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二)

 

  广论毘钵舍那《二》

  讲授: 雪歌仁波切  翻译:张福成老师 2009-07-31

  ◆调整闻法动机

  今天是我们第二次学习胜观的课程,从今天开始我们慢慢地学习。就胜观方面而言,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想法、目标到底在哪里呢?对于甚深空性的意义,内心有些粗略的了解。靠着这粗略的了解,对于佛陀薄伽梵,我们的相信之心就会更加地强烈。而且对于佛陀所开示的取舍教法,就是业力因果的部分,在修行上面也会做得更好。对于黑色的恶业逐渐、逐渐地努力减少,对于白色的善业逐渐地努力增加。所以,在自己身、口、心三门方面,对于黑白善恶业的取舍道理而言,佛陀曾经开示的取舍关键、重点,因为修持做到之故,相信之心-信心会越来越强烈。信心越来越强烈,是个非常必要的目标。因此之故,靠着对于空性意义的了解,我们对于四圣谛的相信之心也会越来越强烈。而且对于四圣谛教法之开示者---佛陀薄伽梵,我们的相信之心会更加地强烈。同样地,对于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业力、因果、善恶取舍的道理-这些教法,我们的相信之心会更加地强烈。而且,因为信心强烈之故,所以在我们身、口、心三门方面,在一天廿四个小时里面,能不能合乎善恶取舍来做,在这方面就会更加加油、会做得更好。所以,要达到前面所说的这些效果,经由胜慧,我们的信心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当然,以前内心就有信心存在,但是现在透过胜慧学习之故,由胜慧的帮助我们的信心还更加强烈,会达到这个效果的。

  所以主要而言,佛陀薄伽梵所开示的:二谛的教法、四圣谛的教法,这些法可以说是究竟方面的教法、究竟方面的开示。把这部分的内容仔细地、深入地推理、分析,之后,慢慢地对深奥的部分就有很深入地了解,所以推理分析做得愈坚固,内心产生坚定的了解就越来越强烈。因此,对于二谛、四圣谛所开示的内容,就我们现在对空性的意义好好地闻思,就可以很深入地明白了解二谛、四圣谛所开示的这些道理。之后,就能知道佛陀对二谛、四圣谛,这些究竟深奥的教法,很清楚、明晰地开示,而且丝毫没有颠倒,因此对于佛陀-开示者的相信之心当然就会更加强烈。因为对于佛陀的相信之心非常强烈,所以自己的身、口、心三门,应该怎么做佛陀都有开示:如果你这样做,这种业是黑业,是不好的,是不善业;如果你做这种事情、那种事情,这个业是白业,是善业,是好的。这些好跟坏的部分,我们身、口、心三门要做的,佛陀都曾经开示过了。因此,现在了解到佛陀所开示的这些内容是正确无误的;将来很深奥的教法开示也没有错误;对于眼前自己身、口、心三门善恶取舍的部分的开示,也完全没有错误。对于善恶取舍的法产生相信之后,自己的行为就会符合这个法而做。

  依于前所讲诸多原因,一般来讲,我们能够成办增上生是靠善恶取舍的教法;如果要成办决定胜,就要靠四圣谛教法的内容。所以,就了解方面而言,应该是成办决定胜的四圣谛的教法在前面先了解,成办增上生善恶取舍的教法在后面了解。可是,如果付诸行动,就修持方面来讲,就必须善恶取舍的法在前面先学习,四圣谛的意义则是在后面学习。为什么?因为,如果说我要符合善恶取舍去做的话,首先我要对业力因果有所了解。如果我要对业力因果有所了解,我必须对业力因果的开示者-佛陀,要完全地相信,因此,我才相信业力因果是正确的。可是,如果我要对佛陀有完全的信心,那要对他所开示最主要的核心教法--- 二谛、四圣谛的教法,这些内容做很深入的分析。假设我很深入地去分析里面深奥的内容,发现佛陀所开示的二谛的内容、四圣谛的内容都是完全地正确无误的,我对于佛陀薄伽梵的信心当然就非常地强烈。对二谛、四圣谛的教法内容完全地相信,对于开示者 --- 佛陀---的相信之心当然也就更加地强烈。因为我对佛陀完全地相信,所以佛陀开示的善恶取舍的教法,我就相信完全无误。因为相信这些善恶取舍、业力因果的教法完全无误,所以我的言行举止当然就尽量符合善恶取舍因果的内容去做。因此在了解上面而言,应该是决定胜的教法在前面先了解,增上生方面的教法在后面了解。可是,就付诸行动修持方面来讲,却是增上生这部分的教法,要在前面先学习去做到,之后,决定胜这方面的教法在后面去做。

