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八--佛度有缘人(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好比在这个娑婆世界,辅佐佛陀来宏扬佛法的,通常有四位大菩萨;比方观世音菩萨,是娑婆世界众生最熟悉的。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称他名者,千处祈求千处应;这是菩萨依于他的悲心愿力修证的结果,凡众生称他名者,他就能够闻声而救苦。

  当然,谈到菩萨〝闻声救苦〞的功德力,我们还是不能离于佛法的根本──就是〝信〞,信是学佛的必要条件,所谓〝佛法如大海,唯信方能入〞。而信又非迷信,必须是正信,信他而后自信,信佛是圆满无上的至圣,信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所谓信、愿、行、证,可说是学佛的四个方针。

  要信佛,开启了信心,才能够去学佛;建立了自信,依教如法的修持,而后才能够成佛。

  在经文的结构组织当中,总不外可归纳出信、闻、时、主、处、众六项目,这是古大德们研究佛陀的经典,发现每一部经里面少不了的六要件;其实这就像文学叙事中的手法,少不了的要包括人、事、时、地、物五个W条件。比较起来,佛法于〝事〞的条件当中,特别重视〝信〞和〝闻〞,也因为强调〝信〞与〝闻〞,才开启了佛陀讲经的必要。

  〝信〞很重要,〝信〞,就是要绝对的相信;就像龙树菩萨说的,具备信,就好像人具备了手一样。好比我们进了宝山,要挖宝,必须要用手拿铲子去挖;学佛也一样,如果你没有信心,那根本的凭据就丧失了,你怎么学?!

  〝信〞,能除我慢!唯〝信〞,方能到真实地!所以是一个根本的条件。

  也因此佛陀说,学法有五根──信、勤、念、定、慧。

  第一个根本就是信,相信佛陀、相信三宝,相信佛跟我们说的法,相信佛陀所说的道理;我自心中,每一个众生跟我一样,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众生与我,关系密切,可以说,无始以来就跟我们有深厚的渊源;试看我们今生,不是有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吗?可是我们的人生不是只有今生,无始以来,人跟人之间就是有这样的亲缘的关系,那想想看,如果人不止只有这一世,那么,无始以来的父母他们今天都到哪里去了?所以有一句话说:〝见面就有缘〞,有什么缘?亲缘是也!

  在大乘佛法的旨趣里,希望培养我们的慈悲心,要我们不食众生肉,有所谓〝不断肉食,不成正觉〞的话,学佛到终究,必须是清净的;学习过程有方便,可以食不净肉,这不净肉就是佛陀说的三净肉、五净肉,老禅师把它叫做〝不净肉〞,说〝不净肉〞更能够让人家警觉惊醒;当一个学佛者他契合到如来的法义时,他自然而然就做到不食众生肉。

  所以整个佛法的道理,就是教我们如何由迷而觉!其实只要你觉悟到什么之后,自然你就会转化自己身口意的行为。除了信,首先要建立知见,正确的知见;而所谓的知见的建立,它是不同于世间的知识经验的传授的。世人的知识不外是以古人的、或者是时人的知识来为知识,以古人或者时人的经验为经验,其实那都是别人的自我意识,即使那是一种超越性的或者是专业性的,不外都是人的自我意识,佛法中看待这种熏习,也是〝我〞的一种污染。

  由此我们来认识一下自我意识:自我即五蕴,五蕴的作用,就是经过我们的身口意的熏习,比方我们上课的时候,经过耳朵听老师讲授,我们用眼睛看、用手写,然后我们的意识就牢牢的执着,这就变成种子,进入到我们的八识田里面的,成为深深的执着,于是就成了我们的知识了,这就是熏染──熏习染污。

  佛法不同于一般知识经验的传递,它是要讲究觉悟的,知识经验一执着,其实还是无明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在经里面有所谓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的说法。为什么说人的知见是见仁见智的呢?因为每一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所以世间一切的现象都是相对的,若能维持秩序,具有稳定性的、建设性的、饶益性的正面的措施,都会被大众所肯定;而有破坏性、伤害性的,就会被大众所拒绝,所以我们看,于整个社会这个大团体来讲,凡是被大家所认同的就是善,具破坏性、伤害性的、不为人所认同的就是恶,很容易理解。比方盗窃集团,它是以自私为本位,图劫他以自利,对社会整个团体的秩序而言,侵犯他人造成破坏,自然是负面的;那为了维护这一个大团体的利益,又要结合一个组织,另一个团体去维护共同的安全。就像警察,他必须对付这些宵小、对付这些社会的公害,于是与他们形成了对立的现象,事实上,这都是人的心法所形成的,是自心相应于外界的色尘缘境所造成的现象。

  所以佛法以觉知的内涵,帮助我们去认识人世间以及社会上的现实当中,种种生命的本体、本质现象、作用,首先要很恳切地、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生命──有我的同时,就存在着别人──去做一个体会,去做认识,然后怎么样从原始迷惑的当中去觉醒,进而化解纷争对立,使问题能够化解;否则的话,我们就会被无明所牵扯,为业所羁绊。

  所以我们今生能够获得人身实在是蛮幸运的!但人身只是一个分段生死,分段生死结束之后,生命就要依于业的造作再去轮回,所以人身如果不把握的话,诸如无缘学佛,乃至有缘遇佛,却错失学习觉悟的道理方法的话,一旦命终,仍然只能随着无明的业习流转,那下辈子发配到哪去?就丝毫作不了主了。

 
 
 
前五篇文章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二--自我转化的关键(一)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九--佛度有缘人(三)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六--自我转化的关键(五)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七--佛度有缘人(一)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三--自我转化的关键(二)

 

后五篇文章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千经万论只为明心(四)

金刚经研读 之九十三--不变的本体(二)

金刚经研读之八十一--千经万论只为明心(五)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五--行修的境界(三)

金刚经研读之六十四--行修的境界(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