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

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

第四章往生资粮

如何修习净土法门?是人们了生死、成佛道的最大的问题。

我们要出门远行,必须有充足的钱粮,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要有盘缠,又称为资粮。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就是信、愿、行,称为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三资粮具足,必定往生极乐。

第一节 信

一、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

佛法的大海,以信为能人。信心是入佛道的第一要门。

净土法门比一般通途法门更为重信,也更难起信。世尊在《阿弥陀经》中说:“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所以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对净土法门,也一无所知,提不出任何问题。世尊只好见众生根机成熟,无问自说。修学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破疑生信。因为净土法门,本来就有易怀疑、难生信的特点。很多祖师大德的着作都在着重破疑。比如昙鸾大师的《略论安乐净土义》、道绰大师的《安乐集》、智者大师的《净土十疑论》、窥基大师的《西方要诀释疑通规》、迦才大师的《净土论》、怀感法师的《释净土群疑论》、元晓法师的《游心安乐道》、善导大师的《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道镜、善道的《念佛镜》,莲池大师的《答净土四十八问》、悟开法师的《念佛百问》、王日休的《龙舒净土文》,近代印光大师的《净土决疑论》及圆瑛法师的《劝修念佛法门》等,都在极力帮助众生破疑生信。

《无量寿经》中也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证明净土念佛法门是一切世间最极难信的法门。

净土法门难信的主要原因在于众生以凡夫心,难以了知佛菩萨的不可思议的悲智善巧。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与无量光寿名号是阿弥陀佛彻证的真空理体,以无尽大悲称性发起四十八大愿,由愿导行,积功累德,愿愿圆满而成就的。“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是真空妙有,是第一义谛的妙境界相。无量光寿的实相,成就了西方净土的依正庄严,成就了佛的三身四智,成就了能往生的念佛人和所往生的西方净土,这些都是实相正印所印证的,此实相即是人们本具的真心,也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凡夫的生灭心,是很难解悟这些奥义的,连十地菩萨都有一丝怀疑,唯佛与佛才能真正了知其究竟。

念佛法门之所以难信,也源于凡夫众生的业障深重,知识水平狭窄低劣,以凡夫情执,安地浊染的娑婆秽土。凡夫确实难信有严净的极乐净土,不相信在极乐世界能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相信寿命无量,不相信不必经营制造而衣食物品应念而至,小相信十万亿佛佛土之外有西方净土,能瞬间即到。乍闻极乐世界种种庄严,认为是子虚乌有,如天方夜谭,很难真信,更难牛起求生净士的切愿。不少知识分子,企图以现代科学来求证念佛义理是否正确,有否合理。他们不懂念佛法门是圆顿大法,成立于佛地果觉,是超凡离见,不可以凡夫心思议的。虽然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顿全收,获益超胜,但唯信能人。信为万善之母,疑为众罪之根。

我们能闻净土法门,能够欢喜信受,确实是宿世善根的发现,只要念佛人一念净信,即能契入阿弥陀佛本愿大海,就能与阿弥陀佛愿力相应,即获佛力加持,即得成就往生。《无量寿经》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印光大师也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极,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我们要生起真信,就要仰遵佛意,深信祖语。以净土经论为准则,深信佛的圣言量。以祖师教法为依止,谨遵善知识教导。我们要放下自己的所知障,忏悔宿世的业障,潜心以初涉世事的三岁婴孩的姿态,从头学习,方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潜移默化,渗入佛力的信根信力,成就净业。

中国净土宗祖师或以言说,或以身教,都是在教化众生破疑生信而弘传净土妙法的。

慧远大师以神识不灭,三世因果契入净土而决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建立白莲社,组织精英人士123人,集体念佛,三次见阿弥陀佛圣相,往生前七日,又亲睹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中有诸佛、观音、势至左右侍立,又见极乐圣境。以亲身经历证实极乐世界确实存在,净土法门真实不虚,是可以实修实证的。这就宣告了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正式大规模弘传的开端。慧远及精英群体的实证,123人,人人瑞相往生,大大增强了信众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莲池大师赞叹说:“晋以前净土之旨虽闻于震旦,而弘阐力行、俾家喻户晓,则自远师始。故万代之下,净土弟子推师为始祖。可谓释迦再说西方,弥陀现身东土者也。”

昙鸾大师特重弥陀本愿,他力摄护,而让众生切勿自卑,必生起决定往生的信心。他说:“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人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只要有信:“信佛因缘”;有愿:“愿生净土”;再乘他力:“乘佛愿力”,就能够往生极乐净土,一往生就是不退转菩萨。

其他净土祖师无不因时制宜,顺应时节因缘,弘扬净土,让众生破疑生信。

其中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及蕅益大师的六种深信,是我们必须坚定深信的。

二、善导大师的二种深信

二祖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他在《观经四帖疏》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净土理论。他特别强调信,尤其是要深刻了悟二种深信,他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首先要决定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周生累劫,宿世所作的罪恶,如果有形有相,大地难载,虚空充盈,真是无穷无尽,我们当然是罪恶凡夫。虽然有时有些善根,有时也得人身,有时也曾发心修道,但都是善的业力不大,所以多在三恶道长时轮回。虽然有时还做过天人,又只知享乐,忘了修行。有时也行菩萨道,但要达到不退转阶位,仍是难行的可望不可即的。所以长时间仍在六道中轮回,沦落在三恶道的时间更是远远超过三善道的时间。人生的苦海中,我们头出头没,无有尽期。有时修道,终因慧浅障深,自力怯弱,要伏断烦惑,真是难上加难。尤其在五浊恶世,在末法时期,我们想要靠自力修行了生死出轮回,更是难于上青天。不少祖师恳切地说,末法众生修其他法门,以自力彻底解脱而成佛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善导大师说:“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就是说虽然有时也想修行成佛,但没有出离的外缘。因缘不具足,当然是不能了生死出轮回的。这就是对自认是“上根”,是自力修行很了不得的贡高我慢的修行人的“可当棒喝”!他明确告诉我们,如无外缘,全凭自力,是不会有成就的。这样只剩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条路可走。不修净土法门是不可能了生死,出轮回,成佛道的。这是首先要决定深信的。

