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说菩萨句义——“大智度论”集粹之四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说菩萨句义
  “大智度论”集粹之四十
  智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为菩萨句义?”
  佛告须菩提:“无句义,是菩萨句义。何以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无有义处,亦无我,以是故无句义,是菩萨句义。……譬如幻无有实义,如焰、如响、如影、如佛所化无有实义;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譬如:如法性、法相、法位、实际,无有义;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如不生不灭义无处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如不作、不出、不得、不垢、不净无处所;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
  须菩提白佛:“何法不生不灭故无处所?何法不作、不出、不得、不垢、不净故无处所?”
  佛告须菩提:“色不生不灭故无处所,受、想、行、识不生不灭故无处所,乃至不垢不净亦如是。入、界不生不灭故无处所,乃至不垢不净亦如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如四念处净义毕竟不可得;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菩萨句义无所有,亦如是。……何以故?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菩萨义,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如是,菩萨摩诃萨一切法无碍中,应尝学,亦应当知。”
  慧命须菩提种种因缘破“菩萨”字,佛不破,仅言:“菩萨”字从本以来毕竟空,但五家中数假名菩萨,而众生以假名为实;佛言假名无实,但从诸法数和合为名。诸佛法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须菩提因“菩萨”字空,说般若波罗蜜相:今欲闻佛说菩萨字义,因是说般若波罗蜜。
  佛告须菩提:无义,是菩萨句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处所,亦无我、无名。于是中无依止处,即是法空;无我名,无得道者,佛示须菩提,若知无我、无我所,得阿罗汉者;菩萨亦如是,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无我、无我所。行诸法虚空中,无依止著处,以是故,言无菩萨句义。
  天竺语法,象字和合成语,象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则为“菩提”,译为“无上智慧”。“萨埵”或名众生,或是大心。为无上智慧故,出大心,名为“菩提萨埵”。愿欲令众生行无上道,是名“菩提萨埵”。“菩提”一语,“萨埵”一语,二语和合故名为义。若说名字?语句,皆同”事无所在。今须菩提问:以何定相法为菩萨句义。佛示以:菩萨义,但可耳闻,虚诳无实,以是故,菩萨不应自高。如、法性、法相,实际等句,无有定义。如幻人无五家乃至诸佛法,如佛五家乃至一切法。如有为法中无无为法,如无为法中无有为法,无为法不生不灭等,诸法中无不生不灭相,亦无异相。如三十七品无净相;何以故?有人著是三十七品法,即是结使。如我乃至知者、见者,净相不可得。
  种种求觅我相不可得,是名我净,第一义中无净无不净,我、乃至知者,见者亦如是,以无我空智慧,求我相不可得,是时,非有我非无我。菩萨句义亦如是,入是般若波罗蜜智慧光中则不现,因是譬喻教诸菩萨,当学、一切法不取相,无所得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切法?云何一切法中无碍相”应学、应知?”
  佛告须菩提:“一切法者,善法、不善法;记法、无记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共法、不共法。是名为一切法。菩萨摩诃萨,是一切法无碍相中应学,应知。”
  须菩提白佛:“世尊,何等名世间善法?不善法?”
  佛告须菩提:“世间善法者,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敬事尊长。布施福处,持戒福处,修定福处,劝导福事,方便生福德,世间十善道。九相:胀相,血相,坏相,脓烂相,青相,瞰相,散相,骨相,烧相;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善,念安般,念身,念死;是名世间善法。不善法者:夺地命,不与取,邪淫,妄语,两舌卜恶口,非时语,贪欲,恼害,邪见;是十不善道等,是名不善法。若善法,若不善法,是名记法。无记身业、口业、意业,无记四大,无记五象十二入、十八界,无记报,是名无记法。”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名世间法?出世间?”
