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 (1)

  忽略了四念处在佛法修行上所易引起的一些流弊,其主要的缺点就是失去了佛教中“止息人生苦恼”的基本精神,而成为为了思想而思想的玄学,或为了佛教而佛教的宗教了。“纯思想”的态度形成了佛法与生活脱节,结果虽然能自成一完备之体系,但因抽离了现实之人生,高谈缘及空只能形成佛法的“玄学化”,而非佛教的本来面目,结果形成修行人不重视理论,几乎全都在“定”或“信”形成的神秘主义心态中;而讲究理论的人,则不少人颇有“遁世”的心态,因“空”而对人生抱着根本上“灰色”的人生见解,以为一切的作为皆毕竟是枉然。

  事实上,佛法的本来面目哪里是如此?当初修四念处,以四谛为方法论而证果的阿罗汉们,个个皆是喜悦自在,无忧无悔的。他们念念清明地活在当下,却不执于所谓“念念”之连续相。连丝毫的执著都没有(包括身体、感受、心之整体及思想观念等层面),当然也不会梦想着自己已成为什么或将到哪里去。对一切由心所生的东西皆了知得很清楚,当然不会为任何境界或思想体系所迷惑的,远离神秘主义的引人境界与思维上的密见稠林,不执于一切相而游于一切相之间。那种自在和愉悦,是陷于神秘主义和玄想中的修行人所想像不到的。

  “活在当下”是四念处修行的要诀之一。学习者当体会这其中的神韵,而不只是依义生解。

  人为什么会“不在当下”,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问题,而且往往并不是因为人是否聪明、有能力,或受过高等教育等,而决定他是否有活在当下的个性。几乎一切职业、年龄、教育程度及智商的人,皆一样有可能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在当下的倾向。

  我自从修四念处以来,曾于上下班的时间特别地去观察纽约市“上班族”的面部表情,看看有几个人像是“活在当下”,结果却是相当的少。许多人在赶路或坐车时,皆很明显地在想心事,表情凝重。有人甚至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担心什么。又有些人不一定是在想某一件事,但他们整体的精神状态,会让人觉得他们存在于另一个遥远的地方,飘飘荡荡地。另外有些人总是要找一些事做,来分散注意力。如有人总是浑身是劲似地,不住地摇头摆尾,作跳舞状;也有人像是不能够仅停留在一节车厢似地,总是在作车厢间的“旅行”。总而言之,越看越会令人觉得实在很少有人是活在清楚明白的当下,是在享受眼前的风光。同时,我也就越能体会佛陀当初创立教法深刻的智慧与慈悲,觉得他所以会提出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深解人性的。

  人往往会把自己保护在有重重防卫墙的内心世界里,而不肯出来面对真实的人生及世界。事实上许多“创造行为”的产生,就是想要在自己心中创立一个自己想要存在的理想世界,而不愿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另外像有人老是会把自己弄得“很忙”,连一刻闲暇的时间都没有,或一有空闲就会打电话找人聊天,一聊就是几小时,事实上都是一种形式的不在当下。换句话说,也就是一种形式的“逃避自我”。四念处的修行人当在一切时中培养自己一种活在当下的修行个性,去深观自己的行为及身心,由自己的内心世界中走出来。人若不能走出自己的心之牢笼,谈什么修行、解脱,总是不着边际的。无论那个心之世界谈的是禅定也好,是佛法也好,以四念处的观点而言,牢笼就是牢笼。生存在佛法的心之牢笼中,和生存在学问艺术的心之牢笼中,皆一样是自我囚禁的受苦者,是不能体会到佛法中风清月白的自在无碍的!



 

 
 
 
前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往事百语之心甘情愿 9 忍耐就是力量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八、无忧无悔地活在当

 

后五篇文章

星云法师:往事百语之心甘情愿 8 要争气,不要生气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七、以“苦谛”为核心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七、以“苦谛”为核心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七、以“苦谛”为核心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七、以“苦谛”为核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