第二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一定会摄受众生,尤其是摄受念佛众生,永不舍离的。因为念佛人是人中优钵罗花,是人中芬陀利花,是最圣洁最芳香的大好人,大善人。弥陀对众生如母忆子,无时暂忘。阿弥陀佛的手一直伸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也伸出手去,握住阿弥陀的手,即念佛人的信愿持名的自力修行的业力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二力相合,必定感应道交,即乘佛愿力,决定得生极乐净土。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凡夫众生以易行念佛的“感”,必得阿弥陀佛的“应”,这就是“感应道交”,往生大事即得成办。

印光大师也说:“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印光大师的思想与善导大师是一致的。证明中国净土宗祖师或显或隐,都是重他力救度的,是一脉相承的。净土法门之所以是特殊法门也完全缘于阿弥陀佛的大愿力,所以才是易行道,才不需要三大阿僧祗劫长时修福慧,不需要断惑证真禅定开悟,往生即不退转必定成佛。这些都是有“佛力住持”这个外缘,这个强缘呵!有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及愿愿圆满具足成就的极乐世界,所以众生才有“出离之缘”。

念佛行人,在平时一定要依教奉行,老实持戒念佛,如善导大师一样,认真精进念佛修行。在往生时才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蒙佛接引。不老实修行,不在信愿念佛上下工夫,要想阿弥陀佛“抱我到极乐”,这种不要自力,完全靠佛力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是误导众生的邪见。

三、蕅益大师的六信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指出,净土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他提出净士宗的六信,分为三对,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一)信自与信他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蕅益大师指出“生信”是首要的,无信必无切愿,有信则可启愿、导行。虽有信若不启愿、导行,当然也是三资粮不具足,不能成就的。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先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万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自就是信自己的己灵佛性真如真心,与佛是一样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自己必定能成就道业,自己必定能往生成佛。这个真心,不是指物质性的肉团心脏,也不是第六意识,缘色声香味触法,分别影事的虚妄心。这一真心是无始无终的,竖无先后(没有时间分别),横绝边涯(没有空间分别),就是竖穷三际,没有初始后来之分,横遍十方,没有边涯阻滞之碍。真心具有“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的特征。虽然终日顺应世间万事万物起用,随缘变化迁流,但其本性是终日不变的。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一切事物都是真心的显现物。所以说:“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极乐世界也是与我相通相融的,是不一不二的,是自心本具真心的显现物。只要我们回心转意,往生自心本具的极乐,当然是瞬间即至的。对这些道理都要相信不疑,就是信自。

善导大师说的信自,是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若无他力救拔就不能了生死,是教我们,放下自己的我慢心,老实修行。蕅益大师的信自是要我们深信自己有佛性,有真心,有己灵,与佛不一不异。只要自己“一念回心”,即与佛感应道交,必定往生。二大师的信自说法相得益彰,是不一不二的。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定求生,更无疑虑,是名信他。”

信他就是信佛,信佛语圣言量真实不虚,信佛愿愿已真正圆满成就。学佛不信佛,愚痴大糊涂。信佛不愿行,仍是门外人。我们学佛就是要信释迦佛金口宣说的都是真理;相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已实现;相信六方诸佛广长舌相,异口同声说诚实言。只要我们依佛的教导,切实奉行,发愿求生西方,不再疑虑,决定成就,这就是信他。信他就是信佛力,信他力,信佛力的强增上缘。

信自信他是一对,自他不二,相摄相融,相辅相成,无他即无自,无自更无他。信自是修持佛法的前提,一念回心,方可人道,深信自心己灵,即心即佛,方能勇猛精进,圆成佛道。西方极乐依正庄严,都是本性本觉妙明真心的彰显。信自具足,方能真切信他。内重己灵,外慕佛圣,托彼依正,方可显我真心。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作增上缘,往生净土,花开见佛,方可了知阿弥陀佛,即现前一念无量光寿本心。净业行人以阿弥陀佛本愿力作增上缘,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速疾成就佛果。净土宗的正信,首要在于了他即自,生佛不二。距此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就是真心中的自性弥陀,自性净土。

(二)信因与信果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以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随形,响必有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以果地觉,作因地心,即是心作佛,则是心是佛,就是净土宗的因果原理。念佛就是“是心作佛”,往生成佛就是“是心是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就是净土宗的出世大因果。妙因妙果,是不可思议的。以散心称名念佛,就是在神识中,即在第八阿赖耶识的心田中,播下了金刚不坏的种子,将来因缘际会时,必定发芽、开花、结果,即必成佛道。何况以深信切愿,一心系念弥陀名号,哪能不往生西方净土呢?念佛人信愿持名是能感的因,阿弥陀佛以弘誓大愿为所应之缘。因缘际会,必定成办往生成佛之果。从佛的层面看,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的,更无前后。以众生层面看,还有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的分别。古德说“越三只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持名妙德是不可思议的。

我们要深信往生净土成佛之果,都是从念佛三昧得生的,这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声必有应一样,这是决定不虚的。念佛三昧是三昧之王,三昧即定,心定于阿弥陀佛名号,定于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念佛三昧是中上根精进修行的念佛法门。是从观想念佛人实相念佛的高水平念佛。这是一般凡夫众生不可能在平时念佛中真正达到的高水平念佛。慧远大师、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直到印光大师诸祖师,都修习念佛三昧。但这些祖师接引众生却用散心称名念佛,不提倡修念佛三昧。凡夫众生虽然平时念佛达不到念佛三昧,但当弥陀圣众,临终来到念佛人面前,接引众生时,念佛行人只要“但得见弥陀”,真正的一心不乱,真正的念佛三昧,一瞬间就达到了。所以“何愁不开悟”呵!我们在弘扬净土法门时,对一般下根众生最好不要提倡修念佛三昧,以免断了大部分下根众生的信心,将易行法门变成难行法门了。有人说如果称名念佛,自己觉得没有得到利益,就应该劝修念佛三昧,修般舟三昧,修实相念佛。在末法时期,这种导引,对多数念佛人,未必适合。称名念佛都得不到利益,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称名念佛对任何人都是有益的。如果称名念佛都得不到利益的人,还能修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吗?有此错误思想的人,本来就是不相信佛经圣言量,不相信佛智,不相信净土祖师的教法,这是很危险的。《观经》中世尊开示:“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我们下根众生,还是应遵从佛语和祖师教导老实称名念佛。少数中上根机的净土行人,在称名念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念佛三昧,当然是很了不起的,值得赞叹的。