  佛告须菩提:“世间法者,五象、十二入、十八界、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名世间法。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三无漏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三三昧:有觉有观三昧、无觉有观三昧、无觉无观三昧;明、解脱、念、慧、正忆;八背舍,何等八?内有色相外观色,是初背舍;内无色相外观色,是二背舍;净背舍;身作证,是三背舍;过一切色相故,灭有对相故,一切异相不念故,入无边虚空处,是四背舍;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是五背舍;过一切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是六背舍;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是七背舍;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是八背舍。九次第定,何等九?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灭诸觉观内清净故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二禅;离喜故,行舍,受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行乐,入第三禅;断喜乐故,先灭忧苦故,不苦不乐舍,念净,入第四禅;过一切色相故,灭有对相故,一切异相不念故,入无边虚空处,过一切无边虚空处,入一切无边识处,过一切无边识处,入无所有处;;过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有想非无想处;过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入灭受想定,复有出世间法,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是名出世间法。”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有漏法?何等为无漏法?何等为有为法?何等为无为法?何等为共法?何等名不共法?”
  佛告须菩提:“五受家、十二入,十八界,六种、六触、六受,四禅乃至四无色定,是名有漏法。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无漏法。若法生、住、灭;欲界、色界、无色界、五家,乃至意触因缘生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及一切智,是名有为法。不生、不住、不灭,若染尽,嗔尽,痴尽,如、不异、法相、法性、法住、实际,是名无为法。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如是等名不共法。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是名不共法。菩萨摩诃萨于是自相空法中,不应著,不动故。菩萨亦应知一切法不二相,不动故。是名菩萨义。”
  先知世间相,后则能知出世间相。世间善法者,知有罪、有福果报,有今世、后世、有世间、有涅槃,有佛等诸圣贤,今世,后世,及诸法宝相识?
  所谓孝顺父母等,乃至十念;如法得物。供养供给沙门”婆罗门者,沙门,名为出家求道人:婆罗门,名为在家学问人。是二种人于世间难为能为,利益众生故,应当供养。尊长者,叔伯、姊兄等,恭敬供养,是一切修家法。布施、持戒、修定、劝导,均为世间善法,能生福事。
  方便生福德者,如忏悔、随喜,请佛久住不涅槃、转法轮,如虽行空不著空,过修行诸善,如是等方便生诸福德。
  善念者,思惟分别善业因缘,制伏其心。涅槃是真善法,常系心念涅槃,是善念。身念,即是身念处。与善法相违,是名不善法。无记法者,所谓威仪心,工巧心,变化心,及是起身业、口业;除善、不善五象,余五象及虚空、非数缘灭等。
  世间法者,五家或善、或不善,或无记;十二八入无记,四三种;十八界八无记,十三种。十善道、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善法,凡夫能得成就故,又不能出世间故,名世间法。
  出世间法者,三十七品,三解脱门,三无漏根,三三昧。名出世间法。
  明解脱:明者,三明;解脱者,有为解脱,无为解脱。念者,十念。慧者,十一智慧,正忆者,随诸法实相观,如随身法观一切善法之本。是四念处等,一心为道故。、 有漏法者:五家等四禅、四无色定。无漏法者,非世间法:是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
  有为法晷说三相:所谓生、住、灭。三界系及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虽为无为法,以作法故,是为有为法。与有为相违者,是无为法。灭三毒等诸烦恼,五家等不次第相续;如、法相、法性、法住、实际等,是名无为法。
  色如者,色有二种:一者、凡夫肉眼憬想分别色;一”者、圣人心所知色实相如涅槃。凡夫所知色,名为色。是色入如中,更不生不灭。如有为虽是五象,而有种种名字,所谓十二入,十八界、因缘等。无为法虽有三种,亦种种分别名字,所谓如、法相、法性、法住、实际等。
  共法者,凡夫、圣人生处,入定处,共故名为共法。不共法者,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
  菩萨分别知此诸法各各相,是法皆从因缘和合生,故无性;无性故自性空。菩萨住是无障碍法中不动,以不二入法门,入一切法不动故。
  摘自《内明》第157期

 
 
 
前五篇文章

说菩萨摩诃萨摩诃衍——“大智度论”集粹之四十二

思想的承接与跨越——从“下杀生”思想谈起

四加行(二)

四缘发菩提心

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的禅观思想和《华严五教止观》

 

后五篇文章

周叔迦:说戒

说禅净密

熟读《楞严经》

殊胜菩提心

书评:悦家丹《佛教现象学: 佛教瑜伽行派与《成唯识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