  ◆必修胜观之因

  •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

  原文:此中说言「虽修三摩地」者,谓如前说,具无分别明等差别妙三摩地,虽修习此,然终上能断除我执,故云「然彼不能坏我想」。

  上次(中文399页倒数第6行、藏文564页)引用《修次初篇》的内容,里面又引用了《三摩地王经》的一个颂文,这个段落所谈的内容是什么呢?至尊仁波切在这边开示:不应当只有修安止就认为足够了,后面还要加上禅修胜观,因为假设认为我修到安止就足够的话,那么就跟外道没有任何差别的。因为外道可以透过安止的力量,把烦恼暂时消灭掉,但是仅仅只是如此而已。因为后面没有禅修胜观之故,所以在用正对治去对付烦恼,把烦恼连同种子完全地拔除掉,消灭地干干净净,彻底地脱离轮回,在这个方面,外道丝毫不可能达成的,所以就做了如此的说明。

  至尊仁波切引经据典来说明能立因。他引用《修次初篇》(399页第4行)的内容,而里面又引用了《三摩地王经》一个颂文。(第4行到倒数第6行)修次初篇云:「如是于所缘境心坚固已,应以智慧而善观察,若能发生智慧光明,乃能永害愚痴种子。若不尔者,如诸外道,唯三摩地上能断惑。如经亦云:『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如增上行修此定。』」其中「如经亦云」,指《修次初篇》又引用《三摩地王经》这么一句话。『此中说言』,此中指的是《三摩地王经》中的句子。所以后面的内容就要把《三摩地王经》的句子说明一下。为什么?因为《三摩地王经》开示一些重要的内容,所以至尊仁波切在此谈到,有必要把《三摩地王经》的颂文做一个解释说明。可是,在《修次初篇》只引了《三摩地王经》『世人虽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坏我想,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一个颂文。但是在《修次中篇》却引用两个颂文,所以应该把两个颂文配合在一起直接做解释。『世人虽修三摩地』,是第一个颂文的第一个句子。『虽修三摩地者,谓如前说』中「如前说」就是前面至尊仁波切在修安止等持的部分都有详细讨论。三摩地就是等持,在前面奢摩他就讨论过了。「虽修三摩地」:虽然得到了如前面所讨论过的等持——俱足了无分别妄念、俱足明析等等特色的等持。『等』字还代表喜乐,『差别』是特色、特别的性质的意思。虽然修等持修到齐备了无分别妄念、又明析,又有喜乐等等的特色。但是就算达到这样的等持,又怎样呢?『虽修习此,然终不能断除我执,故云「然彼不能坏我想」』。「然彼不能坏我想」是第一个颂文的第二句。假设把第一句跟第二句配合在一起来看,就算已经修到前面所讨论过的等持,也还不能断除我执。所以这边先说明一个主张——不能断除我执。

  •「不能断除我执」是指修这么好的等持也是不能断除我执。这是主张。「不能断除我执」这句话的意思在那里有谈到呢?「故云」是指佛经里有谈到,《三摩地王经》第一个颂文的第二句谈到「然彼不能坏我想」,所以不能断除我执的这个意义、内容在「然彼不能坏我想」中就已经说明了。所以「然终不能断除我执」是意义、内容,而它的引文就是「然彼不能坏我想」。因为不能够把我执断除之故,所以将来烦恼还会继续产生、还要受到烦恼的干扰。因为没有加上修证悟真实义这个胜观,所以就算前面等持这么好,还是不能把我执断掉呢!

  •其后仍为烦恼恼,如增上行修此定

  原文:此中由其我执未能断故,其后仍当生诸烦恼,故云「其后仍为烦恼恼」。

  如果没把我执断掉会怎样呢?(倒数第4行)『由其我执未能断故,其后仍当生诸烦恼』,假设不能断掉我执的话,将来还要被烦恼干扰。没有修胜观只有修安止的话,当然暂时可以把烦恼灭掉,但将来烦恼还是继续生长出来,还会造成很大的干扰,这是没有修胜观之故。这个意义由第三句『其后仍为烦恼恼』来说明,其中第二个「恼」是干扰之意。(倒数第3行)『由其我执未能断故,其后仍当生诸烦恼』这是意义说明。然后,它的引文就是『其后仍为烦恼恼』,用这个句子来说明前面的意义。这个部分解释完毕之后,后面还有第四个句子,这是个比喻,但是至尊仁波切对此比喻没有做说明。为什么呢?因为引用经文最主要就是它的意义。意义只有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三个句子。所以把重要的意义做解释说明之后,比喻的内容就很容易了解了。以上是《三摩地王经》的两个颂文中的第一个颂文讲解完毕。