(三)信事与信理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吾现前介尔一念之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绊,皆吾现前一念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事”指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黄金为地,七宝为阶,八功德水等,的确是有,应深信无疑。这个事相上的有,是妙有,不是庄生寓言,而是真实不虚的。道绰、善导等大师都明确指出,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净土法门是有宗的,不是空宗,是从有门而人道的。只有深信极乐世界是实有,才能立方指相,坚定念佛人的信心,这就叫信事。

“理”指义理,道理、理论。十万亿佛土外有极乐世界,从佛理上讲,也是我人心内的佛土。此心即法界,法界无外,心亦无有外。这里的心是指真心本性。西方极乐依正庄严主伴圣众,都是我们现前一念真心所显现的事物,“一切唯心造”故。弥陀依正主伴就是我自心中相分的影子。一切众生也是弥陀心内相分的影子。

全事即理,即全部事相的总持,就彰示一理,事即是理。事依理成,事不离理。比如一切黄金器件都是金做成的。一切金器不能离开黄金,所以一切金器的本体就是真金。全妄即真是说妄心是依真心而发起的。妄心本身无自体,妄心也就是真心的显现,故说全妄即真。比如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冰没有自己的特殊分子,冰全是水分子构成的,冰只是水的一种形态。冰只是一种假相,属妄。水才是冰的本体,冰并无自体。全修即性就是说,修行的修德属于始觉智,性德为本觉理。依本觉之理,可生起各种智,故全智即理。比如镜为本体,镜光依镜而反光,镜光就是镜。全他即自是说,他作为诸佛众生,自即自心。并不存在独立的正报身心和我的依报世界,一切依正都是我自己真心的显现。即使是诸佛菩萨,极乐净土的依正庄严,以及一切众生,都是我自心所现。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唯真心所现,这就叫全他即自。这四句都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法界。故心佛众生是一不是二,是三无差别的。事与事也是无碍的。比如一个房间中有一千盏灯,每盏灯的灯光,可以遍满其他任一灯光。多光摄一光,一光摄多光,光光相融,并不会有所妨碍。深信这些义理,就叫信理,信理是和信事不一不异的。所以我们即不能因事废理,也不可执理废事。老实念佛必暗含妙道,事理圆融。

学佛必须深信佛语圣言量,必须深信祖师亲证的教诫。《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盘无上道”。“信为法藏第一财,信能欢喜人佛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信能永灭烦恼本,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赅果海,果彻信源。信心如清水珠,能澄清邪见浊染;信心如智慧日,能破烦恼冰霜。信是人佛道的要门。

净土法门将信定为净业成就的关键。《阿弥陀经》首先讲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以启发信心,随后又以六方诸佛,广长舌相说诚实言,以坚定信心:“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说:“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则千生,万信则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心常称佛,身常礼佛,始名深信。”

幽溪大师说:“苟有信心,往生极易,如渡大海,即得巨航(即弥陀本愿),仍有良导(即释尊劝赞),加以顺风(即诸佛护念),必能逮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迟留险道者,谁之过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又说:“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人,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印光大师说:“念佛一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念佛行人的一念信心,即契入阿弥陀佛本愿大海,就能以至心念佛为能感,与阿弥陀本愿相通,阿弥陀佛即放光摄受护念为能应,生佛感应道交,必蒙佛临终接引。所以自他二力相合,当然往生无疑,决定成办往生大事。

净土法门并不要求过多的义理解悟,只要有信,必启愿导行,自是暗合妙道,自能心开意解。所谓修行得力不得力,全在于有否信心,得力多少,全由信的深浅。

四、莲池大师点评对净土宗的十大疑难

净土法门是三根善被,利钝全收的特别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由于众生的狂愚,常常产生对净土宗的种种怀疑,莲池大师总结为十大难信的疑难。

(一)西方极乐净土是否真有?

众生以现在居住的娑婆秽土,习以为常,居久心安,突然闻知西方极乐净土依正庄严,极乐世界清净安乐,无有众苦,只有诸乐,就怀疑这是童话寓言,是世尊为教化众生,设置的方便化城。我们要深信佛语,深信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日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善导大师指出,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成就的报土不是化土,凡夫往生极乐,皆人报土。蕅益大师也明确指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不是庄生寓言。我们应该深信弥陀极乐是真实存在的。

(二)何必一定要往生极乐?

有的众生纵然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正在说法,但又认为十方佛国都可以往生,何必一定要往生极乐净土呢?其实,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发四十八大愿,成就的极乐世界与我们最有缘。往生其他佛土的条件是很高的,而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很低的。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到其他任何佛土都是很容易的。往生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前来接引,所以往生最容易。往生到极乐世界即为永不退转菩萨,保证‘生成佛。所以还是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最容易,最安稳,成功的把握最大。

(三)极乐世界太遥远,能瞬间到达吗?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日极乐。”这是确有无疑的。有人说离开太阳系也要以光年记,十万亿佛上有多少光年远?这些都是凡夫的所知障。我们一定要放下这些世俗的,乃至所谓现代科学的凡夫知见。其实,我们的时空观是建立在长宽高和时间上的四维空问。佛的境界是比四维空间高级得多的很多维的空间。我们凡夫意识,怎么能了知佛的境界呢?极乐世界是众生一念心中的极乐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可思议的多维时空体系。极乐世界就在我们自己心中也在眼前,极乐世界也是众生心共同的妙有显化。自己往生到自己心中的极乐世界,当然是瞬时可以到达的。

(四)凡夫罪障深重,业障未除能够往生极乐净土吗?

