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1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href="/wumin/2013/04/152748231094.html">
<

 

 

 

 

生愚死智【原文】

洛阳伽蓝记云。史书皆非实录。今人生愚死智。惑亦甚矣。盖言史多溢美。不足信也。但皆非二字。立言太过。古号史为直笔。则焉得非实。夫子言文胜质则史。则容有非实。当改皆非作未必耳。夫古人慎重许可。一语品题。芳播千古。而今乃视为故事。等为人情。虚谀浪褒。取笑识者。可叹也。故洛阳记有激而发此论。切中末世之弊。不如是道破。传灯录前代真善知识。与今安排名姓插入祖图者何辨。尔后为吾弟子。毋妄干名公大人。装点吾之未到也。

生愚死智【译文】 

《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地理类),又称《伽蓝记》,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中说:“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全都不是依照事实来记录的,就好像现在的人写传记,活着的时候本是一个愚蠢的人,死后反而成了一名聪明的人,这些使人迷乱的事情已经非常多了。” 这意思是说史书上的记载大多数都是过分的赞美,不值得当作可以信任的事情。但我认为用“皆非”这两个字写到文章里,未免太过于激烈了。古时候的人把专门书写、记载历史的书的称为直笔(历史编纂术语,直接、真实得叙述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里面记载的事情怎么可能全都不是事实呢。孔夫子(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说过:“文章修饰的语言超过实质的内容,这就好像记录历史官员的手笔一样。”可见记录历史的书上确实存在这不真实的地方。因此可以把“皆非”两个字改为“未必”(不一定;不见得),这样就比较公正了。古人做什么事情总是谨慎认真地作出结论,用一句话来评定一个人物,便足足可以让这个人流芳千古。而现在的人往往把传记当做故事书来看待,把替人写传记当作送情面;情谊的事情,于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事情加以加工制作,胡乱地把各种夸奖的话加上,不免让明白、知道的人取笑。真是可叹啊!《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有感于此而发议论,真是说到这个时代弊病的点子上了。如果不是这样一句话把它说穿了,那么《传灯录》上所记载的古时候那些真正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的人,与近代这些刻意安排名姓并插入祖图的人,要怎么样去分辨清楚呢?从现在开始只要是我的弟子,绝对不可以轻易的去和有名望、有权利的人来往,以免胡乱装饰点缀我还没有达到的境地。

一心顶礼云栖袾宏莲池大师

 

 

 

 
 
 
前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2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3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4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5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6

 

后五篇文章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20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9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8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7

弘盛:《竹窗随笔》白话译 16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