  •设若于法观无我,既观察已若修习,此因能得涅槃果,由诸余因不能静

  原文:若尔由修何等,能得解脱耶?即前引经无间又云,「设若于法观无我」谓若观察无我之法,能生智慧了无我义。又云「既观察已若修习。」谓已获得无我见者,若能修习无我正见。「此因能得涅槃果」谓此因能得涅槃果。如由修此能得解脱,若修余法能得解脱否,又云,「由诸余因不能静。」谓除此外而修余道,若全无此,苦及烦恼不能寂静。此言明显,唯无我慧乃能永断三有根本。修次论中,亦引此文破和尚执,故于此义当获定解。

  接下来讲解第二个颂文(399页倒数第4行)『若尔由修何等,能得解脱耶』,这在《修次中篇》就引用过了。这里谈到初篇只引用《三摩地王经》的第一个颂文。第二个颂文的部分,其实至尊仁波切在前面的篇幅引用《修次中篇》就曾经谈到过了。「若尔由修何等,能得解脱耶」:如果修安止没有胜观,将来会被烦恼所干扰、不能得到解脱,那我要如何修才能得到解脱呢?『即前引经无间又云』,「无间」是马上、接着的意思。前面所引用的《修次初篇》的经文中,第一个颂文讲解完毕,接着、马上第二个颂文又谈到了。「前引经」,即前面(中文343页倒数第6行、藏文479页)所引用的《修次中篇》所谈到的『三摩地王经云,「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接下来就第二个颂文『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399页倒数第4行)『若尔由修何等,能得解脱耶?即前引经无间又云,「设若于法观无我」谓若观察无我之法,能生智慧了无我义。』,若尔由修何等,能不能得到解脱呢?前面引用经文的第二个颂文第一句「设若于法观无我。」,谓若观察无我之法,能生智慧了无我义,就是我修什么才能得到解脱呢?假设深入地分析无我的法的意义而有所了解的话,好好地修胜观,这是成办能够解脱的一个因。如果这部分不做的话,就没有可能得到任何成办解脱的因了。这里谈到的是,如果你想要得到解脱,就要禅修无我了慧、了悟无我的胜慧,这是第一个颂文所开示的「设若于法观无我。」,要把无我慧好好地观修。无我慧属于修所生慧,修所生慧一定要透过观修才会产生,没有透过观修就不会产生。所以第一个句子就开示要得到解脱的话,要观修无我,要得到无我了慧。

  第二个颂文(399页倒数第2行)『又云「既观察已若修习。」谓已获得无我见者,若能修习无我正见』,修习是串习的意思,串习就是继续继续地修观修的意思。前面谈到的无我了慧,观修之后修慧当然也产生了。可是仅仅产生修慧之后,把无我的证悟放着不管它,那就没有用处了。所以胜慧已经产生了,非常有必要还要继续地观修、继续地观修。「既观察已若修习。」这个意思是指已经得到无我的正见、见地之后,还要继续地维持、继续地禅修。「若能修习无我正见」,见地得到了之后还要继续禅修。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第三个颂文『此因能得涅槃果』,「此」指已经得到无我了慧,见地证悟之后,接下来还要继续做禅修,把继续禅修这件事当作能够得到涅槃果位的原因。所以假设见地得到之后继续禅修,就会成为得到涅槃果位的一个原因。这是三个句子解释完毕。

  前面谈到得到解脱的因——好好地观修无我,还有没有其他的道路,也许我修一修就可以得到解脱呢?这一个问题的答案:解脱因只有这一项,除此之外任何其他者都不能得到解脱。由第四个颂文说明这个意思。(399页倒数1行)『如由修此能得解脱』,把无我胜慧好好地观修、串习,就得到解脱。『若修余法能得解脱否』,现在我不修这个,修其他法能得到解脱吗?『又云,「由诸余因不能静」』透过其他的原因不能得到寂静。『谓除此外而修余道』,除了现在所谈到的无我胜慧、对真实义的了解、无我胜慧的观修这个道路之外,『若全无此』,假设不把这个道路做观修的话,『苦及烦恼不能寂静』,轮回的痛苦,还有痛苦的原因烦恼就不能寂静止息。『此言明显』,这个内容非常明白的开示,『唯无我慧乃能永断三有根本。修次论中,亦引此文破和尚执,故于此义当获定解』,第四个颂文就明白地说明,一定要观修胜慧才能得到解脱,如果修其他道路则不能得到解脱,没有其他方式的。所以在《三摩地王经》引用两个颂文,这两个颂文所开示的内容就是:如果我们要得到解脱,原因没有任何其他者,只有无我胜慧。就这一点做了明白的开示。所以(400页第1行)「此言明显」,就是说《三摩地王经》的内容非常明白地开示,只有无我胜慧才是解脱的原因,能够永远断除三有轮回的根本。而且这个意义在修次第中篇里面也明白地做开示。莲花戒论师写了《修次初篇》、《修次中篇》跟《修次末篇》。在《修次中篇》里面把《三摩地王经》的两个颂文引用出来,做了明白的开示:无我慧才是解脱的因。但是莲花戒论师写《修次中篇》时的目标是破除大乘和尚的主张。『故于此义当获定解』,所以从这些引文的意义,我们对于这一点一定要非常了解。

