  一、不退转补特伽罗的体性:于色等上退转实执现行等四十四相状,在身中随得一种之菩萨,是得不退转相状菩萨僧的定相。

  二、差别:得不退转相的菩萨加行道等有三种,若是圆满无上菩提不退转的菩萨,不悉是得不退转相的菩萨,首先大乘定性菩萨在资粮道者,圆满无上菩提虽是不退转僧,但未得不退转相,说明虽有不退转,但未得不退转相,与《金鬘论》所说相同。

  三、不退转义:就意乐门说,唯独自已希求解脱之意乐,能克制生起现行之机缘;就加行门说若通达方便智慧坚固,安立为得不退转相。若是专为自己希求解脱不起意乐现行的补特伽罗,就意乐门说不悉是得退转相,因为钝根菩萨加行道,即是与彼补特伽罗相同故,身中同彼意乐现行的菩萨在加行道无有故,彼无有舍大乘发心故。若通达方便智慧获得坚固,就加行门说不悉是获得不退转,因为住大乘加行忍位的钝根菩萨亦得彼故,由彼得大乘加行道忍故。

  四、不退转相:于谁自具的补特伽罗圆满无上菩提业,作为坚信不退转即能成办清净者,即是不退转相的体性。此中若分有:加行道不退转二十种相,见道不退转十六相,修道不退转八相,总有四十四相。

  五、由彼相以表不退转规则:加行道利根菩萨(有法),具足智慧殊胜者,就空性种类差别无边门所显示等,是具足身语名言殊胜的菩萨故。加行道利根菩萨(有法),具足方便殊胜者,谓不忍有情有少许苦的身毛皆竖,涕泪悲泣等,是具足身相(相状)殊胜的菩萨故。加行道利根菩萨(有法),就专为自己希求解脱的意乐现在机缘已灭尽门为因,是具有功能威力圆满出生菩提者,因为是通达方便智慧殊胜坚固,安住大乘顺抉择分的菩萨故。

  癸二、广释分三:子一、加行道不退转相;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子三、修道不退转相。

  子一、加行道不退转相分二:丑一、略标;丑二、广释。

  丑一、略标

  2、广释有法相状体性分:结合与释义二种。

  (1)结合:得不退转相三种补特伽罗,彼的性相若是不同异别,即是就询问门结合,是问彼等性相云何不同。

  (2)释义分三:一、释加行道不退转相;二、释见道不退转相;三、释修道不退转相。

  〈1〉释加行道不退转相分:略标与广释二种。

  [1]略标分三:一、结合;二、根本;三、解释。

  [1]结合:彼等之初释加行道不退转相的因由者,谓以生起次第为缘如是说故,名为结合,且以一颂为安住顺抉择分等之定相。

  [2]根本:略标释加行道不退转相

  颂曰:由说于色等,转等二十相,即住抉择分,所有不退相。

  [3]解释:就词义门释,谓于遮转色等,及尽疑惑等行相有二十种相,当知是安住顺抉择分不退转的定相。其义是说,得大乘加行道,得后得智住暖位的利根菩萨(有法),是不退转圆满无上菩提业者,因为是遮转于色等分别实执现行等二十种相(相状),于自身中随一所得的菩萨故。加行道有二十种不退转相,从遮转色等分别实执现行,至“诸佛欢喜行”有二十种故。

  [2]广释分三:

  [1]结合:“由于色等转”六颂有法,有所为者,有问:何为于色等转等的性相?为答彼问,名为结合。何为遮转等性相?为显彼等故此处有六颂。

  [2]根本:广释二十种相:

  颂曰:由于色等转,尽疑惑无暇,自安住善法,亦令他安住,

  于他行施等,深义无犹豫,身等修慈行,不共五盖住,

  摧伏诸随眠,具正念正知,衣等恒洁净,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及无悭吝等,成就法性行,利他求地狱,

  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了知彼是魔,诸佛欢喜行,

  由此二十相,诸住暖顶忍,世第一法众,不退大菩提。

  [3]解释:就词义门释,谓由无自性。此中亦分:住暖顶忍世第一法的相(相状)有四种。

  1、暖亦分十一种:1遮转色等分别实执现行;2于真皈依处灭尽疑惑现行;3灭尽八无暇;4自住十善法亦安立他住十善法;5以自乐他苦相换,缘他有情身中修施等六波罗蜜,而于彼等意乐圆满回向菩提善法;6于甚深离戏论义无有疑豫;7三门一切行皆为利他修慈愍行任持的身语意三业;81、戒蕴的障碍为贪五欲,及2瞋恚他为二种,3障碍般若蕴的心境所摄的睡眠,心不堪任的昏沉为一种,4定蕴的障碍为掉举追悔(恶作)为一种,5疑惑谛理的障碍者五盖皆不共住(五盖:贪欲、瞋恚、睡眠、掉举、疑);9摧伏无明恶见一切随眠羸劣;10于四威仪正念具足;11法衣等受用诸行洁净,如其次第有十一种。“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名为诸行状相。佛言,善现,诸法无行,无状无相,当知是为诸行状相。”“是菩萨摩诃萨,于色转故,名不退转。”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由不转故,说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释彼经义等谓“由于色等转”乃至“衣等恒洁净”。

