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相 信解行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经里有一则譬喻说,有一个旅人长途跋涉,饥渴义迫,好不容易找到一池湖水,但是却望而不饮。因为他认为这么大的一湖水,如何饮得尽,因此索性不喝。这个譬喻是讽喻有一些佛教徒,自觉根基浅陋,对于佛道长远,无法有成,因而却步不前。  事实上,佛教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得度之道;佛法虽然浩瀚深广,初学佛者却一窥佛法堂奥,可以从信、解、行、证四个次第来实践佛法,只要依此循序渐进,必然有成。  1信:信心是成就一切事情的根本动力,有了信心才能产生勇往直前的力量,信心就是肯定目标、凝聚力量的泉源。一个团体要彼此互信才能团结兴隆;一个家庭要彼此互信才能和乐幸福;朋友之间要彼此互信才能深交;对自己要不有信心,才能有所作为。此外,学佛尤其要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获得法益,所谓“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因此学佛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这就是确定信仰的表示。  2解:佛教是智信之教,不是盲目信仰,因此学佛的第二步必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了解佛陀所就的教法何?为什么要信仰?信仰对我有何利益?而要了解经教必须听经闻法,同时要有正确的心态,所谓“如地植于种,如器受于水,应离三种失。”也就是说,听经闻法不能轻心、慢心,不能有成见、邪见,更不能有妄想、杂念,应该有庄重心、恭敬心、谦卑心、虔诚心、柔软心、清净心,如此才能在心田里广植菩提种子。  3行:“说道一丈,不如行道一尺。”学佛必须要能修行,否则“说食不能当饱”。修行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譬如将过去的贪心、瞋恚、愚痴,转化为喜舍、慈悲、明理,所谓“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要受持五戒十善、奉行六度万行,要把慈悲、布施、明理、感恩、精进、知足、自在等佛法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如此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因此学佛要解行并重。  4证:涅盘解脱,最修行的最后目标,也是证悟的境界。涅盘不是死后才能证得,如果我们能对优悲苦恼的事淡然处之,能随缘自在、不患得患失,能处杂不觉杂、处苦不觉苦,能勘破生死一如、来去自在,当下就是证悟解脱的世界。所以,证悟的境界是:没有优悲苦恼的情绪、没有得失成败的念头、没有拘束障碍的困难、没有生老病死的感受。  “证悟”是修行最终的目标,要达到此一目标,但必须信仰、理解、实践佛法。然而信、解、行、证并不是单线的次序,而是一种循环的关系。首先有了正信,然后生起清净心,勤求慧解,再经由实践得到证明、印可真理的妙用,于是更增信心,而后进一步再求深入理解、实践,如此周而复始,渐趣佛道,终能证悟。  所谓证悟,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从平日的“小悟”所成就的解脱境界。所以学佛不必将证悟寄托在未来,重要的是,自己每一天是否都能有一点小悟,尤其是否能要恒常心,永不退转,因为“善心易发,恒常心难发。”学佛唯有不忘初心,勇猛精进,如此才能战胜烦恼魔军,才能解脱证悟。  解若空性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中,有“经中之王”之称的《华严经》共有六十卷(另有八十共华严经),而《大般若经》则有六百卷。其中《心经》虽只有二百六十字,却代表《大般若经》的全部精华所在。《心经》所阐述的是“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也就是我们如何用“般若”观照诸法空性,进而认识自己。  “般若”读音“ㄣㄛ ヵㄟ”,是智慧的音译,因为它的含意比我们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广,境界还要高超;而且智慧有善恶、有对有错,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古来都称“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世间上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恒常不变、独立存在的,但众生的智慧不能了达这些真相,唯有般若才能洞悉这些事物的无常性、无我性(无独存性),知道一切现象不过是多种因级条件所假合而已,所以有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就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佛经上说:“般若是三世诸佛之母。”   