  我们现在要做禅修,大乘和尚也主张禅修,也对禅修的方式做了很多的解释。可能我们对于他解释禅修的内容,产生了羡慕、好乐之心、有一点好奇之心,就趣入学习,然而这样也许会有走入颠倒道路的危险发生。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危险,莲花戒论师于是写了《修次初篇》、《修次中篇》、《修次末篇》。然后在《修次中篇》的地方,特别做了一个明白的开示,而且引用《三摩地王经》两个颂文来破除大乘和尚的主张,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内容一定要有明白的了解,才不会走入颠倒的道路呢!「故于此义当获定解」,其中「当获定解」意思是指莲花戒论师在《修次中篇》里面曾经明白地开示,内容主要重点在破除大乘和尚的主张,所以要好好地深入了解这个部分的意义。如果不了解会怎样呢?因为喜欢禅修之故,有可能走入大乘和尚所主张的禅修方式,就算不是,也会非常类似。总之,因为对于空性的意义都没有学习,但是又很喜欢禅修,经常参禅、禅修,久而久之对于空性的意义都不了解,那就跟和尚的主张就非常地类似了,这种修法修再久也不能脱离轮回得到解脱,那就跟外道非常地类似,其实也没有什么差别呢!

  •外道虽有禅定功德,然因乏无我正见,终不能略越生死

  原文:外道诸仙亦有定通等德,然由缺乏无我正见,故终不能略越生死。

  (400页第3行)『外道诸仙亦有定通等德,然由缺乏无我正见,故终不能略越生死。』这里谈到外道修定,当然会引发一点点的神通。就像我们前面谈到的,禅修做了非常久,却都没有观修空性的意义。但是因为禅修做了很久,也会有些功效,自己的内心总是会比较干净。内心比较干净的情况下,因为我们内心留下许多习气,就是前辈子的、下辈子的、或者未来要出现的,或者曾经出现过的,这些情形自己也约略地感受到,慢慢就会引发神通,变成宿命通。或者别人内心在想甚么,也慢慢有点了解,这就变成他心通。当然不可能完全了解,但是自己能力之下会有部分地了解,这就是神通。所以会有等持、神通等等的功德能力。可是因为缺乏无我正见之故,都没有禅修空性、无我的意义,所以这个禅修本身不能得到解脱,『终不能略越生死』,不能超越轮回、得到解脱。对解脱根本没任何帮助和好处,所以跟外道很类似了。这句话要讲的是,在我要脱离轮回方面,唯一有帮助的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无我胜慧的观修,纯粹只有这个道路而已。

  •佛陀密意---从他听闻解脱生死

  原文:如是前引菩萨藏经亦云,「未知经说诸真实义,唯三摩地而生喜足,即便于此起增上慢,谓是修习甚深义道,故终不能解脱生死。故我于此密意说云,由从他闻解脱生死。」此是大师自取密意显了宣说。从他闻者,谓从他闻解释无我。又此定为破除邪执,谓外不从善知识所,听闻思惟无我深义,内自能生,故说「从他闻」等。

  前面是《修次中篇》里面引用的《三摩地王经》经文,并作说明。接下来谈到论点,『如是前引菩萨藏经亦云』,这是讲《菩萨地经》的内容,所以要引用《菩萨地经》的经文之后再做说明。这个引文的意义是,仅仅修安止的等持是不够的,还一定要禅修胜慧、胜观的部分,所以无我慧胜观的禅修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引用了佛经---《三摩地王经》,也引用了论典---《菩萨地经》的内容来成立根据。此处「前引」是指在343页倒数第6行(藏文480页)已引用《三摩地王经》及《菩萨藏经》。