极乐净土是佛报身净土。罪恶凡夫以自力修行除障见性,方可生佛净土,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只凭自力是很难的。但是只要信愿念佛,即蒙佛光摄持,至诚一句阿弥陀佛,必获四十八愿本愿力摄持,诸罪消灭,瞬间必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怀疑佛力,佛力是不可思议的。只要念佛人至诚信受念佛法门,必得最大利益。

(五)不太相信一日七日乃至十念一念便得往生彼国。

念佛法门是与其他法门完全不同的特殊法门。通途法门靠自力修行,要经三大阿僧只劫方可成就。念佛法门的往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决定的,只要念佛人信愿坚定不变,只要十念一念即可蒙佛接引,瞬间往生。这是阿弥陀佛本愿不可思议的神力所保证,必能实现的,不要疑虑。

(六)只念佛号如此简单易行,实难相信,心中不太踏实。似乎还应加修其他功行,才能成就。

念佛就是修行,虽然人人会念,但其妙理,唯佛与佛方能全知其究竟。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信愿之有无,念佛的深浅只决定品位的高低。能相信净土法门,能信愿念佛求生极乐净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就是六度万行,就是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忏悔业障,就是灭罪培福。因此古德说:“一句阿弥陀,往生成佛有余。”这些都要深信不疑。

(七)众生生者都不离胎卵湿化,为什么西方净土往生者都是莲花化生?

这正是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所成就的。西方极乐净土与娑婆世界和其他佛刹是不一样的。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正是看到娑婆众生为胎卵湿化所生,苦海无边,所以才发愿成就众生生者皆是莲花化生。无父母,无性别,即断情爱,断四大不调之生老病死之轮回大苦。

(八)在娑婆修行,多遇逆缘退转,怀疑为什么一往生极乐便得人不退转位?

这也正是阿弥陀佛大悲本愿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是纯大乘善根界,依正都在时时说法,无有退缘。往生后花开见佛即悟无生,虽无明未断尽,但已是高水平的不退转位菩萨,佛力所成就,不可怀疑。

(九)有人认为净宗念佛法门主要是接引钝根或中下根器众生的,是老年人相应的法门,认为上根利智不必往生极乐。

众生中,中下根器的是大多数,上根利智是少数。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普贤、文殊等觉菩萨,下至六道罪恶凡夫都可以信愿念佛,感应佛力接引而往生。龙树、马鸣、世亲、慧远、善导至永明、印光都是念佛往生极乐的。《大集经》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怎么能说上根利智不必往生极乐呢?说此话的人多误认为自己是上根利智。其实上根利智者至少是已入圣贤阶位的再来人。所以要深信自己是下根罪恶凡夫,只能老实念佛,也只有老实念佛这一条路可以走。

(十)有人怀疑说有的经典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因此对西方极乐净土狐疑不决。

小乘佛经或不了义经中有无佛无净土的说法,那是佛陀为接引不同根器众生的方便之说,是权宣之说。大乘经典遍说十方诸佛,均赞叹西方极乐净土。因此切不可狐疑,而应坚定信心,决志求生西方。

总之,净业行人必须在信门上狠下工夫,达到深信不疑时,必引导切愿和念佛的真行,三资粮具足则往生之事,今生决定成功。我们以净土经论为准则,以祖师教法为依止,必能信根深植,信力强劲,八风不动,邪说不迷,一心专志,净业必成。

第二节 愿

一、立愿居先

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指出:“人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世间事情办理之前,也要发心立愿。发心则有前进的方向,立愿方有成功的目标。阿弥陀佛成佛前,在世自在王如来前发四十八大愿,经历劫修行,愿愿成就则建立依正无比庄严的极乐世界。有多大愿心,就有多大愿力,就有多大的成就。愿力是不可思议的。

修学净土法门,也必须在深信的基础上发心立愿。发心即发无上菩提心,立愿就是切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三辈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牛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足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也。”善导人师在《观经四帖疏》中玄义分开篇偈中说:“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立愿就是切愿往生极乐国,要求往生西方净土,就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信有愿,则目标确定,矢志不移;行有愿,则坚毅前行,必至目的地。愿即证所信而导所行。愿如门枢的安立,则门必无倒。立愿起着枢纽的关键作用。由于愿统摄信行,修学净业,立愿即为要务。愿如航行的船舵,有愿必成。故《阿弥陀经》三次劝愿,“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若有众生,闻足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又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上,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经中世尊明确教导我们:有愿必生极乐净土。“有愿必生”这正是净十法门最特别最不可思议的。

世亲菩萨专门造《往生论》以“愿生偈”为名,全名是《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特别强调愿。昙鸾大师专门注解《往生论》,以易行道和难行道分判净土教。这就很明确告诉我们,要往生极乐净土,有愿则易,无愿则难。《往生论》教我们如何发起深切的求生西方净土的愿心。我们净业莲友,时时刻刻都必须真切发愿:今生一定要往生极乐,一定要上品往生。有佛力可乘,决定往生,必得往生。

二、有愿方可感应道交

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真心,本体即人人具足的佛性,也即是无量光无量寿一切无量的阿弥陀。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最完美的人。众生指九法界一切有情、无情的个体。因为佛与众生都是真心的变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一切众生的佛性都是同一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与众生是同体同愿,不一不异的。佛是众生心中的佛,众生也是佛心中的众生。佛是已大彻大悟的觉者,众生是本性即佛的迷者。迷即众生,悟即佛。众生如何作佛?《观经》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是发愿作佛,在自己心中塑造一尊佛,也是在自己立愿的愿力中彰显自己本有的自性弥陀,自性天真佛。是心作佛了,自然是心必定是佛,即可圆成佛道。作佛与成佛过程中,单靠自己修行,需要三大阿僧只劫,但如果“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则可“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鞞跋致。”即可圆成佛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只要能乘佛愿力,即可当生成办。