般若有三种:①实相般若;②观照般若;③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秋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众生自己本来具有的。  “般若”在中国是很通俗的名词,但是念的人多,懂的人少。般若有很高的境界,从凡夫到二乘、菩萨、佛,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的般若是因缘,菩萨的般若是空,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般若就是我们本来的真面目,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有了般若,但可以开发自性之光,帮助我们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就以了脱生死,从生死的彼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这就叫做“般若波罗蜜”,这也是学佛的目标。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仅仅般若就谈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指引著众生证真实以脱生死,由此可见般若对我们的重要性了。  “般若”是什么呢?“般若”不是语言可以解释的,以文字语言来解释的,不是般若只是知识。勉强言之。可能取譬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宝相现前,马上还你本来真面目。平时我们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人家的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甚至被人家倒债了,都可以当成还债想,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还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  涅般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坐姿、立姿、卧资等不同的姿态。卧姿又称涅盘像,表示福慧圆满。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合一体。所以,涅盘不是涅盘当作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佛教最高的自我证悟世界。但是一般人不懂,误把涅盘当作死亡,因此常见祭弔的挽联上写著“得大涅盘”,或说:“气得一佛出世,二佛涅盘。”对涅盘的意义产和莫大的误解。  涅盘原为梵文,翻译成中文就是寂灭、灭度、无生中的意思。《涅盘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盘。”简单的说,涅盘就是经过修行而灭除了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等烦恼以后,所获得的一种不生不死、特我两忘、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也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学佛最终的目标。  涅盘是证悟的境界,但是涅盘有层次上的分别,而各宗各派对涅盘的分类也各有不同,天台宗依体、相、用,认为涅盘有本自具足的“性净涅盘”、透过修行证得的“圆净涅盘”、为教化而示现的“方便净涅盘”;法相宗则分为自性清净涅盘、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无住处涅盘等四种。  不管涅盘的种类多少,名称如何,可以确知的是,涅盘绝不是死亡。如果涅盘是死亡那么学佛的人千辛万苦,经过多生累劫的修行,仅仅为了完成死亡,那就太没有意义了。涅盘一定等到死亡以后才能证得,例如:佛陀三十一岁时,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早已证得涅盘,只是还有色身的依报存在,是为“有余依涅盘”;八十岁时,在娑罗树下入灭,则是“无余依涅盘”;佛陀在四十九年间化各地,接应羣机,过的是无染无著的“无住涅盘”生活。