  (400页第4行)『未知经说诸真实义,唯三摩地而生喜足,即便于此起增上慢,谓是修习甚深义道,故终不能解脱生死。故我于此密意说云,由从他闻解脱生死。故我于此密意说云,由从他闻解脱生死。』这是《菩萨地》的经文。其中「故我于此密意说云,由从他闻解脱生死」是在《菩萨地经》里面所引用的佛经经文。未知佛经所说诸真实义,唯能修三摩地等持而感到喜悦满足,即便于此起增上傲慢心,说我是在修习甚深意义道路,因此之故始终都不能解脱轮回。此处「未知经说诸真实义…」的引文讲的较前面343页简略一点:(343页倒数第5行)『菩萨藏经亦云,「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满足,为憍慢转堕增上慢,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能解脱诸大苦蕴。如来于此密意说云,『从他听闻解脱老死』,故欲断诸障发净智者,应依奢摩他而修妙慧。」』,这整个都是《菩萨藏经》的经文。是说若未闻此菩萨法门,亦未听闻圣菩萨调伏法,唯三摩地等持安止而得喜足满足,为憍慢转堕增上慢内心产生逐渐傲慢之心,这样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苦忧及诸衰恼,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能解脱诸大苦蕴。因为前面的意思之故,所以如来特别开示:从他听闻才能解脱轮回,因此之故,故欲断诸障发净智者,应该在修安止之后再修胜慧。这里先说明佛陀开示「从他听闻」的意思,如果我们要脱离轮回得到解脱的话,一定要修胜慧、得到无我了慧;若要得到无我了慧,一定要从其他者 --- 善知识那里,听闻无我的意义是什么,而且要广大地听闻。广大地听闻、禅修得到无我胜慧见地后,还要不断地努力禅修,才能得到解脱,脱离轮回。所以在成立这个意义时,《修次中篇》就引用《解深密经》的经文、《菩萨地经》的经文,在《菩萨地经》的经文中又谈到佛陀亲口所开示的经文。

  (400页第5行)『此是大师自取密意显了宣说』,「大师」是导师佛陀,在前面引用《菩萨地经》的经文里已经引用佛陀自己所开示的经文,「自取密意」以他自己内心的想法,内心所承许的主张,「显了宣说」明白地说清楚。导师内心的想法就是,要得到解脱一定要从他听闻,从其他者或佛陀所开示的了义经文做广大的闻思,这是佛佗内心的思想、主张,而且佛陀亲自明白地把它说清楚了。后面宗喀巴大师开始解释前面引用的经文:『从他闻者』,从他那里听闻对于无我意义开示的教法,还要广大的听闻,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对脱离轮回得解脱有很大的帮助呢!广大听闻之后自己的证悟才会产生。所以如果要脱离轮回、老死,就要从他人听闻无我的开示,才能达成这个目标。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首先要从别人那里听闻无我意义的开示,之后经过禅修,内心产生无我胜慧,进一步做禅修,之后就能够脱离轮回,一定是这样子的。所以,就无我胜慧的了悟而言,一定要靠外在的老师,还有自己广大地闻思佛陀所开示的论典。如果这些都不做,自己跑到深山里,就说我要禅修、我要证悟,然后自己内在的证悟就会产生,有没有这种可能?不可能!因此为了使这种的误解不致发生,所以至尊仁波切就引用佛经的经文--- 从他听闻---作为开示的内容。

  『又此定为破除邪执』,前面谈到要「从他闻」的意思是要破除误解(邪执),即:不需要靠着外面的善知识、论典,听闻思维无我的胜义,『内自能生』,只要躲到深山里,我内心自然就能产生无我的了悟,这是不可能的!这是误解。为了破除掉这个误解,才引用前面佛经谈到的「从他闻」。所以佛陀特别开示要「从他闻」,是要破除一些我们大家可能都有的毛病:我喜欢禅修,我要禅修空性,而所谓空性是什么?是脑袋什么都不想,只要躲到深山去,然后端身而坐装样子,然后脑袋尽量达到什么都没想。当自己脑袋什么都没有想的时候,内心还以为悟了空性呢!其实证悟空性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什么都不必思维就是证悟空性,这也太容易了。这就是误解,为了去除这种误解,所以佛陀在佛经特别开示,要「从他闻」。「从他闻」意指无我胜慧不是在内心自然产生的,也不是只要坐着什么都不要想,就证了无我,这不可能的!一定要靠外在的老师 --- 善知识,还有佛陀所开示的论典,之后自己广大地听闻,之后再加上努力禅修,继续不断的禅修,内心才会产生证悟。假设舍弃这些方式都不做,只是不思维的话,证悟是丝毫不可能产生的。(400页第6行)『从他听闻,谓从他闻解释无我』到这边为止,把《菩萨地经》及所引用的经文说明完毕。前面「谓从他闻解释无我」以字面意思做批注,后面至尊仁波切深入解释经文的意义。『又此定为 …』,是至尊仁波切说明佛陀的思想是什么:『破除邪执,谓外不从善知识所听闻思惟无我深义』,表示佛陀当时也有一些人有这样的误解,佛陀才开示这个句子破除误解。所以至尊仁波切才谈到「又此定为」,肯定是这样子的意思。