  这是说:1、由无自性遮转色等法;2、由智得信而尽疑虑;3、由愿成就不生邪见、地狱、饿鬼、畜生、不闻佛语、生边下贱、根支缺(不全)及喑哑事、及生长寿天,名八无暇断尽;4、自住悲心及令他住善法加行;5、自他相换于一切有情境布施回向等;6、由通达真实法即于甚深义不复疑豫;7、以利益于他皆慈愍三业诸行;8、以加行圆满不共五盖:即贪欲、瞋害、睡眠昏沉、掉举恶作及疑五盖;9、由修对治行相摧伏无明等一切随眠[36];10、以恒常等持具正念正知;11、由净洁一切行,名衣等受用净洁,总有十一种。

  2、顶住顶之相状行相分六:1身不生八万户虫;2心无曲屈超过声闻独觉作意;3不顾见财物正受十二杜多功能;4由修施等六波罗蜜无悭吝所治品等;5不违趣法界一切法真实,与一切法性相顺无违,行般若波罗蜜多;6为利他有情欲求往地狱受诸苦,如其次第有六种。“复次善现,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身心清净,非如常人身中,恒为八万户虫之所侵食,何以故,是诸菩萨善根增上,出过世间,所受身心,内外清净,故无虫类侵食其身”等。释彼经义谓“身不生诸虫”乃至“利他求地狱”是说:1出过世间善根,现前圣者身中不生八万户虫;2由善根最极清净,心无曲屈;3不顾恋财物等,着粪扫衣等正受持十二杜多功德;4由修施等六波罗蜜多殊胜,无悭吝毁戒等过;5由一切法摄为真实,不违法性行般若波罗蜜多;6由自行所作为利他故欲往地狱有六种。

  3、忍:住忍之状相行相分二:1虽有恶魔能引往劣道,但一切恶魔不能顷动;2虽有恶魔宣说相似伪道,但能通达恶魔行相有二种。“复次善现,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设有恶魔作沙门相,来至其所,说如是言,汝先所闻,应修布施波罗蜜多。”乃至“如是所闻,皆为邪说,应速弃舍,勿谓为真”等等。释彼经义谓“非他能牵引,魔开显似道,了知彼是魔”是说由深信现证法性,非他所能引转;由善巧佛的方便智慧,魔宣说相似道,了知彼是魔有二种。

  4、世第一法:住世第一法的诸行状相,一切所行诸佛皆欢喜。“复次善现,一切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恒作是念,若菩萨摩诃萨,如佛所教,精进修学,常不远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所摄妙行相应作意。”释彼经义谓“诸佛欢喜行”。是说由三轮清净一切修行,名为诸佛欢喜以为一种。

  略摄彼等义理谓“由此二十相,诸住暖顶忍,世第一法众,不退大菩提”是说如其次第,安住暖顶忍世第一法的菩萨,是无上菩提不退转诸状相,应知有二十种。

  论义是说:加行道不退转的诸行状相有二十种,此中住暖不退转的诸行状相有十一,住顶有六,住忍有二,住世第一法有一故。是故自己具足菩萨加行道,能坚信不退转修行清净者,是加行道不退转状相的定相。此中分:住暖顶忍世第一法不退转诸行状相有四种。

  一、住暖:有十一种者,1遮转于色等实执现行;2灭尽于真皈依处的疑惑现行;3断尽生八无暇处;4自他善法加行;5缘他有情境,修行施等意乐圆满,善根回向圆满菩提;6于甚深法无疑;7慈愍三业清净;8不共五盖住;9摧伏无明等随眠;10具足正念正知;11法衣等行净洁故。

  二、住顶:有六种者,1身不生八万户虫;2心无曲屈;3正受持杜多功德[37];4不生悭吝等心;5通达法性无违具足般若波罗蜜多瑜伽;6为利他故求往地狱受诸苦故。

  三、住忍:有二种者,1由他恶魔不能引向小乘道;2恶魔说相似道了知是魔故。

  四、住世第一法:有一种者,谓一切三门诸行诸佛皆欢喜。

  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分二:丑一、略标;丑二、广释。

  丑一、略标

  二、释见道不退转相分(《般若经》卷449·2-449·17页):结合与释义二种。

  (一)结合:加行不退转相后,说见道不退转相的因由者,谓于身中生起次第为缘如是说故,是说顺抉择分不退转的性相后,即是见道不退转的性相。

  (二)释义分:状相数略标及广释体性二种。

  1状相数略标分三:

  1、结合:“见道中忍智”等说一颂(有法),有所为者,谓就见道不退转状相之性相数门所释略标之理,即是所为故,名结合以一颂而说。

  2、根本:略标见道不退转十六状相之理

  颂曰:见道中忍智,十六刹那心,当知此即是,菩萨不退相。

  3、解释:就词义门释,就苦等谛门分苦法智忍,“十六刹那心”者,是菩萨住见道不退转的定相。其义是说,得大乘见道后得智的见道中根(有法),是不退转圆满无上菩提,因为以大乘见道智忍十六刹那引发后得智,是获得身语殊胜行的菩萨故。

 
 
 
前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一)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二)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三)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四)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二十五)

 

后五篇文章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九)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八)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七)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六)

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