如何能乘佛愿力,即借助他力的强缘,如何能蒙佛接引往生极乐而圆成佛道呢?就是要自己发愿,所发的愿与阿弥陀佛愿相应,则可乘佛愿力,获得他力之助。如果所发之愿与阿弥陀不相应,则不能获他力之助,则不能往生,不能很快成佛。这个愿力相应时,就是感应道交时。我们愿生彼国,执持名号,老实念佛,求生西方,是“感”。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蒙佛接引是“应”。有感有应,平时佛光摄受护持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就是感应道交,大事成办。

感应道交是念佛法门的关键,是最难思议的奥秘。这有如磁铁吸针,磁铁比喻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针比喻信愿念佛众生,求生西方的切愿。只要众生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就使自己变成了铁针钢针,就能受到阿弥陀佛巨大无比的磁力的吸引,无一遗漏。佛不度无缘人,阿弥陀佛也不度不信愿念佛的众生。“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就是净土宗的无上菩提心。信愿念佛人,必得阿弥陀佛放光摄受护持,临终必蒙佛接引,蒙佛接引就必定往生。这都是由于感应道交所致。幽溪大师说:“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合磁而不能合玉,譬如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阿弥陀佛,而不易感他佛。”宗门教下,不少修行人,轻视净土,不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虽然他们有修行功德,甚至参“念佛是谁”,但不求生西方,也不能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亦不能往生。这有如磁铁不能吸玉,不能吸金。但是五逆十恶凡夫,无论修行功夫深浅,只要诚恳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决定往生,犹如磁铁能吸不锈钢,也同样能吸生锈的铁针。阿弥陀佛与十方众生,尤其是与娑婆世界众生最为有缘分,我们与阿弥陀佛最易感通,往生也最稳当。

水清月自来,心净佛自现。水虽清,天上无月亦不能现。众生虽然具有愿往生的心,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为缘,也不能生佛感应道交。月虽明,地上无水,月亦不现。阿弥陀佛虽然有慈悲大愿,如果众生没有信愿的心,生佛之间也没有感应道交。只有众生的愿心与阿弥陀佛的慈悲大愿相耦合,生佛之间才能产生、显现不可思议的感应道交的瑞相。这有如用电视机收北京发射的电视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的信号是遍虚空,本来就有的,就在你家里,就在你身边。但是,如果我们不接通电源,不将波段频道调准,就不能在电视机中,将中央电视台发射的视频音频信号,转换成图像和音声。净业行人的信愿念佛,就是在调准频率波段,用以接收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的慈力。一旦频道相应,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就会在自己心性屏幕上显现。这就是念佛人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原理。

念佛行人要求得与阿弥陀佛大愿感应道交,就必须顺应阿弥陀佛的大愿,顺应阿弥陀佛的教导,顺应阿弥陀佛的知见,依教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就是依教奉行,就是顺应佛愿,所以决定得生西方极乐净土。

三、看破生死,放下执着,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净土宗愿门的核心内涵就是:看破生死,放下执着,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有的修行人,看不破生死,很怕死。其实世上谁人不死?一期生命的结束,是自然规律。只有念佛人不怕死,离开苦海,往生极乐是何等畅快的事!这有如将破烂脏臭的衣服,换成最极华丽的服装;也有如风雨飘摇的破茅屋,换成金碧辉煌的宫殿。临终蒙佛接引之时就是往生之时,就是解脱之时,就是必成佛之时。我们何必怕死呢?怕死就能不死吗?所以我们一定要看破生死。

念佛修行,只求现世平安顺利,百病皆除,长生不老,万事如意,即只求现世欲乐。这种人的愿心与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不相应的,是只为自己求安乐的,所以是不能往生极乐净土的。

要发起与阿弥陀佛本愿相应的愿心,就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欣厌二门是净土宗切愿的基础。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是火宅,是牢狱,是长劫沦入三途的暂时休息的一粒泡沫。人们在娑婆苦海,为五欲缠缚,备受众苦,只有短暂虚幻的快乐。我们学佛后,觉悟到人生是苦、空、无我的。六道轮回之苦,是最大的苦,不愿再受六道之苦,它不是我们长久滞留之地。所以应发愿永远别离三界,永远不再受生此杂食臭秽浓血不净的,为五欲所害的男女之身。所以要深切发起厌离娑婆之心。由于本师释迦慈悲,金口述说净土经典,让我们能闻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大悲本愿,能闻净土念佛法门,心中自然生起大欢喜,因此切愿与诸众生,同生极乐国。欣求极乐,求生西方净土的心坚定不移,必然老实念佛,修行六度万行,并回向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厌离娑婆,是十方如来转凡成圣的爱憎心;欣求极乐,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贤圣心。厌离方能永离三界,欣求必定往生极乐。

蕅益大师指出:“娑婆世界是自心所感的秽土,理应厌离;极乐世界是自心所感的净土,理应欣求。”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是净土宗愿门的一体两面。厌离娑婆,就是愿舍弃娑婆,欣求极乐,就是愿欣然求生极乐。

愿心坚定者,应该如手执金刚王宝剑,势不可当,斩断一切疑难烦恼,一切顺逆恶境,一切好坏言说,都不会丧失信愿念佛之心愿。这样的愿,才是真正的切愿。愿力功德是般若大用。切愿往生西方净土,就是般若大智慧的彰显。

愿立则净业必成。所以净业行人,必须在愿门上大下工夫,发起矢志不移的切愿。

四、净土发愿文

历代祖师大德曾根据不同念佛行人的根机,撰写过很多求生净土的发愿文,各有详略深浅,现选录几种,供大家早晚课诵时选用。

(一)常用的回向发愿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二)简单的回向发愿文愿以此功德,供养弥陀佛,愿我命终时,即生极乐国。

(三)回向发愿偈

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

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

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

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

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

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四)大慈菩萨发愿偈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我今大皈依,忏悔三业罪,