  •总诸佛语,或直接开示,或间接开示,令趣向临入真实性义

  原文:总诸佛语,有者直显真实性义,未直显者,亦唯间接令于实性趣向临入。

  一般而言,佛陀开示的教法无边无量,我们看佛说部大藏经,佛陀开示的内容非常多,他的目标就是希望众生能了解无我的意义,因此才会讲到从他闻解脱老死。这表示佛陀希望众生对无我的意义多多地广大听闻及学习,之后证悟无我的宗义,所以才讲到『从他闻解脱生死』。就佛陀的想法而言,把所开示无我义的教法多多地闻思,是非常必要的。如何证明是佛陀的想法?佛陀开示的经文非常地多,主要是要使众生证悟无我;使有些众生能够证悟完整的无我意义;有些众生只能证悟粗糙的、略微的部分,所以就讲述的很简略;有些众生现在完全无法证悟无我的意义,所以对这部分就不做说明,就说明世俗谛的意义,透过世俗谛的意义让他有所了解之后,逐渐地在未来他也能了悟无我的意义。因此,佛陀就开示了世俗谛的教法。在《入菩萨行论》胜慧品有谈到:「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希为胜慧说,」一切的分支,能仁(佛陀)都是为了胜慧的目标而做开示。所以,佛陀开示的八万四千法门,主要目标就是希望众生能无颠倒地了悟无我义。至尊仁波切写的《缘起赞》「尽所有佛开示,唯由缘起而撰写」,这与《入行论》胜慧品第一句、第二句意思完全一样。就是尽所有佛佗开示的教法,立足点在于缘起甚深空性之义,在这个立足点之下开始、说明、开示各种教法。所以表示我们对缘起空性的意义的了悟,应该非常重视。因此佛陀内心的想法、主要的目标在哪里?假设众生不闻思无我义之甚深教法,当然内心的无我了慧就不会产生了;无我慧不会产生,当然脱离轮回就没有希望了。可是,佛薄伽梵出于对众生受到轮回痛苦所逼迫,有强烈的慈悲心,要使众生解脱,假设没有证悟无我义,当然也不可能得到解脱。因此无论如何要使众生的内心证悟无我义。于是佛陀就用了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说明。有些对象可以完整地开示无我的意义,就完整的开示;有些对象不能够,就粗略地开示;有些对象就连粗略地开示也不能够,那就先讲世俗法的理论。其实这些都是立足在缘起上而做的开示,所以「尽所有佛开示,唯由缘起而撰写」,佛开示这么多教法,就是要证明一点:众生有必要好好地学习甚深空性意义,先听闻再好好地观修,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地重视、学习甚深空性的意义。这表示佛陀内心的想法是这样的。

  (400页倒数第6行)总体来讲,佛陀开示的教法有两种类型:有的直接开示真实性、空性的意义,有的虽然没有直接地开示真实性、空性的意义,但也间接地开示,令弟子能够趣向于努力了悟真实性。因此佛陀所开示的重点都是希望弟子能够产生胜慧、了悟空性,所以《入行论》第九品胜慧品谈到「一切此诸分支者,能仁希为胜慧说」佛陀都是为了让众生了悟空性,或直接开示、或间接开示。至尊仁波切《缘起赞》也谈到,凡是佛陀所开示的教法,唯是引入缘起的意义。就是立足于缘起,希望引导众生进入缘起意义的了悟。其实佛陀所开示的教法重点都放在了悟真实性的意义。以两种类型开示:一种直接地开示、另一种间接地开示。为什么是两种开示,其目的何在?佛陀所开示的教言很多,主要目标只有一项:希望众生了悟真实性的意义,佛陀有时直接地开示、有时间接地开示,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唯真实慧光,能灭愚痴黑暗,故成就奢摩他已,当修毗钵舍那

  原文:乃至未发真实慧光,不能灭除愚痴黑闇,发则能除。故唯由其心一境性奢摩他者,智不能净,亦不能灭愚痴黑暗,故当寻求达真实性无我空义,定解智慧。如是思已,定须求慧。如修次中篇云「其次成就奢摩他已,应当修毗钵舍那。当如是思,世尊所有一切言教皆是善说,或有现前显示真实,或有间接趣向真实。若知真实,便能永离一切见网,如发光明便除黑闇。唯奢摩他,智不能净,亦不能遣诸障黑闇。若以智慧善修真实,即能净智,能证真实。唯以智慧正断诸障。是故我当住奢摩他,而以智慧徧求真实,不应唯由奢摩他故便生喜足。云何真实,谓于胜义一切有事,由补特迦罗及法二我空性。」