佛陀会在《法华经》中自述:“我于尘点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来,常在此娑婆世界就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午万亿余那由他阿僧祗国导利众生。”所以,佛陀在此娑婆世界的诞生、出家、降魔、成佛、说法、入灭等诸相,都是“方便净涅盘”的运用,也是“无住涅盘”的境界。我们之所以要求证涅盘,就是要找回本自具有的“自性清净涅盘”。  涅盘是一种解脱,是永恒的快乐,是“常乐我净”的世界。涅盘其实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证的,当我们遇到棘手困难的事,经过千辛万苦,受过种种磨难挫折,最后终于圆满解决了,可以说涅盘了;对于一个内急、或便秘已久的人而言,能够顺利抽解,这就是涅盘;乃到对于一个食欲不振、长久失眠的人来说,能够好好吃一餐饭、睡个好觉,这种美妙的感觉就是涅盘。涅盘就是痛苦困难获得解决,就是是解脱生死烦恼,因此,当我们不再受制于贪瞋痴恼的束缚时,当下就是一种涅盘解脱的境界,所以涅盘乃人人可证,当下可得。  部派佛教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然而佛教在印度却只流传了大约一千六百年左右便已失传。在这段期间,大部分的学者均将佛教划分为三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大约是佛陀入灭一百年左右,也就是阿育王在位的时代。由于这一时期的佛教,不论在理论、制度、思想各方面,大致能够保持佛陀住世时的原始精神,因此称为原始佛教。  2部派佛教时期:大约是佛灭一百年至四百年间。此期在中印度秣菟罗国出现了一位大天的传道者,他提出五种新说,世称“大天五事”,教团中因而分裂为赞成五事说的大众部,与认为“五事非法”的反对派之上座部,史称根本分裂。而后再由此二部继续分化为上座十部派以及大众八部派(另人一说为上座十一部、大众九部),史称枝末分裂。由于此时期佛教分裂为诸多部派,因此称为部派佛教。  3大乘佛教时期:大约是佛教陀入灭四百年至佛教在印度灭亡为止。此期佛教历经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发展,渐渐趋向专研义理的学术佛教,因而产生与社会人羣脱节的现象,部分发大心上士于是掀起佛教运动,希望恢复原始佛教固有的精神,同时又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由于此期的佛教运动以积格利他为前提,故称大乘佛教。  相对于大乘佛说,第二期的部派佛教又有小乘佛教之称。部派佛教时期之所以发生分裂现象,根据演培法师的《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分析,提出十大原因:①僧制的民主自由;②师承的各自有异;③语文的运用不同;④时代的趋势所使;⑤或域的文化薰染;⑥观点的不尽相同;⑦传说的纷歧的复杂;⑧彼此的习性悬殊;⑨尊古出新的有异;⑩圣典的存有异说等。  不管佛教的分裂原因为何,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教本是佛陀的教说,本乃同一法味,因此纵有大乘、小乘,南传、北传,显教、密教等分别,但是所谓“同中有异,异中求同。”佛教应该互相尊重、融合,彼此共尊共荣,如此才能使正法永住,而不至重蹈灭亡的覆辙,这是今日佛教徒应有的共识。  挂单  古代的禅师们,为了云游参访、寻师访道,以常会到一些禅寺挂单食宿。  挂单又称挂锡、挂钵,取意于将随身携带的三依钵具、锡杖等衣“单”悬“挂”于僧堂内之钩,含有依往丛林的意思。  依照古代的丛林清规,凡是受过具足戒,衣钵戒牒俱全的云游僧到地,都可“挂单”,可暂住在旦过寮,又称云水堂。  传统的挂单有其一定的程序:首先要到客堂等候,由茶房侍者先行了解,然后通报知客师,知客师一到,要赶忙说“顶礼知客师父”,知客师如果说“问讯”,就遵照问讯即可,知客师坐下后可跟著就坐。这时知客师会问“上下怎称呼?常住在哪里?”回答:“小名××,小庙××”,再问“从哪里来?来做什么?”如果是旅行经过,只暂住一二宿,就说“打扰常住”,知客师一听,一般不再多问,随即叫人送单。如果回答“亲近常住”,就表示要住下来参学,这时知客师会再多问一些问题,如“今年几岁?曾经在何处参学过?”以便多一些了解,以安排进禅堂、念佛堂、佛学院,或者行单。回话时态度要从容不迫、不疾不徐,而且要得体合宜。  问话过后,再检查戒牒、衣单,然后送单。这时知客师早已叫人能报云水寮的元师,见了寮元师要顶礼一拜,寮元师说:“送知客师”,知客师回道:“不送,留下来与寮师讲话吧!”待知客师走后,寮元师会叫一位在此挂单一段时日的参学者说:“将此新进堂的大德带去安单。”这时才可以带著衣单随安排挂单。  