凡有诸福善,至心用回向。

愿同念佛人,感应随时现,

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见闻皆精进,同生极乐国,

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无边烦恼断,无量法门修,

誓愿度众生,总愿成佛道。

虚空有尽,我愿无穷,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五)慈云忏主发愿文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六)莲池大师发愿文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堕;誓成正觉,誓度众生。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问,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莲池大师的这篇《西方发愿文》是各种净土发愿文中最完善的一篇,但文义较深,现简注如下:

l、稽首西方安乐国:稽(音起qi)首表恭敬顶礼,诚信皈投。安乐国即是西方极乐世界。

2、接引众生大导师:接引众生往生的人天导师,就是阿弥陀佛。

3、四恩三有:在家人的四恩为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出家人的四恩为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施主恩。三有即三界众生,即色界、欲界、无色界的众生。

4、一乘无上菩提道:普度众生的佛法,有如度过生死苦海的舟船,称为乘。佛陀因机施教,可将佛法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五乘,也可分为人天乘,二乘,菩萨乘(或佛乘)三乘。归根结底,只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圆成佛道的是最高乘佛法,也即是说,菩萨乘或佛乘是无上乘佛法。佛果菩提没有更上的阶位。菩提即觉道。大觉即证得佛果,即成佛了。

5、万德洪名:洪是大的意思,洪名就是伟大,响彻十方的名字。万德是万种功德,无量的功德。万德洪名指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名号,全德立名,全名即德,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所以称为万德洪名。

6、期生净土:期即期望、发愿。期生净土就是发愿往生弥陀极乐净土。

7、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宿世所造的恶业很重,所培的福德很少,修行遭遇的障碍很深,智慧很浅薄,贪着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被染污的心,如大火焚烧,因此以自力修行是很难成就的。

8、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翘(音窍,qiao),头同上仰起,这里表示对佛的瞻仰恭敬。五体是两肘两膝及额头,五体投地即五体着地,跪拜顶礼,表示外表恭敬。披肝沥胆,一心至诚,表明内心虔诚。投诚是归投于佛。忏悔,忏是自我反省向佛坦白已犯的过失,悔是悔改,决心不再犯已犯过的错误。

9、旷劫至今,迷本净心:旷劫至今指很久很久时间。净心是清净心,是佛性,本性,真如心,人人本性清净心本来具足,与佛无差无别,皆因妄想执着,才迷失本性,在六道中轮回不已。

10、染秽三业:染指浸染,染着,秽指污秽不净。三业指身、口、意所造作的三种业。

11、罪垢:造作十恶五逆等罪业污垢。

12、立深誓愿,永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堕。誓成正觉,誓度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1)立深誓愿:众生界尽,我愿乃尽,是最深大的誓愿。

(2)永离恶法,誓不再造:即烦恼无尽誓愿断,此愿依集谛发心。

(3)勤修圣道,誓不退堕:即法门无量誓愿学,此愿依道谛发心。

(4)誓成正觉:即佛道无上誓愿成,此愿依灭谛发心。

(5)誓度众生: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愿依苦谛发心。

以上是从事相上讲的,称为生灭四谛。从理上讲的叫无作四谛:从实相谛理上说,众生只是假名,终日度众生,实无众生可度。烦恼无实性,实无烦恼可断。法门是自性具足的,学无所学。佛道本乃自成,众生本来是佛,实无所成。无作四谛是圆教妙理,不是初学者可以修习的,这里只提及一下而已。

13、禅观:心不外驰,静息念虑叫禅,心作一境为观。禅观是人正定的观照。净土的正定观照,不是禅宗的一念不生不着相的禅定。净土以《观经》的静虑潜心观察,使极乐依正历历如在目前,是要着相的观察,称为观像念佛和观想念佛,也是通入实相念佛的。善导大师指出:“我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十即十生,百即百生。”所以说净土宗念佛法门中,持名念佛最为稳当。

14、无生忍:无生即不生不灭的涅粲境界,无生忍是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体上。忍是将心安住于谛理上不动摇的意思。无生忍又叫无上法忍。破一晶无明,证一分法身,无生法忍是证得别教初地,圆教初住的果位的境界。埘外境心如明镜,境有来去生灭,心无生灭。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于须臾间就可以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得蒙授记,就能分身百界,八相成道,化度有情。

15、三身四智:三身是法身,报身,应化身。四智指凡夫成佛时要将凡夫的八识转为佛的四种智慧: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以普利众生;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以应病予药,应机教化众生转凡成圣;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通达无我平等的道理,对一切众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智慧;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观照一切事相理性无不明彻的智慧,此智慧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洞照万物。

16、五眼六通: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称为五眼。凡夫为肉眼,遇暗阻不能见。天人的眼是天眼,远近昼夜都能看见。慧眼是声闻小乘圣人的眼,能看破假相,得真空。菩萨的法眼,能彻底了悟世出世间一切法门。佛有如来的佛眼,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不受时空限制,一切法中,佛眼常照。六通指三乘圣人所能得到的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漏尽通是佛独有的神通,一切功德均不漏失,故称漏尽。漏尽就是一切烦恼无明断尽后的神通。

17、陀罗尼:译为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

18、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安养即弥陀西方极乐世界,娑婆即地球人畜等众生所居的五浊恶世。不违安养即法身不动,不离开极乐世界。返回娑婆,是应化身返回世问。

19、四恩总报,三有齐资:往生极乐就能全报四恩,总利三有。资是资生,利益。让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的众生都普获大利叫三有齐资。

20、法界众生,同圆种智:即九法界众生,同成佛道,这是回向。回因向果,是同向的发愿。印光大师说:“回向之法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熟。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复回向净土也。”

7、简单白话发愿文

南无阿弥陀佛,我现在发愿:愿我死了以后,马上就往生到极乐世界中去。求阿弥陀佛那时来接引我。南无阿弥陀佛!