  为什么了悟真实性的意义很重要呢?原因如下说明:

  『乃至未发真实慧光,不能灭除愚痴黑闇』,如果得到真实性胜慧,其发出的光亮就能把愚痴黑闇消灭掉。因为众生内心有愚昧的黑闇,要内心了悟真实性的智慧光亮发出来,才能消灭掉愚痴黑闇。如果没有胜慧的光亮,愚痴的黑暗要灭除是丝毫不可能的。为了这个原因,佛陀所开示的教言,或直接开示真实性意义,或间接地开示,所以不可不学真实性意义。

  下面句子谈到『故唯由其心一境性奢摩他者,智不能净,亦不能灭愚痴黑暗。』,故唯由其心一境性奢摩他等持者,内心本智不能转为清净,因此也亦不能灭愚痴黑闇,所以不能单单只修安止等持,而真实性意义胜慧我都不想观修、不想得到,这都不行。因为内心只有安止,当然不能产生胜慧,所以内心的本智不能转为非常地纯净,不能把内心愚痴黑闇消灭掉。因此得到一个结论:『故当寻求达真实性无我空义,定解智慧。』,所以无论如何,为了把自己内心的愚痴黑闇消灭掉,一定要产生胜慧。佛陀非常重视这点,所以努力地开示,直接地或间接地开示了很多真实义。基于这些原因之故,去寻求通达真实性就非常重要。『如是思已,定须求慧』,要重视胜慧的观修。以上谈到的内容都是有根据的,所以宗大师接着就引用《修次中篇》来说明,谈到为什么佛陀那么热切辛苦地开示?原因何在?因为没有空性慧的话,无法断除愚痴黑闇,众生就无法脱离轮回。要脱离轮回,一定要把无明斩断,要斩断无明,一定要靠胜慧。无胜慧就不可能脱离轮回的痛苦。我们了解到胜慧这么重要之后,自己在胜慧的产生方面就要努力加油!

  莲花戒论师也在《修次中篇》开示『其次成就奢摩他已,应当修毗钵舍那』,其次成就奢摩他安止已之后,应当修毗钵舍那胜观。『当如是思』就要这样想:当我得到奢摩他之后,还要进一步实修修毗钵舍那,内心必须要有这种想法。原因是前面讲到的,(第一个原因)世尊佛陀所有的言教,或由现前直接显示、直接开示真实性意义;或由间接开示真实性意义,引导弟子趣入对于真实性的了悟。这是前面至尊仁波切解释到的。『世尊所有一切言教皆是善说,或有现前显示真实,或有间接趣向真实。』,看倒数第6行,总诸佛语,有者直接显示真实性意义,如果未直显示者,亦唯间接令于实性趣向临入,也都是间接开示令弟子趣向进入真实性的了悟。其次,『若知真实』,若知真实性意义了悟空性,『便能永断一切见网,如发光明便除黑闇』,便能永断一切见地的网,如发光明便除黑闇。因此内心的胜慧就能生起而去除愚昧的黑闇、离开轮回。所以只有奢摩他的安止,内心的本智不能转为清净。『唯奢摩他,智不能净,亦不能遣诸障黑闇。若以智慧善修真实,即能净智,能证真实。唯以智慧正断诸障,是故我当住奢摩他,而以智慧徧求真实,不应唯由奢摩他故便生喜足。云何真实,谓于胜义一切有事,由补特迦罗及法二我空性。』,第二个原因就是如果内心了悟胜慧的话,就会发出胜慧的光亮,斩断轮回。所以知道修胜观是非常有必要的。「唯以智慧正断诸障智慧」,只有靠着胜慧才能断除诸盖障。「是故我当住奢摩他」,「是故」就是指前面说的两个理由,把前面两个主要的原因好好想一想。因此决定我得到好的安止之后,还要学胜观,好好地学真实性意义。「不应唯由奢摩他故便生喜足」,不应只有奢摩他安止,我就足够了,不用再学了。前面谈到很多次真实性的意义,所谓胜观就是修真实性的意义,「云何真实」,真实性到底是什么意思?「谓于胜义」,以胜义而言,一切实有法,也就是补特迦罗我及法我二者,都是空的。如果要把愚昧及其习气全部断除掉的话,就要了悟法无我。但若仅仅要断除愚昧无明的话,就只要了悟补特迦罗无我。所以,要好好地学习这两种无我真实性的意义。这个解释是根据中观自续派的莲花戒论师。假设是中观应成派,断除愚昧无明都要靠两种无我。但在自续派的解释,要断除愚昧无明要靠补特迦罗无我;如果要把无明习气断掉,才要靠法无我。