挂单后要遵守规矩,如欲向大德请法,要事先预约,并遵守五项规矩:  1要有谦恭下意之心。  2要知道次第的坐处,也就是懂得长幼进退,知道自己的顺序在哪里?  3不论说余事,就是不可以说参访求道以外的闲有杂话。  4要细心聆听,并且融会铭记在心。  5要能信受奉行。  随著挂单以后而有送单、安单、进单、看单、留单,甚至违规犯过而被“迁单”,乃至自己不告而别称“溜单”等。  古代挂单一定要携带衣“单”,也就是头陀十八物,分别是:杨柳枝、澡豆(洗粉)、三衣(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水瓶、钵、坐具、锡杖、香炉、香匣、洒水囊、手巾、刀子、火燧、镊子、绳床、经律、佛像、菩萨像等十八种头陀使用的东西,除此别无他物,所谓“衣单二斤半”,由此可看出出家人生活简朴,不受物役,不为物累,故能像行云流水一样云游四海,处处为家,故称出家人为云水僧。  今日,一般寺院不仅出家众可以挂单,不少在家信众也喜欢偶尔到寺院挂单数日,暂时远离尘嚣,享受寺院的宁静祥和,让心灵做一番涤尘净虑的功夫,然后再次扬帆出发,因此,寺院可谓人生的加油站。今日不管出家众、在家众到寺院挂单,不但简单容易,而且倍受礼遇,不像古代,一个出家人要到寺院挂单,必须经过层层关卡的盘问、考验,甚至受尽各种委屈、责骂,始能如愿。为了要参学访道,一个挂单仪礼,就要恭敬虔诚,要有毅力耐心,把我执、法执磨尽,才能通过,可见求法之容易。  无明烦恼  《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本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行践。转迷启悟怀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知”就是明理,也就是明白因果道理;相对的,不明因果道理,或对因缘果报产生错误的认识,就是“痴”,又称为“无明”。无明是烦恼的根源,无明本身就是烦恼,所以一般称之为“无明烦恼”。  烦恼是学佛教最大魔障之一,因为烦恼能障蔽我们内中心原有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称做盖、障;它盘缠在我们心中,像是重重绞绕的绳索,所以又称做结、缠;综能束缚我们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在,所以又称做缚;它像污垢,能污染我们的心性,所以又称做垢;它像尘埃,可以附著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光不能朗照,使我们身心劳顿,所以又称做尘劳;它像洪流一样,可以流失我们的善良品德,所以又称做暴流;它能驱使我们在无明之中永远的轮回,所以又称做使:它使我们恓恓惶惶,迷失本心,所以又称做惑。此外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险坑等譬喻。总之,烦恼会恼乱我们的身心,使我们无明造作,因而流转生死,所以学佛就是与烦恼魔军作战,若想要获得解脱自在,就必须战胜烦恼魔军。  依照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相要执为已有,这就是贪心;相反的,对于不顺已意的人事物,就产生排斥,甚至未恶,这就是瞋恚;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如愿则喜,不如愿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因为贪瞋痴作崇,于是产生悭贪、吝啬、嫉妒、自私、怨恨、执著、恼怨、散乱、烦闷等情绪,这就是烦恼。因此产生烦恼的根本原因就是贪瞋痴,所以学佛修行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灭贪瞋痴。”   佛经形容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可见人的烦恼多如恒河沙数,如果没有修行,则无法对治。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修行。念佛、诵经、拜佛、观想佛陀的慈容,乃至听经闻法、持戒行善等,都是修行,藉著修行所获得的法喜、信心、力量,都能使无明烦恼消除净尽。此外,人之所以产生烦恼,究其原因,其实是心向外追求,迷惑于物境。因此只有看淡自我、忘弃自我,把小我融入大我,把自私自利的心,扩大为胸怀大众的心,如此才能去除无明烦恼,才能找回自我。  善知识  《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为了修学菩萨行,曾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所谓善知识,是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法,使人走上正道的人;的之,教导邪道,导人歧路的人,称为恶知识。  