(五)发愿仪规

1、先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不拘多少,多多益善。

2、南无卜方三世佛菩萨。(三称三拜)

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

4、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大导师阿弥陀佛。(三称三拜)

5、南无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

6、南无大势至菩萨。(三称三拜)

7、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称三拜)

8、读发愿文。

9、念:某年某月某日信愿念佛众生某某。于某省市(县)街道(乡)某地发愿,愿于命终之时,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发愿已竟。

信愿二门是净土宗的根本。蕅益大师指出:“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深信切愿,就是发菩提心。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第三节 行

信愿行是净土三资粮,信愿如眼目,行如腿脚。信愿确立往生的目标,解决能否往生的终极成效。净土行门是_达到往生极乐这一终极目标的方法和过程。蕅益大师指出:持名妙行,能“满所愿而证所信。”

一、念佛是正行

广义的念佛,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佛在心中,心为佛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净土宗的念佛有四种:

(一)观想念佛

依《观经》十六种观法,观照极乐世界依报十七种功德庄严,阿弥陀佛八种功德庄严及极乐世界菩萨的四种功德庄严,就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这种念佛是高水平的念佛。中国净土宗诸祖师从慧远、昙鸾、道绰、善导、莲池、蕅益直到印光都修过依观想念佛而证得念佛三昧。但是净土境细精微,凡夫心粗散乱,难入微妙之观。所以一般念佛人,可以不修观想念佛。

(二)观像念佛

面对阿弥陀佛塑像、画像,眼睛注视阿弥陀佛像,而不舍离,这样也是心心在佛,念念在佛,这就是观像念佛。不过一般人观的阿弥陀佛像是佛的劣应身像,并非阿弥陀佛真实像状。观像念佛,像在可修,像离不在就难修。所以一般念佛人,也不必将观像念佛作为主要的念佛方法。

(三)实相念佛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理上说阿弥陀遍一切处,人一切众生心中。众生是阿弥陀佛心中的众生,阿弥陀佛也是众生心中的阿弥陀佛,生佛是不异不一的。实相念佛,就是念自己心中的阿弥陀佛,念自己心中的自性天真佛,也就是念自性弥陀。因为念的是法身佛,无形无相,一般众生很难直接契人,要求很高,不是上根利智的菩萨再来,不是法身大士,是很难下手修习的。所以一般念佛人,不宜直接修实相念佛。

(四)称名念佛

称名念佛就是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也可以称念“阿弥陀佛”四字洪名。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无量劫修诸功德,愿愿圆满成就,创立西方极乐世界而成佛,也成就了阿弥陀佛的名号,成就了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这是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的,心心相通、相连、相应的枢纽。阿弥陀佛以名号,放光摄受念佛众生,以名号救度众生,以名号接引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名号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众生以称念佛号为修净土的正行,众生至诚称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可以消灾免难,可以度脱一切冤家债主,可以自得心开,增长福慧,更可以将佛的功德转为自己的功德,这真是不可思议呵。所以古德说:“一句阿弥陀佛,成佛有余。”一句阿弥陀佛,既是世间完美人生的保证,也是出世间彻底解脱,出三界,离六道,一生成佛的唯一妙法。一句句弥陀佛号不断,一念念弥陀极乐不离,即可满众生一切心愿,成就一切事业,直至究竟成佛。

四种念佛方法都是相通的,都是世尊教导的正法。对于上根利智的人,可以选观想念佛而人实相念佛,对于少数有条件的,也可以求证念佛三昧。证得念佛三昧的念佛人,必定上品往生。一般下根念佛人,只要老实称名念佛就够了,也可在称念佛号时,观看阿弥陀佛圣像,更容易令心清净,念佛更得力。称名念佛时也可观想阿弥陀佛的佛光从头顶照遍全身,融化了自己身躯,进入忘我念佛的更高水平。

二、念佛现世获十种殊胜功德

释迦世尊亲口开示了念佛现世即可获得的十种殊胜功德利益。

(一)常得一切天神隐形守护

我们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动天神,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一句佛名,是万种功德的结晶,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漫漫长夜里的明灯。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我们念佛的功德,必然感动天神,欢喜赞叹,冥冥中加以保护。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这对念佛的人说,不过是现世获得的小利益。对天神说,也是积累功德,双方均有利益。

(二)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念佛众生和诸佛菩萨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所以古德说:“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逢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古今以来,许多有缘众生,由于遭受厄运苦恼而称念名号,由于称念名号而转危为安,也由于获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发愿,求生净土,见佛闻法。“先以欲勾牵,后令人佛智”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善巧方便。

(三)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常得诸佛护念:护,保护;念,惦念。《阿弥陀经》说:“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说明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诸佛的保护和惦念,由于诸佛保护和惦念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他们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转,直到得着佛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算这一世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但既已种下善根,就不会退转,一定有一天会往生净土,见佛闻法。

阿弥陀佛放光摄受: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横遍十方,超越空间。佛的光明比太阳的光大千亿倍,太阳的光,一道墙便隔断了。佛的光明无所不照,任何东西也阻隔不了。“阿弥陀”是无量光寿,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业障消除,身心清净;心头清净,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显”的道理。

(四)念佛之人,光明烛(照)身,四十里之遥(远)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圆镜,能照天照地,具有无量光明。但被多生尘垢蒙蔽,晦暗无光。一句佛号,是消除妄念的净化剂,妄念消除,心光显露,身放光明可达四十里之远。这是真实不虚的。《蕅益大师文选》记载,安徽桐城县,有甲乙二人,外出经商,后甲病死异乡。乙将他安埋并带回遗物,交给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轻体健,何以突然死去?怀疑乙谋财害命。乙深感委屈,又无法证明。便去甲坟前痛哭,倾诉冤屈。忽然甲的声音附耳说:“你对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对妻解释清楚。”于是乙便折回。一路上,甲和他对话,和生前一样。不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脚,几乎跌倒。不自觉地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下,甲用惊恐的声音在远处说:“你怎么放光吓我?”乙听到念佛会放光,又连念几声佛。这一来,甲的声音距他更远,说:“你念佛时,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没法靠拢你身边。请你回去告诉我妻,叫她到坟前来,我会向她解释清楚。”乙便照办。通过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议,便弃商出家,潜心修行。后来成为一位高僧。