  这一段《修次中篇》的内容很长,我们可以把它分段如下:『其次成就奢摩他已,应当修毗钵舍那。当如是思』,就是知道成就奢摩他后我要进一步修毗钵舍那,这一点要很确定,但是我要如何去想呢?后面有两个原因,首先自己要明白,修安止完毕我一定要修胜观,但是我要怎么思惟,才知道修安止后应修胜观呢?『世尊所有一切言教皆是善说,或有现前显示真实,或有间接趣向真实。』,到这里是第一个原因;『若知真实,便能永离一切见网,如发光明便除黑闇。唯奢摩他,智不能净,亦不能遣诸障黑闇。若以智慧善修真实,即能净智,能证真实。唯以智慧正断诸障。』这是第二个原因。把第一个和第二个原因好好想一想后,我就得到一个决定:『是故我当住奢摩他,而以智慧徧求真实,不应唯由奢摩他故便生喜足。』这是结论。然后补充说明前面多次谈到的真实性的意义,『云何真实,谓于胜义一切有事,由补特迦罗及法二我空性。』到此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我不能得到安止就足够了,后面还有必要再修胜观。修胜观的观修对境是什么?是真实性意义。所以要了解真实性,就是内心先要产生真实性的了慧。

  从前面看过来,可以分成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399页第3行)『如修次初篇云 …』然后里面引用《三摩地王经》做说明;第二个段落,(400页第3行)『如是前引菩萨藏经亦云 …』,引《菩萨地经》里面佛经的内容「由从他闻解脱生死」做说明;第三个段落,(400页倒数第6行)『总诸佛语 …』总诸佛语有直接开示、有间接开示、、、,根据是《修次中篇》。这三个段落主要要开示两点:不是只有得到安止就足够了,得到安止后还必要修胜观。

  •修胜观前,先要对对境(空性)有所了解,再以有境(胜慧)修持对境

  原文:又此真实,是诸度中慧度所证,非静虑等所能通达。莫于静虑误为慧度,更须生慧。如解深密经云「世尊菩萨以何等波罗密多,取一切法无自性性。观自在,以般若波罗密多取。」前引修信大乘经,亦于此义密意说云「若诸菩萨不住般若信解大乘,于大乘中随修何行,我终不说能得出离。」

  其次,我要修胜观了,就修胜观而言,在没禅修之前,我对于所要修的对境空性要有所了解。所以,首先要有了空慧,对真实性义先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了解对境是空、无我,内心对于无我、空性的意义要先有所了解,所以产生了空慧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如此,对于有境本身,运用有境本身特别的胜慧进行修持,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当这两个条件齐备就称作修胜观、修对真实义能够证悟的胜观。首先要了解我要修的对境是什么?是空性。接下来我要用什么来修对境的空性呢?这个有境本身,我要运用轻安所摄持的特别胜慧,以胜慧禅修空性,这是必要的。首先不仅仅只是了解对境空性真实义,之后禅修时,有境本身,不能够用修安止的方式专注在空性的意义上。如果是这种禅修方式,不能成为无明我执的对治。所以谈到,『又此真实,是诸度中慧度所证,非静虑等所能通达。』此真实,是诸波罗密度中慧度---就是胜慧波罗密所证悟的对境,不是用静虑安止的方式专注在上面去证悟,应当用胜慧波罗蜜去证悟真实性意义。所以,『莫于静虑误为慧度,更须生慧』,不能误解用静虑专注在空性上面,就是修胜慧、修胜观。应当要内心产生胜慧,由胜慧去证悟空性的意义,底下根据《解深密经》。因为用胜慧去观修空性之后,才能够消灭内心的烦恼。假设只用静虑安止的方式,专注在对境空性上面修,这种方式不能灭掉烦恼。所以对境跟有境两个条件都要齐备:对境要不颠倒的,是一切对境中究竟实相的部分,这才是所要观修的对境。不仅如此,有境本身还要一个特别的胜慧。当这两个条件都具足了,才可以斩断无明我执。所以必须缘取真实性的意义之后,运用胜慧进行禅修,此称之为修胜观。因此开示了两个道理,前面分的三个段落,都是解释对境---空性---是有必要的,而要先了解空性,就要做很多闻思,其目的都是朝向我要了解我观修的对境空性是什么。后面这段落,「又此真实,是诸度中慧度所证」,是讲有境部分,即有境必须是特别的胜慧。#

 
 
 
前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三)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四)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五)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六)

多识仁波切:驱暗复明曙光论——回答王颀颀同志的来信

 

后五篇文章

雪歌仁波切:广论毘钵舍那(一)

雪歌仁波切:三主要道

雪歌仁波切:士夫的安乐

雪歌仁波切:学习上士道,才能正确实修下中士道

雪歌仁波切:道次第的修学方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