善知识必须具备:正知正见、通达经教、事理圆融、慈悲乐说、应机说法、给人信心;所谓“证教达实性,悲愍巧为说。”也就是本身要有德有学、有修有证,而且要乐说巧说,善于宣说法要,以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于佛道,此为全德善知识。只是,末法时代善知识难求,因此,只要对佛法的行解有胜于自己之处,都可以亲近的善知识。  在佛门里,通常把师长称为“善知识”,除此,同参道侣、护法善信,都是修学道上下可或缺的善知识,称为三种善知识:  1外护善知识:资助办道资粮,令我心无旁骛,心不怖畏,得以安稳修道者。  2同行善知识:与我同道,互相切磋琢磨,彼此砥砺精进者。  3教授善知识:宣说法要,解我疑虑,启我正见,令去恶向善、明因识果者。  在修行道上,善知识对我们有莫大的影响力,因此经典将善知识譬喻为:如大地,可以承载我们;如高山,可以成长我们,为我们依靠;如乳母,可以守护我们,不令作恶;如良医,能医治理我们的种种烦恼病苦;如勇将,能灭除我们一切诸恐怖;如船师,能令我们度越生死瀑流,由此可见善知识的重要。  《大集会正法经》说:“善法为知识。”善法是指顺理益世的佛法,例如:三法印、四圣谛、六度、四无量心等,不但能使众生离苦得乐,乃至世间达于至善,而且能圆满我们的菩提道业,所以究竟说来,佛法是真正能导入善途的善知识,所以学佛应该听闻正法,这就是亲近善知识。  结夏安居  传统佛丛林里,出家人为了潜心修行,订有闭关、禁足、静修等清规,此系承龙佛陀订定的僧安居之制度。  佛陀时代,由于印度夏季雨期长达三个月,佛陀乃订定四月十八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之期,这三个月期间出家僧众禁止外出,聚居一处精进修行,称为僧安居。安居之首日称为结夏,圆满结束之日称为解夏,故称夏安居,又称坐夏、夏坐。  安居一般在夏季举行,也有于十月十六日至次年元月十五日举行,称为结冬安居。安居的地点不一定,小屋、树下、山窟、聚落等处皆可。不过,依《五分律》规定,不可以没有救护的地方安居,因恐毒蛇、虎豹等猛兽的侵袭。  安居又称禁足,严禁安居之僧众出入道场之外,原因是雨期安居,草木、虫蚁繁殖最多,恐外出时误蹈伤害生灵,而遭世人讥嫌。同时,安居期间为办道修行的时节,因此禁止外出。  安居期间半途若要离开,必须请假得到允许方可离开,丛林中的律寺很注重安居生活。  安居结束时,应作自恣、解界、结界、受功德衣等四事。于安居圆满后,大众反省安居中的行为,若有违犯规矩,则自宣已罪,相互忏悔,称为自恣;此日称为自恣日,此时大众人人身心清净,甚至有多人因此证悟,佛陀感到欣悦欢喜,故又称佛欢喜日。佛陀曾指导目犍于此日备办百味饮食,供养僧众,以经功德救拔其母堕落饿鬼道之苦,这就是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中国行安居之制始于姚秦时代,虽承袭于印度,然因风土民情差异,故未全然沿用。安居旨在严禁无故外出,以防离心散乱,因此是一种自修自度的观照功夫,是养深积厚,是自我沉潜的修行。今之一般佛学院的生活便是夏安居、冬安居。  无常无苦    无常,音译阿尔怛也,为“常住”之对称,说明一切有为法都是生灭迁流而不恒常。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也因因缘具足而散灭。无常的意思就是说世间无一样事物是永远存在不变异的,因此当人们有所失去时便感到痛苦及空无所有的的落。  人生必须历经生、老、病、死的过程;世间万物有成、住、坏、空的变化;众生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无常。无常一到,纵使是恩爱思念的夫妻、亲人也无法常相聚首,譬如共同栖居于森林的鸟羣,一旦远常的大火烧来,只得各自分飞,四处逃命去。有人一生躜营,勤劳不懈,偏偏时运不济,变幻无常,饱受求不得苦;有人种种努力,虽也名利又收,但是一夕之间竟成阶下囚者,大有人在;乃至艰苦奋斗,好不容易得到荣华富贵,意为无常作弄,终究竟是一场空花水月。  《大智度论》比喻世间无常、不实、短暂,有如梦、幻、泡、影、露、电;无常的可怖如狼如虎;无常杀鬼随时都会夺取修行人的性命;无常风、无常刀、无常使,片刻不离我们的身旁。  如果众生能够深切体会,世间一切诸法都是苦空无常的,必定能帮助我们早日从虚幻不实的世间万相里走出,步上解脱之道。认识了无常无苦空的价值,必定能得到积极向道的观念。  1因为世间无常空,所以要我珍惜现在,当下的美好。  2因为世间无常空,一切变化莫测,所以得到体会法性持真实平等。  3认识世间无常无苦的真理,知道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成,所以要掌握当下,广结善缘。  4有了世间无常无苦空的观念,所以不会被神权邪说所迷惑。  世间无常故苦,诸法本无自性故空。