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光明,都怕佛名。《普门品》说:假设在三千大千国土中,到处均有夜叉罗刹,想来害人。听见他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时,那些恶鬼,连看都不敢看他,更小司能加害了。一切恶龙毒蛇猛兽,也不会加害。“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急走无边方(迅速逃往远万。)”“沅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燃)。念彼观音力,寻声(闻声)自回去(回避)。”至于毒药,也有明确的开示:“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想用它害别人),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害人终害己)。”以上都是佛陀亲口宣讲,说的虽是念观音菩萨,其实念佛也是一样。

(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浊恶世的众生,种种厄难苦恼,层出不穷。这里列举水灾、火灾、冤对、强盗、枪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枪炮,都是杀人的凶器。刀箭之灾,包括战祸在内)、牢狱以及遭受横祸冤屈而死或枉堕恶道等。其实,灾难远不止此,不过举这些作为代表罢了。

贪瞋痴三毒是万恶的根本,是灾难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烦恼,不求消灾免难,自然消灾免难于无形。平时能一心称名念佛,到紧急关头,我们自性中的弥陀,自会救护弥陀心中的众生,而使他逢凶化吉。如果平时不念,到灾难临头时,内心恐惧张皇,六神无主,很难想起念佛。还有,念佛的秘诀就是至诚恭敬。印光大师说:“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必须牢记!

(六)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无始劫来,所造恶业,无量无边。如果罪业有形状、体积的话,尽虚空都容纳不了。所以长劫受苦,不能出离。妙空法师《持名四十八法》说:“救一时之苦,布施为急;救万劫之苦,念佛为要。”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对于过去所杀害的冤命,我们应当至诚恳切地称念佛名,解冤消结,使他们能蒙佛慈悲加被,往生菩道。自然化仇为恩,转祸为福,无形中消除寻仇报复的恶报。

(七)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

梦境是唯心所现。欲念重的人多淫秽梦,瞋心重的人多恐怖梦。念佛的人身心清净,夜眠安稳,不会做噩梦、邪梦。还有上床后,默持佛名或静听念佛磁带,可以养心安神,既能对治失眠,又可消除噩梦。如在梦中,遇到恐怖境象,或出现梦魇时,一称佛名,顿时化为乌有。

老实念佛,绵密用功,妄想逐渐消除,心光逐渐显露。众生心净则见佛,佛无时无处不现身。水清月自见,能够见到阿弥陀佛殊胜的胜严妙相。但是,切不可因此生欢喜心、执着心。这不但无益,反致受害。印光大师说:“近来修行的,多有着魔的事情发生。这都是由躁妄心,急于希望有感通,有胜境出现。应该知道,不要说显现的境界是魔所观,即便是胜妙境界,只要生起一念贪着欢喜之心,就会受到障碍和损害。”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娑婆众生,身为苦本。一生多在惊恐、怨愤、忧愁、痛苦中度过。只有念佛的人,内心清净,一心念佛,随缘消业,不被境转。内心充满法喜,容貌充实光辉,疾病自然消除;健康长寿,不求自得,这只算念佛的副产品。念佛的人,渚佛欢喜,龙天拥护,善缘增长,所做的事必然吉利。有位男居士,九十多岁,每天走三万步路,念三万声佛,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腰背挺直。他将来临命终时,应能身无病苦,安详往生。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喜欢、礼拜

念佛的人,内心清净,和气迎人,广结善缘,助人为乐。孔子说:“敬人者人恒(常)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尊敬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尊敬他是结善果。爱护别人的人是种善因,人们常常爱护他是结善果。种这样的因,结这样的果,受到人们的恭敬、欢喜、礼拜,这是必然的事。

以上九条,都是念佛现生就获得的大利益。那种认真为念佛是消极等死的,是临终才得用的说法,不攻自破。

(十)临命终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死亡是人生最悲痛的事,也是人人都逃不了的。在临命终时,拥有无上权势的帝王,拥有亿万资财的豪富,和一无所有的叫花子,完全一样。他们手中的权势和财富,丝毫帮不了忙。只有念佛的人,这时才能无留恋、无恐怖,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同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莲邦。从此超凡人圣,直至成佛。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就是阿弥陀佛对念佛众生作的保证。还用怀疑么?

列举的十大利益,都是佛经所载,是释迦牟尼佛亲口宣讲的。既然对现生和来世都有利益,那么,无论从世间法或出世间法说,一切法门中,没有比念佛法门更重要的了。

但是念佛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少学佛的人,也并不完全了解,或许还有怀疑。正如明代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念佛不专一》一文所说:“我以前在某寺参学,一天方丈对大众说,中元节将做盂兰盆会,我以为一定要设斋供众,结果并未设供,只是领众念佛三天而已。又某寺当家师遭官府拘捕,寺中首座集众举行佛事,以祈救护。大众以为要诵经持咒;结果只是高声念佛而已。这两件事,皆出于常情意料之外。可见大德们的思想作法,不同凡响,很值得学习。但是今天许多念佛的人,名为专修净土,可是为了求延寿,便诵《药师经》;为了消罪业,便拜《梁皇忏》;为了救厄难,便念消灾咒;为了求智慧,便念观音文。把平时念的佛号放在一边,以为念佛无济于事。为什么不想一想: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往生的人也寿命无量,何况求人间百年的寿命呢?《观无量寿佛经》说:至心念佛一声,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况眼前的厄难还不能消除吗?《无量寿经》说:“我以智慧光,广照无央(无边)界”,念佛的人,弥陀常以智慧之光照其身,何愁没有智慧呢?“一句佛号,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如果你不相信,不肯服,又有什么用呢?”这段重要的开示,今天读起来,仍然具有非常中肯的指导意义。

我们念佛的人,必须深信佛言。“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但当精进念佛,切勿有丝毫怀疑!疑则自生障碍,断难获得念佛的利益。

 
 
 
前五篇文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宗第一祖庭---庐山东林寺巡礼

净宗第一祖庭---庐山东林寺巡礼

 

后五篇文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五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六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七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

《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