顺遂变成因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了解无常本无自性,努力修行,转祸为福,转迷为悟,自然远离灾难,常保安康。  福慧双修  福慧双修,意思为同时修持福德与智慧二种庄严法门。所谓福德门有那些呢?如六波罗蜜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都为福德。智慧门指般若,为自我利益的真理、观念。  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载:菩萨所修诸胜徒刑中,以慧为性者称为智,其余则称为福。菩萨为成就佛果,必须上求菩提(智业),下化众生(福业),因其所具备的福、智二行,为成佛的最胜实践,故称为二种胜行。  佛教有一句话说:“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说明学佛应该要福慧双修,不可偏废一法。经典中处处阐明修行要福慧双修,即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华严五教章》卷二说:“此终教中论其实行,从初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也。”要成佛,没有什么特别的法门,就是福慧双修而已。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积集资粮呢?六度相摄是最好的修持。  1布施:不论是财产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施,以能抱时“三轮体空”为最高原则、境界。  2持戒:非仅持戒相外表,能重视持戒的真正精神意义,以不侵犯他人为原则,并且尊重利益他人。  3忍辱:忍辱非消极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辱是积极、承担、化解、处理和自在职处事态度。  4精进:所谓正精进:“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即使修福的精进,也需要以智为导引,才不至于盲修瞎练。  5禅定:修持禅定工夫的人,身不妄动,口不乱言,意不颠倒,自然不人干扰他人,和一筹莫展智慧,得到他人的尊敬供养。  6般若:以智慧为导,不间断的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自然能得大般若。  所以“福德”要“智慧”来引导,“智慧”要“福德”来积成。福慧如鸟之双翼,偏一不可,是为福慧双修。  龙华三会  农历元月一日是当年下生弥勒菩萨的圣诞,弥勒菩萨当初与释迦牟尼佛一起修持,由于彼此发心不同,因此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而弥勒菩萨现仍在兜率内陀修菩萨道。  弥勒菩萨是此土未来佛,曾蒙释迦牟尼佛亲为授记:当其寿四千岁尽时(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将下生此娑婆世界,于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称为“龙华三会”。  龙华三会时,于昔时释迦牟尼佛教法下来曾得道者,将以上中下三根之别,悉皆得道。根据《菩萨处胎经》,龙华三会所度之众别为:  初会:度众九十六亿,凡有出家僧众以持戒者,当先度之。  二会:度众九十四亿,虽未出家,但已皈依三宝,且能依戒奉持,恭敬供养者,皆当得度。  三会:度众九十二亿,虽未持戒,而能敬香礼佛,乃至一念称名,少分供养,生正信者,亦皆度之。  自古弥勒菩萨与阿弥陀信仰同为佛教徒所重,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稀有殊胜如下:  1兜率净土距离娑婆世界很近,同样在欲界,修行比较容易,只要皈依三宝,清净持戒,如法布施,再加上发愿往生,称念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就能往生兜率净土,不必像极乐净土,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的程度,始得往生。  2往生弥勒净土,不一定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发增上心的人天善根,也能随愿往生,三根普被。  3往生兜率净土者,可以面见弥勒菩萨,听他说法而得不退转,见佛闻法的速度比极乐净土快速。  因此,求生兜率净土,并不是去享受兜率天的欲乐,而是去亲近弥勒菩萨,等到弥勒菩萨下生人间时,参与龙华三会说法的盛会,见佛闻法,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这才不辜负弥勒菩萨在欲界天建立净土悲愿。  阐提成佛  佛陀成道时会发出宣言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说明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在《大般涅盘经》中,更载明一阐提也具有佛性,纵然断善根,佛性仍常住不变,最后也能成佛。  最早提出“阐提成佛”之说的是东晋时代的道生大师。道生是鸠摩罗什的门人,他研究法显与佛陀跋陀罗合译的六卷《大般泥洹经》后,提出“阐提成佛”之说,但因当时《大般涅盘经》还未传来东土,大家都认为阐提没有佛性,不能成佛。因此,一般旧派学者都认为他离经叛道、擅改佛旨,便将他摈出法门之外。三年后,也就是刘宋武帝永初二年,昙无讖于凉州译出《大般涅盘经》四十卷,经中明白指出“阐提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时大家才一致欢服道生大师的卓越见识与造诣之深。  据说,道生大师遭学得排斥后,曾在江苏虎丘山聚石为徒,阐述“阐提成佛”之说,感得羣石点头,后世遂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美谈。  阐提,译为断善根、信不具足、极欲、大贪、无种性、烧种,也就是指断绝一切善根、无法成佛的人。根据《入楞伽经》,阐提分为二种:  1断善阐提:本来就缺乏解脱因者,也就是起大邪恶见、断大善根、生大恶而不能成佛者,例如毁谤大乘佛法、不信善恶因果、犯子五逆大罪等。  2大悲阐提:菩萨本著救度一切众生的悲愿,而故意不入涅盘。例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即属大悲阐提。  “阐提成佛”这祥除了载于《大般涅盘经》之外,天台、华严及其他大乘诸宗也主张一切众生皆能成佛,其根本思想认为佛性常住而一切悉有。不过,法相宗仍主张有不能成佛的众生存在,因此,一阐提能否成佛至今仍是教界争论的问题。不过,“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连石头那样无情的东西都会点头,可见这个世界随著圣者的觉悟,而一切都充满法性,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有人常问:“山河大地,树木花草,能不能成佛?”诚如真观禅师回答道文法师的话说:“挂念花草树木能否成佛,对你有何益处?应该关心的是自己如何成佛。”因此花草树木能不能成佛,不是重要的问题,只要能觉悟此心即佛,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会我们一起成佛的。  总之,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于,只要发起菩提心,任何人皆可成佛,因此每个人都不可妄自菲薄,要肯定自己能成佛,这才是最重要的。  转识成智  宇宙万法本来是如如不变的,但是心识一起了分别,一切山河大地,在识藏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因此唯识宗主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识”就是分别心,是有漏法,是染污的,是生死的根本,是六道轮回的根源,但也是转凡成圣的媒介。因此,如何将唯识所现的染污法转成净法,将凡夫的分别意识转为成佛的智慧,也就是如何“转识成智”,便成为修学唯识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  如何“转识成智”呢?  1转前五识用为成所作智:前五识是透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种欲境所产生的了别作用。这五种欲境会像尘埃一样覆盖我们的真心,起惑造业,它们就像五个盗贼居住在身体的村庄里,无时无刻不在破坏、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因此要转化为“成所作智”,也就是将具有破坏性的染污识转化为成就世间事务的智慧。有了此智,所言所行才有建设性,才会清净无当,才能有益于人。  2转第六意识妙观察智:第六意识具有思维、了别的功用,在我们的八识田中,以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最为强而有力,任何事物,只要经过第六意识的分辨,好坏、美丑、是非、曲直立见分晓。因为它有分别现像界所有事物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分别意识。严格说来,前五识其实必须透过第六意识的思维才有认识的功能,通过第六意识的判断作用,才使我们产生主观的好恶想法。因为这种认识是浮面的、精浅的、狭隘的、概念性的,因此要转化为妙观察智,才有深入思维、透视事理的智慧,才不分被表现所迷惑。  3转第七未那识为平等性智:第长未那识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它执取的八阿育王识所含藏的种子为常住不变的自我,因此有我见、我慢、我痴、我爱等烦恼;因为执我,因此产生我、我所有的妄执分别;有了分别就会有比较、计较、不平,就会分别好坏、善恶、人我,身心因此不得安宁。唯有转化为平等性智,才能泯除人我,才能消弭差别对待,进而观善恶、好坏、人我、怨亲等万法皆平等一如。简单的说,就是净自私自利的小我,转变为具包容性的大我。  4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在圆镜智:第八阿赖耶识是宇宙人生的本源,它像一个仓库,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这些种子不会随著身体的消失而消失,它会一直传续下去,转移到的生命体中,所以它是生死轮回的本体,也就是俗称的灵魂,在佛教则称之为业识。当第八识转染成清净的大圆镜智时,这才是真正的转识成智。此智能将无漏种子变现为佛果妙境,就像圆镜映现万物,能真实不虚的照见诸法宝相,所以称为大圆镜智。  “转识成智”是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只有唯识学太专门了,而且名相繁琐,若无耐烦心,实杂深入。不过,并非一定要学唯识才能转识成智,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够认识缘起法,面对不喜欢有人事物,甚至遭受冤枉、委屈、毁谤时,不动怨、不起瞋心,能够心平气和,安心自在,乃至面对因难挫折时,能够处苦不觉苦,处难不觉难,进而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进而养成豁达的人生观,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创造人生,提升生命的价值,这就是转识成智了。  灵山祗园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留下千古美谈,他开创了禅宗的法脉渊源。  “灵山”指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的灵鹫山,佛陀一生在此广开法筵无数,如《妙法莲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无量寿经》、《法华三昧经》等,尤以宣说《妙法莲华经》时,百万大天与会,因此而有“灵山胜会”之说。  佛陀在灵鹫山时,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为了听闻佛陀说法,会大兴土木,跨谷凌岩,编石为阶,直达山顶。山顶上除有昔日佛陀说法台之外,另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扰乱之处等。此外,灵鹫山下频婆娑婆罗王被阿阇世王囚禁之处,正是佛陀宣说西方极乐净土,使净土思想流传娑婆世界的起源地,今日佛教徒无不净灵鹫山列为朝圣必到之处。  “祗园”指“祗园精舍”,乃憍萨罗国舍卫城的须达多长者所奉献。须达长者为人乐善好施,平日喜欢济弱扶孤,因此赢得“给孤独”的雅号。他以对佛陀的虔诚信仰,感动祗陀太子献出园林,而后出资兴建。为了纪念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因此取名“祗树给孤独园”,又称“祗园精舍”。  “祗园精舍”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由于有此两大精舍的设立,佛教僧团因此得以更加健全的发展,对日后佛教的发展有著不可磨灭的贡献。而祗园精舍建筑宏伟、设施完备、外观庄严华美,皆为竹林精舍所莫及。佛陀曾于此精舍度过无数的雨季,宣讲经典无数,例如有名的《阿弥陀经》即在此宣说。  印度虽为佛教的发源地,今日佛教在印度却已没落不堪,不但各地圣迹呈现萧条景象,当初佛陀在灵鹫山讲说《法华经》时,百万人天的盛况更是不复再见。诚如太虚大师所说:“觉树荣枯几度更,灵山寂寂待重兴;此来不用伤迟暮,佛法弘扬本在僧。”今日佛教徒在缅遗迹,感念佛陀恩泽时,如何振兴佛教,绍隆佛种,祈使灵山再现、祗园重光,此乃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前五篇文章

法相 人胜诸天

禅门《陈情表》一篇——题洞山《辞北堂书》后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

佛教之生命伦理观(Bioethics)

观音香会与观音道场(下)

 

后五篇文章

印顺著:中国禅宗史(七)

印顺著:中国禅宗史(六)

印顺著:中国禅宗史(五)

印顺著:中国禅宗史(四)

印顺著:中国禅宗史(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